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捕獵的獵物體型越大,則這種動物的戰鬥力就相對更強一些。而且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獅子捕獵的獵物都比老虎捕獵的獵物要大很多。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的來看一下兩種動物的捕獵習性。
雖然從表面上看,獅子和老虎是兩種動物之間的比較,但是實際上,老虎和獅子都有6個不同的亞種(獅子單指非洲獅,亞洲獅已經野外滅絕),而不同亞種的獅虎,體型相差很大,而且捕獵的獵物也會根據不同的棲息環境以及體型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最小的獅子亞種索馬利亞獅的主要捕獵對象以羚羊、狒狒、斑馬為主,而最小的老虎亞種蘇門答臘虎則以水鹿、鱷魚、野豬等為食。
而體型較大的獅子和老虎捕獵的動物就相對較大,比如克魯格獅就經常以角馬、非洲水牛等大型食草動物為食,而現存第二大的虎種孟加拉虎則是有著單殺白肢野牛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白肢野牛的平均體重比非洲野牛都要重。
因此,單純的說獅子捕獵的獵物比老虎大是不科學的,況且獅子是群居動物,而老虎則是獨居動物,它們本身的習性就有著很大的差距。
當然,從整體上看,老虎捕獵的獵物確實以野豬、鹿等體型中等的動物為主,而大多數的獅子都會捕獵角馬、斑馬、水牛等大型動物。其實,造成這種不同習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上面說的群居和獨居是一個原因,畢竟一群獅子顯然更能夠安全的捕殺大型動物。其次,獅子群居就意味著同時進食的成員就會很多,這就造成了它們如果是捕獵小型的動物,根本就不夠分的,而獨居的老虎就不同了,它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所以在捕獵時,安全性是首先考慮的因素,其次是自己一頓也就最多吃下15公斤左右的肉,顯然鹿、野豬等動物就能滿足了它對食物的需求了。因此,它也沒有必要去挑戰一些大型的動物。
總的來說,老虎獨居的習性讓它不需要去捕獵大型的動物,而獅子群居的習性讓它們必須去捕獵大型的動物,這是兩種動物的不同習性決定的。當然,並不是說老虎沒有捕獵大型動物的能力,比如白肢野牛、鱷魚以及棕熊這些兇猛的大型動物可都有「命喪虎口」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