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查看提取手機行蹤軌跡?
是因為百度地圖有很多定位伺服器,能夠對各種定位信息進行存儲和分析。這些定位信息除了保持在伺服器中外,也會保存到本地手機中。對手機裡的定位信息進行提取、分析、關聯,便形成了手機定位行蹤軌跡,這對案件偵查和電子取證有重要作用。1、手機行蹤軌跡的產生「手機定位20.1—16期」中,已經詳細介紹了手機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
位置信息隨意讀取?最新司法解釋:洩露用戶行蹤軌跡信息超500條構成...
10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了最新的司法解釋: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拒不履行信息網絡管理安全義務的情況下,致使用戶行蹤軌跡、通信內容等信息洩露超過500條以上的,將構成犯罪。
-
提供他人行蹤信息 50條即可入罪
    內鬼洩露量刑更重    司法解釋明確,「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繫方式
-
只帶手機不帶手機卡能查到行蹤軌跡嗎,有何方法?
只要有數據傳輸的地方,理論上都會有暴露您行蹤軌跡的可能。手機使用手機卡通過運營商網絡進行數據傳輸只是其中的一種,還包括手機的藍牙、GPS、無線WiFi等數據傳輸方式,竊取任何一種數據來源都將會洩露您的行蹤。想要真正切斷外接獲取位置行蹤的途徑,只能夠是放棄手機所有的數據傳輸方式。運營商能夠通過手機卡定位用戶的具體位置,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這一過程是如何實現的呢?
-
黑龍江一村民隱瞞密接人員行蹤軌跡受到行政處罰
2021年1月12日中午,疫情防控部門獲知田某行蹤軌跡,田某某隱瞞了田某行蹤軌跡,致使核酸檢測、疫情密切接觸者隔離等疫情防控工作延誤28小時,有重大疫情擴散隱患。違法行為人田某某在緊急狀態下拒不執行政府決定命令,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青岡縣公安局依法對違法行為人田某某做出了行政處罰。
-
心理所運用眼動軌跡分析法檢驗風險決策模型
眼動軌跡能反映認知加工過程的序列和動態特徵,但眼動軌跡的這一獨特優勢尚未被風險決策研究所開發利用。鑑於眼動軌跡可以反映風險決策的認知加工及其時間特徵,因此比較不同風險決策任務眼動軌跡的相似性,即可檢驗執行這些任務的認知加工過程是否相同。 為了揭示風險決策的認知加工過程及其時間屬性,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李紓與李興珊研究組進行了合作研究。
-
復盤信息倒賣黑產:你的行蹤、存款這樣被別人掌握
(在某網站輸入姓名「劉婷婷」後出現的個人信息)近日,南都記者花費700元買到了同事的行蹤,包括乘機、開房、上網吧等11項記錄。更讓人驚悚的是,你一天的行蹤定位甚至存款餘額,也都可以輕鬆查到。事實上,網上叫賣個人信息的中介一直存在,一份中介提供資料顯示,其只要提供身份證號,就可以查詢其開房記錄、戶口戶籍信息。更有意思的是,資料號稱還可以查詢網絡聊天記錄、專業婚外情調查,甚至還提供開房記錄刪除的功能。我們的隱私信息是如何被洩露的?憑身份證號是如何追蹤到個人行蹤的?筆者經過多方打探,嘗試還原出了信息倒賣黑產的產業鏈。
-
只要一個手機號就知對方行蹤? 定位軟體大行其道,記者親測發現……
現在只要下載某App,輸入手機號就能查看對方實時位置,還能知道他的移動軌跡和停留時間……」 此類聲稱能一鍵查看對方位置的App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包括袋鼠、定位寶、知位、知位寶、位知寶,不一而足。 在最新頒布的《民法典》中,對個人信息做出了比《網絡安全法》更為具體的規定,電子郵箱、行蹤信息等信息也納入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
北京這5名感染者的行蹤軌跡,把北漂生活徹底曝光
大家的這種揪心隨著昨天北京防疫部門在記者會上公布感染者行程軌跡後。被徹底引爆。4名感染者無一不是北漂一族,他們的行蹤擊潰了無數人的心理防線。他們當中有人一天要上17個小時的班,有人手術出院後就一心撲向工作,有人一天只正經吃了一頓飯...本以為是追溯疫情的流調,沒想到最後看到的卻是無數普通人北漂的辛酸。1。
-
員工行蹤被老闆手機定位 公司:只針對偷懶者
員工:抱怨被定位,感覺很彆扭據戈先生反映,這幾天晚上和朋友一起吃飯,好幾個人都唉聲嘆氣,稱公司有了新舉措,只要通過手機定位就能清清楚楚看到每個人的行蹤軌跡。據了解,戈先生的幾個朋友都是廣瑞路上一家酒類銷售公司的員工,公司為員工支付部分手機話費。戈先生表示,這些朋友儘管心裡不太樂意,但每個人都在公司相關協議上簽了字,表示接受這種做法。
-
輸入手機號就能確定對方行蹤? 你可要小心了
輸入手機號就能確定對方行蹤?不僅實時更新對方位置,還能查看軌跡……」輸入手機號就知對方行蹤?有人交了198元後…張先生在瀏覽某短視頻平臺時,被一則廣告吸引了,稱只要輸入手機號就能確定對方位置。正好張先生有個業務上的朋友失去了聯繫,於是他下載軟體並添加了手機號。此時,軟體提示繳納會員費才能提供服務。然而,當其繳納了198元之後,軟體再次提示:對方尚未註冊。
