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除了是病毒庫之外,還是異性收割機,這些信息你可能都不知道

2021-01-10 奇點使者

這一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僅暴露出了不少社會管理問題,還使得蝙蝠重新引起了公眾的注意力。相信待在家裡的著半個多月來,大家在手機、電腦上看到不少關於蝙蝠的科普文章,其中大多數文章都介紹了蝙蝠是一種攜帶多種病毒的哺乳動物,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就是菊頭蝠。實際上蝙蝠除了是一個行走的病毒庫之外,這個種群還有許多東西值得人類去了解,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相信很多朋友詫異於蝙蝠竟然是哺乳動物,不僅如此,它們還是僅次於齧齒動物的第二大類哺乳動物,佔到全世界哺乳動物總數量的20%左右。和其它哺乳動物不同的是,蝙蝠擁有飛行的能力,這使得它們在傳播種子、病毒上擁有更多的自由度。不僅如此,蝙蝠的繁殖行為與其它哺乳動物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這集中體現在交配地點和交配時間上。地球上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都必須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否則迎接它們的結局只會是淘汰。

蝙蝠已經很好地適應了當今的自然環境,這使得它們發展出了19科961個種類。幾乎全世界每個角落都存在蝙蝠,只不過氣候溫暖的地方更受它們的歡迎。因此一些原本棲息在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的蝙蝠會在氣候變冷之前進行遷徙,尋找一個能夠過冬的地方,而它們的繁殖和交配往往也在這種地方進行。與生活在氣候寒冷的蝙蝠比起來,生活在亞熱帶、熱帶的蝙蝠少了遷徙的煩惱,但是它們依然會被不同季節的食物問題而困擾。

研究發現雄性蝙蝠能夠在缺乏食物的情況下將精子保存到下一年的春天,但它們依然會選擇在夏天和秋天這個交際時間段進行交配。蝙蝠種群中也存在通過吸引異性來獲取伴侶,有時候雄性蝙蝠與雌性蝙蝠會在冬眠中相遇。那麼雄性蝙蝠是如何吸引雌性的呢?專家表示,那些能夠發出更響亮聲音的蝙蝠通常會在河邊的樹上排成一列,然後爭相發出聲音來吸引雌性。當然並非所有種類的蝙蝠都通過這種方式來「求親」,例如馬蹄蝙蝠,它們就是各自找配偶。

蝙蝠種群中並不存在著一夫一妻制,絕大多數蝙蝠像中國古代帝王那樣,往往擁有一群「後宮佳麗」。而它們選擇交配和繁殖的地點通常十分隱蔽,這樣的地方必須滿足隱蔽性和食物獲取方便性兩個要求。於是乎洞穴就成為了蝙蝠經常出沒的地方,久而久之自然界就出現大大小小的蝙蝠洞,這些洞穴裡可能棲息著上千隻蝙蝠,甚至是上萬隻。按照一隻蝙蝠攜帶一百種病毒來計算的話,那麼整個洞穴裡至少存在超過4000種病毒。洞穴裡的空氣中往往瀰漫著各種病毒,因此只要有人踏入洞穴一步,就相當於身處一個毒罐中。

