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學:研究人員發現非洲鱷魚的新品種?

2021-01-08 巨城有我

生物科學:研究人員發現非洲鱷魚的新品種?

在研究極度瀕危的細長鱷魚時,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 他們認為一個物種實際上是兩個。這一發現引發了對當前保護措施是否足以保護它們的擔憂。

細長的鱷魚中等大小,生活在淡水棲息地,顧名思義,它有一個長而細長的鼻子。當科學家分析了DNA,並在野外,並在六個非洲國家圈養鱷魚的物理特性,他們發現了兩個不同的物種修長,snouted鱷魚,一個獨特的西非和一個獨特的中部非洲。中非細長的鱷魚是近85年來第一個被定義和命名的新鱷魚。

佛羅裡達國際大學熱帶保護研究所的鱷魚專家,研究小組的首席研究員Matthew Shirley說:「認識到這種細長的鱷魚實際上由兩種不同的物種組成,因此引起了很大的保護。」 「我們估計只有10%的細長鱷魚出現在西非,有效地減少了90%的人口。這使得西非細長的鱷魚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瀕危的鱷魚之一。」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2014年將細長的鱷魚列為「極度瀕危」。它們受到棲息地喪失,狩獵和過度捕撈的威脅 - 這減少了它們的食物供應並導致它們被蚊帳淹沒。乍一看,西非和中非細長的鱷魚看起來非常相似。除了DNA的不同之外,科學家還發現了顱骨形狀和鱗片的差異,這些差異強烈支持兩種物種的存在。

細長的鱷魚在保護計劃中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和不足。最初描述於1824年,他們生活在非常偏遠的地區,與人們的互動很少。他們偽裝成獵物,並在高度植被的水體中尋找潛在捕食者的避難所。他們也非常害羞。尋找鱷魚來檢查和收集野生DNA樣本一直是一個挑戰。

雪莉的最新發現將對理解鱷魚的進化和多樣性以及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保護政策要求準確命名物種和評估人口數量。據研究人員稱,西非細長鱷魚的未來很可能取決於人工繁殖和重新引入計劃的成功與否。

「我們希望這種對細長的鱷魚進化和分類學的更好理解能夠引起人們對該物種困境的極度關注,這種物種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不為人知的鱷魚,」雪莉說。研究人員在Zootaxa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該團隊還包括佛羅裡達大學和愛荷華大學的研究人員。

這不是研究人員第一次發現隱藏在視線範圍內的神秘鱷魚物種。直到最近,在非洲只有三種鱷魚物種被認出 - 矮人,尼羅河和細長的鱷魚。結合DNA和外觀分析的研究表明,存在兩種尼羅河物種和三種矮化物種 - 雪莉等人也發現或支持這些物種。

「我們從矮人和尼羅河鱷魚那裡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我們決定看看這條細長的鱷魚是否會發生類似情況,」雪莉說。「我的目標不是描述一個新物種。我們開始研究證據並更好地了解這些難以捉摸的鱷魚。」

