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排斥什麼,就去強迫他---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達不到目的,做的事與願違的家長,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之前我寫過一篇關於讓兒子贏在起跑線上,我開始對2歲半的兒子進行英語啟蒙的文章,說實話,一開始並不那麼順利。
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發現兒子更喜歡讀他熟悉的書,熟悉的書讀上多少遍都不厭其煩,而一本從來沒有讀過的書他甚至連翻都不願意翻。
所以,可想而知,當我拿著一本需要用播放器來播放的外文繪本時,他有多麼「不屑一顧」。
我深知這就是我兒子的特點,與那些「看到沒看過的書就能立馬提起興趣的孩子」相比,並無高下之分,只是特點不同罷了。
雖然兒子有點慢熱,但我清楚,一旦一本書引起了兒子的興趣,兒子就會被深深吸引,不用我「誘惑」,自己就要求讀了。
關鍵是怎麼讓陌生的英文繪本吸引慢熱的兒子?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說:「閱讀需要誘惑。」
中文閱讀需要誘惑,那英文閱讀就更需要了。
我試過不少「誘惑」的辦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後,我發現3招成功「誘惑」到兒子愛上英文繪本。
1、找到繪本中有趣的點,用誇張的手法吸引孩子
這一招首先要基於繪本確實很有趣。
其次,父母要非常熟悉自己的孩子興趣點在哪裡?什麼會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兒子愛上的第一本繪本就是經典的《The wheels on the bus》。
這本繪本描述的雖然只是坐公交車去派對的故事,但是每一個乘客都非常有特點:有變魔術的叔叔、扮小丑倒立的哥哥、會把氣球做成小狗的哥哥、還有會把小朋友的臉化成老虎的阿姨、哇哇大哭的嬰兒、不停擺動的玻璃雨刷……
幾乎每一頁都有能夠吸引兒子的點,於是我把它作為「誘惑」兒子的第一本英文繪本。
「哇,這個叔叔在倒立啊!」
「天哪,這個阿姨把這個小朋友的臉畫成了老虎!」
「快看,這個哥哥用氣球做了一個小狗!」
「這個小寶寶怎麼哭了呀?」
我用誇張的語氣描繪著書中有趣的點,果然,兒子「上鉤了」。
不一會 ,兒子就說:「媽媽,念這本。」
「但是,這是英文的,媽媽讀的不標準,我們用一個喇叭(兒子非常喜歡喇叭,每次去超市聽到音樂響就抬頭找喇叭)聽,好嗎?」
另外,這本繪本是用兒歌的形式讀出來的,重複的句式,優美的旋律確實很吸引人!
就這樣,兒子成功被我「誘惑」,愛上了這本繪本,每天都要聽。
2、根據書中的故事和孩子一起搭建「模型」
這一招說的有點晦澀,一時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歸納,我舉一個例子就清楚了。
在熟悉了第一本繪本後,第二天我就把第二本繪本《Down by the station》拿給兒子,兒子翻了一下激動地說:「哇,火車、還有拖拉機、公交車……」
然後就說:「聽公交車(《The wheels on the bus》),不聽這個。」
於是我把兒子的玩具小火車拿出來,把火車軌道排好,又拿來家裡的公交車、拖拉機、小汽車、卡車。
「寶貝,媽媽建了一個火車站,就跟這本書裡的一樣,快看,火車出發了、拖拉機來拉貨了、公交車把乘客拉到火車站了……」
兒子對我建的火車站非常感興趣,從此愛上了這本繪本,通過搭建火車站也大概理解了繪本的內容。
3、角色扮演,情景演繹
這一招適用於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生動的人物對話的繪本,比如《Go Away Mr Wolf!》、《The Old Alligator》、《The Five Little Mnokeys Jumping On The Bed》。
這三個故事分分別是三隻小豬和大灰狼的故事、鱷魚吃掉三隻鴨子後被大象踩扁,鴨子獲救的故事、五隻猴子在床上蹦跳摔傷的故事。
每一個故事都很吸引人,且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角色扮演、演繹書中的故事。
比如我就經常扮演鱷魚,吃掉兒子扮演的鴨子,最後又被兒子扮演的大象踩踩扁。
兒子非常喜歡我扮演大鱷魚「吃」他、鱷魚吃飽了躺在地上、用腳踩我的肚子來救鴨子,每一次玩這個遊戲他都哈哈大笑。
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兒子不僅理解了繪本故事、收穫了遊戲的快樂,更因此接受、愛上了原本陌生的英文繪本。
這三招,屢試不爽,親測有效!
無論是什麼辦法,都需要父母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需要父母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過 為人父母理應如此。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喜歡上了英文繪本、磨了耳朵,收穫了快樂,父母與孩子也將更加親密!
英文啟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最難的是堅持!
而堅持不下去的最大障礙就是孩子對陌生的英文不感興趣。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孩子接觸英文繪本之初,幫助孩子愛上英文繪本,一旦孩子度過了「認生期」,英文啟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