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波 實習生 張亞林 文圖
核心提示丨
在新鄉,有這樣的一家民間公益慈善組織機構——太陽村,它專門集中代養代教在押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
從2004年8月創辦至今,近300名孩子曾在這裡生活、學習過,他們中間還有16名順利走進大學。太陽村是如何建立的呢?這裡的孩子生活狀況如何?5月21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探訪。
創辦已經14年,目前佔地20畝
在新鄉,有一座河南省女子監獄,裡面關押著上千名服刑女犯,她們要在這裡重塑自己的人生。
高牆外,被拋在家中的未成年子女成了一些女犯最大的牽掛,這些孩子們或被寄養在親戚家,遭到冷落;或獨自生活,孤苦伶仃……因牽掛家中無人照顧的子女,有人精神幾近崩潰,不能安心改造,為監獄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2004年的一天,位於北京的太陽村愛心媽媽,帶一名服刑人員的孩子到河南省女子監獄探親,這件事正好被監獄相關領導所知曉。彼時,獄方正為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沒有監護人所發愁,北京太陽村的運作模式正好提供了一種途徑。
當年8月,在河南省女子監獄領導的建議下,北京太陽村和河南省女子監獄一起在新鄉設立了太陽村,專門接收犯人的孩子。
王敏,退休前是河南省女子監獄的副監獄長,她也是最早參與到新鄉太陽村籌建的人員之一,目前她是新鄉太陽村「村長」。
王敏告訴記者,太陽村成立第一年,只針對河南省女子監獄的在押服刑人員,當時就接收了將近70名未成年子女,由於場地、服務人員的限制,其中45名孩子被分流到了北京的太陽村,只有20多名留在了新鄉。
在社會各界的不斷支持下,2009年,新鄉太陽村進行了遷建。新的太陽村位於新鄉縣朗公廟鎮,佔地近20畝,建了6個建築面積為660餘平方米的「愛心小屋」,1個建築面積為270平方米的餐廳,1座建築面積為500餘平方米個集文娛活動大廳、心理疏導室、文化輔導室、電腦培訓室、圖書室等為一體的「工字」房及太陽能浴室、供暖鍋爐房等設施應有盡有,此外還建有供孩子們鍛鍊身體的籃球場和健身場地。
年齡最小的寶寶屋,專門鋪設有地暖
王敏告訴記者,太陽村不是孤兒院,因為這裡的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父母和曾經美滿的家庭;它也不是一個臨時性的政府救助站,更不是一個收容所,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要想來這裡生活,也有著嚴格的條件和程序。
首先要由服刑人員提出申請,然後由監獄對其是否符合條件進行審查。主要審查內容就是父母雙方是否在押服刑,或父母中一方在押服刑,另一方是否下落不明或死亡或重病重殘,且無親友或親友無力撫養,造成孩子生存非常困難;對孩子的審查主要是是否在十六歲以下,身體是否健康,有無無傳染性疾病或者家庭傳染病史。接收孩子是,孩子有監護人而無能力撫養孩子的,需出具放棄監護權證明,且需所在村委會或街道居委會籤字蓋章。然後在監獄警官見證下,太陽村法人代表與孩子父母籤署代養代教協議,最後由監獄幹警、或村委會及孩子親屬負責將孩子送到太陽村。
如今的太陽村裡,生活著涉及22所監獄服刑人員的子女80餘人。村長根據他們的性別、年齡分成了6個「愛心小屋」。這些「愛心小屋」均由愛心企業援建,室內配有衣櫃、書桌、電視、空調。
每個孩子一個衣櫃,打開衣櫃,裡面的衣服疊的整整齊齊,愛心媽媽童國榮告訴記者,這裡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比較強,這也是愛心媽媽們平時對他們要求的結果。
在一年級以下的寶寶的「愛心小屋」內記者看到,每個床頭都擺放有一個毛絨玩偶。愛心媽媽童國榮告訴記者說,這些孩子都享受著特殊的待遇,室內被鋪上了地暖。
在孩子們的餐廳,每周食譜吸引了記者的目光。糖包、餛飩、滷麵、包子每頓主食都不重樣,最令人貼心的是,知道有的孩子不願吃肉,每次吃包子時,食堂師傅都會專門包出一部分素餡包子。
院裡自種蔬菜、水果,減輕經濟壓力
太陽村一開始就以民間公益慈善組織機構的形式出現,那麼他的運行成本有多大?資金從何而來也被眾多人所關注。
王敏告訴記者,目前村內共有服刑人員的子女82人,管理人員3人,愛心媽媽、保安、司機等工作人員15人。所有工作人員每年的工資需要30多萬、各類設施維修、維護費用要20多萬,加上太陽村日常生活支出,花費不菲,但大多數都花在了孩子的身上,所有帳目對外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至於每年的收入,則主要來源於社會各界的捐贈,多年來,河南省慈善總會都會給予大力的支持,包括澳門同濟慈善會、新鄉市慈善會等單位,也同樣給予了大力支持。平時也經常會有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前來探望孩子,帶來慰問品等。另外,當地政府也為孩子們辦理了低保手續,目前每個孩子每月都能享受到265元的補助。即便如此,陽光村的正常運行仍有資金缺口。
在陽光村的院子裡,愛心媽媽們栽植了一行行的果樹,果樹下面種植著各色蔬菜。愛心媽媽童國榮告訴記者,這些蔬菜一方面減輕陽光村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也能讓孩子們通過勞動獲取收穫的快感。
如今,一顆顆杏樹枝頭的果實已經成熟,孩子們誰也不會私自摘取一顆。「我們這裡的孩子在遵守紀律方面表現非常好,看著枝頭這些鮮杏,對孩子們是多大的誘惑呀!但沒有一個孩子去摘。」愛心媽媽童國榮說起這些一臉的自豪和欣慰,「孩子們都懂事,這應該是我們最大的收穫!」
5歲的希希(化名)由於有些感冒,當天沒有去幼兒園,而是在屋內床上休息。她告訴記者,她挺喜歡在太陽村裡的生活。
先後有16人考入大學
太陽村村長王敏對社會各界給予的大力支持也是讚賞有加。
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興旭在長江商學院學習期間,帶著眾多同學來到太陽村,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籃球架,又為每個孩子買了一套名牌運動服,孩子們激動地一晚上都睡不著覺。
這些脫離了父母、家庭的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是愛心媽媽們擔心的一個重要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由原來的「少年不知愁滋味」,到對自己命運、前途的擔憂,一些孩子變得沉默和封閉。10年來,新鄉市心理諮詢師協會的諮詢師們風雨無阻,堅持每周六到太陽村為孩子們開展心理疏導。
「這些孩子遇到服刑的父母這是不幸的,但能來到太陽村又是比較幸運的。」據悉,自太陽村成立以來,先後有近300名孩子在這裡生活學習過,其中有16人順利走進大學校門。
太陽村村長王敏告訴記者,希望通過太陽村所做的這些工作,能為政府化解社會矛盾、能承擔一些社會責任。為一些流離失所的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施行救助,使他們擺脫飢餓、失學的生存威脅,在一個相對溫馨的特殊大家庭裡,像社會上其他孩子一樣,受到權益保護,得到義務教育,回歸兒童天性,享受幸福生活,則是他們始終的工作目標。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徐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