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針對性改造特殊服刑人員

2021-01-12 法制網

  □ 本報記者 李光明

  「因為患病,每到春夏時節,我會習慣性地恐懼,是你們讓我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久前,剛剛從安徽省白湖監獄管理分局沐集監區結核病康復分監區刑滿釋放的服刑人員周某,臨走時對在服刑期間精心照顧他的監獄民警一一鞠躬致謝。

  看著漸漸走遠的周某,曾經因周某咳血不止而同車陪護連夜將其轉至合肥救治的民警許爭鳴,心裡不禁一陣酸楚:那次因為他陪護具有傳染性的病重服刑人員來合肥就醫,女兒拒絕了他探望外孫的要求。然而,每每看到監區裡90餘名像周某這樣的服刑人員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樂觀地走出監獄,許爭鳴都會感到一種欣慰。

  像白湖監獄這樣為各類結核病犯設立的專門監區,在安徽省監獄系統的各個監獄裡還有很多種。安徽省司法廳廳長洪禹候說,各個監獄根據押犯情況設立頑危犯、限減犯、愛滋病犯、精神病犯、老殘犯等專管監區,能夠把握住這些特殊服刑人員特點,實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改造,很好地維護了監管安全秩序,提升了教育改造質量。

  「警醫衛」守護服刑人員健康

  與白湖監獄類似,安徽省各個監獄除了設立傳統上的老殘犯監區外,一些監獄進一步對老殘犯進行細分,設立了傳染病、精神病等專管監區。安徽省女子監獄第十監區就是一群特殊的服刑人員——精神病犯。

  素雅的小碎花床飾、漂亮的牆飾,十幾尾漂亮的金魚自在地在活動室的魚缸裡遊來遊去……走進女子監獄第十監區,整潔的監舍給人以溫馨的感覺。監區教導員黃勁風說,這樣的環境有助於穩定這類服刑人員的情緒,然而,對於絕不會認為自己是精神病的服刑人員來說,改造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面對這些時常會發作、情緒不穩定且有危險性的服刑人員,監區民警們既是管教又當監護,採取「一把鑰匙開一把心鎖」的辦法進行個案矯治,讓一些患有不同類型精神病的服刑人員得到有效矯治和管控,幫助他們恢復健康人格和自我控制力。

  與各監獄可以設立患有精神疾病服刑人員專管監區不同,對於像愛滋病這類服刑人員,安徽省監獄系統採取的是全省集中監管的辦法,統一由安徽省淝河監獄集中監管。淝河監獄第二監區以集中收治愛滋病犯、重癥結核病犯、重症肝炎病犯為主,常住病犯達120人以上。據統計,該監區組建10餘年來已累計關押愛滋病犯人270名。

  這個監區的危險性可想而知。

  「說不怕那是假話。」監區民警謝偉回想起來還有些後怕:服刑人員蔡某不僅是愛滋病患者,還有C肝,一天晚上蔡某突然吐血,在搶救過程中,蔡某一口血噴了過來,謝偉讓了一下,可頭上和臉上還是被噴到了血。「後來我連吃一個多月的藥,檢查了兩次沒有問題,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而像這種情況並不僅是謝偉一個人遇到過,監區的很多民警都有著同樣的經歷。但是,民警們扛了過來。

  「這些服刑人員會有『不要管我,我的刑期比生命都長』的心態,認為自己難以活著出獄,索性自暴自棄。」民警們說,這會誘發危險,只有通過教育改造讓他們對生活充滿希望,才能管控風險,維護安全。那麼,對服刑人員開展談話、破解心理障礙、開展形式多樣的幫教、制定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等,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每一個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哪怕親人放棄了他們,我們也有責任讓他們有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讓他們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能感受到尊嚴。」淝河監獄黨委書記、政委周繼慶說,這群「鐵窗內白衣天使」有人叫他們「警醫衛」,在挽救服刑人員的生命價值過程中詮釋了監獄人民警察的責任與價值。

