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9姓14帝,個個都像穿越者,為何喜歡收養義子,原因奇妙

2021-01-14 博士洛陽鏟

五代十國9姓14帝,個個都像穿越者,為何喜歡收養義子,原因奇妙

五代十國是唐末到北宋之間一段非常混亂的時期,數十年間,出現了9姓14帝。這些皇帝都是猛人,憑著手裡的兵力一頓操作猛如虎,就成了皇帝。且行徑上有點像現代流行的網絡穿越文裡的穿越者,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開局一片中興氣象,稍有功業便沉迷酒色,到處胡搞。而且還都有一個毛病,喜歡收養義子,弄得親兒子乾兒子一大堆,死了爭家產奪帝位不亦樂乎。

1.皇帝就愛收養乾兒子

五代十國收養義子成風,到後來已經不是皇帝的專利,從上到下無不風行,鬧出來很多笑話。具體來看,五代十國收養義子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比如五代十國中第一個皇帝,後梁的朱全忠,便收養了不少乾兒子,比如朱友文、朱友謙、朱友恭等,這些乾兒子有的是禁軍大將,有的是地方節度使,更有牛叉的還封了王,比如朱友文就是博王,朱友謙是冀王。

十國中收養乾兒子最多的皇帝是前蜀的王建,有記載的就達45個,這45個兒子都有專門的記載,且地位比較高。如果加上一些沒有名氣的,全部應該超過120個。這些兒子為王建的蜀王朝建功立業,比如王宗吉,總管六軍,封晉國公,比如王宗侃,任太保,封魏王,換句話說,滿朝文武,只要想統攬軍政大權,都得拜王建為乾爹。估計上朝的時候都不喊萬歲,而喊「乾爹好」。

還有一部分乾兒子發展比較好,在群眾中認知度比極高的楊家將,老令公楊繼業便是北漢劉姓政權著名的養子,漢睿宗劉鈞是他乾爹,並被賜姓劉,為建雄軍節度使,後來到了北宋年間,劉繼業才把姓氏改回來,為楊繼業。

2.五代十國收養乾兒子的特點

從表面上看,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有許多收養關係,但五代十國的收養,卻有鮮明的特點:

其一,收養的人數有很大的不同。無論什麼時候的收養者,其重要的目的都是為了傳宗接代,但觀察五代十國的收養關係,基本上收養者都有自己的親生兒子,顯然不是傳宗接代的需要。同時,在收養人數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歷代的收養可能只有1個,帶五代十國都是大規模的收養,十幾個的十分普遍,幾十個上百個的也比比皆是。

其二,收養對象不同。古代的收養,為了儒家的傳承關係,一般不能隨便收養異姓為乾兒子,這種收養關係要建立在家族同姓內部,否則就會收到法律和風俗的指責。如果非要收養異姓為乾兒子,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被親生父母遺棄,沒法生存的,二是3歲以下的,但從五代十國的現象來看,多數乾兒子都是驍勇善戰的將士,顯然不符合條件。

其三,收養者不同,在古代,雖然社會上層貴族的收養也有,但與民間相比畢竟不是主流。但五代十國中的收養者多為社會上層貴族,皇帝是其中重要的參與者。

其四,被收養者年齡不同,歷代的被收養者一般為幼兒,這樣從小和養父母一起生活,便於培養和諧的親子關係。但是五代十國的收養者卻多數為成年男子,而且收養者被收養者之間的年齡差距很小,唐明宗李嗣源比其養父李克用小10歲。更離譜的還有乾爹年齡還沒有乾兒子大,如晉高祖石敬瑭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養父時,年已44歲,而耶律德光年僅41歲。

3.五代十國的皇帝為什麼喜歡大量收養成年乾兒子

五代十國的皇帝喜歡收養成年乾兒子,特別是身居高位的將帥,其中有很大的政治聯姻用心,但其實古代封侯拜相的方法和技巧很多,歷史上有很多正面的例子,為什麼到了五代十國偏要用收養關係維繫朝中將相呢?

