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蝙蝠的簡介

2021-01-12 騰訊網

hello,這裡是山島川石的科普小劇場!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堪稱「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的蝙蝠究竟有什麼來歷。

蝙蝠屬於翼手類目,宏觀上又被分為兩個亞目。分別是以果實和花蜜為食,體型一般較大的大蝙蝠亞目。以食蟲為主,少數食花果或吸血,多數體型較小的小蝙蝠亞目。兩個亞目下又分為不同的十幾科,已知種類超過一千兩百種。

據研究表明,蝙蝠是地球上已知唯一真正具備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哺乳類動物之一。最早出現在五千萬年前,與他們同時期的動物絕大多數都已經滅絕。但蝙蝠卻在經歷各種災難之後頑強地活了下來。目前,蝙蝠在全世界分布範圍廣、種類眾多,是動物中僅次於嚙齒類動物的第二大類種群,佔全世界哺乳類動物物種的20%。

據全球蝙蝠病毒資料庫顯示,科學家在近兩百多種蝙蝠身上發現了超過四千一百種病毒。其中各類冠狀病毒超過500種,引發人畜共患病毒超過六十種,堪稱「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

蝙蝠為什麼會成為天然的超級病毒庫,科學家有以下幾種推測:

1、蝙蝠種類多,分布廣,數量大。足跡幾乎遍布全球,是病毒非常喜歡的自然宿主。

2、蝙蝠普遍喜歡生存在陰暗潮溼的洞穴中。

3、蝙蝠喜歡群居。少則幾百隻,多則上萬隻。棲息時它們會緊緊依偎在一起,擁擠的環境和親密的接觸使得病毒可以在蝙蝠之間快速傳播和變異。

4、蝙蝠的壽命長。作為唯一一種正在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類動物,蝙蝠能隨著季節的變換進行長途遷徙,這大大增加了病毒的傳播範圍和機率。