  監獄「讀心人」真情感化「頑石」

  「你藏這一對玩偶是幹什麼的?」安徽蚌埠監獄死緩限減監區副教導員朱立如從服刑人員張某處發現用於心理諮詢道具「玩偶」。

  「沒有什麼,就是覺得好玩。」張某若無其事地說。

  「這上面寫的是你的名字嗎?」朱教指著一個長得較醜的「玩偶」,微笑地問道。

  「我覺得這兩個玩偶像是夫妻兩個,我把這個當成了我,那個當成了我老婆。」張某乾脆說了實話。

  「我這一進來,還不知什麼時候能夠出去。我怕,怕老婆會離開我……」張某已不再那麼淡定。

  原來是擔心被年輕的妻子拋棄。讀懂了張某的心,朱立如拿出他的「解藥」:經過監獄與當地協調,張某孩子上學問題解決了;監獄陽光救助審批下來了;張某的妻子要來探監。

  這是朱立如一個月之內第三次與曾五次企圖自殺的張某談話。

  「我今後一定好好改造!」看著張某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朱立如看到一個心灰意冷的服刑人員重新燃起了新生的希望。

  蚌埠監獄限制減刑監區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中關押死緩限制減刑犯的監管試點單位,有押犯近200人。由於限制減刑,這部分罪犯罪重刑長,改造難度明顯高於普通刑事罪犯,相當一部分服刑人員是頑危犯,被形象地稱為「頑石」。

  為了有效改造這部分特殊罪犯,蚌埠監獄配備精幹警力,專門「訂製」管教制度,一線民警嚴管細教,善於「攻心」。服刑人員王某說,限減監區的民警都是「讀心大師」, 情緒波動、飯量增減、一個微表情或不經意的舉動,民警們都能讀懂服刑人員的內心世界。

  安徽省監獄系統除了舉辦民警改造頑危犯成功案例比賽,一些監獄開始設立頑危犯監管監區,在有針對性改造頑危犯的同時,也最大可能地減小了頑危犯對其他服刑人員的影響。

  馬鞍山監獄的頑危犯監區成立時間不長,但從這裡「畢業」的頑危犯卻是畢業率高、反覆率低,而且從這裡「畢業」的頑危犯很多還成了改造積極分子。

  精確到每半小時的作息活動表高高貼在牆上,發揮懲戒作用的狹小的禁閉室可以通過監控一覽無遺,隨處可見的監控探頭好像時時在盯著你……

  為徹底斷了頑危犯對抗改造的僥倖心理,安徽一些監獄的頑危犯專管監區都制定了嚴格的監管制度、嚴密的矯治流程,通過強化訓練,幫助頑危犯釋放負面情緒,恢復心理平衡,改變罪犯思想認識,入軌正常監管改造道路。

  民警「保姆」是老殘犯的港灣

  「監獄民警對我比家人還要好,真是不敢想像!」72歲的安徽巢湖監獄十四監區服刑人員黃某見到記者就嚷開了:我生病監外就醫,是民警抬我上上下下,手術後是民警一夜不合眼陪護到天亮,我自己卻是一覺睡到天亮……

  黃某是巢湖監獄老殘犯監區眾多老殘犯服刑人員之一,他的評價代表了老殘犯們的心聲。這些老殘服刑人員生病多是民警陪護料理。

  監區長孫磊說,監區目前關押著100餘名服刑人員,其中年齡超過65歲的有31人,肢體殘疾的19人,患有各種疾病的多達66人。去年裡僅獄內醫院門診看病的服刑人員就多達2318人次,還有很到服刑人員到監外的社會醫院就診外。監區只有14名民警,往往是連軸轉,經常回不了家,看望父母更少。

  「自己父母生病住院往往不能到床前盡孝,服刑人員生病取藥看護卻一步少不了。」曾經用手為服刑人員排便的副監區長舒曉東說。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是面對非親非故的戴罪之人,但是,民警們沒有怨言,這是責任使然。

  老弱病殘監區是監獄裡傳統的特俗監區。這些老殘犯體弱多病,很少有家人探望,有的符合保外就醫條件,卻由於家裡原因不能辦理保外就醫。正是因為民警們的關愛,才讓這些老殘犯服刑人員的晚年有溫暖、有色彩。管教民警就是這些老殘犯服刑人員的安全港灣。

  「愛是最好的良藥,就是堅守在特俗監區監管崗位上廣大民警無私的關愛,讓服刑人員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走上了積極改造的道路。」安徽省司法廳副廳長、監獄管理局局長夏訓發說,科學嚴格文明執法是每一位民警不斷積極探索改造「特殊人群」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力求幫助越來越多的「特殊人員」走上新生路。

