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深圳女孩」火了好一陣,其實很能看出當下年輕人的奮鬥姿態。
女孩們聚在一起,不聊美妝,不談八卦,寒暄過後直切主題:怎麼搞錢?
博主@休閒璐也分享了一件深圳女孩的小事。
兩個深圳的女生來北京,和一群朋友坐在酒吧小聚。
北京的朋友們說家長裡短,罵老公,聊帥哥,談吃喝玩樂興致勃勃。
兩個深圳女孩目瞪口呆:你們出來都聊這些?
在深圳,女孩們出來聊天,只是換個地方鑽研搞錢。
當然,一件小事不能以偏概全,但多少說明步入職場的90後、中年已至的80後們都已經體會到了生存的滋味。
深圳女孩的特別之處,更在於走在她們女性標籤的前面,大膽談錢,憑本事賺錢,拜金也拜得理直氣壯。
根據深圳貝殼研究院披露的調查數據,去年前9個月,深圳女性的購房數量高達53.3%。
不管是本地土著,還是外來工作,搞錢是應對這座城市淘汰制的出路。
學英語、買基金,加入各種培訓班,一人身兼數職,忙得底兒朝天,付出的時間最好都轉化成白花花的金錢。
和朋友到咖啡廳,難道只為了拍照休息嗎,不,當然也是為了談生意。
「深圳女孩」們的爽利直接,正在拆解一些刻板印象。
我有位朋友,前幾年也去了深圳。她跟我說,每天工作很忙,依舊覺得自己不夠上進,產生了挫敗感。
她雖不是996,但每月需要輪值一天班。工作小有挑戰,可她專業對口,已經參與到部門核心項目,能力不俗。
在老家親戚們眼裡,簡直是一份高到天花板的好工作。一開始她也這樣想。
直到一點點發現,同事們為了攢首付,都開展了五花八門的副業,私下交流也充斥著股票、基金等理財名詞。
以前根本沒敢想要在深圳置業,以為身邊的人大多也這麼想,心理還算平衡。
可是突然發現,這群和自己幾乎同齡的女孩們,她們正在對遠方的願望發力。這份追夢的勇敢,讓她有幾分感動。
留下還是離開,沒有正確答案。而自知平凡、微小,也要盡力追求想要的生活,這種精神遠比選擇更值得歌頌。
《東京女子圖鑑》中,有句臺詞直白地指出來都市女孩最務實的生存法則:
02
2020年跨年夜前夕,某拼公司的新疆烏魯木齊買菜項目員工,倒在了凌晨回家的下班路上。年僅23歲。
這件事掀開了全網對996的聲討,也撕開了某拼內部鮮為人知的考評制度。
滿300小時工作時長,才算及格,上海本部更要高達380工時。
這件事後續又引出另一樁醜聞。
一名員工因在某脈發布匿名評論,以威脅公司安全為由遭到公司單方面辭退。
在微博說明來龍去脈後,扯下了前公司最後的遮羞布。
禍不單行的是,1月9日長沙,一名從實習起加入某拼,剛剛轉正的2020屆川大畢業生小譚跳樓自殺。
當時,他的父母正在為他準備踐行的飯菜,他本該乘上當天下午的飛機回到上海,繼續應對第二天的工作。
而一聲巨響後,這個23歲男孩的生命終結了。
對於無法進入BAT的高校畢業生,某拼的發展前景,開出的高額薪資,無疑是擺在面前的心動選擇。
小譚生前的稅前薪資28000,這份收入水平能夠超過了多數應屆生。
當然與之相伴的是,無休止加班,高負荷運轉大腦,殘酷的考核和監管。
人活在考評的數字中久了,也會變成一個工作的符號。七情六慾,喜怒哀樂,都與自己遙遙相隔。
睜開眼去上班,閉上眼就昏睡,夢裡都在害怕錯過突如其來的系統預警。
時尚先生採訪了小譚的同事,也公布了更多可怖的細節。
員工們不安於機械化的兩點一線生活,在公司內部建群社交,興趣群、交友圈、打球群、辦公室大群。
而公司總像偵察兵似的,先冒充應屆生進群,再自曝真實身份威脅眾人,直到群被解散,好像清除了一顆地雷。
