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右傾化加劇引擔憂 日本民眾望政府以史為鑑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政治右傾化加劇引擔憂 日本民眾望政府以史為鑑

    日本多位學者4月底在中央大學舉行室內集會,要求安倍晉三內閣尊重並擁護憲法。 劉軍國攝

  6月20日,日本執政的自民黨發布參議院競選綱領,列入了包括行使自衛權、設置國防軍等內容的日本憲法修正草案。不少日本民眾認為該草案中不少條款落後於時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政治右傾化趨勢。安倍內閣成立以來,國際社會對日本政治保守化、右傾化的擔憂和戒備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日本民眾也加入到批判政治右傾化的隊伍中。

  右傾化明顯,歷史認知上錯誤言行迭出

  日本前外務審議官、日本綜合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所理事長田中均近日表示,「安倍晉三關於侵略定義的言論、麻生太郎參拜靖國神社以及維新會共同代表橋下徹關於慰安婦的發言等,均讓人感覺到右傾化的發展。」家住神奈川縣的上田八郎近日向《朝日新聞》投稿表示,自己對國會議員集體參拜靖國神社這種右傾化行為深表遺憾,日本應該學習德國,通過自我批判和對話來清算二戰期間的歷史認識。

  雖然日本政治右傾化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事實,然而日本政府卻一直在否認。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曾就安倍內閣擬加強防衛力量並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表示,「雖然有意見指出這是右傾化,但這完全是誤解。」

  針對這種觀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日本國會議員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國會議員以及日本政治右傾化趨勢非常明顯。去年12月眾議院選舉中,不少右傾保守人員紛紛當選議員,今春眾多國會議員參拜靖國神社,安倍一方面試圖修改憲法,一方面在歷史問題上不斷發出各種錯誤言論,這些都是日本政治右傾化的表現。

  經濟是主因,選舉制度弊端加劇政治保守

  山口大學副校長、東亞研究科教授纐纈厚對本報記者說,不管戰前還是戰後,日本一直是右翼國家。戰前的右翼國家發動侵略戰爭,作為反省,日本重新制定憲法,發誓再也不成為右翼國家。自民黨欲改變現行憲法,使自衛隊成為國防軍,保守政治勢力參拜靖國神社,都證明日本是右翼國家。

  日本慶應大學教授大西廣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日本政治和思想右傾化根本原因在於經濟。日本自泡沫經濟崩潰之後,經濟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使得政治上的保守和右傾化傾向越來越嚴重。一橋大學名譽教授田中宏對本報記者說,日本經濟不景氣導致日本整個社會都陷入停滯狀態,政治上走向保守右傾。

  一位日本國會議員表示,雖然日本政治右傾化明顯,但並不說明日本民眾整體右傾化,日本過半數的民眾都反對修改憲法第九十六條說明了這一點。造成日本目前政治右傾化的主要原因在於日本選舉制度並不能真正代表民意。在去年12月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以43.01%的小選區得票率贏得了79%的小選區議席。前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去年12月也曾表示,日本目前右傾化趨勢與小選區制度有關係。

  民眾心態發生變化,希望用行動取信鄰國

  《朝日新聞》6月4日發表社論稱,安倍內閣圍繞歷史問題的「價值觀」讓人捉摸不透,這也是招致「右傾化」批判的一個原因。其有關歷史問題的言論直接導致日本與周邊鄰國關係出現裂痕。如果真想緩解各國的擔憂,只能用實際行動來證明。特別是與中國、韓國的關係,希望能夠採取措施,尋找突破口。

  纐纈厚稱,還有許多的日本民眾正通過堅守現行憲法、實踐憲法內容開展脫離右翼國家運動,以此恢復世界對日本以及日本人的信賴。日本只有以史為鑑,與中國等亞洲鄰國建立友好關係,才會有美好的將來。

  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教授千葉真表示,日本政治右傾化確實是不爭的事實,但5月之後這種現象出現了一些變化:日本維新會因慰安婦問題支持率大跌,安倍經濟學的虛偽性也日漸明顯,日本民眾慢慢恢復良知。日本應該開展和平外交,構建和平視點,探索和平解決與鄰國間領土問題的途徑。(記者 劉軍國)