相關焦點

  • 西媒盤點蝙蝠的五個秘密:堪稱「天然病毒庫」
    文章介紹,除南極洲外,蝙蝠遍布世界其他大洲和相當大一部分島嶼。在所有這些地方,它們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2011年定為「國際蝙蝠年」,其目的是增進人們對這種動物的了解,並提高對保護蝙蝠重要性的認識。 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編制的「紅色名錄」包括200多種瀕臨滅絕的蝙蝠。
  • 百萬年進化,上百種病毒!數據揭秘你可能並不了解的蝙蝠
    不僅是伊波拉,非典、新冠病毒、MERS病毒等都被疑與蝙蝠有關。那麼,這些病毒和蝙蝠之間又有什麼樣的聯繫呢?01蝙蝠是一種什麼動物?在地球上,蝙蝠是一種神奇的存在。第二最,蝙蝠是除人類之外分布範圍最廣的哺乳類動物類群,幾乎遍及兩極以外的世界各地,以熱帶地區的種類和數量最為豐富。在我國,雲南是蝙蝠的分布最廣的省份。第三最,擁有哺乳動物中最活躍,最強力的免疫系統,蝙蝠常態體溫40℃,很多細菌病毒都奈何不了它。而這個溫度是可能導致人類腦細胞燒傷的。很多人只聽說過蝙蝠,但是很少了解到蝙蝠的分類。
  • 關於「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蝙蝠的簡介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堪稱「大自然的活體病毒庫」的蝙蝠究竟有什麼來歷。 據研究表明,蝙蝠是地球上已知唯一真正具備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哺乳類動物之一。最早出現在五千萬年前,與他們同時期的動物絕大多數都已經滅絕。
  • 蝙蝠是飛行的「病毒庫」,攜帶上千多種病毒,卻為何安然無恙
    蝙蝠是一種令人討厭的生物,因為它是病毒的攜帶者,據了解,蝙蝠身上攜帶上千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以看出,蝙蝠就是一個會飛行、移動的「病毒庫」。蝙蝠身上的每一種病毒都是致命的,任何一種病毒都會引發嚴重的災難,那蝙蝠身上具有上千種的病毒,為何它卻能安然無恙呢?
  • 蝙蝠——天然的病毒庫
    這次疫情最受爭議的動物非蝙蝠莫屬了,但罪魁禍首並不在於這些野生動物而在於人類貪婪的心。在這裡貓叔溫馨提示: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野味,守護家人健康。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能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蝙蝠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幾乎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都是白天憩息,夜間覓食。
  • 疫情下的蝙蝠專訪——揭秘蝙蝠攜帶病毒卻不發病的隱情
    針對最近蔓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情況,有人提出蝙蝠是毒物庫,是罪魁禍首,應該趕盡殺絕,有人提出疑惑,好奇蝙蝠攜帶了這麼多病毒,為什麼自己不發病。今天,我們有幸請來了爭議的焦點對象蝙蝠,為我們一一解答疑惑。
  • 蝙蝠是如何與多種病毒一起生活的
    蝙蝠被認定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來源。而根據科學研究,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見,蝙蝠就是一個會移動的「病毒庫」。一隻蝙蝠可以感染許多不同的病毒而不會生病。它們是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的天然儲存庫,這些病毒已導致人類疾病並在非洲,馬來西亞,孟加拉國和澳大利亞有過大規模爆發。它們是伊波拉病毒的天然儲存庫。它們還攜帶狂犬病病毒,但在這種情況下,蝙蝠沒有受到疾病的影響。我們都知道蝙蝠身上隨便一個病毒就能讓人類致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那麼蝙蝠身上攜帶如此多的病毒,為何蝙蝠安然無恙呢?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
  • 你知道可能導致武漢疫情的蝙蝠這種動物為啥是毒王嗎?
    在我們五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裡,蝙蝠的蝠字和福字是諧音字,因此古時候我們中國人就把蝙蝠當成是一種富貴吉祥的象徵!在古代很多織錦繡、字畫、甚至在磚雕和木雕裡都能找到蝙蝠的各種樣子。但是為什麼國內外諸多專家們都說此次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有可能是蝙蝠傳染給人類的呢?
  • 現在禁止養殖的野生動物,除了可能攜帶病毒之外?還有什麼原因?
    至於什麼蝙蝠,我還真沒有看見人吃過,這東西想想都噁心,沒人吃,吃的人都是無聊,腦殼長包。15年之前,這些野生的資源很多,國家也沒有禁止,所以很多人捕撈以後自己吃或者出售。不過後來國家出臺禁止捕撈令之後,吃的人很少了,但是也不是沒有,比如我們這裡依然有很多人用夾子捕撈黃鼠狼,主要是為了賣皮,尤其是秋季黃鼠狼的皮最值錢,所以這種現象自然麼有絕對消亡。
