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深入石窟,發現變異中鱷魚,橙色皮膚,長期與蝙蝠生活

2020-12-07 久見

加彭阿班達石窟位於非洲北部,這個地方想必沒有多少人聽說過,可是2008年科學家居然在這裡偶然發現了橙色的鱷魚。此舉使得加彭阿班石窟漸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中。

時間回到2008年,當時考古學家來到此地是為了尋找原始遺蹟或者早先的壁畫瓷器。但當他來到這個石窟外時,突然有種不祥之感,仔細一看,黑暗深處有許多紅色的眼睛在盯著他。恐慌之極,考古學家求助當地科學家。科學家為了探究真相,與一支探險隊進入了石窟。於是就有了開頭提到的驚人發現,橙色鱷魚!這裡有橙色的鱷魚生活!大家粗略計算發現,在如此漆黑狹小的石窟中居然有30多條橙色鱷魚!

其中探險家justin回憶到:「沒看清楚它們的顏色前,我覺得那可能是非洲侏儒鱷魚,因為這一帶這傢伙蠻多的。可當我看清怪物的顏色時,我的天哪,我驚呆了!這世界上居然還存在橙色的鱷魚!我都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了。」

那麼本該是灰色的非洲侏儒鱷魚為什麼變成了橙色呢?在狹小黑暗的石窟中它們又以何為食呢?帶著種種疑惑,大傢伙又對石窟環境做了調查。

原來石窟中有許多蝙蝠,在黑暗中鱷魚練就了特殊的本領,它們可以準確地捕獲蝙蝠。也就是說這些鱷魚在黑暗中也可以看清楚,難道它們就是所謂的「夜行鱷魚」嗎?至於它的體色問題,科學家不能得出確切的答案,於是在眾人合力下,捕捉了一條橙色鱷魚用於研究。有科學家推測可能是蝙蝠的糞便造成的,鱷魚長期生活在鹼性環境中因此體色發生了變化。

無獨有偶,2011年時,澳大利亞爬行動物保護中心也發現了一隻小鱷魚突然變為橙色。只不過,小鱷魚的行為活動並沒有受到影響,依舊活潑兇狠。在飼養員的精心照料下,不久小鱷魚看恢復了正常顏色。專家最終得出結論:鱷魚體色變化是由水中水藻等植物引起的。

