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運用眼動軌跡分析法檢驗風險決策模型

2021-01-11 中國科學院

  人類在風險環境下的決策與判斷行為,對生存和發展有重要意義,而人們如何進行風險決策是研究者們現在面臨的一大難題。在風險決策理論的發展歷程中,湧現出許多不同的決策理論:如,經典的期望家族模型(family of expectation models)假設人們在決策時遵循加權求和的過程;而持有限理性觀點的研究者則假設人們在決策時不遵循加權求和的過程,並建立了非補償的啟發式(heuristic)決策模型。由於決策需要實時的視知覺活動參與,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已被用於決策模型檢驗。但現有研究主要關注決策過程中決策者眼動特徵的局部屬性,例如注視點(fixation)和眼跳(saccade)的位置和時長,罕見研究考察其決策過程中整體、動態和序列的眼動特徵,即眼動軌跡(scanpath)。眼動軌跡是人們視覺加工過程中相對固定的注視模式,反映了該過程中注視的整體、序列和動態的變化狀況,並且在同一任務多次執行的時候保持相對穩定(Noton & Stark,1971)。眼動軌跡能反映認知加工過程的序列和動態特徵,但眼動軌跡的這一獨特優勢尚未被風險決策研究所開發利用。鑑於眼動軌跡可以反映風險決策的認知加工及其時間特徵,因此比較不同風險決策任務眼動軌跡的相似性,即可檢驗執行這些任務的認知加工過程是否相同。

  為了揭示風險決策的認知加工過程及其時間屬性,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李紓與李興珊研究組進行了合作研究。他們使用眼動軌跡分析法分析了課題組已發表的三套風險決策眼動研究數據(汪祚軍,李紓, 2012; Su et al., 2013; Sun et al., 2013),這些研究均通過比較被試在兩類任務(符合加權求和過程的基線任務和被試自主的風險決策任務)中的眼動特徵差異,探索風險決策是否遵循加權求和過程。為評估眼動軌跡分析法是否適用於風險決策的模型檢驗,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套標準化步驟用以計算、比較並可視化兩類風險決策任務中的眼動軌跡,繼而檢驗了風險決策是否遵循加權求和的過程。

  首先,該研究使用相似性分數(similarity score)作為度量眼動軌跡相似程度的指標,並建立了一套標準化的步驟來計算和比較眼動軌跡間的相似性分數。為使眼動軌跡分析法更適用於分析決策任務,研究依據決策屬性之間的眼跳順序對所有眼動軌跡進行編碼,並基於Needleman-Wunsch算法(Needleman & Wunsch, 1970)計算了眼動軌跡間的相似性分數。其次,該研究創新性地定義了決策任務的「典型試次」(typical trial):在同一任務的所有試次中,如某試次的眼動軌跡與其它試次的相似性分數最高,那麼該試次即為該任務的典型試次。研究人員認為,典型試次的眼動軌跡代表該任務中認知加工過程的典型和基本模式。通過直接觀察該任務中典型試次的眼動軌跡,即可觀察被試在執行該任務時的認知加工模式是否符合某類風險決策模型所假設的決策過程。

  對三套數據進行的相似性分數分析表明,兩類任務中各任務內(條件內)的眼動軌跡的相似性分數均顯著高於兩類任務間(條件間)眼動軌跡的相似性分數(見圖1),且兩類任務的眼動軌跡也可有效地聚集到不同子類別。這表明,三套數據中不同類任務具有不同的眼動軌跡模式和認知加工過程。鑑於基線任務(如比例任務和多次風險決策任務)隱含著「加權求和」運算的特徵,三套數據的分析結果說明,被試在執行自主決策的單次風險決策任務時沒有進行加權求和的運算,這與期望法則家族風險決策模型的假設相悖。

  對三套數據進行典型試次分析可見,兩類任務的眼動軌跡模式大不相同(見圖2)。例如,研究中可觀察到:在比例任務(a1)中,典型眼動軌跡是在概率(如選項A中的20%)和對應報酬(選項A中的¥100)之間進行的掃視,這與加權求和過程所假設的信息搜索模式一致;而概率任務(b1,即單次風險決策任務)中並未出現這種搜索模式;又如,圖b2所示的選項特徵交叉呈現條件中,典型的眼動軌跡模式在A、B選項的最好可能結果(5000元和4500元),以及A、B選項的最差可能結果(2600元和3000元)之間進行掃視,該過程更符合齊當別模型(equate-to-differentiate approach)假設(Li, 2004)。

  總之,該研究發現自主風險決策中的眼動軌跡模式和認知加工過程均不同於加權求和過程的假設,提示了眼動軌跡分析法是檢驗風險決策認知加工過程可靠且有效的新工具。該研究與課題組已發表的系列研究一致說明,風險決策可能並不遵循期望法則家族模型所假設的加權求和過程。更重要的是,該研究建立了決策任務中眼動軌跡分析法的標準步驟,證明了眼動軌跡分析法在檢驗風險決策模型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為檢驗和直觀理解風險決策的過程提供了新工具,並為未來決策研究指明了方法學上的新方向。

  研究部分受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2011CB7110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071150, 71471171, 70871110, 31170976, 31070904, 31200791)、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人文社科項目基金(20138012501)和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基金(KJZD-EW-L04)的支持。研究論文已在線發表於行為決策研究期刊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並被PsychSource (含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s 11 journals, plus 32 other key psychology journals)所推介。

  論文信息:

  Zhou, L., Zhang, Y-Y., Wang, Z-J., Rao, L-L., Wang, W., Li, S., Li, X-S*., & Liang, Z-Y*. (2016). A Scanpath Analysis of Risky Decision-Making Process.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DOI: 10.1002/bdm.1943. 