-the end-

相關焦點

  • 蝙蝠——天然的病毒庫
    這次疫情最受爭議的動物非蝙蝠莫屬了,但罪魁禍首並不在於這些野生動物而在於人類貪婪的心。在這裡貓叔溫馨提示: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野味,守護家人健康。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能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蝙蝠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幾乎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都是白天憩息,夜間覓食。
  • 蝙蝠是飛行的「病毒庫」,攜帶上千多種病毒,卻為何安然無恙
    蝙蝠是一種令人討厭的生物,因為它是病毒的攜帶者,據了解,蝙蝠身上攜帶上千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以看出,蝙蝠就是一個會飛行、移動的「病毒庫」。蝙蝠身上的每一種病毒都是致命的,任何一種病毒都會引發嚴重的災難,那蝙蝠身上具有上千種的病毒,為何它卻能安然無恙呢?
  • 西媒盤點蝙蝠的五個秘密:堪稱「天然病毒庫」
    文章介紹,除南極洲外,蝙蝠遍布世界其他大洲和相當大一部分島嶼。在所有這些地方,它們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2011年定為「國際蝙蝠年」,其目的是增進人們對這種動物的了解,並提高對保護蝙蝠重要性的認識。 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編制的「紅色名錄」包括200多種瀕臨滅絕的蝙蝠。
  • 百萬年進化,上百種病毒!數據揭秘你可能並不了解的蝙蝠
    不僅是伊波拉,非典、新冠病毒、MERS病毒等都被疑與蝙蝠有關。那麼,這些病毒和蝙蝠之間又有什麼樣的聯繫呢?01蝙蝠是一種什麼動物?在地球上,蝙蝠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在我國,雲南是蝙蝠的分布最廣的省份。第三最,擁有哺乳動物中最活躍,最強力的免疫系統,蝙蝠常態體溫40℃,很多細菌病毒都奈何不了它。而這個溫度是可能導致人類腦細胞燒傷的。很多人只聽說過蝙蝠,但是很少了解到蝙蝠的分類。蝙蝠可以分為小蝙蝠亞目和大蝙蝠亞目。最近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菊頭蝠屬於小蝙蝠。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關於SARS病毒源頭的追溯,當時的主流觀點認為病毒來源是「野味市場」上的果子狸。情況危急,在僅得出初步猜測且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有關部門就對市場上販賣的果子狸進行了大規模的撲殺。實際上蝙蝠在病毒的生物鏈裡地位非凡,被尊稱為「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SARS僅僅是眾多居住在蝙蝠體內的一種而已。1994 年,澳大利亞亨德拉鎮的一個賽馬場暴發了一場疫情,殺死了14匹賽馬和1個人。導致此次疫情的病毒被稱為亨德拉病毒,被懷疑來自蝙蝠。
  • 蝙蝠除了是病毒庫之外,還是異性收割機,這些信息你可能都不知道
    這一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僅暴露出了不少社會管理問題,還使得蝙蝠重新引起了公眾的注意力。相信待在家裡的著半個多月來,大家在手機、電腦上看到不少關於蝙蝠的科普文章,其中大多數文章都介紹了蝙蝠是一種攜帶多種病毒的哺乳動物,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就是菊頭蝠。
  • 由「蝙蝠進屋」說起
    清縣一農民家裡飛來一隻蝙蝠,他立即上報政府。消防員在柜子上捉住它,並將它放飛山林。蝙蝠不是鳥,也不是鼠。它屬於翼手目科,也就是飛行的時候不是靠翅膀,而是靠前肢演化出來的手飛翔。是哺乳動物中唯一能真正飛翔的獸類。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因「蝠」與「福」諧音,所以,蝙蝠飛臨則寓意「進福」。
  • 蝙蝠攜帶近百種病毒,卻為何相安無事,研究它能使人類永生?
    大家都知道伊波拉病毒、狂犬病毒以及冠狀病毒的危害,這些病毒的自然宿主都是蝙蝠,那麼一個淺顯的問題想必早已出現在大家的腦中:為什麼這麼多病毒都集中在蝙蝠身上,它卻可以安然無恙?,它不僅是不哺乳動物裡唯一能飛的,也是攜帶多種病毒支持人和畜共患病的動物,更是攜帶這些病毒自己卻安然無恙的一種生物,於是揭開蝙蝠攜帶病毒卻不患病這個問題,便成了各種疫情情況下,伴隨著病毒研究的另一個研究目標,因為這可能是我們戰勝病毒的最終方法。
  • 蝙蝠是如何與多種病毒一起生活的
    蝙蝠被認定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來源。而根據科學研究,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見,蝙蝠就是一個會移動的「病毒庫」。一隻蝙蝠可以感染許多不同的病毒而不會生病。它們是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的天然儲存庫,這些病毒已導致人類疾病並在非洲,馬來西亞,孟加拉國和澳大利亞有過大規模爆發。它們是伊波拉病毒的天然儲存庫。它們還攜帶狂犬病病毒,但在這種情況下,蝙蝠沒有受到疾病的影響。我們都知道蝙蝠身上隨便一個病毒就能讓人類致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那麼蝙蝠身上攜帶如此多的病毒,為何蝙蝠安然無恙呢?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
