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研究自創閩南語特色拼音 跟老黃學說閩南話
「說閩南話」就是「Shè Mán Lám Wèi」 □記者 顏鵬 李菁 胡彥明 把閩南語讀得字正腔圓,對一個外地人來說可不容易。如果用我們常用的拼音來給閩南語注音,能成不?南安溪美的老黃說——咱試試!
-
廈門海滄區教育局局長當老師 每天教一句閩南話
海滄區教育局局長陸曉紅說,我們並不是被要求開展這項工作,而是在看到說閩南語的孩子越來越少,我們心中充滿責任感,要來挽救閩南語和閩南文化,不能讓它在我們手上斷掉。她說,教育工作者要成為閩南文化的火種,讓它越來越旺。
-
「呷飽未」=「吃了嗎您」 北大吹起閩南話風
中新網12月6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北京大學臺灣研究會於11月23日至12月1日期間,於校內舉辦閩南語學習班,邀請在北大就讀的臺灣學生指導大陸學生說閩南話,課程中不但包括了閩南話的日常用語和臺灣小吃,還有臺灣流行歌教唱,受到北大校內外學生矚目。
-
臺灣漢語拼音與「通用拼音」爭鬥的背後
「通用拼音」是什麼東西漢語拼音和「通用拼音」都是使用羅馬字母的拼音系統,漢語拼音於1952年由祖國大陸研發,目前已經廣為國際採用,並已獲得國際ISO認證,目前全球有15億人口熟悉漢語拼音。「通用拼音」為近年由臺灣學者依照漢語拼音研發而來,目前使用者以學者為主,臺灣當局新領導人在臺北市「市長」任內曾採用於地名和路街名譯音。
-
民政部:道路交通標誌中地名如標註羅馬字母拼寫,應使用拼音
目前我國很多城市的交通標誌中使用英文翻譯的情況也很突出,如果只是要求民政部門設立的地名標誌使用標準地名,而對交通部門的交通標誌不做管轄,那麼目前地名管理條例還存在很大漏洞呢。」 對此,民政部區劃地名司10月13日回復稱,《地名管理條例》規定,「中國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以國家公布的『漢語拼音方案』作為統一規範。」
-
揭秘中國臺灣「拼音大戰」的歷史 兩岸拼音為何不同
但凡去過臺灣、或者熟悉臺灣的人都知道,不同於大陸一套漢語拼音走天下,臺灣存在著多種拼音系統。為漢字注音的職能由注音符號承擔(就是那套看起來有點像日語片假名的系統)。而國語羅馬字、漢語拼音和通用拼音則為誰來承擔漢字拉丁化(即將以拉丁字母拼寫漢字)的職能展開了爭奪。
-
為什麼南洋的華人的姓名英文翻譯那麼奇怪?方言拼寫的姓氏和名字
以馬來亞著名華人領袖為例,吉隆坡甲必丹葉亞來的羅馬字為「Yap Ah Loy」(客家話);新山兩大顯赫人物陳旭年和黃亞福為「Tan Hiok Nee」(潮汕話)和「Wong Ah Fook」(粵語),以及檳城甲必丹辜禮歡為「Koh Lay Huan」(閩南語)。正值英殖民政府統治,華人姓名的羅馬化一般依據英文的拼寫慣例(當時馬來文仍使用阿拉伯字母的爪夷文)。
-
蕭閎仁帶你遊臺灣 趣味閩南話教學火熱進行中
首先啟動的就是「蕭閎仁帶你暢遊臺灣 趣味閩南話教學」歌迷互動,蕭閎仁將通過視頻向歌迷們講述自己的音樂創作心得,教大家學閩南話,並為大家介紹臺灣風景名勝。 蕭閎仁從小生長在臺北縣市場裡的普通賣菜家庭,故此他對於臺灣風土人情自然有一番獨特的見解。
-
神駒驚現《天書奇談》全新坐騎火爆登場
人人遊戲《天書奇談》是國內首款2D神幻回合制MMORPG網頁遊戲,遊戲中各式各樣的精彩任務和激動人心的獨特劇情,為玩家們提供了一個龐大的神幻天書世界!坐騎,作為天書世界一大特色系統,不僅可以為人物增加各種基礎屬性並提高移動速度,更是玩家地位與實力的象徵!