  李紓與李興珊研究組有關眼動軌跡研究的其它論文信息: 

  Sun, H-Y., Rao, L-L., Zhou, K., & Li, S. (2014). Formulating an emergency plan based on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is one thing, but applying it to a single case is another.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17(7), 785-814.  

  Su, Y., Rao, L-L., Sun, H-Y., Du, X-L., Li, X., & Li, S. (2013). Is making a risky choice based on a weighting and adding process? An eye-tracking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39(6), 1765-1780. 

  Su, Y., Rao, L-L., Li, X., Wang, Y., & Li, S. (2012). From quality to quantity: The role of common feature in consumer preference.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33(6), 1043–1058. 

 

圖1. 三套數據中各任務的條件內和條件間相似性分數(M±SE)。

 

  圖2. 三套數據中各任務條件在典型試次中的眼動軌跡。其中a1,a2和a3條件代表基線任務(a1,比例任務;a2,選項特徵平行呈現條件;a3,多次執行風險決策任務條件),b1,b2和b3條件代表單次執行的風險決策任務。圖中箭頭表示注視點在眼動軌跡中的先後順序,「S」和「E」分別表示眼動軌跡的起始點和終點。

相關焦點

  • 南卡羅來納州立醫科大學專家訪問心理所
    3月24日,應心理所心理健康院重點實驗室隋南研究員的邀請,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立醫科大學神經科學系助理教授沈昊偉博士到心理所進行學術交流,作了題為Morphological plasticity in dendritic spines and its Functional Consequence in addiction models的報告。
  • 自考「管理會計(一)」考試大綱經營決策分析
    學習本章,要求理解決策和決策分析的含義、決策的特徵、分類以及決策分析程序;深刻理解相關成本的含義以及各種相關成本和無關成本概念;理解經或決策的差錯量分析法、邊際貢獻分析法和本量利分析法;熟練掌握是否接受特殊訂單、虧損產品是否停產或虧損部門是否撤消、零部件是自製還是外購、聯產品是否進一步加工,以及合理利潤有限資源安排生產等各種生產決策分析方法。
  • 一種基於A*算法的用於道路場景的軌跡規劃方法
    研究者相信本文提出的幾何推斷方法可以很好地適應模型傳感器範圍和遮擋限制。 什麼是路徑規劃和軌跡規劃? 車輛自主駕駛系統從本質上講是一個智能控制機器,其研究內容大致可分為信息感知、行為決策及操縱控制三個子系統。 路徑規劃是智能車輛導航和控制的基礎,是從軌跡決策的角度考慮的,可分為局部路徑規劃和全局路徑規劃。
  • 如何通過SWOT分析法找出產品優劣勢?
    SWOT分析法也叫態勢分析法,是80年代美國教授韋裡克提出,經常用於企業(產品)戰略決策、競爭對手分析。先來看下SWOT分析法的分析示意圖:SW競爭優勢、劣勢分析競爭優勢指一個企業超越其競爭對手的能力,或者公司所特有的能提高競爭力的優勢。
  • 君樂寶基於斑馬魚的乳品風險預警模型通過鑑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北京12月31日訊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有關專家,在京對君樂寶乳業集團完成的「基於斑馬魚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風險預警模型構建及應用」項目進行了鑑評,該項目基於野生型斑馬魚胚胎開展風險物質篩查,構建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風險預警框架模型,為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控制提供了新的路徑和技術
  • 協整檢驗數據分析 - CSDN
    ② 殘差面板單位根檢驗的模型設定形式只有無截距項和線性時間趨勢項一種情形(none)③ 截距項:個體固定效應項;④ 線性時間趨勢項:個體固定效應項 + δi*t協整回歸模型形式的選擇,也包括如下幾種:•從複雜到簡單形式(協整回歸模型),逐次檢驗a.
  • 工程質量風險管理三大步驟,搞定80%以上的項目管理-工保網
    按照項目實施順序,建設工程全壽命周期可以劃分為決策階段、實施階段(包括招標投標環節、勘察&設計環節、施工環節、竣工驗收環節)、使用階段三部分,各個階段都需收集信息、分析不確定性、確定風險來源、評定風險等級。就方法論而言,傳統的工程質量風險識別方法包括流程圖法、工作分解結構法(WBS,又稱系統分析法)、故障樹分析法(FTA)等。
  • 論文分享│顏文字在青年人和老年人反語理解中的作用:來自眼動實驗的證據