  • 既然蝙蝠攜帶那麼多病毒 為啥不直接消滅掉?
    從新冠疫情爆出與蝙蝠有所關聯開始,這種會飛的哺乳動物就幾次三番被拱上熱搜,隨即成為眾矢之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相關信息被人們所了解,尤其是蝙蝠作為「病毒儲存庫」的特質,讓大眾對它們從恐懼到厭惡,甚至有人提出:既然它們的存在具有如此大的威脅性,為什麼不能直接把這種動物消滅掉?
  • 新冠病毒直接來源於蝙蝠嗎?這些問題需要解答
    目前來看,無論是蝙蝠體內病毒直接感染人,還是穿山甲作為中間宿主參與了新冠病毒的重組和轉移,都有幾個亟須解答的問題。疑問1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域為何與穿山甲冠狀病毒更相似?在石正麗正式發布雲南蝙蝠毒株(Bat-CoV-RaTG13)前後,中國疾控中心武桂珍等人就研究了基因庫中的蝙蝠冠狀病毒樣本,發現與在中國浙江舟山採集的兩種蝙蝠SARS相關冠狀病毒序列同一性為88%,分析新冠病毒的源頭宿主可能是蝙蝠,但一些事實表明另一隻動物正在充當蝙蝠與人類之間的中間宿主。這一研究發表在柳葉刀。
  • 為什麼這麼多造成人類大疫情流行的病毒都來自蝙蝠?
    而去年在西非肆虐的伊波拉病毒,也讓人一度膽戰心驚。 在這些病毒肆虐的背後,都少不了蝙蝠的身影。研究顯示,蝙蝠很可能就是多種病毒的自然宿主,直接感染人類的果子狸、駱駝、靈長類動物等可能只是病毒的中間宿主。在大多數人心目中,蝙蝠是一種詭異可怕,與死亡和陰暗聯繫的動物。西方文學影視劇中的吸血鬼形象就是從吸血蝙蝠身上得來的靈感。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這些病毒都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一般醫學上稱它們為新興病毒或新發病毒。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注意是所有)病毒的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引來如此多可怕病毒的青睞?我們先從國人最熟悉的「非典」事件說起,也算是當下最應景的回憶。
  • 上海動物園裡還有蝙蝠展區!別擔心,它們和「病毒宿主」不是一...
    上海動物園裡的蝙蝠展區會有病毒嗎?今天,小觀來解答你的疑問▽▽▽上海動物園的果蝠是與遊客完全隔絕的不必擔憂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上海動物園還有一個蝙蝠展區。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埃及果蝠展區」就成為上海動物園最敏感的地方。
  • 上海動物園裡還有蝙蝠展區?!別擔心,它們和「病毒宿主」不是...
    上海動物園裡的蝙蝠展區會有病毒嗎?今天,小觀來解答你的疑問▽▽▽上海動物園的果蝠是與遊客完全隔絕的不必擔憂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上海動物園還有一個蝙蝠展區。儘管目前動物園還不向遊客開放,但整個展區的大門還是被蒙了起來。據飼養員介紹,果蝠自1998年引入上海動物園以來,一直保持著穩定的種群。如今它們生活起居都正常,身體也很健康,白天掛在屋頂休息,下午和晚上出來覓食,生物鐘絲毫沒受影響。「也不用擔心我們的安危。」
  • 蝙蝠身上有百種病毒,蝙蝠為何百毒不侵
    近些年,在人類群體傳播的傳染病大都來自蝙蝠等動物!特別是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的唯一空軍! 自身攜帶了一百多種病毒,有伊波拉,狂犬病、SARS等。隨便一種在人身上適應突變,都有滅絕人類的能力!
  • 關於蝙蝠的知識:為啥蝙蝠攜帶病毒卻沒事,雷達和蝙蝠有關?
    誰能知道,蝙蝠能夠引起這麼大的疫情,現在,最直接的證據已經表明蝙蝠體內有「冠毒」,03年的非典病毒也在蝙蝠體內找到了。無論是蝙蝠傳遞給其他動物,還是吃蝙蝠引起,這不能怪蝙蝠,蝙蝠在自然界存在了這麼多年,是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果子狸「真兇」的身份卻一直無法坐實,雖然從它們的體內分離出類似SARS病毒的相似病毒,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種病毒在果子狸身上不發病,甚至連人工感染都無法成功,更找不到果子狸傳染人的證據。  種種跡象表明,果子狸可能並非是病毒的真正源頭。因此在「非典」疫情平息多年以後,傳染病學家們也一直沒有放下這個懸而未決的謎團。
  • 原來它們都是蝙蝠的天敵,你生活中接觸過這些動物嗎丨百家故事
    由於當下疫情的緣故,所以很多人對蝙蝠這種哺乳動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移動病毒庫」「另類的哺乳動物」「發燒是其生活常態」「繼昆蟲、翼龍、鳥類後的第四類飛行生物」「中藥『夜明砂』的創造者」……這些標籤在某種程度上,既彰顯著蝙蝠在適應大自然的強大能力,還展示了它的可怕之處。
  • 走近蝙蝠,了解蝙蝠
    因大部分都是因為他的長相與行動,就像害怕老鼠一樣。但其實人們真正應該害怕的是他們身上所攜帶的致命病毒。蝙蝠是天然的病毒庫,根據調查研究平均每隻蝙蝠身上攜帶的病毒超過140多種,能夠傳播到人類身上的至少有60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