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僅暴露出了不少社會管理問題,還使得蝙蝠重新引起了公眾的注意力。相信待在家裡的著半個多月來,大家在手機、電腦上看到不少關於蝙蝠的科普文章,其中大多數文章都介紹了蝙蝠是一種攜帶多種病毒的哺乳動物,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天然寄主很可能就是菊頭蝠。實際上蝙蝠除了是一個行走的病毒庫之外,這個種群還有許多東西值得人類去了解,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相信很多朋友詫異於蝙蝠竟然是哺乳動物,不僅如此,它們還是僅次於齧齒動物的第二大類哺乳動物,佔到全世界哺乳動物總數量的20%左右。和其它哺乳動物不同的是,蝙蝠擁有飛行的能力,這使得它們在傳播種子、病毒上擁有更多的自由度。不僅如此,蝙蝠的繁殖行為與其它哺乳動物也存在很大的差異,這集中體現在交配地點和交配時間上。地球上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都必須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否則迎接它們的結局只會是淘汰。
蝙蝠已經很好地適應了當今的自然環境,這使得它們發展出了19科961個種類。幾乎全世界每個角落都存在蝙蝠,只不過氣候溫暖的地方更受它們的歡迎。因此一些原本棲息在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的蝙蝠會在氣候變冷之前進行遷徙,尋找一個能夠過冬的地方,而它們的繁殖和交配往往也在這種地方進行。與生活在氣候寒冷的蝙蝠比起來,生活在亞熱帶、熱帶的蝙蝠少了遷徙的煩惱,但是它們依然會被不同季節的食物問題而困擾。
研究發現雄性蝙蝠能夠在缺乏食物的情況下將精子保存到下一年的春天,但它們依然會選擇在夏天和秋天這個交際時間段進行交配。蝙蝠種群中也存在通過吸引異性來獲取伴侶,有時候雄性蝙蝠與雌性蝙蝠會在冬眠中相遇。那麼雄性蝙蝠是如何吸引雌性的呢?專家表示,那些能夠發出更響亮聲音的蝙蝠通常會在河邊的樹上排成一列,然後爭相發出聲音來吸引雌性。當然並非所有種類的蝙蝠都通過這種方式來「求親」,例如馬蹄蝙蝠,它們就是各自找配偶。
蝙蝠種群中並不存在著一夫一妻制,絕大多數蝙蝠像中國古代帝王那樣,往往擁有一群「後宮佳麗」。而它們選擇交配和繁殖的地點通常十分隱蔽,這樣的地方必須滿足隱蔽性和食物獲取方便性兩個要求。於是乎洞穴就成為了蝙蝠經常出沒的地方,久而久之自然界就出現大大小小的蝙蝠洞,這些洞穴裡可能棲息著上千隻蝙蝠,甚至是上萬隻。按照一隻蝙蝠攜帶一百種病毒來計算的話,那麼整個洞穴裡至少存在超過4000種病毒。洞穴裡的空氣中往往瀰漫著各種病毒,因此只要有人踏入洞穴一步,就相當於身處一個毒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