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飛行的「病毒庫」,攜帶上千多種病毒,卻為何安然無恙

2021-01-22 舜網

蝙蝠是一種令人討厭的生物,因為它是病毒的攜帶者,據了解,蝙蝠身上攜帶上千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以看出,蝙蝠就是一個會飛行、移動的「病毒庫」。蝙蝠身上的每一種病毒都是致命的,任何一種病毒都會引發嚴重的災難,那蝙蝠身上具有上千種的病毒,為何它卻能安然無恙呢?

根據科學家對蝙蝠的結構和生活習性的研究,發現蝙蝠能安然無恙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它的飛行和它的免疫系統。蝙蝠主要進行長時間的飛行,同時,它的基因在進化時出現變異,免疫系統不同於其他生物。

蝙蝠是唯一會飛行的哺乳類動物,世界各地都有,一個山洞中或許會出現上萬隻。蝙蝠長時間的飛行,身體會產生許多的熱量,導致身體溫度升高,長時間的高溫能夠有效的抑制病毒的生長,甚至能殺死這些病毒。

另外,它的免疫系統能夠平衡免疫細胞和病毒之間的關係,讓兩者達到平衡狀態,這樣病毒就無法破壞它的免疫系統,蝙蝠就能在眾多病毒的包圍下存活下來。

蝙蝠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所以病毒是很難直接傳播到人類間的,傳播途徑一般都是都過果子狸和竹鼠等作為中間傳播者進行。所以,只要我們杜絕吃野味,就能有效的控制病毒的蔓延。

