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母鴨好吃又能補氣血,滋而不膩,溫而不燥,是難得一見的美味

2021-01-09 美食小白白

之所以中國能夠成為舉世聞名的美食大國,不僅是因為中國人民有一顆嚮往美食的心,更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研製美食的傳統,有不少美食都是從古流傳至今的,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薑母鴨便是其中一。雖然有些人認為薑母鴨起源於臺灣,明清才傳入大陸,不過據史書記載,薑母鴨在商代就已經出現了,相傳為商代名醫吳仲所創,後來才流傳到了民間,既是一道傳統美食,又是一道滋補名菜,對人體大有好處。

由於鴨肉的蛋白質比豬肉高得多,脂肪含量比較低,所以減肥和健身的寶寶們也能放心使用這道美味可口的薑母鴨,無需擔心鴨肉會給身體帶來較大的負擔。正宗的薑母鴨是用紅面番鴨製作而成,紅面番鴨肉質細嫩飽滿,皮脂較薄,久煮不爛,製作需要長時間燉煮的薑母鴨正合適。我們首先需要將紅面番鴨切成合適的大小,然後同豬棒骨、生薑、蔥姜蒜以及其他調味料一起放入鍋內細細熬煮,並且及時撇出血沫,等到湯色變得乳白時,我們就可以將豬棒骨撈出了。

在此之後仍然需要熬煮一段時間,與此同時,我們需要在另外一個鍋內放入芝麻油燒熱,並且倒入大量的姜條細細翻炒,直到姜條中的水分被炒幹,姜條收縮變小之後才能放入香料,再炒一會兒就可以關火了。隨後我們需要把姜條和芝麻油一起倒入熬製好的鴨湯裡,再用文火燜煮一會兒即可上桌。用這種方式做出來的薑母鴨不僅肉質不幹也不柴,QQ彈彈的鴨肉讓人吃的根本停不下來,並且姜的味道也不會很濃重,就算平日不喜歡吃薑的人都能輕輕鬆鬆地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鴨子性寒,所以我們可以在熬煮鴨湯的時候在鍋裡放入一些米酒,米酒的味道甘甜醇厚,並且酒精會在烹飪的過程中揮發掉,只會在鴨肉中留下一股特有的米香。不僅如此,熬煮鴨湯時所用的鍋也大有講究,最好選擇質量比較好的砂鍋,砂鍋熬製出的鴨湯不僅湯色雪白,而且味道也甚是清甜,絲毫不會感到油膩,滋而不膩,溫而不燥,是難得一見的美味,也是老人小孩都非常喜歡的進補佳品。

薑母鴨原本是一道宮廷御膳,當年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吃呢!眾所周知,皇帝都是很講究養生的,他們恨不得壽與天齊,能夠成為長生不老的帝王。所以御廚在烹飪薑母鴨時用到的是細細熬煮一碗的高湯,還會在湯裡放入枸杞子、人參片、菊花、陳皮等具有滋補效果的中藥材。即使用這種方式烹飪出的薑母鴨並不是特別好吃,甚至還帶有一股淡淡的中藥味兒,讓不少人都難以接受。所以我們在家中製作薑母鴨時無需照本宣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烹飪,畢竟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由於鴨肉多吃也不會上火,而且薑母鴨的熱量也比較低,所以我們可以在家中時常烹飪薑母鴨,既能夠檢查又能夠起到滋補效果,簡直是一舉兩得!不過薑母鴨的製作方法還是有些複雜的,並且製作薑母鴨需要花費的時間也比較長,所以大家可以去福州旅遊時品嘗知道當地的傳統小吃。據說福州的不少大廚都對薑母鴨的製作方式進行過改良,每位大廚製作的薑母鴨味道也是截然不同的。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成為中華美食的愛好者與傳承者,可以為中華美食文化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焦點

