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最新研究:鱷魚或在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2020-12-07 中國青年網

切奇亞鱷頭骨化化石標本。(攝影Bruno Mercurio)自然科研 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已滅絕的一種非洲鱷魚——切奇亞鱷可能與現存的美洲鱷魚關係密切。這項發現表明,鱷魚可能在晚中新世(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該論文指,在此次通過古代非洲鱷魚頭骨揭示美洲鱷魚起源之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鱷魚是從非洲遷移到美洲還是相反——假設通過一次跨大西洋航行。

切奇亞鱷外形的藝術復原圖。(作者Dawid A. Iurino)自然科研 供圖

論文通訊作者、義大利都靈大學馬西莫·德爾菲諾(Massimo Delfino)和羅馬大學大衛·尤裡諾(Dawid Iurino)等人,使用CT重新檢查了一塊1939年在利比亞As Sahabi發現、現存於羅馬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的切奇亞鱷頭骨,鑑定出若干新的頭骨結構,包括吻部中央的一個突起,這種結構從未在任何其他非洲鱷魚物種身上發現過,但是可見於奧利諾科鱷、莫瑞雷鱷、美洲鱷和古巴鱷這四種現存的美洲鱷魚。這一共同的頭骨結構表明,切奇亞鱷和美洲鱷魚之間具有密切的演化關係。