  監獄「讀心人」真情感化「頑石」

  「你藏這一對玩偶是幹什麼的?」安徽蚌埠監獄死緩限減監區副教導員朱立如從服刑人員張某處發現用於心理諮詢道具「玩偶」。

  「沒有什麼,就是覺得好玩。」張某若無其事地回答。

  「這上面寫的是你的名字嗎?」朱立如指著一個長得較醜的「玩偶」,微笑地問道。

  「我覺得這兩個玩偶像是夫妻兩個,我把這個當成了我,那個當成了我老婆。」張某乾脆說了實話。

  「我這一進來,還不知什麼時候能夠出去。我怕,怕老婆會離開我……」張某已不再那麼淡定。

  原來是擔心被年輕的妻子拋棄。讀懂了張某的心,朱立如拿出他的「解藥」:經過監獄與當地協調,張某孩子上學問題解決了;監獄陽光救助審批下來了;張某的妻子要來探監。

  這是朱立如一個月之內第三次與曾五次企圖自殺的張某談話。

  「我今後一定好好改造!」看著張某流下悔恨的淚水,朱立如感到一個心灰意冷的服刑人員重新燃起了新生的希望。

  蚌埠監獄限制減刑監區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中關押死緩限制減刑犯的監管試點單位,有押犯近200人。由於限制減刑,這部分罪犯罪重刑長,改造難度明顯高於普通刑事罪犯,相當一部分服刑人員是頑危犯,被形象地稱為「頑石」。

  為了有效改造這部分特殊罪犯,蚌埠監獄配備精幹警力,專門「訂製」管教制度,一線民警嚴管細教,善於「攻心」。服刑人員王某說,限減監區的民警都是「讀心大師」,情緒波動、飯量增減、一個微表情或不經意的舉動,民警們都能讀懂服刑人員的內心世界。

  安徽省監獄系統除了舉辦民警改造頑危犯成功案例比賽,一些監獄開始設立頑危犯監管監區,在有針對性改造頑危犯的同時,也最大可能地減小了頑危犯對其他服刑人員的影響。

  馬鞍山監獄的頑危犯監區成立時間不長,但從這裡「畢業」的頑危犯卻是畢業率高、反覆率低,而且從這裡「畢業」的頑危犯很多還成了改造積極分子。

  精確到每半小時的作息活動表高高貼在牆上,發揮懲戒作用的狹小的禁閉室可以通過監控一覽無餘,隨處可見的監控探頭好像時時在盯著你……

  為徹底斷了頑危犯對抗改造的僥倖心理,安徽一些監獄的頑危犯專管監區都制定了嚴格的監管制度、嚴密的矯治流程,通過強化訓練,幫助頑危犯釋放負面情緒,恢復心理平衡,轉變思想認識,入軌正常監管改造道路。

  民警「保姆」是老殘犯的港灣

  「監獄民警對我比家人還要好,真是不敢想像!」72歲的安徽巢湖監獄十四監區服刑人員黃某見到記者就嚷開了:我生病監外就醫,是民警抬我上上下下,手術後是民警一夜不合眼陪護,我自己卻一覺睡到天亮……

  黃某是巢湖監獄老殘犯監區眾多老殘服刑人員之一,他的評價代表了老殘犯們的心聲。這些老殘服刑人員生病多是民警陪護料理。

  監區長孫磊說,監區目前關押著100餘名服刑人員,其中年齡超過65歲的有31人,肢體殘疾的19人,患有各種疾病的多達66人。去年僅在獄內醫院門診看病的服刑人員就多達2318人次,還有很多服刑人員到監外的社會醫院就診。監區只有14名民警,往往是連軸轉,經常回不了家,看望父母更少。

  「自己父母生病住院往往不能到床前盡孝,服刑人員生病取藥看護卻一步少不了。」曾經用手為服刑人員排便的副監區長舒曉東說。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是面對非親非故的戴罪之人,但是,民警們沒有怨言,這是責任使然。

  老弱病殘監區是監獄裡傳統的特殊監區。這些老殘犯體弱多病,很少有家人探望,有的符合保外就醫條件,卻由於家裡原因不能辦理保外就醫。正是因為民警們的關愛,才讓這些老殘服刑人員的晚年有溫暖、有色彩。管教民警就是這些老殘服刑人員的安全港灣。

  「愛是最好的良藥,正是堅守在特殊監區監管崗位上廣大民警無私的關愛,讓服刑人員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走上了積極改造的道路。」安徽省司法廳副廳長、監獄管理局局長夏訓發說,科學嚴格文明執法是每一位民警不斷積極探索改造「特殊人群」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力求幫助越來越多的「特殊人員」走上新生路。