相關焦點

  • 日本右傾令韓「抗日片」大熱 抗倭喚起民族精神
    但近兩年,日本政治右傾現象嚴重,政治人物否定和美化侵略歷史的言行令韓國民間對日不滿情緒上升,以李舜臣、安重根等歷史人物為題材的抗日文藝作品也不斷湧現。上至總統下至百姓,這個夏天,韓國朝野都在重溫一段段抗擊日本入侵的歷史。
  • 日本參議院選舉持續 民眾對「安倍經濟政策」看法不一
    原標題:日本參議院選舉日程過半 民眾關心各有不同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洋):目前,日本國會參議院選舉日程已經過半,各個黨派高層及候選人紛紛走上街頭頂著炎炎烈日進行拉票演說,一場如火如荼的選戰將於本月21日揭曉最終結果。但按照日本各大媒體和網站的調查結果顯示,由日本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將有望在此選舉中獲勝。
  • 中將:日本侵華野心千年不變 人小鬼大妄圖蛇吞象
    日本對軍國主義沒有最起碼的認知,就是復活軍國主義的前提條件。不知這些事實,王教授是否「實事求是」地看到?三是從現實看,日本的每一個具體動作,都在為復活軍國主義作鋪墊。在政治上,要強行修改保證走和平道路的「和平憲法」;通過了「保密法」,在已經很一致的輿論環境中還要進一步統一媒體的右傾口徑;想恢復「正常國家」,謀求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
  • 日本政府頻頻示好中國 黃鼠狼給雞拜年?
    近年來日本右傾明顯,民調顯示對中國友好的日本人不足2成,由此可見中日關係現狀。可是最近日本卻一反常態主動示好中國,有何玄機?今年6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都舉行的國際會議上提出,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將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進行合作。
  • 美國逾30城市民眾靜坐示威 抗議政府「金錢政治」
    美國逾30城市民眾靜坐示威 抗議政府「金錢政治」 原標題:   4月15日,美國民眾抗議「金錢政治」的示威靜坐活動進入第五天。圖為美國民眾在抗議現場手持標語示威。
  • 日本琵琶湖外來食肉魚「斑貓鱨」劇增引擔憂
    日本琵琶湖外來食肉魚「斑貓鱨」劇增引擔憂 2014-11-04 16:59:52來源:環球網作者:責任編輯:張艾京   據悉,斑貓鱨是原產於北美的鯰魚的一種,最初出現在日本滋賀縣是在2001年,截至2013年滋賀縣一共捕獲了39條斑貓鱨,而2014年卻已捕獲達40條。原本在這7、8年間的大力驅除下,曾給琵琶湖造成影響的外來魚黑鱸和太陽魚已有減少的趨勢,而如今斑貓鱨的出現又帶來了新的問題。  據日本環境省稱,大的斑貓鱨可長達1米有餘。
  • 不是開玩笑,日本政府已提交「危機報告書」
    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下行,各行業受損嚴重,表現最為直觀的就是旅遊業,日本旅遊業自然也不例外,此前,日本政府積極推進全國復工,試圖挽回旅遊損失,但是收效頗微,日本旅遊勝地富士山遊客大為減少。
  • 凱末爾推進世俗化改革,使土耳其順利從神權政治向世俗政治轉變
    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建立以來,凱末爾政府實行了一系列的世俗化改革,塑造了一批世俗化的官僚-知識分子精英。這一時期,政治精英高度團結,他們以凱末爾主義為指導原則,成為推進國家現代化的中堅力量。土耳其共和國初期,政府實行一黨制。亨廷頓認為,一黨制起源於社會的分裂。當社會出現兩極對立時,一黨制就會成為政治精英組織一種社會力量對另一種社會力量實施統治並將這種統治予以合法化的工具。在土耳其現代化的早期,傳統的社會結構被打破,社會分裂出現在傳統勢力和現代化力量之間。在此情況下,一黨制就成為具有現代化傾向的社會力量來對抗落後社會力量的有效工具。
  • 英文短新聞|日本網紅柴犬出席「見面會」引民眾圍觀
    原標題:英文短新聞|日本網紅柴犬出席「見面會」引民眾圍觀 日本網紅柴犬出席「見面會」引民眾圍觀。
  • 1300年前日本是如何將自己全盤「中國化」?
    然而雖然聖德太子在「哭」,但心中重掌大權的心已萌芽,他決定用攝政的權力在文化上曲線救國,於是大力推廣佛教,將民眾的宗教信仰從各大直管家族收回到天皇系手中。藉此聖德太子迅速頒布「冠位十二階」、「憲法十七條」正式在制度上「中國化」,前者設立任何人都能受封的爵位,將只有特定家族的人才能擔任官員和成為貴族的傳統打破。後者制定各種禮法規則,層層相扣的詮釋天皇的權力至高無上,任何家族都得無條件臣服天皇。