相關焦點

  • 蝙蝠是如何與多種病毒一起生活的
    蝙蝠被認定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來源。而根據科學研究,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見,蝙蝠就是一個會移動的「病毒庫」。一隻蝙蝠可以感染許多不同的病毒而不會生病。它們是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的天然儲存庫,這些病毒已導致人類疾病並在非洲,馬來西亞,孟加拉國和澳大利亞有過大規模爆發。它們是伊波拉病毒的天然儲存庫。它們還攜帶狂犬病病毒,但在這種情況下,蝙蝠沒有受到疾病的影響。我們都知道蝙蝠身上隨便一個病毒就能讓人類致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那麼蝙蝠身上攜帶如此多的病毒,為何蝙蝠安然無恙呢?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
  • 蝙蝠攜帶大量病毒,那為何同樣攜帶狂犬病的狗,沒有大量病毒?
    當今世界上面臨的新型冠狀病毒,令人們一夜之間對蝙蝠這個生物有了新的認知,也更加恐懼了。我們都知道蝙蝠身上是攜帶著大量的病毒的,它被稱為「百毒之王」,蝙蝠的種類也非常多,有果蝠、馬蹄蝠等等,他們的身上都攜帶了大量的病毒。
  • 為什麼蝙蝠能攜帶大量病毒,但同樣攜帶狂犬病毒的狗卻不能?
    攜帶同種病毒的動物,往往都不存在明顯的相關性! 說到狂犬病毒,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狗,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狗都會攜帶狂犬病毒,並且攜帶該病毒的動物許多其他動物也存在。比如,似乎與狗類這一種動物「八竿子都打不著」的野生動物蝙蝠,其中的一部分吸血蝙蝠便可能會攜帶狂犬病毒。
  • 蝙蝠身上攜帶上千種病毒,蝙蝠的3處特點
    蝙蝠的身上攜帶有大量的病毒,有研究資料指出,在蝙蝠的身上存在著上千種病毒,其中就包括這次流行的冠狀病毒和之前的SRSA病毒等。而蝙蝠身上之所以會攜帶如此多的的病毒,大概也是野生動物能夠在惡劣的自然界中生存的原因,可能是在惡劣環境中為適應生存進化而來的。
  • 蝙蝠攜帶近百種病毒,卻為何相安無事,研究它能使人類永生?
    大家都知道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以及冠狀病毒的危害,這些病毒的自然宿主都是蝙蝠,那麼一個淺顯的問題想必早已出現在大家的腦中:為什麼這麼多病毒都集中在蝙蝠身上,它卻可以安然無恙?,它不僅是不哺乳動物裡唯一能飛的,也是攜帶多種病毒支持人和畜共患病的動物,更是攜帶這些病毒自己卻安然無恙的一種生物,於是揭開蝙蝠攜帶病毒卻不患病這個問題,便成了各種疫情情況下,伴隨著病毒研究的另一個研究目標,因為這可能是我們戰勝病毒的最終方法。
  • 關於「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蝙蝠的簡介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堪稱「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的蝙蝠究竟有什麼來歷。 據研究表明,蝙蝠是地球上已知唯一真正具備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哺乳類動物之一。最早出現在五千萬年前,與他們同時期的動物絕大多數都已經滅絕。
  • 為何蝙蝠攜帶如此多危險病毒而自身卻不致病?
    蝙蝠大約有1200多種,佔所有哺乳動物物種的四分之一左右,它們是唯一能夠真正飛行的哺乳動物,生活在我國的蝙蝠大約有120種。蝙蝠常與吸血鬼、鬼屋和恐怖故事相聯繫,實際上,這些會飛的哺乳動物對人類極為有益。以血液為食的蝙蝠僅有3種,70%的蝙蝠以昆蟲為食,包括蒼蠅、蚊子、甲蟲和蟑螂等,每隻蝙蝠一晚能吃掉體重一半的昆蟲,它們在消滅害蟲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 美媒:為什麼蝙蝠不會因為攜帶病毒而得病 但人類卻會?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5月26日發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員利維婭·洛雷羅題為《為什麼蝙蝠不會因為攜帶病毒而得病,但人類卻會?》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利維婭·洛雷羅認為,儘管深受負面輿論困擾,蝙蝠還是為環境和人類生活作出了積極貢獻。
  • 攜帶上千種病毒的蝙蝠為什麼不能人為滅絕,科學家做出解釋
    據科學家表示,這次病毒的爆發與蝙蝠有著一定的關係。蝙蝠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這讓原本就不太受人待見的蝙蝠,成為了比「四害」都讓人痛恨的動物,甚至有許多人會問「為什麼不消滅蝙蝠?」。所以在飛行期間,蝙蝠的新陳代謝水平會增長15-16倍,相比之下,奔跑得精疲力竭的嚙齒類動物新陳代謝水平只會增長7倍,而大多數鳥類在飛行期間新陳代謝水平只會增長2倍。
  • 「毒王」蝙蝠隨身攜帶4100多種病毒,如果被消滅了會有嚴重後果嘛
    如果要問地球最強毒物是誰,那非蝙蝠莫屬,據科學家統計,蝙蝠身上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蝙蝠有一份驚人的可怕病毒清單,包括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等等,蝙蝠甚至還會傳播狂犬病毒。
  • 蝙蝠除了是病毒庫之外,還是異性收割機,這些信息你可能都不知道
    這一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僅暴露出了不少社會管理問題,還使得蝙蝠重新引起了公眾的注意力。相信待在家裡的著半個多月來,大家在手機、電腦上看到不少關於蝙蝠的科普文章,其中大多數文章都介紹了蝙蝠是一種攜帶多種病毒的哺乳動物,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就是菊頭蝠。
  • 疫情下的蝙蝠專訪——揭秘蝙蝠攜帶病毒卻不發病的隱情
    針對最近蔓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情況,有人提出蝙蝠是毒物庫,是罪魁禍首,應該趕盡殺絕,有人提出疑惑,好奇蝙蝠攜帶了這麼多病毒,為什麼自己不發病。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爭議的焦點對象蝙蝠,為我們一一解答疑惑。
  • 既然蝙蝠攜帶那麼多病毒 為啥不直接消滅掉?
    從新冠疫情爆出與蝙蝠有所關聯開始,這種會飛的哺乳動物就幾次三番被拱上熱搜,隨即成為眾矢之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相關信息被人們所了解,尤其是蝙蝠作為「病毒儲存庫」的特質,讓大眾對它們從恐懼到厭惡,甚至有人提出:既然它們的存在具有如此大的威脅性,為什麼不能直接把這種動物消滅掉?
  • 蝙蝠感染病毒,為什麼還能飛行?
    經研究發現,蝙蝠身上攜帶100多種病毒,其中包括尼帕、亨德拉、馬爾堡,伊波拉、SARS,前三個你可能沒聽過,但伊波拉、SARS你肯定知道。由此可見,蝙蝠是個名副其實的「超級毒王」。感染的人有生命危險,但蝙蝠為什麼安然無恙呢?而且這個種族還生存了幾千年?
  • 西媒盤點蝙蝠的五個秘密:堪稱「天然病毒庫」
    參考消息網2月3日報導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月31日發表文章稱,全世界目前已知的蝙蝠有1200多種,包括從體長不到4釐米、體重僅2克多的凹臉蝠,到翼展超過1.5米、體重可達1.2千克的鬃毛利齒狐蝠。
  • 蝙蝠緣何成病毒之王?飛行適應性進化或是關鍵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教授、病毒學家王林發近日在由未來論壇主辦的「《理解未來》科學講座:病毒與人類健康-專題科普」中表示,蝙蝠為了飛行所進行的適應性進化可能是其能夠與諸多超級病毒共存的關鍵因素,且這一情況沒有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觀察到。
  • 攜帶多種病毒的寄主
    今天幹活時,無意中碰見了一隻蝙蝠。又叫會飛的老鼠,傳說中蝙蝠是老鼠多年後成精變成的。它爬在那裡一動不動真像一隻小老鼠,白天它是瞎子。它生活習性晝伏夜出。靠的是靈敏的聽覺來飛行,科學根據它的聽覺研究,發明了雷達。近年來新聞報導又說,它是sARs病毒,埃播拉病毒,寄主,傳播源。今天我碰到的這隻,又是什麼類行的也不知道。
  • 活在暗夜的精靈,蝙蝠為何能與病毒共生?真相全在基因之中
    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獸類,同時也是多種人畜共患病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數十種病毒。既然蝙蝠攜帶數十種病毒還能存活,為什麼我們碰到病毒卻則感染重則危及生命,在西瓜視頻創作人【捕月說】的作品【蝙蝠為何能與病毒共生?問題的答案可能使人類永生!】中,詳細闡釋了這種生活在黑暗之中的精靈,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感興趣的話,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
  • 攜帶大量病毒的蝙蝠,到底是怎樣一種神奇的生物
    小編小時候只知道老師講過,蝙蝠是一種吃害蟲的有益動物,絕對想不到有人居然會將蝙蝠納入可食用的野味範圍。如今大家都知道了,蝙蝠是一種攜帶大量病毒的生物,那麼它是如何能正常的存活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作為一個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是多麼神奇的存在。1. 壽命蝙蝠的壽命很長,雖然不能跟人類的壽命相比,但是這種長壽是比較不合理的。為什麼呢?
  • 蝙蝠攜帶的病毒,為什麼不會毒死自己?
    筆者:三體-小遙根據相關研究,如今出現在世界上的大部分致命病毒,都與蝙蝠有一定的關係,它們雖然晝伏夜出,卻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社會,由特殊病毒引發的災難,始終困擾著科學家們。人們不禁十分好奇,同樣是哺乳動物,為什麼蝙蝠卻可以同時攜帶這麼多致命病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