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2020-11-22 科普探空使者

新冠疫情剛出現的時候,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關於蝙蝠的信息,例如《一篇蝙蝠的自述》、蝙蝠各種照片等等,因為專家們認為新冠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就是蝙蝠。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蝙蝠借著這次疫情的機會再次得到了人類的了解,人們不僅了解到這種生物的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還知道它們為什麼能夠攜帶這麼多病毒而安然無恙。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與病毒無關,而與蝙蝠有關,蝙蝠的祖先到底是誰呢?

這個問題最早是由網友在網絡上提出的,為什麼會有人想知道蝙蝠的祖先呢?按照進化論的觀點,現今世界上任何一種動物都是由自己的祖先進化而來,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一種能夠進行長距離飛行的物種,自然受到了特殊關注。關於蝙蝠的祖先是哪種動物的問題,起初有觀點認為蝙蝠和鳥類同樣擁有飛翔的能力,它們應該擁有共同的祖先。但後來古生物學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情況還真不一定是這樣的。

在2015年的時候有考古學家在中國甘肅省發現了一種遠古飛行動物的化石,並且為其取名為「甘肅鳥」。不少考古專家通過研究後認為甘肅鳥可能就是現代鳥類的祖先,它們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億年前。通過對化石中的骨架進行研究,專家們發現甘肅鳥既可以在水中遊動,也能夠在空中飛行,聽起來就像是天鵝的原始版本。除此之外,還有說法認為恐龍時期的翼龍才是現代鳥類的祖先,因為恐龍專家同樣在翼龍的化石中發現了一些和現代鳥類身體構造相似的地方。但無論如何,鳥類的祖先和蝙蝠的祖先都不太可能是同一類,但它們的祖先可能是近親。

那麼蝙蝠的祖先又是誰呢?早在發現甘肅鳥的十年前,也就是2006年,有考古團隊在內蒙古發現了一種遠古時期會飛翔的動物,並且為其取名為「遠古翔獸」。考古人員通過對該化石的研究發現它已經具備了飛行動物的一些特徵,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哺乳類動物,這樣一來遠古翔獸和蝙蝠就聯繫上了。考古專家表示,遠古翔獸的歷史要比甘肅鳥早幾百萬年,它們能夠在恐龍時期存活下來已經是生命的奇蹟了,要知道當時的恐龍在海陸空都有分布,尤其是空中還有盤旋的翼龍虎視眈眈。

後來發生了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恐龍滅絕了,但是遠古翔獸還活著,這說明了遠古翔獸比恐龍更能適應突變的環境。儘管目前還沒有實質性的證據表明蝙蝠的祖先是遠古翔獸,但遠古翔獸的出現說明了哺乳動物可能要比鳥類更早飛上天空。目前考古人員一直在研究遠古翔獸和蝙蝠之間的關係,或許未來有一天能夠揭開兩者之間的聯繫,讓人類對這種龐大的哺乳動物類群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關焦點