-
閩南語學習教程:日常生活閩南話常用語翻譯對照
閩南語學習教程:1、閩南人見面時,多用「(你)食未」或「敖早」做問候語。在三餐前後不久的時間裡,才可以用「(你)食未」,三餐前的二三小時,或者三餐後的二三小時後,都不宜用「(你)食未」。此外,在洗手間等地方見面時,也不宜用這樣的問候語。「早」相當「早安」,當然可做清晨見面時的問候語。此外,在早集會等場合,也可用此問候語。
-
問吧精選 | 教娃拼音抓狂的你,可曾想過是誰發明bpmf
1918年,教育部在章太炎基礎上修改發布,此為我國官方的第一個拼音方案注音符號。我國第一個自己設計的拉丁化方案是劉復、錢玄同、黎錦熙、趙元任、林語堂、汪怡等人在1928年通過教育部發布的國語羅馬字。此外,我國民間在上世紀20年代末開始形成過拉丁化新文字運動,主要人物有瞿秋白、方善境、倪海曙等人。瞿秋白的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為現代漢語拼音奠定了基礎,兩者一致性很高。
-
越南廢除漢字學羅馬拼音,導致國內文化斷層,後人看不懂族譜
地處中國邊陲的越南便曾經在1800多年中都以漢字為官方文字,但後來卻廢除了漢字轉而學習羅馬拼音,這給當地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邊陲小國,自古便受中原文化影響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越南自古便與中國有著緊密的聯繫。根據史料記載,秦朝時期越南就曾與當時的秦王朝發生聯繫。
-
臺灣小學語文教科書歌頌奢華被要求重編
東方網10月8日消息: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近日,臺灣小學語文教科書還沒發行,就被臺灣小學語文教科書審定委員、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廖玉蕙要求打回重編。廖玉蕙表示,有些教科書的內容太過歌頌時下豪奢,有教小學生向錢看,做發財夢的傾向。
-
譽為天書的《尤利西斯》,她翻譯了四年,並做了20萬字注釋——文潔若:我為翻譯而生
她說:「生活中我沒有別的興趣,就喜歡翻譯、寫作,我就是為翻譯而生的;沒有人誇過我漂亮,也沒有人誇過我聰明,我取得的這一點成就,全靠我的勤奮。」早年,因父親在駐日使館做文官,文先生隨父在日本讀了七年小學,抗戰爆發後才回到國內,後畢業於清華大學英語文學專業,有著紮實的日文和英文基礎。
-
小學生作業字寫對,卻要扣分 老師批註:沒學過寫的字用拼音!
石濤 攝 28日,重慶江北區的文女士向我們展示了小學一年級女兒童童的一次作業。 童童的作業本上,所有的字都寫對了,但只得了個A-,評分後還有老師的批註:沒學過寫的字用拼音! 文女士說,從那以後,童童再也不臨摹漢字了,連平時會寫的字都拒絕寫,說「老師沒教過」。
-
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ㄅㄆㄇㄈ」很多大陸朋友以為是日文字,看起來很像,但它其實和漢語拼音一模一樣,只是前者是用「符號」,後者是用英文字母。例如ㄅ就是b,ㄆ就是p,ㄇ就是m,ㄈ就是f……全都都有對應的。差別就如此而己,和什麼日本阿拉伯韓國甚至閩南都沒什麼關係。
-
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是謠言 拼音教改緣何屢被「誤讀」
沒想到,今年開學減負第一波「熱浪」,竟莫明其妙地落到了拼音上,許多學齡前孩子的家長抱怨都怪小學裡現在不教拼音了,所以才不得不讓孩子早早地去培訓機構學。這樣的以訛傳訛亟待「以正視聽」,從而為減負掃清障礙。 小學究竟怎樣教拼音? 杜女士的兒子上一年級。她對記者說:「8000元錢扔到水裡了。
-
小學一年級語文,根據漢字寫拼音練習題,老師:拼音基礎要打牢
#小學一年級語文,根據漢字寫拼音練習題,老師:拼音基礎要打牢。一年級語文的學習,主要是以學習漢語拼音和生字詞語及簡單的句子為主,而漢語拼音和生字作為詞語和句子的基礎,務必要將這些基礎打牢。現在是暑假期間,一年級小朋友千萬不要認為可以玩一個多月,就可以不管學習了,相反,在休息之餘,要鞏固上學期所學知識,溫故而知新。不然,玩了一個多月,會把之前所學知識忘記得差不多了。
-
臺灣人使用漢語拼音嗎?
差別就如此而己,和什麼日本阿拉伯韓國甚至閩南都沒什麼關係。「ㄅㄆㄇㄈ」是1918年就制定了的,但漢語拼音則是1958年才制定的。現在八零九零後的朋友當然莫明其妙,但五零前的長輩們肯定會發出會心的微笑。電視劇《南下南下》,赫然就發現某個場景的牆壁上正貼著熟悉的「ㄅㄆㄇㄈ」!這證明這個劇組真的很考究,每個細節都有注意到。
-
臺灣「拼音大戰」幕后角力:一場「統獨」之爭
的確,數十年來,漢語拼音已在國際上廣為通用,不僅是聯合國所採用的標準拼音系統,也是國際學術界通用的拼音系統。而通用拼音因以本地發音為基礎,推廣效果並不理想。 通用拼音是原臺灣當局曾經建議使用的中文拉丁化拼音法,號稱是漢語拼音的「改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