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鱷魚能爬樹

2021-01-16 網易財經

據參考消息2月18日報導【路透社美國奧蘭多2月14日電】大多數進入鱷魚活動範圍的人會警惕地觀察水面和地面,但是研究人員建議他們也需要向上看。

田納西大學研究人員弗拉基米爾·季涅茨表示,儘管這種兩棲動物缺乏顯示它可能會爬樹的明顯身體特徵,但是鱷魚實際上能一直爬到樹頂。

對鱷魚爬行進行研究的研究人員觀察了澳大利亞、非洲和北美的鱷魚。根據研究記錄,鱷魚爬到了距地面高達1.8米的位置。但是季涅茨表示,他從和鱷魚相處過的人那裡聽到的逸聞稱,鱷魚能爬到近9米高的地方。

季涅茨表示,鱷魚缺少能成為爬樹者的腳趾和足部,但小型及未成年鱷魚常被看到垂直爬行,而大型鱷魚更傾向於爬行有一定角度的樹幹和樹枝,這些都顯示了鱷魚驚人的靈活性。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鱷魚能爬樹到樹頂
    資料圖片:2011年10月3日,在澳大利亞雪梨的野生動物公園,鱷魚「雷克斯」耐心地等候餵食。新華社發   大多數進入鱷魚活動範圍的人會警惕地觀察水面和地面,但是研究人員建議他們也需要向上看。   路透社2月14日援引美國田納西大學研究人員弗拉基米爾·季涅茨的話表示,儘管這種兩棲動物缺乏顯示它可能會爬樹的明顯身體特徵,但是鱷魚實際上能一直爬到樹頂。   報導稱,對鱷魚爬行進行研究的研究人員觀察了澳大利亞、非洲和北美的鱷魚。
  • 集合了虎豹的優勢,能爬樹能下水,這種大貓直接把鱷魚當零嘴
    而美洲虎則既會遊泳又會爬樹,咬合力還很強,在一項針對常見食肉動物的咬力測試當中,研究人員測得美洲虎的咬力商為137,表明如果它跟老虎差不多大的話,其咬力要更勝於虎。強大的咬力也賦予了美洲虎不同的捕獵方式。比如在捕殺一些大型有蹄類動物的時候,它採取的方式則跟老虎類似,先伏擊,接著鎖喉。
  • 集合了虎豹的優勢,能爬樹能下水,這種大貓直接把鱷魚當零嘴
    而美洲虎則既​會遊泳又會爬樹,咬合力還很強,在一項針對常見食肉動物的咬力測試當中,研究人員測得美洲虎的咬力商為137,表明如果它跟老虎差不多大的話,其咬力要更勝於虎。強大的咬力也賦予了美洲虎不同的捕獵方式。
  • 生物科學:研究人員發現非洲鱷魚的新品種?
    生物科學:研究人員發現非洲鱷魚的新品種?在研究極度瀕危的細長鱷魚時,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 他們認為一個物種實際上是兩個。這一發現引發了對當前保護措施是否足以保護它們的擔憂。細長的鱷魚中等大小,生活在淡水棲息地,顧名思義,它有一個長而細長的鼻子。
  • 兇猛的金錢豹,潛水爬樹,捕食鱷魚,從未被馴服
    兇猛的金錢豹,潛水爬樹,捕食鱷魚,從未被馴服原創hxgk光纖塗覆2021-01-05 16:50:53花豹是地球上生存範圍最廣泛的貓科動物,以前的分類中將中國之外的豹子稱為「花豹」,我國的豹則沿用古稱「金錢豹」。2001年Uphyrkina提出全新的豹子分類,將豹分為9個亞種。
  • 研究新發現:海洋鱷魚進化受制於海洋溫度變化
    8月20日消息,據媒體報導,根據英法一項新的研究,現代鱷魚的祖先在溫暖海域階段生存居住,在寒冷階段滅絕,這項研究建立了海洋溫度和海洋鱷魚多樣性進化之間的聯繫,超過了1.4億年。  這項研究由傑裡米·馬丁博士領導,並將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 國外專家為了研究鱷魚,假扮鱷魚潛入鱷魚巢穴!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鱷魚一直以來都是一種殘忍且強大的肉食動物。可是你知道嗎?在我們人類的捕捉和破壞它們的生存環境之下,現在野生鱷魚的數量越來越少了,我們已經很難見得到了。為此一些動物學家常常感覺很煩惱,畢竟樣本少了,他們想要研究鱷魚就變得困難起來了。但是為了研究,這些科學家有的是辦法。
  • 研究發現鱷魚祖先1億年前兩條腿走路,與成年人的腿一般長
    古生物學家一項新研究表明,在韓國發現的化石腳印顯示,生活在1億多年前的一種遠古鱷魚用兩條腿走路,而不像現代鱷魚用四條腿走路。據法新社6月12日報導,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一組研究人員分析了韓國白堊統晉州組近100個18釐米至24釐米長的化石腳印得出以上結論,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英國《自然科學報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上。
  • 鱷魚居然也能重生尾巴!這一新發現,或將有助於人類再生療法
    鱷魚,也有斷尾重生能力當人們談到鱷魚時,想到的往往是鱷魚尖銳的牙齒和可怕的殺傷力。很難有人想到,同樣作為爬行類的鱷魚,是否能像壁虎一樣具有斷尾重生的神奇能力。大部分人大概都會認為鱷魚不具備這樣的能力,然而令人震驚的是,鱷魚真的可以斷尾重生。