  • 蝙蝠的祖先是鳥類還是哺乳動物?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它
    引言:作為哺乳動物,蝙蝠為什麼會飛?它的祖先是誰?2006年出土的遠古翔獸的化石給考古人員帶來了新的思考,遠古翔獸有可能是蝙蝠的祖先。我們知道,天空是鳥類的專屬領域,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人類一直希望能突破自身限制,翱翔藍天。
  • 蝙蝠的祖先是誰?考古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結果讓人不寒而慄
    但蝙蝠和老鼠的關聯度其實不大。而且,蝙蝠很容易被誤解為鳥類,其實它應當是哺乳動物獸類,不能因為人家會飛,就把它歸到鳥群裡去。一直以來,蝙蝠祖先是誰都是古生物學家非常感興趣的問題,研究這個問題,也是在研究地球生物的大進化歷史。首先,蝙蝠不是老鼠進化來的,也不是翼龍進化來的。
  • 熱河生物群發現已知最早的會飛的哺乳動物化石疑為蝙蝠的祖先
    由於這種哺乳動物以前從未發現,古生物學家不得不在哺乳動物族譜裡專門為它創建了一個新的類別-——翔獸目,並把它命名為"遠古翔獸"。遠古翔獸生活在1.25億年前,當時還是恐龍統治天下的年代,它的出現時間比中國發現的現代鳥類祖先玉門甘肅鳥還早了150萬年。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刊登的論文中寫道:「這項發現使得哺乳動物滑翔的記錄又提早了至少7900萬年。
  • 蝙蝠的起源和演化簡史:它的祖先不是老鼠也不是翼龍
    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的空軍,蝙蝠相當獨特,它的祖先是什麼動物呢?有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來的,也有人說它是中生代翼龍的後裔,這些都是謠言。有這樣一種說法,目前蝙蝠的直系祖先還沒有發現,因此猜測是老鼠或者翼龍也情有可原。
  • 蝙蝠的起源和演化簡史:它的祖先不是老鼠也不是翼龍
    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的空軍,蝙蝠相當獨特,它的祖先是什麼動物呢?有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來的,也有人說它是中生代翼龍的後裔,這些都是謠言。有這樣一種說法,目前蝙蝠的直系祖先還沒有發現,因此猜測是老鼠或者翼龍也情有可原。事實上,蝙蝠演化雖然細節不清楚,但總體路線是明確的,現有科學發現已經足夠否定老鼠起源說或翼龍起源說了,作為科普作者,應明確對這些錯誤說法說不。
  • 都知道蝙蝠,你知道蝙蝠的祖先嗎?可是大有來頭
    不僅是新冠肺炎病毒,SARS病毒、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等都源於蝙蝠。可是蝙蝠何其無辜呢,它們居住在各類大、小山洞裡,或藏於天花板、隔牆之中,幾乎不會主動招惹人類。甚至可以說人類也是蝙蝠的天敵之一,早在20世紀中期,關島上包括大蝙蝠在內的8種蝙蝠都因當地居民的捕食而滅絕。這次也是,有人去獵殺和食用蝙蝠,以及其他野生動物,才讓病毒傳染到人類身上。
  • 誰才是蝙蝠的祖先?內蒙古曾出土過這種化石,其已具備飛行能力
    早在2006年的時候有考古團隊在內蒙古寧城地區挖掘出了一具遠古哺乳動物的化石,根據考古隊的研究該化石距今至少有1.2億年的時間,從骨骼結構上來看可能已經具備了滑翔能力,更加不可思議的是這個物種很可能就是哺乳動物。為此考古學家將其命名為「遠古翔獸」,並推測它與現代蝙蝠可能有關係。考古人員通過後期的研究發現,遠古翔獸在恐龍時代就已經出現了。
  • 科學家發現古生物化石,來自1.25億年前,或是蝙蝠的祖先!
    今年疫情的出現,讓蝙蝠成為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作為一種晝伏夜出的生物,它的身上攜帶著多種病毒,看到它人們避之不及。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只有充分的了解蝙蝠,才能戰爭蝙蝠身上的病毒。其中的研究,也包括蝙蝠的祖先。
  • 始祖鳥真的是鳥類祖先嗎?研究發現,它或許不會飛
    如果問大家哪種生物是鳥類的祖先?很多朋友都會想到「始祖鳥」,畢竟它在世界上可是鼎鼎大名,曾經一度被當做是鳥類的祖先。在這裡,請大家注意一個詞:「曾經」。這表明什麼?表面始祖鳥並不是鳥類的祖先,它的後代另有其它物種。
  • 蝙蝠的起源是怎樣的,蝙蝠是什麼生物進化來的?
    蝙蝠這種生物,想搞明白它是怎麼演化的,其實非常難。我們知道,想要搞明白一種生物的來龍去脈,最重要的依據就是化石了,沒有化石證據,研究就無從談起了。可是蝙蝠這種生物,其骨骼很脆弱,不易形成化石,所以直到如今,發現的蝙蝠化石數量極少,正是因為如此,還無法對蝙蝠的起源給出圓滿的解釋。
  • 你和翼龍有關係嗎?吸血?這些都是對蝙蝠的誤解