  • 為什麼這麼多造成人類大疫情流行的病毒都來自蝙蝠?
    蝙蝠: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 近期,中東呼吸症候群在韓國暴發,我省也發現一例輸入性病例。蝙蝠與病毒確實有著緊密的聯繫: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鑑定,25個病毒科能夠感染脊椎動物,其中10個科與蝙蝠有關;在感染脊椎動物的16個RNA病毒科中,至少有9個科的病毒可感染蝙蝠。 可以說,蝙蝠就是一座自然界的活體病毒庫。為什麼蝙蝠這麼「毒」? 蝙蝠帶來死亡的陰影 據食性不同,蝙蝠有食蟲、食果、食肉、雜食和吸血之分。
  • 野生動物是隱藏的「病毒庫」
    原標題:野生動物是隱藏的「病毒庫」   【環保筆談】   一部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人與自然協同演化的飲食史。開闢草莽,漁獵促成人猿揖別,點燃人類早期文明的星星之火。在野外生存條件下,野生動物攜帶大量已知、未知的病毒,使得它們成為隱藏在自然界的「病毒庫」。被科學家認定為幾乎所有冠狀病毒宿主的蝙蝠,在長期的野外進化中形成了可以與病毒和平相處的身體結構和免疫系統。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報告中稱,新冠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目前的全基因組基因序列系統進化分析結果顯示,蝙蝠似乎是該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  近幾十年來,世界上經歷的很多傳染病暴發事件,病毒的源頭都指向蝙蝠。  1 SARS病毒的蝙蝠起源猜想  關於SARS病毒源頭的追溯,當時的主流觀點認為病毒來源是「野味市場」上的果子狸。情況危急,在僅得出初步猜測且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有關部門就對市場上販賣的果子狸進行了大規模的撲殺。
  • 非洲蝙蝠和麗沙病毒的多樣性
    關於麗沙病毒屬目前在全球報導過的18種病毒的簡介見表1。-2芬蘭、法國、德國、盧森堡,荷蘭、瑞士、聯合王國多本頓蝙蝠(Daubenton’s bat)2庫賈德麗沙病毒Khujand lyssavirus bKHUV塔吉克斯坦須蝠(Whiskered bat)0阿拉文麗沙病毒
  • 人類必須重視蝙蝠
    蝙蝠又喜歡黑暗,因此人類對蝙蝠是有一定畏懼心理的。它們的身體被科學家稱為「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裡面有100多種病毒。已查明的有SARS冠狀病毒、MERS病毒、馬爾堡病毒、漢坦病毒、伊波拉病毒,乃至最近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等,每一種都令人膽寒、給人類帶來嚴重災害的病毒。
  • 關於蝙蝠的知識:為啥蝙蝠攜帶病毒卻沒事,雷達和蝙蝠有關?
    誰能知道,蝙蝠能夠引起這麼大的疫情,現在,最直接的證據已經表明蝙蝠體內有「冠毒」,03年的非典病毒也在蝙蝠體內找到了。無論是蝙蝠傳遞給其他動物,還是吃蝙蝠引起,這不能怪蝙蝠,蝙蝠在自然界存在了這麼多年,是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
  • 神奇的大自然:為什麼蝙蝠身上有這麼多病毒還能活蹦亂跳?
    剛開始傳出病毒帶原者是竹鼠之類的生物,目前更進一步研究發現最初的病毒帶原者可能是「蝙蝠」,但目前還在研究確切的傳染給人類的途經為何。巧合的是,2003年SARS肆虐全球,病毒帶原者也剛好是蝙蝠!到底為什麼每次都是蝙蝠?而蝙蝠身上有滿滿的病毒,為何牠們卻能相安無事、與之共存?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有上海人家裡來了只蝙蝠,到底該怎麼辦?
    笑話歸笑話 但道理還真是 科學研究表明 SARS病毒伊波拉病毒MERS冠狀 乃至最近肆虐的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源頭都要追溯到蝙蝠
  • 《自然》:預防下一場大流行,不能只盯著蝙蝠
    統計分析顯示,對下一場大流行的密切監測不能只盯著蝙蝠。Nature自然科研微信公號5月2日消息,蝙蝠和齧齒動物一向被認為是高風險的病毒庫,是可傳人疾病的來源,有些情況下還會導致大流行。甚至有一些科學家認為,蝙蝠的特定性狀會增加病毒從動物向人類溢出的可能性,因此更應該得到密切監控。
  • 疫情下的蝙蝠專訪——揭秘蝙蝠攜帶病毒卻不發病的隱情
    針對最近蔓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情況,有人提出蝙蝠是毒物庫,是罪魁禍首,應該趕盡殺絕,有人提出疑惑,好奇蝙蝠攜帶了這麼多病毒,為什麼自己不發病。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爭議的焦點對象蝙蝠,為我們一一解答疑惑。
  • 蝙蝠攜帶大量病毒,那為何同樣攜帶狂犬病的狗,沒有大量病毒?
    當今世界上面臨的新型冠狀病毒,令人們一夜之間對蝙蝠這個生物有了新的認知,也更加恐懼了。我們都知道蝙蝠身上是攜帶著大量的病毒的,它被稱為「百毒之王」,蝙蝠的種類也非常多,有果蝠、馬蹄蝠等等,他們的身上都攜帶了大量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