  • 研究稱:睡鼠藉助鬍鬚判斷前進的方向並爬樹
    一隻攀爬中的睡鼠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研究團隊研究發現,睡鼠藉助鬍鬚爬樹,它的鬍鬚能夠以每秒25次的頻率向上向外以及向前擺動,以幫助其探測前進方向。此外,鬍鬚小囊裡的感官結點不僅能幫助睡鼠定位食物,測出食物的大小、形狀以及質量,還能幫助睡鼠找到回家的路。  目前,該研究團隊正在研究對比一些動物如何擺動和利用鬍鬚進行感知,其中包括負鼠、海豹和其他一些嚙齒類動物。研究發現,不同的動物有著不同的鬍鬚擺動,其擺動頻率也大相逕庭,比如睡鼠一般僅前後擺動鬍鬚。
  • 研究人員深入石窟,發現變異中鱷魚,橙色皮膚,長期與蝙蝠生活
    加彭阿班達石窟位於非洲北部,這個地方想必沒有多少人聽說過,可是2008年科學家居然在這裡偶然發現了橙色的鱷魚。此舉使得加彭阿班石窟漸漸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中。時間回到2008年,當時考古學家來到此地是為了尋找原始遺蹟或者早先的壁畫瓷器。
  • 新研究:鱷魚祖先用兩條腿走路
    來源:南方都市報古生物學家一項新研究表明,在韓國發現的化石腳印顯示,生活在1億多年前的一種遠古鱷魚用兩條腿走路,而不像現代鱷魚用四條腿走路。100個18釐米至24釐米長的化石腳印得出以上結論,研究報告發表在最新出版的英國《自然科學報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上。
  • 研究發現遠古「恐怖鱷魚」牙齒粗如香蕉,拿恐龍當食物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證實,恐鱷——一種希臘的恐怖鱷魚——擁有香蕉般大小的牙齒,甚至可以擊敗恐龍。這項研究是由美國愛荷華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的,上月發表在《古脊椎動物雜誌》上。然而,有一個細節讓研究人員感到困惑:這種巨型生物的鼻子前面還有兩個大洞。科學家們承認他們還不知道這些洞的作用。科學家們說,恐鱷有三種。最初的兩種——hatcheri恐鱷和riograndensis恐鱷——生活在北美西部到墨西哥北部。
  • 撒哈拉沙漠發現5種史前鱷魚化石
    保羅·塞利諾教授在研究8噸重「超級鱷魚」的顎骨。他手裡拿的是狗鱷頭部化石。狗鱷同塞利諾新發現的另外4種鱷魚生活在1億年前的撒哈拉沙漠 與現代鱷魚不同,史前鱷魚在陸地的活動同它們在水中一樣的敏捷。史前鱷魚化石殘骸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家保羅·塞利諾(Paul Sereno)博士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發現的,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化石獵人」之一。 2001年,塞利諾發現了生活在恐龍時代的「超級鱷魚」(supercroc)——體長40英尺(約合12米),重達8噸。
  • 臺灣一九旬老翁把蜘蛛當寵物養 喜爬樹研究蜘蛛
    臺灣一九旬老翁把蜘蛛當寵物養 喜爬樹研究蜘蛛
  • 猞猁尾巴短,所以爬樹技術就爛?
    猞猁是爬樹高手 2020年4月19日,白俄羅斯的研究人員聽到高處有猞猁叫聲傳來,走近後發現一隻猞猁趴在16米高的樹枝上曬著太陽,睡著懶覺。它通過叫聲宣示對領地的佔有權,研究人員每晚9點到11點都聽到它站在樹頂上叫。
  • 奮豆養鱷魚?爸爸叫專家研究,大河馬可以欺負鱷魚
    在前面的劇情中,奮豆和自己的鱷魚玩耍時,剛出院的爸爸,又被鱷魚給咬了,真是可憐的爸爸啊……而在本期的內容中,奮豆的爸爸打算採取行動了,既然鱷魚喜歡咬自己,那麼就叫來科學家研究一下……爸爸研究鱷魚其實看漫畫的時候,也覺得非常的奇怪,鱷魚本來就是非常兇猛的動物
  • 科學家發現鱷魚免疫系統強健 能夠殺死愛滋病毒
    中新網8月17日電 據聯合早報報導,科學家發現
  • 擅長爬樹捕獵的豹子也有「栽」的時候!鏡頭記錄豹子悽慘場面!
    豹子特別是擅長各種高空爬樹,不過今天要跟《今日頭條》讀者分享的是擅長爬樹捕獵的豹子也栽了。老虎見了都要給三分面子的鱷魚,在它們眼裡依然是美味的食物。在印度的一個村子裡面,有一個死在空中的豹子被人所發現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豹各種獰獵技一中,爬樹到高空中等待獵物來臨
  • 猶他大學使用3D列印技術,復原鱷魚牙齒,發現遠古竟有吃草的鱷魚
    提起恐龍,想必是無人不知的,它們存在於兩億多年前,曾經稱霸地球,卻又神秘的滅亡了,但其實,也有一種同樣兇猛的動物,從遠古年代一直生存到了現代,它就是爬行動物的「活化石」鱷魚。而最近,一項歷時二十幾年的調查,發現了史前鱷魚的一大秘密,究竟是什麼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