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美食文化真的是源遠流長,可以說是隨著歷朝歷代的發展不斷地演變,中國的廚師總是有神奇的魔力,能夠把各種各樣的食材做成餐桌上令人讚不絕口的美味。
菜系分川魯粵淮揚等,可以說有多少城市就能發展出多少美食特色來,而滷味作為滋味濃厚又開胃下飯的一大菜品,深受食客的歡迎。
尤其是在南方,不論是作為零食還是下酒菜都是餐桌上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南方的派系非常多,比如說四川的川滷、江南的糟滷、湖南的藥滷、湖北的黑滷、福建的閩滷、香港的燒味、北方的醬滷、廣東的粵滷。
說起這個滷味,我最近發現有一種滷味很豪橫,叫作「老獅頭鵝」,那個鵝頭很貴,直接賣到了800元,後來我才知道,這滷味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因為不同的地方做法不同,所以口味上差別也很大,「粵滷」就是非常高檔的一種。
粵滷裡面又有廣東滷水和潮汕滷水之分,主要代表就是「白切雞」和「老獅頭鵝」,後者就是我今天要說的最豪橫的滷味,潮汕是非常喜歡吃滷鵝的,甚至是有「無鵝不成宴」的說法。
滷熟以後的獅頭鵝價格上一顆鴨頭就800元,鵝脖像小臂那麼粗的要一千多元。那麼為什麼這麼貴呢?當然是有原因的。
獅頭鵝的原產地就是潮州,特點就是腦袋大,眼睛小,它們的鵝頭是普通鵝頭大小的2~3倍,跟拳頭差不多大,之所以被稱為獅頭是因為頭頂和兩側都有一團黑色的肉瘤,隨著鵝的長大它也會一起長大,像個獅子頭一樣,所以才被稱為獅頭鵝,而且這種鵝生長的非常快,甚至能夠長到40斤。
而目前市面上的普通鵝肉一般都是3個月就出欄的,有資格叫「老獅頭鵝」的,怎麼也得散養3年以上,一般來說,養1年就是極品了,因為光是算飼養成本就要比普通的鵝高十幾倍不止。
對於外地人來說一個鵝頭就賣上千元未免有點誇張,但是其實老鵝的精華都在這鵝頭的「鵝冠」上了,不僅膠質豐厚,一口下去滿滿的全是膠原蛋白,口感非常棒,十分美味,所以在當地人看來這個價格也還算正常了。
滷鵝之所以貴,除了原材料的珍貴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粵滷的手藝,我們都知道這滷味的滋味全在這滷水裡面,顏色之所以重用的是醬油,再加上南姜,桂皮、八角、芫荽等十幾種香料。所以才會有那麼濃鬱的香味。
正因為如此豐富的配料所以在當地每一家賣獅頭鵝的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做這樣的滷味要先把獅頭鵝的內臟處理乾淨然後在滷湯裡面熬上3個小時,然後每隔半小時就拿出來掛在滷鍋的上方用滷水的蒸汽燻蒸,與此同時還要不停地澆滷湯來縮小獅頭鵝內外的溫差,也能讓鵝皮更緊緻。
如此要反覆7個小時以上,所以製作過程也是很複雜的,而滷熟之後的獅頭鵝的身子就會便宜很多,因為鵝頭彈性十足,但是鵝身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老發柴,口感很差,一般得用大火燉才能到肉質熟爛的程度,所以有的店裡甚至是作為鵝頭的贈品。
如此複雜工序做出來的獅頭鵝當然是十分極品的口味,所以在當地賣到這個價格也不難理解了,但是因為帶著一點南方「甜滷」的口味,可能北方人吃不慣,但卻非常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