五代十國在制度上都因循唐朝的制度,在社會風氣上也頗受唐風影響。眾所周知,唐代的宦官權力和影響很大,從唐玄宗年間的高力士到唐朝滅亡的一百多年間,宦官的權力始終沒有受到削弱,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收養乾兒子。

按照唐制,宦官在行政系統內的職位只能由宦官接替,所以官宦收養乾兒子主要是為了繼承其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因此這種收養關係與單純的傳宗接代不同,所以在人數上往往嫌少不嫌多。應該說在唐朝中期,宦官收養的乾兒子還止步於宦官內部。

但是到了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嚴重,為了最大限度鞏固自己的勢力,宦官收養乾兒子的範圍開始擴大,從朝中宦官擴大到禁軍將校與藩鎮將帥,從而形成了一個個以宦官為紐帶的政治軍事集團。

唐朝滅亡後,各藩鎮開始割據稱帝,但其中最重要的傳統,即以當朝者為紐帶,以軍事、政治聯盟為目的的收養關係開始正式步入政治舞臺。

相關焦點

  • 閩國:五代十國時割據福建的政權
    閩國是五代十國時以福建為中心的割據政權,王潮與王審知兄弟奪取福建,為閩國的建立打下堅實根基。那麼閩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割據福建中和元年(881年),壽州民軍首領王緒響應黃巢,率軍攻克固始,俘獲王潮、王審邽、王審知兄弟三人。
  • 王莽為何被質疑是穿越者?專家:看他頒布的政令,你就明白了!
    2018年12分,考古學家在思縣一個有著400多年的明朝古墓中發現了一個小塊形狀像表的金屬,在表上的時間定格在十點零六分,這座古墓此前並沒有被人盜掘過,那這件現代仿製品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否有可能是一位上時空旅行者留下的?這名時空旅行者為何在歷史上籍籍無名呢?
  • 《大明妖孽》:歷史懸疑故事,小說主角的義父,收養了四十個義子
    在一次抓捕民間道教起義,趙瑛救下了準備被獻祭的孩子,將四十個男孩收為自己的義子。十幾年後趙瑛神秘死亡,傳聞被妖狐所殺,而趙瑛當年收養的義子們,當初被稱為狐生鬼養,有人猜測是這些義子被妖狐附身所殺趙瑛。為了義父的畢生追求證明這是個沒有鬼神的世界,主角胡桂楊胡三十六被意外選中,與其他兄弟一同,查詢趙瑛死亡之謎。一場大明懸疑故事也由此開始!
  • 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有多混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其實很難去評判,但是換一種問法,在古代哪一個朝代最亂,這個答案就很容易得出了,那就是五代十國。其實從人們對這一時期的總稱——五代十國,就可以看出這段期間內,所爆發的戰亂一定不少,是歷史上一次不能被忽視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包含公元907年大唐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先後建立的割據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
  • 五代十國:朱溫開道,郭威墊後,開啟史上最糟糕時代,多虧趙匡胤
    朱溫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初做皇帝的時候還是有作為的,思想上崩得比較緊,生活條件好了人容易放鬆,朱溫思想一滑坡,褲襠裡那玩意兒直接大爆發,連幾個兒媳都無一倖免,後來因為接班人的問題,最終被兒子殺死在床上,據說死前赤身裸體,這結局和安祿山完全一樣。
  • 為什麼很少有人提及五代十國?主要是因為太過於複雜,難以縷清
    正所謂處於亂世之中,很多事情總是不按套路出牌,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特殊時期,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比如魏晉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國,這些時代都是十分特殊的,別說是普通人對這些時代難以理清脈絡,就算是喜歡歷史的人們,也很難縷清。
  • 貪玩皇帝豹房養孌童,收養義子127位,為何至死都不自己生一個?
    身為皇帝,不講武德,與老虎單挑,還利用豹房收養孌童,義子高達127人,不好色但被人戲稱玩物喪志,養寵物難道真的比嬌妻誘惑還大嗎?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豹房,學習朱厚照的特殊皇帝邏輯。豹房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歷史爭議很大,究竟是皇宮高端娛樂會所?還是皇家秘密行政中樞?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