相關焦點

  • 安徽服刑人員患愛滋病C肝,搶救中獄警被噴血吃了一個多月藥
    安徽省司法廳廳長洪禹候說,各個監獄根據押犯情況設立頑危犯、限減犯、愛滋病犯、精神病犯、老殘犯等專管監區,能夠把握住這些特殊服刑人員特點,實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改造,很好地維護了監管安全秩序,提升了教育改造質量。
  • 社區服刑「中途之家」:讓服刑人員重新樹立自信
    《通知》指出,社區矯正的對象是罪行較輕、主觀惡性較小、社會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經過監管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罪犯。具體適用範圍主要包括被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被暫予監外執行、被裁定假釋,以及被剝奪政治權利並在社會上服刑等五種罪犯。
  • 看39名服刑人員與親人一起過...
    ↑福建榕城監獄舉行中秋親情幫教活動,39名服刑人員自製月餅等待家人的到來。八小時的勞動,一周五天,一天教育改造,一天休息是他們「八五一一」的常態。在這個特殊的地方,有人學會了做縫紉,有人學會了烹飪,還有人學會了福州脫胎漆器的髹飾技藝。在這裡,每一位正在接受改造的服刑人員都會通過勞動找到自己的價值,通過嚴格的教育體會生命的意義。
  • 【頭條】福建省榕城監獄組織服刑人員與家屬共度中秋
    吃著民警送來的月餅甜到心裡頭六監區監區長陳添喜介紹說,本次參與親情幫教的39名服刑人員,他們中大多數人服刑表現較好,我們以此作為獎勵,也鞭策其他服刑人員更好地改造;還有部分服刑人員近期家中發生變故,為他們創造當面溝通的機會,讓他們安心改造;以及部分對未來失去信心的服刑人員,民警主動聯繫其家屬,邀請他們來監獄參與幫教。
  • 本網組圖:福建榕城監獄服刑人員與家屬在獄中共度中秋
    福建省榕城監獄副調研員唐慶發與服刑人員及其家屬交談改造情況。謝帝謠 攝 服刑人員執筆寫家書,告知改造決心。謝帝謠 攝多名服刑人員掰下自己手中的月餅,送到親人嘴裡。除此之外,榕城監獄設置了服刑人員為家屬按摩的環節,藉此形式寬慰服刑人員家屬。  分別之際,所有服刑人員和家屬緊緊相擁。陳明勇不停叮囑母親:「照顧好自己,等我回家。」  隨後,所有服刑人員執筆寫家書,傳遞改造決心。  「有情味的改造更有尊嚴。」
  • 愛滋病服刑人員講述,剛進監獄的日子,總是夢到自己全身潰爛
    在新收犯監獄的監區活動室裡,民警老胡正在組織服刑人員做康復操。12月1日是愛滋病日,老胡一大早就來了,這天對這些服刑人員很特殊,因為他們都是「HIV」患者。老胡,名叫胡水清,在新收犯監獄是個「名人」。去年,他被司法部評為「新時代司法為民好榜樣」。同事們也會叫他「胡老英雄」,因為他也是第四屆上海「十大平安英雄」。
  • 【頭條】為愛回家,福建35名服刑人員中秋離監探親...
    中秋期間,福建全省監獄啟動第二批「為愛回家」服刑人員離監探親活動,3天期滿,被特許離監探親的35名服刑人員或提前回監或準時回監,無一人脫逃,無一人犯錯,無一起監管事故和治安案件。帶7000元勞動獎勵給父親治病9月23日,服刑人員劉輝在福州監獄獄政科長張學武和監區長薛振華的叮嚀囑咐後,向他們深深鞠了一躬,大步走出了福州監獄的大門。
  • 新鄉有個「太陽村」!專門代養在押服刑人員孩子,先後有16人考入大學
    創辦已經14年,目前佔地20畝在新鄉,有一座河南省女子監獄,裡面關押著上千名服刑女犯,她們要在這裡重塑自己的人生。高牆外,被拋在家中的未成年子女成了一些女犯最大的牽掛,這些孩子們或被寄養在親戚家,遭到冷落;或獨自生活,孤苦伶仃……因牽掛家中無人照顧的子女,有人精神幾近崩潰,不能安心改造,為監獄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 北京豐臺「陽光中途之家」運行 為服刑人員服務
