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網絡上任何平時司空見慣的事情都可能會引發全民大爭論,比如甜/鹹豆腐腦之爭、甜粽子和鹹粽子之爭、五仁月餅該不該滾出月餅界等等,今天在網上大出風頭的主角換成了一條再普通不過的橫條蕾絲裙。
就是這條裙子,它到底是藍黑相間,還是白金相間?這個問題已經讓網友分裂成兩大陣營。
而這次大家爭論的已經不僅僅是飲食習慣和觀念問題,而是涉及到了生物學以及人眼、大腦觀看日光下世界的方式。
隨後一群科學家站出來揭示這一現象的科學原理,吧啦吧啦一堆神經、視錐細胞、視覺皮質……想要科普一下的同學可以戳這裡:白金還是藍黑:這條裙子到底什麼顏色?反正小編已經看暈了,那麼拋開這些深奧的生物學原理不聊,只從拍攝的角度來說,影響一張圖片顏色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呢?那就是相機的白平衡!
物體的顏色會因照射光線顏色而產生改變,在不同光線的場合下拍攝出的照片會有不同的色彩偏向。許多人在使用相機或手機拍攝時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日光燈的房間裡拍攝的照片會發綠,在室內鎢絲燈光下拍攝出來的照片會偏黃,而在陰影處拍攝到的照片則偏藍,其原因就在於白平衡的設置上。
白平衡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讓白色所成的像依然為白色,以此為基準,其他景物的影像也會接近人眼的色彩視覺習慣。白平衡調整就是根據實際拍攝場景的色溫條件,相機通過調整內部的色彩電路,使拍攝出來的影像抵消偏色,讓白色物體依然為白色。
相機並不能像人眼那樣具有適應性,所以如果機內的色彩調整同拍攝環境的色溫不一致就會發生偏色。機內色溫高於現場色溫,畫面色調偏紅;機內色溫低於現場色溫,畫面色調偏藍。
相機上的「WB」鍵用於調整白平衡
而由於在很多複雜光源情況下,自動白平衡會出現偏差,所以很多相機都提供了幾種白平衡預設以及自定義白平衡功能,可以根據現場的光線環境手動選擇。
相機在不同白平衡設置下拍攝一款白色手機的色彩表現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對拍攝時的色彩管理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今後在使用時如果還會出現偏色不妨也手動調節下。當然小編在問一位女性友人關於裙子顏色問題時,她是完全不會從實際眼見的角度來判斷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