-
基因測序「黑科技」 給生命來完整「數位化解讀」
吐口唾液就能測序,但基因組序列不完整吐口唾液郵寄,一個人的基因組序列就會得到分析。「目前從全世界範圍來講,大概有接近2000萬人有自己的基因信息。」華大智造營運長蔣慧表示,隨著這些年測序技術的普及,測序的門檻越來越低,人們越來越容易對自己的基因進行部分測序。但並不是所有的測序都是獲得完整的基因組序列。
-
2021廣州螢火蟲漫展(時間+地點)信息一覽
【購票須知】 1. 應政府部門要求本展會採用實名制購票方式。 2. 每位購票用戶僅能憑本人身份證就每個票種購買1張門票,一證一票。 【入場須知】 1.每位購票用戶需攜帶與購票訂單信息相符合的本人身份證,經驗證後方可入場。 3. 未滿18周歲的購票用戶,須出示可被接受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有效身份證件應體現購票用戶出生日期及本人照片)。
-
河北32歲女子確診前行蹤披露,輾轉3個城市奔忙,半個月只休息1天
#最近發生的社會新聞#1月8日,石家莊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行動軌跡公布,其中一名32歲的女子確診前行蹤軌跡格外引人注意。信息顯示其極有可能從事化妝品銷售工作,從12月21日至1月4日第一次做核酸檢測,共計15天時間,她始終奔跑在工作的路途上,半個月內僅休息了一天。記者注意到,公開的行蹤軌跡中,她先後到過石家莊、廊坊和保定三個城市,到過4個汽車站、入住過3個賓館、在5個商場進行化妝品銷售、乘坐過3趟高鐵。12月26日至27日是周末,元旦3天小長假,她都在進行化妝品銷售活動。
-
中國駐馬達加斯加大使館公布包機回國信息:共333人報名,優先購票...
中國發展網訊 8月11日,據中國駐馬達加斯加大使館8月11日凌晨發布重要公示,在中國駐馬使館「確有特殊困難中國僑胞搭乘臨時商業航班回國報名」系統報名人員共333人,初步確定擬優先購票人員名單233人,候補人員名單41人。
-
跟蹤、偷拍、GPS定位 無錫兩名「私家偵探」侵犯他人信息被查
7月23日下午,由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賴某某、王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一案在新吳區人民法院開庭。這是無錫地區偵破的首例「私家偵探」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 在該案中,賴某某、王某某打著市場調研、諮詢的名義,採用非法跟蹤、偷拍、GPS定位等方法,幹著幫人調查婚外情「私家偵探」的勾當,殊不知已觸犯刑律。
-
【信息轉載】探索鳥群飛行軌跡之謎
椋鳥的鳥群飛行以及駐留軌跡 2006年,在鄧肯甜甜圈店外面,丹尼斯•哈林斯基發現自己能打碎時間並將之壓縮。通過把畫幀層層疊放,他發現不僅可以看到特定時刻鳥兒的位置,而且可以看到鳥兒的歷史軌跡。他說:「我發現,如果我不需慢進就能延長時間,我能更清楚地觀察鳥群。」數十年以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鳥類是怎樣飛行的,以及這樣飛行的原因。現在,他令人著迷的技術或許有機會可以幫助科學家們取得突破。
-
春運開通候補購票功能 一圖解讀候補購票如何操作
12306網站的所有註冊用戶均可自願申請試點列車的候補購票服務。申請該項服務前,用戶需進行人證一致性核驗。 目前已通過人證一致性核驗的註冊用戶、通過核驗的鐵路暢行常旅客用戶均無需再辦理核驗。候補訂單提交 當旅客在12306網站(含手機客戶端)購票,輸入乘車日期、發到站等信息查詢沒有餘票時,頁面會在相關車 次的席別餘票顯示列表中出現「候補」字樣,旅客可根據需求點擊相應車次、席別對應的「候補」區域,系 統將該需求自動加入當前候補購票需求列表。
-
輔警洩露女子行蹤,致其被前男友找到並2次強姦!數月後兩人被拘留...
路上,阿強將其通過派出所工作人員查詢小麗行蹤軌跡的事情告知小麗,並向小麗出示派出所工作人員發給其的小麗行蹤軌跡截圖。因小麗不願意回租房處,二人去某酒店開房。在某酒店,阿強欲與小麗發生性關係,小麗明確告知阿強不願與其發生性關係,並試圖將阿強推開未果,後被動與阿強發生了一次性關係。2018年9月26日11時許,阿強與小麗從某酒店退房出來,後一起回到租房處。
-
「池子」們如何保護自己的金融信息安全?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金融機構進一步做好客戶個人金融信息保護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個人存款帳戶實名制規定》《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管理暫行辦法》《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個人金融信息保護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規定,依法合規收集、保存、使用和對外提供個人金融信息,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出售客戶個人金融信息,不得違規對外提供客戶個人金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