  • 民間故事:一個老太兩個義子,人和狐狸的區別,咋就這麼大呢
    但是,有人命運不濟,一生沒有生育,只能收養義子,讓他養老送終。簡老太就是這麼一個人。 古時候,簡老太出生在一個小山村裡,十六歲嫁給汪姓小夥子為妻。但是,一直到了兩人都三十多了,還沒有一男半女。簡老太急了,攛掇老公娶個小妾,延續香火。可是,老公對簡老太感情深,不願納妾,事情就這樣擱置著。
  • 為何現在幾乎沒姓嬴的人?改姓後都姓什麼
    秦始皇是中國第一位大一統的人,他的名字嬴政也記在了大家想心裡,按理說這樣一位千古一帝,應該會有不少姓嬴的。但是為什麼現在幾乎沒有姓嬴的人?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嬴姓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姓氏,在《史記》中記載:「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
  • 王姓是全國第一大姓,古代真的沒有出現姓王的皇帝嗎?
    從秦始皇以後的大一統王朝裡,漢朝皇帝姓劉,西晉東晉皇帝姓司馬,隋朝皇帝姓楊,唐朝皇帝姓李,宋朝皇帝姓趙,元朝皇帝姓孛兒只斤,明朝皇帝姓朱,清朝皇帝姓愛新覺羅……裡面還真沒有一個王朝的皇帝姓王。 然而,如果我們把目光稍微看遠一點,發現在歷史的長河裡,依然出現了王姓皇帝的身影。他們的數量雖然稱不上如過江之鯽,卻也絕非鳳毛麟角。
  • 王莽:遭受史家黑得最慘的一位,或許還是個「穿越者」
    如果說古代真的有穿越者,那王莽一定是嫌疑最大的那個人。自從王莽改制以來,歷代史學家對王莽的爭議就不絕於耳。有人說他是富有遠見的改革家,也有人說他是充滿了現代思維的穿越者。近年來,王莽是"穿越人"的說法更是甚囂塵上,甚至一度產生了王莽改制失敗,是因為太先進的觀點。
  • 地圖上的秦朝統一天下:看始皇帝是如何各個擊破六國的!
    此時華夏大地真正的只剩下秦、齊(2個超級大國)、楚、趙、魏(3個一流國家)、燕、韓(2個二流國家)七雄。(4).前238年,秦王政親政,任用尉繚和李斯等人,積極推行統一戰略。(5).前236年,趁趙、燕兩國戰爭。派王翦攻取了趙國的閼與、轑(liǎo)陽、河間、安陽等邑,漳水流域自此為秦國所有。
  • 河北100大姓氏:李姓第3,崔姓第20,蘇姓第42
    河北省總人口7591.97萬人,是我國第六人口大省,根據公安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姓名報告」,全國人口數量最多的十大姓氏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其中王姓為全國第一大姓,也是北方除青海、寧夏之外的各省第一大姓,河北省即為其一,王姓人口數量約佔河北省總人口的10%左右,即平均每10個河北人中就有一個姓王
  • 通過與五代所有王朝都有關聯的李嗣源,來看五代皇帝列表
    李嗣源本是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的養子,早前跟隨李存勖東徵西討立下赫赫戰功,參與最多的,自然是後唐跟後梁的戰爭,後梁即朱溫建立的"五代第一代"。李存勖本人手下大將如雲,他後來繼承後唐皇位,五代中的"後三代"便是這些當初的軍事將領們爭天下的局面。
  • 外國人領養小孩,為何更偏向於收養中國女孩?這4個原因是關鍵
    美國演員梅格瑞恩有收養過中國的女兒,前駐華大使洪博培也收養過中國的女孩。而這些領養中國女孩的外國夫婦,大多並不是因為自己沒有孩子而去領養的,而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歡。世界首富貝佐斯在生下了3個兒子之後,又選擇領養了一個中國的女孩。
  • 《百家姓》為何趙姓排第一?現在中國四大姓是哪四個?
    看到沒有,當時的皇帝姓趙,大家想想皇帝是九五之尊,那他的姓氏肯定是無與倫比的,於是當時編寫《百家姓》的作者,你別看就是編寫一本書那也是要排足馬屁的,就把「趙」放在首位啦,那你別以為後面緊跟著「趙」姓的就是為了押韻瞎放上去的,這裡面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哦!就比如這個「錢」,它是五代十國中吳越國主姓,「孫」正是當時的皇帝老婆姓氏,而「李」姓完全是為了安撫剛被宋朝滅掉的南唐國君之姓。
  • 出個把暴君不難,但整個王朝全是暴君的,除了南漢還有誰敢叫板?
    像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六國這樣的亂世,都是盛產暴君的「沃土」 南漢存國55年、歷劉龑、劉玢、劉晟、劉鋹這祖孫4帝,不但個個以荒淫殘暴聞名於世,而且一代更比一代「強」,堪稱中國歷代王朝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