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評論員 高路
「餓了麼」「餓了嗎」……是不是有點傻傻分不清?
據紅星新聞報導,中國裁判文書網最近公布了一起案件,餓了嗎餐飲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餓了嗎」)侵權「餓了麼」,並賠償1萬元合理費用。
「餓了麼」是非常火的外賣平臺,而「餓了嗎」則是個沒有實際經營行為的皮包公司,可若不是擺在一起,一般人還真分辨不出誰是誰,如此便不難理解為什麼「餓了麼」會將對方告上法庭。
調查發現,「餓了嗎」旗下部分公司名稱還包含有「花旗」「渣打」「阿里雲」等具有較高知名度品牌元素的標識。
李鬼頻傳,山寨不斷。去年8月,「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也一度引起輿論關注。此前,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河南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還已申請註冊今日油條、明日油條、餅多多、快手抓餅等商標。
無獨有偶,新年伊始,長沙著名奶茶品牌「茶顏悅色」也與另一家奶茶店「茶顏觀色」為誰更有「理」爭得不可開交。
這些似是而非的商標或者是企業名稱幾乎將蹭熱碰瓷的意圖寫在臉上了。比如這個山寨的「餓了嗎」,只差了一個字,而且是意思幾乎一樣的一個字,具有明顯的主觀惡意,客觀上容易產生市場混淆,構成不正當競爭。哪怕它不從事外賣行業,隨便開個什麼店,也會給人是某種延伸產品的印象,誤導消費者。
這一類企業的行為給社會的感觀非常差。看哪個火了,一窩蜂地湧上,每張臉上都寫著貪婪和無恥。惡意註冊無非因為利益,佔個坑然後漫天要價,社會自然不能鼓勵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法律保護的是合法權益,不應該給搶註者、惡意註冊者提供機會。
對於這些山寨商標,正牌商標擁有者要加強產權意識,主動或者第一時間註冊商標很重要。商標採用的註冊制,即原則上誰先註冊歸誰,你不去註冊,不主動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利益,就很容易被人鑽了空子。
另一方面,也得把好商標註冊的審核關。商標法明確規定,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註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有些傍名牌行為因為比較隱蔽,所傍品牌知名度也不是太高,確實不容易發現,在商標審核過程中僥倖過關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有些名牌,社會知名度高識別度高,應該不難發現,那麼問題出在哪呢?如果是技術方面的原因,是不是也該動用一些大數據的手段,引進一些先進的甄別技術?
2019年,商標法修改以後設立了一套比較嚴密的防範程序。惡意註冊者,商標局在審查階段可以直接駁回。商標局沒有發現的,其他人發現以後,可以提出異議,在異議環節也可以不予核准註冊。即便後面註冊了以後,也可以通過無效的程序予以解決。並且還規定,對惡意註冊的申請人,除了他的商標被駁回、被無效之外,還可以給予警告和罰款等行政處罰。
李鬼頻發,本質上還是因為這樣的操作成本太低了。商標註冊通過了就賺了,通不過也沒什麼損失,一些惡意註冊者打的無非就是這樣的算盤。打蛇就該打在七寸處,對於那些在商標審核註冊過程中的漏網之魚,司法判決不能含糊,而對於那些被擋在門外的惡意註冊者和它們的代理公司,自然也不能輕輕放過。司法懲戒和行政處罰,雙管齊下,惡意註冊行為才會得到有效治理。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