  • 滋而不膩,香而不燥的薑母鴨,看見口水都流了,是怎麼回事呢
    所以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道滋而不膩,香而不燥的美食薑母鴨。首先我們準備的主料有,鴨肉,輔料有腐竹,香菇,紅棗,調料有老薑,枸杞,米酒,白糖等。在做之前小編要和大家說一下,我們今天做的這個是薑母鴨,不是說鴨一定要是母鴨。鴨的材料無論是公鴨的還是母鴨都是可以的。我們說的薑母鴨其實是對姜的要求有點苛刻。
  • 正宗的閩南特色薑母鴨,進補降噪兩不誤,好吃到舔手指
    薑母鴨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它既能補氣活血,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養顏排毒的功效。跟據《中國藥譜》及《漢方藥典》兩書中所記載的史實,薑母鴨原本在宮廷只有皇室才能享用,而且這道菜時商朝時期的名醫吳仲創造的,隨之時間的推移最後流傳到了民間,然後成為一道名菜。
  • 冬天吃廈門薑母鴨,身體暖到無需穿秋褲!
    攜程美食林一城一菜——廈門薑母鴨福建人愛補冬,閩南話講「呷補在交冬,呷介白蒼蒼」就是說立冬時節進補,能活到白髮蒼蒼。薑母鴨是福建的漢族名小吃,它氣血雙補,有滋陰降火的功效。屬於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喏,就是這隻啦,睡姿超銷魂!
  • 網紅廈門:薑母鴨——天下第一鴨
    導讀:網紅廈門:薑母鴨——天下第一鴨小編從江城宜昌來到廈門讀書已經三年,馬上也將迎來在廈門的第四個年頭,也算是半個廈門人了。這三年間,小編也沒閒著,把學校附近的廈門美味吃了個遍,那麼接下來的幾天,小編將帶大家遊玩在廈門,饕餮在廈門。
  • 福建閩南薑母鴨,香味撲鼻,越吃越上癮
    而且,它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可以滋養身體細想一下,閩南薑母鴨的做法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幾千年沿襲下來的菜品,定是有它特別之處,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薑母鴨。薑母鴨發源於泉州,可謂是美食中的藥膳。據《中國藥譜》及《漢方藥典》兩書所載,薑母鴨原系一道宮廷御膳,相傳為商代名醫吳仲所創,後來流傳至民間,遂成為一款名菜。
  • 廈門美味全發現,酒香不怕巷子深,沒吃飽都不想走
    再添上脫骨肉、鴨血、豆腐,簡直不要太好吃。來廈門,不吃海鮮可不成。海蠣煎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別名又叫蚵仔煎。是極具廈門特色的招牌美食,聲名遠揚。新鮮出爐的海蠣包裹地瓜粉,吃起來彈性十足。配上鮮香的雞蛋和青蒜葉。聞著那迎面而來的香氣,加上外焦裡嫩的口感。讓你把魂都給弄丟了。
  • 薑母鴨的做法,姜香四溢,皮酥肉潤,不用去廈門也能吃到好美味
    大家去廈門旅遊時,在當地的老街會看到本地很傳統的美食,店鋪前擺放著十幾個黃瓷色的砂鍋,裡面「撲滋撲滋」地翻滾聲此起彼伏,飄散出一股濃濃的姜香味兒,令人忍不住流口水,這就是福建閩菜特色菜---薑母鴨,吃過一次便會過齒難忘!
  • 廈門薑母鴨,一起酥軟的感覺,舌尖也贊同的美食美味
    那肯定有人是在你的眼帘中出現過的,那肯定也有美食是在你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今天小編就要給各位介紹一個獨特的地方,相信一定會給你們留下不一些不同的印象。今天小編所要介紹的這一大印象,是一道美味食品。對於他的主材料呢,我們大家可以說是眾曉皆知,從小到大都有聽說過,而且尤其是對那種需要補充營養的人有貢獻。那這道美食它的名字就叫做薑母鴨。
  • 紅燒肉燉土豆太美味了,肥而不膩,超級美味
    單純的紅燒肉是非常的美味,但是吃幾塊還可以,相信沒幾個人能自己吃上一盤吧?不妨試試今天這款做法,能吃到美味的紅燒肉還是軟糯的土豆,自己吃一盤都不夠,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的口感,包裹著油脂和湯汁的土豆,吃起來比肉都香,開胃又下飯,配料還有操作都屬家庭版,零難度,誰也能輕鬆做好。
  • 「每周特別欄目」閩南古早味——薑母鴨