    5220萬年前化石證明蝙蝠的祖先為樹棲 作為唯一能在空氣中活躍的哺乳動物,蝙蝠是非常獨特的。有些人喜歡把它和翼龍聯繫在一起,但是翼龍在中生代晚期已經完全滅絕,沒有留下活著的後代。迄今為止,古生物學家從未在中生代地層中發現蝙蝠化石。 一些研究表明,現代哺乳動物,包括翼手目,起源於8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
  • 蝙蝠是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它們是如何進化的?
    即使你看不到蝙蝠瘋狂地撲騰,你也可能在它尋找晚餐的時候捕捉到它的高亢的啁啾聲。除了與吸血鬼有關外,它們還經常被稱為「會飛的老鼠」,並被認為是人畜共患疾病傳播到人類的罪魁禍首蝙蝠是唯一一種進化出動力飛行的哺乳動物,而且它們已經飛翔了數千萬年。那麼,這些奇怪的飛行是怎麼進化來的呢?大約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蝙蝠突然出現在化石記錄中。
  • 古老的物種——蝙蝠
    有人喜歡把它和翼龍扯上關係,但翼龍在中生代末年全部滅絕了,沒有留下一個活的後代。到目前為止,古生物學家也從未在中生代地層發現過蝙蝠化石。  有研究稱,現代哺乳綱包括蝙蝠所在的翼手目,起源於距今8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即使該論斷是對的,也只能說明蝙蝠祖先在恐龍時代就與其它哺乳動物分家了,並不能證明它進化成蝙蝠;也有人說,蝙蝠是老鼠進化來的,但通過哺乳類系統演化圖,人們可以清楚看到,蝙蝠和老鼠是恐龍滅絕後分家的,它們是平行演化的關係,老鼠也變不成蝙蝠。
  • 哺乳動物的祖先祖翼獸和翔齒獸可能比鳥類更早飛向藍天
    在現代哺乳動物中有一種比較特別的類型,它們能在空中滑翔,比如中國的特有物種復齒鼯鼠、東南亞的鼯猴、澳洲的有袋飛鼠,這在哺乳動物演化歷史上是最為特異的演化適應特徵之一,那麼,這種特徵最早又是出現在什麼時候?2017年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給出了答案。
  • 被誤解的蝙蝠:捕殺蝙蝠可能帶來最危險的生態報復
    但蝙蝠的直系祖先仍保持了最原始的面貌:體型小,夜間活動,樹棲,食蟲。2003年,在美國懷俄明州綠河組距今5220萬年前早始新世地層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兩類特別重要的早期蝙蝠,它們是伊神蝠和爪蝠,它們都已表現出飛行的關鍵特徵,如前臂的橈骨和尺骨融合,第2至第5前趾伸展用以支撐皮膜覆蓋。
  • 被誤解的蝙蝠 Science 活物誌
    伊神蝠和爪蝠又都表現出一些祖徵,如尾巴較長、後肢較發達,適應在樹上攀援生活;今天的蝙蝠後腿是無力的,落了地只能像風颳起的破傘一樣爬行和翻滾。 此外,伊神蝠和爪蝠的翅膀較為短、窄,飛得沒有現代蝙蝠快,可能交替進行飛行和滑翔。這些發現,有力證明了蝙蝠的祖先為樹棲,蝙蝠的飛行源自從樹上降落。
  • 6種蝙蝠高質量基因組公開,蝙蝠免疫病毒的能力,終於有眉目了
    審核-小文作為哺乳動物中的「異類」,蝙蝠可以說憑一己之力,硬生生在鳥類的天空中,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不過,一直到今天,蝙蝠的祖先究竟是誰,這個問題,還是沒有答案。而通過化石分析,類似蝙蝠的翼手目生物,的確出現於8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不過,這並不能說明這個時候蝙蝠就已經出現了,畢竟從蝙蝠的直系祖先進化到蝙蝠,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 蝙蝠是老鼠吃鹽變成的?其實它與人類的傳承關係比和老鼠還更接近
    這種說法產生的原因也是因為蝙蝠與老鼠這兩種動物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蝙蝠和老鼠的頭部很相似,面貌也雷同,都有一張尖嘴,嘴裡有細牙,可以咀嚼食物,還都有一對小眼睛和一對能豎立的耳朵,看上去實在太像了,而且這兩種動物身上的毛也很相似,蝙蝠如果匍匐在地上,不張開翅膀時看上去真的像一隻小老鼠。
  • 世界上除了蝙蝠,還有哪些會飛的哺乳動物?
    蝙蝠是地球上唯一的,能真正擁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至於其他的,比如橙足鼯鼠、菲律賓鼯猴、飛鼯等等動物,擁有一定的滑翔能力,但不具備主動飛行的能力。蝙蝠鳥類擁有特殊的身體結構,能實現主動飛行,蝙蝠沒有羽毛,飛行能力也比鳥類差很多,而且蝙蝠是世界上唯一能主動飛行的哺乳動物。
  • 早在白堊紀時期,便已出現會飛的哺乳動物了?它可能是蝙蝠先祖
    後來,直到「甘肅鳥」化石的發現,提供了關於鳥類起源問題的更多研究內容。因為這個鳥類化石是在我國甘肅地區發現的,所以被命名為「甘肅鳥」。據研究人員分析,這塊鳥類化石來自於白堊紀時期,是今天已知的鳥類中最古老的一種,而「始祖鳥」因為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它是鳥類,我們更傾向於把它認為是一種帶羽毛的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