    該研究採用眼動追蹤技術,以20-27周歲的28名青年人和65周歲以上的28名老年人為受試,以可理解為字面或反諷意義的句子作為實驗目標句,目標句結尾或是句號或是顏文字。研究發現,較之包含句號的目標句,受試閱讀包含顏文字目標句的速度更快,但顏文字周圍內容的閱讀時間更長;顏文字僅增強了青年人反語理解的可能性,表明知覺者相關因素會對反語理解產生影響。
  • 什麼是f檢驗 - CSDN
    方差檢驗是多變量t檢驗的延續,對於超過兩個樣本的對比檢驗就無法直接使用獨立T檢驗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卡方檢驗。不是總體均值),組均值,總平方和SST,組間因素平方和SSTR,組間因素平均平方和MSTR,組內殘差平方和SSE,殘差平均平方和MSE,最後才是計算F檢驗量,然後通過F檢驗量對假設檢驗和備擇假設做出決策
  • 吳廣奇:主成分分析法在黃金期貨量化策略中的應用
    然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用少數變量來代表所有的變量,用來解釋研究者所要研究的問題,化繁為簡,抓住關鍵,也就是降維思想。本文以黃金期貨為例,通過對其基本面數據進行分析,提取了對黃金影響較大的10個基本面變量,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數據進行降維處理,並使用降維後的新變量構建黃金期貨的量化擇時策略。
  • spss主成分分析法步驟
    小編下面準備了spss主成分分析法詳細步驟,大家安裝 詳細步驟一步步操作就知道spss主成分怎麼進行分析?SPSS軟體版本:19.0 官方版應用工具立即查看spss主成分分析法詳細步驟: 1、打開SPSS軟體,導入數據後,依次點擊分析,降維,因子分析。2、打開因子分析界面之後,把需要進行分析的變量全部選進變量對話框,然後點擊右上角的描述。
  • 大型造船龍門起重機主梁縮尺模型研究
    趙 哲 滕儒民 劉 珣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大連 116024摘 要:以某船廠在役超過50 年的大型造船龍門起重機主梁為研究對象,以相似三定理為理論基礎的經典相似理論為依據,通過採用量綱分析法確定主梁縮尺模型的相似準則並求解出各相似比。
  • 給產品新人:競品分析之 7 步競品分析結構和用戶路徑分析法
    檢驗、評價與反饋。一般情況下,產品或功能已經開發上線,要切實驗證檢驗,收集內外部評價與反饋,進一步迭代。對產品新人來說,一般做到結構中的前四步,就很棒了。能做到5,說明你能夠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協作完成或者藉助團隊的力量完成。能做到6,說明你對技術實現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了解到方案可行性的重要。
  • 蘋果新專利通過優化眼動追蹤性能
    例如,可以通過引導主導眼來幫助優化眼動追蹤性能。這同樣有助於用戶視力不正常的情況(如弱視),因為非眼動追蹤系統的正常渲染可能不會考慮這種眼睛障礙。 開發商同時可以利用這一信息來優化渲染系統,更多地集中於渲染主導眼的圖像,從而節省系統資源。例如,基於眼動追蹤的景深效果可以採用主導眼的視線。
  • 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TOP3要素
    消費者購買決策環節,是離生意轉化最近的一環,也是所有營銷者最為關注的一環。 在數位化時代下,影響用戶決策的關鍵因素,早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包括消費者主權、社交媒體口碑輿論、直播帶貨等因素,成為新的變量。這也意味著,用過去那套傳統的營銷思維,已無法適應現在的市場環境。
  • 【科學種子科技英語】海狗可以連續幾周拋棄快速眼動睡眠
    研究人員曾經想知道鯨魚和海豚能否在水中跳過快速眼動睡眠階段。他們也曾認為,海狗能夠提供研究快速眼動睡眠而不會引起睡眠中斷的方法,而睡眠中斷會對其他哺乳動物的類似研究造成混淆。當北方海狗睡在水中時,野生的海狗在遷徙期間可以在海裡度過長達10個月的時間,而這些海狗幾乎不經歷快速眼動睡眠階段。但是當它們睡在休息平臺上時,恢復了非快速眼動和快速眼動睡眠的循環,沒有顯示任何需要補償失去的快速眼動睡眠。相比之下,陸地哺乳動物,如被剝奪了這種睡眠階段的大鼠,當它們被允許恢復時,通常會經歷更長時間恢復快速眼動睡眠。
  • 軟體測試實用技術與常用模板——邊界分析法
    3-3.2邊界值分析法邊界值分析法(Boundary Value Analysis, BVA)是用於對輸人或輸出的邊界值進行測試 的一種典型、重要的黑盒測試方法。在測試過程中,邊界值分析法是作為對等價類劃分法的補充,專注於每個等價類的邊界值,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在等價類中隨機選取一個測試點。 邊界值分析法採用一到多個測試用例來測試一個邊界,不僅重視輸入條件邊界值,而且重視輸出域中導出的測試用例。
  • 學習|思維模型學習—10損失規避思維模型
    這就是我們人性的一項弱點——損失規避思維,第10個思維模型學習。 依照慣例,本文依然從三個方面進行介紹,何謂損失規避思維、生活中的損失規避思維效應、我們怎麼更好的應用,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