    →點選「設為星標」薑母鴨來自舌尖大泉州點擊上方音頻即可收聽 主播:NJ SEVEN作者:小船這裡是舌尖大泉州每周三推出的電臺節目《韻味泉州》第25期第一次吃薑母鴨的時候,是在老家惠安裡薑母鴨剛端上餐桌時,圍坐在餐桌上的人兒皆嘆稱:「真香啊!」這樣一種味道是帶著熱油逼出來的香。而濃濃的姜味被麻油和油香裹在了一起,香味四溢。據說,這一整隻薑母鴨用了足足一斤的薑片才能逼出這樣的味道。飯菜還未完整的擺上桌面時,小孩子早就等不及要先嘗一口。惹得大人們責怪:「你是怕吃不到嗎?」
  • 廈門薑母鴨,味道濃鬱而不膩,滿足愛吃肉的你
    最後我們商量了一下,照顧對方的口味,決定去吃薑母鴨,味道濃鬱而不膩,小編化身大胃吃貨,吃了大半碟子。去的時候超級多人。由於大熱天的,小編和同學就打包帶回了酒店,邊吹空調邊吃。等待的過程並不令人煩躁,反而非常地享受。味道太香了,仿佛混合了十幾種香料,夾著鴨肉的清香,還有一點點辛辣,感覺光是聞著味都像是在吃大餐。
  • 好吃的薑母鴨原來藏在這些地方,就算頂著烈日也要去!
    鴨肉連著薑片和湯汁一起加水燉煮成湯,再衝個面線,湯甜肉香,媽媽都不擔心我不吃飯了。 4 金榜薑母鴨 而且口感也是不柴不膩的,姜的辣味、麻油的香味以及鴨肉的鮮味很好地融合,每一口都刺激著你的味蕾去夾起下一筷。再要上一碗白米飯,那叫一個美滋滋。
  • 新鮮帶魚什麼做法好吃?別紅燒了,清蒸帶魚不腥不膩,鮮嫩美味
    進入夏季休漁期後,威海水產市場上的新鮮海捕魚明顯減少,難得一見。雷哥早上偶爾發現了幾條新鮮帶魚,買回家嘗嘗鮮。帶魚的肉質比較滑膩細嫩,沒有魚腥味。而且帶魚的肉屬於低脂肪、高蛋白,對於長身體的孩子和需要補充營養的人都非常適合。帶魚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便宜。吃起來的味道和口感也很不錯。
  • 藥燉排骨湯、薑母鴨、油麻雞
    藥燉排骨湯 藥燉排骨枸杞土蝨 位於捷運大橋站的延三夜市中,藥燉湯湯頭深黑色,順喉而不膩,與煮到一咬就散開的排骨一起吃,味道剛剛好,大大一碗,吃完不但身暖,而且好滿足。燒酒雞 萬客藥材燒酒雞 位於臺中的 20 年老店,其以秘方炮製的「萬客燒酒雞」更無論是夏天或冬天都要排隊才能吃到,燒酒雞湯頭用上多種藥材,而雞方面則用上營養豐富的溫體烏骨雞,煮雞前倒入米酒後點火,看著成個著火的鍋,真的還沒吃都感受到暖心。溫體烏骨雞除了營養豐富外,口感也出名鮮嫩。
  • 廈門人吃了幾百年的薑母鴨,憑啥這麼好吃?
    廈門人吃了幾百年的薑母鴨,憑啥這麼好吃?廈門人將三年以上的老薑成為「薑母」,篤信它能驅寒祛溼。明黃色的老薑一片片攤晾在空氣中,水分逐漸被風帶走,讓老薑的脈絡更清晰。薑黃素被濃縮在薑片中,積蓄能量,等待釋放。薑母的等待,自然是為了番鴨,只有優秀的番鴨,才能不辜負薑母的努力。在閩南人的眼裡「正番鴨」,是優秀的代名詞。
  • 三招搞定一隻薑母鴨,味道絕不輸給任何酒家
    「七月半鴨毋知死」,這是閩南話,意思就是「七月半到了,鴨子你知不知道死期?」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天公雞,普渡鴨」。鴨子在閩南人的嘴裡變化萬千,我寫過幾篇關於鴨肉做法的文章,比如《入秋美味,閩南菜鴨水薑湯》、《閩南人好吃鴨,有薑母鴨、鹽燒鴨、四物老鴨、水姜菜鴨,還有今天做的墨魚王燉番鴨》。而在這個濃情似火的農曆七月,祖宗們都來湊熱鬧的時節裡,我們來做一道閩南人非常喜歡的薑母鴨,只要三招就能搞定,味道絕不輸給任何酒家。哪三招?一招為精鹽醃製!
  • 廈門薑母鴨,這樣的美味,只有吃過才知道有多驚豔
    節氣顯示已經立秋,但氣溫卻只升不降。導致不少人的身體出現了狀況,比如稍微有點咳嗽、嗓子開始有點不舒服、身體裡的溼氣、毒氣導致溼疹或痘痘的生成。這些都是身體告訴你,你需要食補或者去看醫生了。想必許多人都會想著用食補的方式解決身體內部存在的問題吧?
  • 買只鴨子做美食:簡單學做薑母鴨,有幾個靈魂食材,少了不好吃
    它家有一道必點菜「薑母鴨」,味道很是令我著迷,於是便買了一些食材自學起來。第一次做薑母鴨,我百度了許多的做法,甚至買了七八種藥材,黨參、川穹、熟地等,結果火大,把好好的一隻鴨子燒成了「焦炭鴨」。第二次做薑母鴨,知道了幾種靈魂作料:芝麻油、老薑和米酒。我學得有模有樣,孩子們吃得也津津有味,唯有美中不足就是欠火候(鴨皮肥膩,咀嚼不爛),煮多些時候就入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