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作為哺乳動物中的「異類」,蝙蝠可以說憑一己之力,硬生生在鳥類的天空中,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不過,一直到今天,蝙蝠的祖先究竟是誰,這個問題,還是沒有答案。
究竟誰是蝙蝠的祖先?
在民間的傳說中,蝙蝠的祖先是老鼠,不過事實上,雖然蝙蝠在不飛行的情況下,匍匐在地上看起來的確和老鼠有一點相似,可事實上,它們之間卻一點關係都沒有。
一直到今天,沒有任何的古生物化石可以表明蝙蝠的祖先身份,甚至就連蝙蝠究竟起源於什麼時期,這個問題也是未知的。
有觀點認為,蝙蝠可能在恐龍時代,就已經出現了。而通過化石分析,類似蝙蝠的翼手目生物,的確出現於8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不過,這並不能說明這個時候蝙蝠就已經出現了,畢竟從蝙蝠的直系祖先進化到蝙蝠,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據報導,日前來自於歐洲的科學家團隊,在通過對馬鐵菊頭蝠、埃及果蝠、蒼白矛吻蝠、大鼠耳蝠、庫氏伏翼蝠以及獒蝠等蝙蝠進行科學研究後,發現蝙蝠的祖先是一種具有回聲定位能力的動物,在它們朝著蝙蝠演化的過程中,它們的聽力基因被最大程度的保留,而且在演化過程中,還被不斷完善,成為了蝙蝠的「超能力」之一。
歐洲科學家公開六種蝙蝠高質量基因組
在7月22日的英國《自然》雜誌上,歐洲科學家團隊公開發表了最新的蝙蝠研究成果,公布了和蝙蝠有關的六種高質量參考基因組,這些基因組的問世,對於日後研究人類的健康和疾病治療,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蝙蝠作為自然界中的「奇葩」生物,它又被稱作「移動病毒庫」,蝙蝠體內至少攜帶數十種病毒,可是它們自身卻絲毫不會受到影響。原因很簡單,因為蝙蝠的免疫系統超級強大,讓它們作為病毒的天然宿主,並不會被病毒感染。
所以,對於科學家們來說,充分了解蝙蝠的抗病毒機制,並且掌握蝙蝠的病毒傳播機制,這些都可以幫助人類從源頭避免被蝙蝠攜帶的病毒所感染,同時,也可以通過DNA研究比對,有機會讓人類也擁有類似蝙蝠的超強大免疫系統。
說起來,人類對於蝙蝠總是心生厭惡,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它們不斷傳播病毒,多次為人類世界帶來災禍。可事實上,自然界中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這次科學家們公開了蝙蝠的高質量基因組,就是我們對於蝙蝠研究上很好的一次突破,日後人類和蝙蝠也有機會做到和平相處。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7月23日文章《六種蝙蝠高質量基因組公開,為理解其超常適應力提供遺傳學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