    中廣網北京8月2日消息(記者李文蕊 通訊員齊瑩爽)日前,北京市豐臺區陽光中途之家正式建成並投入運行,今年第三期新接收社區服刑人員集中初始教育隨即展開。  陽光中途之家是專門對社區服刑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提供臨時安置、技能培訓、集中教育、公益勞動和心理輔導等教育安置服務,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提高適應社會能力的承擔公益職能的事業機構。建立陽光中途之家,是豐臺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加強兩類人員的教育、管理和幫扶工作,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
  • 陽光中途之家 服務服刑人員
    本報訊 集就業指導、心理諮詢、公益勞動等於一身的通州區陽光中途之家建成並即將投入使用,服務社區服刑人員或「兩類人員」。陽光中途之家以「陽光之家、幫困解難、心理導航、幸福起點」為服務宗旨,於今年3月20日開建,佔地9.7畝,共880平方米、39間屋,前期已投資400萬元,目前已基本完工。
  • 南京監獄設發洩室 犯人可用表情符號說心情-服刑 監舍 監獄 哭臉...
    在南京監獄,記者注意到,每個監舍的門口都有一塊板子,在每個服刑人員姓名下面有兩欄,一欄是表情符號笑臉、哭臉,一欄則為A、AB、B等級別。監獄負責人說,笑臉、哭臉主要反映服刑人員的心理狀態,方便獄方及時進行心理危機幹預,比如哪個服刑人員哪天心情不好,他就可以把表情符號翻到哭臉一面,管教民警一看,就明白他需要一些談話開導;如果發現問題比較嚴重,就帶到心理幹預中心,進行深入幫助開導,還有供發洩的模特。  而A、AB、B等級別反映服刑人員的改造態度。「如果服刑人員改造態度好,被評等級高,相應享受的待遇就高。」
  • 滬服刑者今日離監探親 想幫爸爸捶背給媽媽洗腳
    考核標準非常嚴格,須每日電話匯報當前,離監探親是指按照法律規定準予符合一定條件的服刑人員暫時離開監獄、探望親屬的一項管理措施,是監獄對服刑人員積極改造行為的肯定和獎勵,也是現代獄政文明和人性化管理的具體體現。2018年春節期間,上海監獄按照司法部統一部署開展服刑人員離監探親工作。
  • 助服刑人員融入社會 重慶年內實現「中途之家」全覆蓋
    華龍網8月6日22時45分訊(記者 陳俊帆)通過在「中途之家」進行社區矯正,讓社區服刑人員適應並順利融入社會,目前這種方式正在全市實施中。    重慶共建立60餘個教育基地 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7.1萬人    「社區矯正」是一種對罪行較輕或確有悔改表現罪犯實施的非監禁活動。在他們判決期內,由國家相關機關和社會力量共同協助,幫助他們矯正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讓他們能夠適應並順利回歸社會。    據了解,目前重慶共建立了社區矯正教育基地(即中途之家)60餘個。
  • 服刑相當於住賓館,「減刑」被用到極致,獄中「帝王」牽出93名...
    1995年9月,任愛軍保外就醫後,糾集刑滿釋放、解教人員和社會閒散人員,開設賭局、聚眾賭博以聚斂錢財,並逐步擴大組織規模,購買槍枝彈藥和車輛,有組織地實施非法拘禁、敲詐勒索,毆打行政執法人員。2003年,被告人任愛軍因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罪,被判處無期徒刑,2013年6月28日提前減刑釋放。
  • 關於強化政治改造的若干思考
    可以說,這是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政治邏輯所在。從這個層面理解,監獄及其民警改造罪犯,是代表國家的執法行為。它警示我們,在改造罪犯的過程中,不要把它僅僅視為一種業務工作,要時時注重維護國家形象,決不能允許有損黨和政府形象的事件發生。從中觀層面理解,「政治改造」所要強調的是:改造罪犯務必堅守特點的政治屬性。這是由監獄的特殊職能所決定的。
  • 越獄20小時:服刑犯穿電網跳牆 拄拐被抓
    警方懸賞5萬尋人 昨日下午被抓獲偵查員告訴北青報記者,張雲明之前所涉及的搶劫案從作案手段來說比較常規,雖然性質不算特別惡劣,但越獄後還是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因此,對於能夠提供線索或直接抓獲罪犯的單位或個人,警方將給予5萬元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