相關焦點

  • 古代非洲鱷魚頭骨揭示美洲鱷魚起源 |《科學報告》論文
    古代非洲鱷魚頭骨揭示美洲鱷魚起源 |《科學報告》論文 論文標題:Old African fossils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the origin of the American crocodiles 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作者:Massimo Delfino and Dawid A.
  • 最新研究:鱷魚或在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攝影Bruno Mercurio)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已滅絕的一種非洲鱷魚——切奇亞鱷可能與現存的美洲鱷魚關係密切。這項發現表明,鱷魚可能在晚中新世(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 國際最新研究:鱷魚或在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攝影Bruno Mercurio)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已滅絕的一種非洲鱷魚——切奇亞鱷可能與現存的美洲鱷魚關係密切。這項發現表明,鱷魚可能在晚中新世(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 國際最新研究:鱷魚或在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攝影Bruno Mercurio)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已滅絕的一種非洲鱷魚——切奇亞鱷可能與現存的美洲鱷魚關係密切。這項發現表明,鱷魚可能在晚中新世(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 研究發現鱷魚能爬樹
    據參考消息2月18日報導【路透社美國奧蘭多2月14日電】大多數進入鱷魚活動範圍的人會警惕地觀察水面和地面
  • 科研人員在盧安達偏遠地區發現新品種螳螂
    圖為新發現的螳螂如蟄伏猛虎一般暗中捕捉獵物。(蓋蒂圖片社)中國網5月23日訊 據卡達半島電視臺網站21日報導,研究人員在盧安達地處偏遠的尼永圭森林國家公園發現了新品種螳螂。此前,該種螳螂尚未為自然科學界所知。因該種螳螂雌性母蟲捕獵方式十分殘忍,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灌木虎螳螂」(Dystacta tigrifrutex)。
  • 研究人員發現新品種蒼蠅 將其命名為「死侍」
    來源:cnBeta.COM據外媒BGR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品種蒼蠅,它的標記讓人聯想到漫威角色死侍。這種蒼蠅的正式學名是Humoralethalis sergius,但科學家們已經習慣於只叫它 "死侍蒼蠅"。 這是少數受漫威角色啟發的昆蟲新物種的名字之一。
  •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有著心形尾骨的恐龍
    根據本周發表的研究,Mnyamawamtuka Moyowamkia這個名字來自斯瓦希裡語。這種恐龍與此前發現的其他類似的巨龍蜥腳類恐龍相吻合,但同時也提供了物種之間的新聯繫。研究人員和本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Eric Gorscak博士表示:「儘管這種巨龍在臭名昭著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之前是最成功的恐龍群體之一,但是它們的早期進化史仍然模糊不清,而且Mnyamawamtuka為這些進化研究提供幫助,尤其是它們非洲方面的故事。
  • 鱷魚先出現在非洲還是美洲?英媒:這個古老的頭骨說明一切
    英媒稱,科學家們破解了一個由來已久的爬行動物之謎,即鱷魚到底是先出現在非洲還是美洲。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23日報導,對一個已經滅絕的非洲物種700萬年前的標本進行的分析表明,它與現代美洲鱷魚有著密切關係。然而,美洲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鱷魚只有500萬年的歷史。
  • 研究人員深入石窟,發現變異中鱷魚,橙色皮膚,長期與蝙蝠生活
    加彭阿班達石窟位於非洲北部,這個地方想必沒有多少人聽說過,可是2008年科學家居然在這裡偶然發現了橙色的鱷魚。此舉使得加彭阿班石窟漸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中。時間回到2008年,當時考古學家來到此地是為了尋找原始遺蹟或者早先的壁畫瓷器。
  • 波多黎各附近海域發現凝膠狀生物「櫛水母」新品種Duobrachium sparksae
    波多黎各附近海域發現凝膠狀生物「櫛水母」新品種Duobrachium sparksae(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NOAA)近日表示,科學家在波多黎各附近海域發現了一種凝膠狀生物新品種,相信屬於櫛水母動物門(Ctenophora),今次亦是該署首次只通過高清攝像片段,就識別出一個新物種。
  • 非洲發現猴子新品種 擁有「貓頭鷹臉」和藍尾巴
    研究人員在非洲發現一種全新的猴子物種lesula它在野外被發現時已是成年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最近在非洲發現並確定了一種新的猴子品種。早在2007年時,剛果的一位小學校長曾經在家中豢養過這種猴子,當地人都管它叫lesula。
  • 研究人員發現非洲灰鸚鵡有幫助同伴的行為
    現在,1月9日在《當代生物學》上發表的研究人員首次表明,某些鳥類(特別是非洲灰鸚鵡)同樣有幫助。研究合著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鳥類研究所的德西瑞·布魯克斯說:「我們發現非洲灰鸚鵡會自發地幫助熟悉的鸚鵡實現目標,而不會給自己帶來明顯的直接好處。」
  • 鱷魚先出現在非洲還是美洲?英媒:這個古老的頭骨說明一切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們破解了一個由來已久的爬行動物之謎,即鱷魚到底是先出現在非洲還是美洲。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23日報導,對一個已經滅絕的非洲物種700萬年前的標本進行的分析表明,它與現代美洲鱷魚有著密切關係。然而,美洲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鱷魚只有500萬年的歷史。
  • 鱷魚可能從非洲遷移美洲
    一項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已滅絕的一種非洲鱷魚——切奇亞鱷可能與現存的美洲鱷魚關係密切。鱷魚可能在晚中新世(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在通過古代非洲鱷魚頭骨揭示美洲鱷魚起源之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鱷魚是從非洲遷移到美洲還是相反——假設通過一次跨大西洋航行。新華
  • 科研人員發現新品種鯊魚,不僅體型小,還會貼著海底「走路」
    提到海洋生物,鯊魚應該是很多人心裡第一個會聯想到的生物之一,畢竟鯊魚的形象在很多人看來就是海洋裡最兇狠的一種生物,尤其是它們那標誌性的鋸齒狀牙齒,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鯊魚有著相當豐富的種類,目前據統計在海洋中有著三百多種鯊魚的存在,就在前不久,科研人員又在海裡發現了鯊魚的一個新品種。
  • 研究新發現:海洋鱷魚進化受制於海洋溫度變化
    鱷魚一般生活在熱帶氣候,因此研究人員經常講它們的化石來標記溫度的變化。  在現在世界上僅存在23種鱷魚,在過去生活著數百種的鱷魚。在過去的2億年間,大鱷魚曾經四次集體進入海洋,但都滅絕了。至於這些鱷魚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它們為什麼最終都滅絕了,仍然是個謎。這項研究表明,在全球氣候變暖時期,鱷魚曾多次試圖徵服海洋。
  • 《Copeia》:接壤中國的越南河江省發現新品種「奇鱗蛇」Achalinus zugorum
    《Copeia》:接壤中國的越南河江省發現新品種「奇鱗蛇」Achalinus zugorum(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美國史密森尼自然歷史博物館及越南科學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近日公布,科學家去年在接壤中國的北部越南河江省,發現一條新品種的「奇鱗蛇(odd-scaled snakes)」,團隊將樣本蛇帶回美國取樣並測序DNA後,已將之送返越南。
  • 香港浸會大學發現香港獨有新品種壁虎 為其命名
    浸會大學發現香港獨有新種壁虎,命名為「香港半葉趾虎」,當中第一指無爪,是香港八種壁虎之中體型最小的品種中新網6月12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發現獨有新品種壁虎,香港浸會大學團隊研究發現並命名為「香港半葉趾虎」的新品種,是香港八種壁虎體型中最小,主要出現在香港島兩個郊野公園、石鼓洲
  • 鱷魚或在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1/3)
    鱷魚或在1100萬-500萬年前從非洲遷移到美洲 (1/3)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