站在這棟現代化大樓裡,身處以平等、自由著稱的網際網路行業,上班有如帶薪服刑。出賣時間,還要繳械自由。
心理健康的人待久了,要麼被同化,認可這種剝削。要麼不堪重負離開。
而多數人,既不願意就此低頭,也無法找到更好的出路。先幹上兩年,漲漲經驗,存一筆錢就走。
只是在那一天來之前,很多人身體先倒下了。
03
在不合理的企業制度下,員工這種社會身份被默認為能夠優先取代一個人的其他身份。
忙到沒時間休閒,忙到沒有社交,忙到顧不上父母家庭,最後還剩什麼,只有工作。
根據百度指數,2019年上網搜索「抑鬱症」關鍵詞的人群中,20-29歲的年輕人佔比45%。而這個年齡段正是一般人離開學校,跨入職場生涯的轉折期。
社會上流傳著一種荒謬的認知,把職場年輕人面對工作壓力產生的抑鬱情緒歸結為脆弱。
而高校對待大學生奉行嚴進寬出,讓鬆散的大學生活摧跨了年輕人的奮鬥意志。
他們不適應快節奏的社會,不接受996福報,不肯把公司當家傾力奉獻,都因為幼稚、不成熟、抗壓能力差。
在沒有拿到應有的話語權之前,每月收到的績效考核成績,直接決定了員工的優劣好壞。
職場人往往也成了被分數綁架的工具人。
然而比學生時代更殘酷的是,這些考核的標準往往並不客觀,甚至做不到透明。
你無法得知為什麼另一個人比你犯錯更多,卻拿到了更好的績效。
從不解,到挫敗感,再到情緒低落,產生無價值感,抑鬱症才會找上門。
避免走上這條路,應該像抵制渣男PUA一樣,相信自己,不要被單一的評價標準所綁架。
你是一個完整的人,你有多維的思想,有天然的優勢和缺點。
比別人更接納自己,才能活得更自由。
04
楊笠去年因為一句話,被立成「挑唆男女性別對立」的人肉靶子。女人們對她的警句拍案叫絕,部分男人們上綱上線,只為證明「她錯了」。
在網暴中度過大半年的她,分享了一段求醫經歷。
當她要做一個婦科小手術,且面對的是一位男醫生時,醫生傳遞出的專業態度,向她傳遞出一個重要信息:
我是一個人。
不是一個脫口秀演員,不是一個掀起性別討論的「導火索」,而是一個需要、值得、應該被善待的人。
即使你千夫所指、一無是處,你也有走在路上享受陽光、自由呼吸的權利。
活著就好,不一定非要活出更大的名堂。
我那位在深圳打拼的朋友,後來回到老家,在一家企業做人力資源管理。因為企業性質,一年有數周要去偏僻的廠區出差。
她說,離開深圳之後,終於放下了時刻忍不住跟別人比較的心,也沒有那麼焦慮了。
當初跟她一塊合租的女孩,在一輪又一輪的理財、考證、做副業後,已經成為擁有深圳房產的深圳女孩,繼續興致勃勃奔走在還房貸的路上。
她則得到一次調動機會,申請去廠區常駐,工資加了一些,工作條件雖比本部簡陋,但她一直都更喜歡簡單的環境,也算求仁得仁。
不管是深圳女孩,還是其他女孩、男孩,在你有選擇的年紀,不要被所謂的標準綁架。
你可以打滿雞血、天天奮鬥,也可以佛系地找個安穩工作,追逐平淡的歡喜。
2020年過去了,2021年還是一場硬仗。只有健康、平安才是自己的本錢。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段北野武的話,希望在這個寒冷的隆冬給你一絲慰藉。
人生至少會有一個優點值得驕傲
什麼都好,要去找到它
讀書不好,可以運動
如果都不行,你至少善解人意
抱著夢想,抱著目標,努力就會成功
不要被這些話術騙了,什麼都沒有也很好
人被生下來,活下去,死掉,光是這樣也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