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 資料圖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來自河北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河北趙縣柏林禪寺方丈明海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關於在2022年前全面停止養熊業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釋明海,1968年生人,祖籍湖北潛江,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90年於北京廣濟寺結識禪宗巨匠淨慧上人,從此歸心佛門。1992年9月,於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淨慧上人座下披剃出家,1993年於洛陽白馬寺受具足戒。現任柏林禪寺方丈、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河北省佛學院院長、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建議》稱,中國的「活熊取膽」技術是從國外引入的,其殘忍利用動物的方式從開始就飽受各界質疑。2006年中國野生動物主管部門曾表示不再新批養熊場,但圈養黑熊的數量卻持續增長,違規養殖和熊膽濫用的現象至今依然存在。
《建議》認為,首先熊膽的功效被虛假誇大。傳統醫藥認為熊膽具有「清熱」、「明目」、「殺蟲」等作用。歷史上中藥對熊膽的使用也不普遍:《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等中醫四大典籍均未將熊膽收入組方。熊膽被大量使用的歷史只有30多年,但其功效卻常常被商業機構毫無根據地誇大。
其次,熊膽的有效成分可以人工合成。研究顯示,熊去氧膽酸等膽酸類物質是熊膽的主要活性物質,使用化學和生物方法都可以成功進行人工製備,且人工合成品純度更高,品質更穩定。完全沒有必要繼續活熊取膽,養熊業應早日退出歷史舞臺。
此外,《建議》認為養熊業無法保護野生黑熊、養熊業影響中國的國際形象。
《建議》還稱,其他國家淘汰養熊業的經驗可供參考。韓國和越南正在積極淘汰養熊業。2017年韓國政府為所有圈養黑熊實施了絕育手術,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韓國將徹底退出養熊業;越南在2005年就宣布禁止活熊取膽,並且最近宣布把餘下的1000隻黑熊轉移至救護中心,徹底結束養熊業。
對此,明海提出了七點建議:
一是研究和制定行業轉型措施,積極穩妥地推動養熊業全面退出。
二是2020年前建立養殖黑熊資料庫,對養殖個體進行晶片標記,以便跟蹤、監測和管理養殖黑熊的數量及流向,防止野生黑熊非法流入養殖機構。
三是2020年宣布停止養熊黑熊的繁殖,遏制人工種群持續增長的勢頭。
四是2022年出臺養熊業退出時間表,爭取到2035年全面淘汰活熊取膽產業。
五是加大人工合成熊膽研究成果轉化力度,加快人工合成熊膽製品審批速度。
六是與CITES等國際公約接軌,提升亞洲黑熊的國內保護級別。
七是在政府政策引導下,鼓勵企業和民間組織積極參與養熊企業的轉型和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