論文作者通過進一步的種間演化關係分析顯示,切奇亞鱷可能和在現今南北美洲發現的四個鱷魚物種屬於同一譜系。切奇亞鱷的遺骸可以追溯到700萬年前左右,而已滅絕的美洲鱷魚法爾康鱷的遺骸最早可以追溯到500萬年前左右。根據這些發現,他們推測鱷魚從澳大拉西亞向西,經非洲遷移到了美洲。(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國際最新研究:鱷魚或在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攝影Bruno Mercurio)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已滅絕的一種非洲鱷魚——切奇亞鱷可能與現存的美洲鱷魚關係密切。這項發現表明,鱷魚可能在晚中新世(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 最新研究:鱷魚或在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攝影Bruno Mercurio)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已滅絕的一種非洲鱷魚——切奇亞鱷可能與現存的美洲鱷魚關係密切。這項發現表明,鱷魚可能在晚中新世(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 鱷魚或在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1/3)
    鱷魚或在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1/3) "← →"翻頁
  • 鱷魚可能從非洲遷移美洲
    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已滅絕的一種非洲鱷魚——切奇亞鱷可能與現存的美洲鱷魚關係密切。鱷魚可能在晚中新世(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在通過古代非洲鱷魚頭骨揭示美洲鱷魚起源之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鱷魚是從非洲遷移到美洲還是相反——假設通過一次跨大西洋航行。新華
  • 古代非洲鱷魚頭骨揭示美洲鱷魚起源 |《科學報告》論文
    古代非洲鱷魚頭骨揭示美洲鱷魚起源 |《科學報告》論文 論文標題:Old African fossils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the origin of the American crocodiles 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作者:Massimo Delfino and Dawid A.
  • 鱷魚先出現在非洲還是美洲?英媒:這個古老的頭骨說明一切
    英媒稱,科學家們破解了一個由來已久的爬行動物之謎,即鱷魚到底是先出現在非洲還是美洲。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23日報導,對一個已經滅絕的非洲物種700萬年前的標本進行的分析表明,它與現代美洲鱷魚有著密切關係。然而,美洲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鱷魚只有500萬年的歷史。
  • 鱷魚先出現在非洲還是美洲?英媒:這個古老的頭骨說明一切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們破解了一個由來已久的爬行動物之謎,即鱷魚到底是先出現在非洲還是美洲。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23日報導,對一個已經滅絕的非洲物種700萬年前的標本進行的分析表明,它與現代美洲鱷魚有著密切關係。然而,美洲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鱷魚只有500萬年的歷史。
  • 生物科學:研究人員發現非洲鱷魚的新品種?
    生物科學:研究人員發現非洲鱷魚的新品種?在研究極度瀕危的細長鱷魚時,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 他們認為一個物種實際上是兩個。這一發現引發了對當前保護措施是否足以保護它們的擔憂。細長的鱷魚中等大小,生活在淡水棲息地,顧名思義,它有一個長而細長的鼻子。
  • 《自然》最新論文:恐狼與現生類狼物種570萬年前最後共祖
    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遺傳學研究論文稱,已滅絕的恐狼與現生類狼物種最後一次擁有共同祖先大概是在570萬年前。這項遺傳學分析的結果還顯示,恐狼物種源自美洲,而灰狼、郊狼、豺的祖先先在歐亞演化,之後才到北美定居。
  • 國際最新研究:哺乳動物或自7500萬年前就開始具有社群行為
    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通過可追溯至7550萬年前的鼠形多瘤齒獸類哺乳動物的化石樣本,研究發現化石中包括多個身處同一地穴的個體骨架,提示哺乳動物可能從中生代就開始具有社群行為。
  • 美洲乳齒象滅絕前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最新研究稱曾向北遷徙
    美洲乳齒象滅絕前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最新研究稱曾向北遷徙中新網北京9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對35頭美洲乳齒象的線粒體基因組分析顯示,為了應對更新世(250萬至1.17萬年前)的間冰期暖期,這種現已滅絕的物種曾不斷向北美洲遙遠的北緯遷徙。
  • 美洲豹閃電獵殺鱷魚全過程 場面驚險震撼(多圖)
    英國《每日郵報》9月5日報導,一隻美洲豹從水中突然浮現,以閃電般的速度對一隻正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鱷魚發動殘忍的攻擊。美國攝影師賈斯汀•布萊克及時捕捉到了這驚險萬分的震撼場景。在非洲,鱷魚攻擊其他陸地動物的情況十分常見,但鱷魚被偷襲的狀況卻不經常。而這一幕就發生在巴西西部的潘塔納爾溼地中的庫亞巴河。
  • 美洲虎是豹還是虎?它身上為什麼是斑點而不是斑紋?
    成年美洲豹的平均體長在1.5米左右,這是從鼻子到尾根的數據,不含尾巴,美洲豹的尾巴在大型貓科動物中是最短的,平均只有60公分左右,其他大貓,像獅子有著平均90公分的尾長,而老虎則有著平均1米的尾長。美洲豹不但尾巴較短,它的四肢也比其他的大貓要短且粗壯。
  • 美洲豹獵殺鱷魚全程實拍
    據英國《每日郵報》2日報導,巴西潘塔納爾溼地庫亞巴河邊,一隻美洲豹從水中突然浮現,以閃電般的速度成功獵殺一隻正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鱷魚。美國攝影師賈斯汀·布萊克及時捕捉到了這驚險萬分的震撼場景。
  • 圖爾卡納湖的霸主,非洲最大的鱷魚「尼羅鱷」咬合力達到2500磅
    鱷魚 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動物之一,大約出現在兩億年前的物種,今天帶領大家一起進入鱷魚的世界,今天我們來聊聊鱷魚王國裡面非洲最大的一種鱷魚,尼羅鱷。尼羅鱷是非洲最大的鱷魚,僅次於最大的灣鱷,為全數23種鱷魚當中被人類研究最多的一種。
  • 為何美洲豹可以捕殺鱷魚,獅子卻不能,是美洲豹太強,還是獅子太弱
    美洲豹生活在美洲大陸的叢林之中,那裡因為沒有什麼特別龐大的動物,因此它的食物主要是鱷魚,巨骨舌魚,野豬,猴子類等體型中等的動物。 獅子由於是群居動物,因此它們可以捕捉草原之上體型龐大的動物,獅子的食物主要是羚羊,斑馬,角馬,非洲野牛,長頸鹿有時候也會捕捉河馬和大象的幼崽。
  • 「美洲豹王朝」的200萬年
    美洲豹的故事要追溯到上新世……美洲豹Panthera onca(圖片來自網絡)走出非洲根據分子生物學的證據,美洲豹是非洲大貓(獅,豹,美洲豹支系)中最早分化出來的一支,與豹子-獅子分化的年代大概在365
  • 「美洲豹王朝」的200萬年
    走出非洲 根據分子生物學的證據,美洲豹是非洲大貓(獅,豹,美洲豹支系)中最早分化出來的一支,與豹子-獅子分化的年代大概在365萬年前。最早的美洲豹的化石則來自南非Kromdraai,其年代為190萬年前。 早更新世的氣候環境變冷造就了更加開闊的草原,為動物遷徙打開了通道。人類的祖先大概在180萬年首次走出非洲,第一站就是西亞的喬治亞的著名化石遺址德馬尼西Dmanisi。有趣的是美洲豹在亞洲最早的化石記錄也是在這裡。他們和人類的祖先一起走上了徵服世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