那麼石窟中發現的鱷魚又是為何而變為橙色呢?究竟它們是不是一種新物種?歡迎大家評論出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西非發現罕見橙色蝙蝠新物種
    據外媒報導,在西非國家幾內亞工作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橙色蝙蝠物種。這一罕見的發現是在與世隔絕的寧巴山脈進行實地調查時發現的。這一發現發生在2018年初,當時科學家們正在對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的寧巴山區的蝙蝠種群進行保護性調查,寧巴山區是西非一個橫跨幾內亞、賴比瑞亞和象牙海岸邊境的地區。
  • 科學家發現罕見蝙蝠新物種:通體橙色
    科學家又發現了蝙蝠的新物種,跟目前都不一樣的是,其是罕見的橙色。這一罕見的發現是在與世隔絕的寧巴山脈進行實地調查時發現的。這一發現發生在2018年初,當時科學家們正在對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的寧巴山區的蝙蝠種群進行保護性調查,寧巴山區是西非一個橫跨幾內亞、賴比瑞亞和象牙海岸邊境的地區。
  • 美刊:科學家在幾內亞發現橙色蝙蝠 鑑定為全新發現物種
    美刊:科學家在幾內亞發現橙色蝙蝠 鑑定為全新發現物種 2021-01-15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橙色鱷魚綠色樹獺 動物界正颳起「變色」風—新聞—科學網
    陝西野生動物研究中心發現的這隻棕色大熊貓名叫「七仔」,據該研究中心人員介紹,「七仔」是2009年11月在陝西佛坪自然保護區內大熊貓分布的核心地帶三官廟地區被發現的,當時「七仔」剛兩個月大,工作人員將它及它的母親——一隻毛色黑白分明的熊貓帶了回來。將近四年過去了,「七仔」和它的母親都生長的很健康,棕色毛髮並未給「七仔」帶來任何不良影響。
  • 生物科學:研究人員發現非洲鱷魚的新品種?
    生物科學:研究人員發現非洲鱷魚的新品種?在研究極度瀕危的細長鱷魚時,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 他們認為一個物種實際上是兩個。這一發現引發了對當前保護措施是否足以保護它們的擔憂。細長的鱷魚中等大小,生活在淡水棲息地,顧名思義,它有一個長而細長的鼻子。
  • 重大發現!科學家在「天空之島」上發現罕見蝙蝠,外觀為橙色!
    近日,根據《美國博物館Novitates》雜誌的一份報導,國際蝙蝠保護基金會在幾內亞的Nimba山脈進行的一次野外考察中,於2018年首次發現了一種新蝙蝠,科學名為Myotis nimbaensis。Maroua大學的蝙蝠專家Eric Bakwo Fils博士說,世界上每年發現約20種新的蝙蝠,但很少有像Myotis nimbaensis那樣醒目的外觀。Eric強調說:「它的顏色是很驚人,世界上很少有橙色的蝙蝠,儘管它的翅膀是黑色的,但它的手指仍然是橙色的,這絕對是不尋常的。」
  • Nature:又是蝙蝠!研究人員從蝙蝠身上發現風疹病毒近親
    研究人員在非洲國家烏幹達捕獲的蝙蝠身上發現了一種與,另一個殺死了德國一家動物園的3種不同動物,且研究人員在附近的野生老鼠身上也發現了這些病毒。
  • 俄發現變異青蛙 皮膚透明心臟跳動清晰可見
    (原標題:俄發現變異青蛙 皮膚透明心臟跳動清晰可見)
  • 科學家發現新的蝙蝠物種,身體為橙色。分析:這不一定是什麼好事
    近日,科學家宣布在非洲西部發現一種新的蝙蝠物種。和其它蝙蝠不同的是,它身上長有橙色的毛髮,猶如萬聖節的南瓜一樣的顏色,因此很多人稱之為萬聖節蝙蝠。據「紐約時報」報導,科學家們在2018年開始考察西非國家幾內亞一種瀕臨滅絕的蝙蝠的棲息地後,發現了一種新的萬聖節色蝙蝠--尼姆巴氏蝙蝠。
  • 最新研究發現食肉植物奇特習性:與蝙蝠共生-最新研究發現食肉植物...
    經過長期的進化,它們的捕蟲籠已分為三個特定的功能區,不同的區域分別完成特定的任務,從而確保對昆蟲的消化。捕蟲籠的頂端是籠蓋,這個籠蓋可以用來遮雨,防止雨水將籠中的消化液稀釋掉。捕蟲籠光滑的邊緣就是所謂的口緣。豬籠草研究專家、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唐雅-倫納介紹說,捕蟲籠內壁的微觀結構可以讓昆蟲無法通過內壁爬上來。
  • 研究發現新型蝙蝠絲狀病毒並鑑定其特徵
    先前研究結果證實蝙蝠是MARV的自然宿主;而Lloviu病毒(LLOV)和邦巴利病毒(BOMV)的發現表明蝙蝠可能攜帶有更多新型絲狀病毒。日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聯合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王林發團隊對新發現的一株蝙蝠絲狀病毒(命名為:勐臘病毒,MLAV)進行了特徵鑑定,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學》)。
  • 美國南卡羅萊納州驚現橙色鱷魚 網民命名川普大鱷
    鱷魚全身皮膚呈現亮橙色。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日前出現一隻膚色罕見的鱷魚,其全身上下呈現亮橙色,當地居民拍照後上載至網際網路。有網民對該色調感到似曾相識,認為與美國總統川普發色相近,要把將它命名為「川普大鱷」。據悉,該條橙色鱷魚出現在哈那汗市的一個池塘中。
  • 噪音是怎樣令蝙蝠發狂的?研究發現:它們的食慾也因此變大了
    即使後來有研究表明蝙蝠並不一定是新冠病毒的源頭,蝙蝠給人類留下的「猙獰」印象恐怕是難以改變了。但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自然界每一種動物的存在都有其意義,因此他們對於蝙蝠的研究並不會因此而停止。根據環球科學網7月9日的新聞,東北師範大學馮江教授團隊近期在國際權威期刊《應用生態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研究長期的交通噪聲對蝙蝠造成的生理影響。
  • 噪音是怎樣令蝙蝠發狂的?研究發現:它們的食慾也因此變大了
    蝙蝠在噪聲環境中受到了哪些影響?研究人員如何得到這些發現的?研究人員發現噪聲在無形中影響著蝙蝠眾所周知,長期的噪聲會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但很少有人關注噪聲是否也會對自然動物造成影響。馮江團隊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城市裡的橋梁、房屋等建築物中都有蝙蝠出沒,而城市裡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噪聲,其中交通噪聲最為明顯,因此他們想知道城市裡的交通噪聲是否會對蝙蝠的生存產生影響。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按照進化論的觀點,現今世界上任何一種動物都是由自己的祖先進化而來,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一種能夠進行長距離飛行的物種,自然受到了特殊關注。關於蝙蝠的祖先是哪種動物的問題,起初有觀點認為蝙蝠和鳥類同樣擁有飛翔的能力,它們應該擁有共同的祖先。但後來古生物學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情況還真不一定是這樣的。
  • 科學家研究機械蝙蝠已掌握蝙蝠飛行特性
    科學家研究機械蝙蝠已掌握蝙蝠飛行特性0人參與 機械蝙蝠讓研究人員可以測量蝙蝠的力量
  • 西浦生物科學專家: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病毒如何變異重組是...
    姜博士和格拉斯哥大學病毒研究中心的David Robertson教授對中國採集到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和其他冠狀病毒進行了初步的進化分析,結果表明它們與三種蝙蝠冠狀病毒有很強的關係。姜博士表示,「儘管我們的初步分析結果尚未經過同行審議也並未發表,但由於科學家們急切地想要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們提供了當前我們有把握分享的全部信息。」
  • 河北峰峰發現一瘞窟 為響堂山石窟研究增添新資料
    新華社石家莊10月24日電(記者白明山)記者從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獲悉,近日在峰峰礦區南響堂森林公園的響堂金頂對面山坳裡發現一「黑洞」,據考證該「黑洞」為一座瘞窟,為研究響堂山石窟文化增加了新資料。瘞窟是埋僧尼和世俗信徒骨灰及屍骨的窟龕。
  • 以色列研究發現蝙蝠藉助「認知地圖」導航
    新華社耶路撒冷7月10日電(記者陳文仙 尚昊)蝙蝠具有超強導航能力,它們是如何在幾小時內飛行幾十公裡覓食、然後又準確回到起點呢?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蝙蝠具有與人類相似的空間記憶能力,能利用標誌物對周圍空間建立「認知地圖」並以此導航。蝙蝠可利用聲波分辨近處物體的能力已廣為人知,而它們前往遠處覓食時如何在更大的地理尺度上導航,吸引了兩個以色列團隊進行研究。
  • 變異青蛙現世:皮膚透明!五趾!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有透明皮膚的青蛙,甚至連它們的器官、骨骼甚至是跳動的心臟都可以看到。俄羅斯科學家認為這種奇怪的變異是由於環境汙染造成的。我們的研究在Krasnouralsk附近的嚴重汙染地區開展,但是我們之前並沒有發現這種變異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