  • 日本政治地位為何不如德國
    二戰後,歐洲民眾普遍對德國發揮主導作用心存芥蒂,德國剛統一的時候,一些歐洲人也有不少擔心。然而,德國對二戰中納粹罪行的反思打消了很多人的顧慮。其實,德國國內一直不乏極右翼勢力,歐洲各國對新納粹的活動也保持高度警惕,然而德國政府跟極右翼人士和新納粹思潮堅決劃清界線,歷屆領導人都是堅定的和平主義者,對德國不光彩的過去毫不遮掩,與歐洲的社會主流堅決站在同一陣營。
  • 太平洋內部海水酸化加劇
    原標題:太平洋內部海水酸化加劇 日本氣象廳日前發布研究報告稱,太平洋內部海水酸化正在不斷加劇,可能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影響。 日本氣象廳去年11月曾經調查稱太平洋海面附近的海水正在酸化,此次是首次分析了太平洋深層的海水。
  • 日本執政聯盟在眾議院選舉中獲勝 取得超三分之二議席
    在野黨方面,立憲民主黨獲得53個議席,很有可能一躍成為日本最大在野黨。希望之黨獲得49個議席。此外,日本維新會獲得9個議席,日本共產黨獲得12個議席,社民黨僅獲1個議席。另有23名獨立候選人當選。據日本媒體最新統計,本次眾議院選舉投票率僅為53.6%。日本首相安倍晉三9月28日召集第194屆臨時國會的眾議院全體會議,宣布正式解散國會眾議院。
  • 巴基斯坦民眾的怒火,正對準可汗政府背後的龐然大物
    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反對派及民眾發起如此聲勢浩大的抗議遊行,並要求可汗政府下臺,其實主要矛頭指向的不是可汗本人,而是站在可汗背後的軍方。他們反抗的,是一種軍方控制文官政府的畸形政治秩序。01政府背後的龐然大物在反對軍方控制政治的問題上,巴基斯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統一。
  • 朝鮮日本鬥狠有個大國受益!剛又剪日本羊毛,一下手就是500億
    正當美國四處找冤大頭的時候,朝鮮的火爆脾氣再次被美、韓的「乙支自由衛士」點燃了,你威脅我,我就嚇唬日本!朝鮮的火灑向了日本,飛彈從日本頭頂飛了過去!日本嚇壞了,不斷向美國哀求:日本需要保護!我願意花錢!受了驚的日本急切的希望通過繳納保護費來獲得安全感。
  • 國家公務員考試2021年時事政治:國考國際時政(11月26日)
    國家公務員考試2021年時事政治:國考國際時政(11月26日)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時事政治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國際時政,2020年時政熱點,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金門馬祖仍隸屬於「福建省政府」,民進黨「去中國化」的罩門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可能降格隸屬臺「文化部」,甚至改名,再次挑動「去中國化」敏感神經。然而,就算政治風向、國族認同可以靠執政者有意引導而改變,但臺灣與大陸存在的連結,卻如鐵證般無法磨滅,如文化上對臺北故宮的態度,地緣上金門馬祖特殊的行政地位,可說是民進黨推動「去中國化」工程的兩大罩門。
  • 島內民眾「聞萊變色」,蔡英文卻還在談「體諒」?
    然而對於島內民眾來說,糟糕的狀況卻仍在持續。就在武漢跨年活動上了國際社交媒體熱搜、國際網友表示羨慕之時,島內民眾卻在為是否會不小心吃到「萊豬」感到擔憂。2021年第一天,美國的「萊豬」大禮正式送到臺灣手中,從去年8月開始在島內備受爭議的「萊豬」進口臺灣議題終於還是成真了。
  • 日本政府用AI幫民眾找對象;小龍蝦殼助力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丨科技...
    日本政府用AI幫民眾找對象;小龍蝦殼助力製備高性能電極材料丨科技早新聞 2020-12-08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政府擔憂市區暴發疫情 呼籲民眾減少活動
    由於北部海灘社區傳播的一些確診患者到過雪梨市區和其他一些地方,衛生部門對市區暴發疫情的可能感到擔憂。 由於民眾在26日節假日後有購物習俗,貝爾吉克利安呼籲民眾限制自己的活動,不要去CBD等區域購物。她還表示政府已經與商家溝通,要確保嚴格執行社交距離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