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軍區司令對調,7位參加抗美援朝,陳錫聯進京,深得器重

2021-01-08 騰訊網

浴血三八線170:抗美援朝70年70人之陳錫聯

作者:相忘於江湖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揚威之戰,也催生了諸多特殊兵種。

在這場實力懸殊的較量中,被史達林譽為「戰爭之神」的炮兵作用巨大。

志願軍炮兵的臺前,是炮兵指揮所主任匡裕民、炮7師師長顏伏等一線指揮員,而幕後英雄則是福將陳錫聯。我軍的「小鋼炮」,打敗了17國聯軍的大炮。

陳錫聯將軍

一、在徐總指揮麾下成長

女作家張愛玲有句名言,「成名要趁早」,這話擱在陳錫聯身上,一點也不違和。

陳錫聯,1915年出生在著名的「將軍縣」湖北黃安,14歲參加了徐海東、詹才芳的遊擊隊,跟隨詹才芳來到紅四發源地七裡坪,參加了紅軍。

1930年6月楊家寨戰鬥,第一次上戰場的陳錫聯趴在地上不敢動,班長孫玉清鼓勵他不要怕,教他如何衝鋒陷陣。此戰殲滅郭汝棟2個連,陳錫聯也得到了鍛鍊。

8月,徐向前紅1師在黃安四姑墩殲敵2個團大部。接連幾仗下來,15歲的陳錫聯勇敢出了名,營長高漢楚點評:小胖人小志氣大,打仗勇敢,就像一個小鋼炮!

1930年10月,紅軍打下光山縣城,陳錫聯碰到連長孫玉清,孫玉清拿出幾個銅板請客,陳錫聯10幾個人也湊了點錢,買了幾根油條、一碗雞血湯大家分著品嘗。不料,被打成「吃喝委員會」成員,要被處決,幸虧視察的軍長徐向前制止了抓捕。

徐向前說,幾個窮孩子跑出來鬧革命,不就是肚子餓了一起吃點東西嘛,抓的放掉,沒抓的不許抓。一句話救了陳錫聯,直到晚年,陳錫聯都念念不忘。

青年陳錫聯

二、劉師長的第一愛將

抗戰爆發後,陳錫聯任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團長。

1937年10月,22歲的陳錫聯夜襲陽明堡,炸毀日機24架,有力配合了忻口戰場,受到總部嘉獎,南京也獎勵大洋2萬元。隨後是神頭嶺、響堂鋪、百團大戰。

抗戰勝利後,陳錫聯任3縱司令員,參加了上黨、邯鄲、魯西南戰役。1947年進軍大別山,打開了宛西局面。1947年4月,豫北戰役全殲敵第2快速縱隊。

淮海戰役,陳錫聯攻佔宿縣,率西集團中野1、3縱和華野13縱隊圍殲黃維。

19492月,陳錫聯力壓瘋子王近山,出任3兵團司令員,時年34歲,是最年輕的兵團司令。渡江後迂迴大西南,攻佔陪都重慶,成為重慶第一任書記和市長。

夜襲陽明堡

抗日戰爭中,王近山(左)與陳錫聯在一起

三、主席點將「小鋼炮」

炮兵被譽為「戰爭之神」,往往決定了戰爭勝敗和進程。

抗戰時期,八路軍吃盡了沒有重武器的苦頭。解放時期,臨汾、太原攻堅戰沒有大炮僵持不下,淮海戰役最後也是靠三野大炮解決了問題。

相反,遼瀋戰役打錦州大炮顯威,平津戰役大炮助力29小時拿下天津。

1950年4月,我軍決定建立一支強大炮兵。炮兵掌舵人,主席首先想到紅軍的「小鋼炮」,這樣的虎將負責炮兵當然是內行。陳錫聯接到主席點將,忐忑不安,擔心沒有統率一個兵種的經驗,怕幹不好。劉鄧首長勉勵他,只要革命需要,不會可以邊幹邊學。

陳錫聯

四、強弱懸殊的炮兵

1950年4月,陳錫聯調任炮兵司令員,後兼炮兵學院院長。

不到半年,志願軍渡過鴨綠江抗美援朝。第一批13兵團6個軍18個師,每個師有一個75毫米山炮營12門,3個迫擊炮連30門,加上營、連迫擊炮一個師火炮約50門。加上3個獨立炮兵師參戰火炮320門,與美聯軍相比差距很大。

志願軍炮兵口徑偏小,炮彈數量很少,主要靠人力、畜力行軍。

反觀美聯軍,僅美第8集團軍就有火炮2900多門,近一半100毫米以上重炮,240毫米重炮18門,美軍一個師就有火炮800門,是志願軍的16倍。

第一仗雲山之戰,志願軍39軍8個團進攻只有2個炮兵團。第三次戰役,志願軍6個軍炮兵6個團,包圍美軍也很難吃掉對手一個團。相反,在美軍火力打擊下,志願軍傷亡很大。第4、5次戰役,在美軍「範弗裡特彈藥量」的戰術下,雙方進入僵持階段。

志願軍炮兵陣地

五、抗美援朝:炮兵才是晴雨表

1951年4月,彭總要求各兵種司令員到抗美援朝前線開會。

回國路上,陳錫聯遭遇美機轟炸,一行人趁夜色躲進壕溝,等美機飛走才重新上車。回國後,陳錫聯在國內精選8個師加入炮兵,在黑龍江、遼寧、河北、山東組建8個訓練基地,進行短期突擊、戰時訓練,及時支援抗美援朝前線。

隨著大批蘇制122毫米榴彈炮到來,志願軍火力加強。第五次戰役時,志願軍火炮已增加到2000餘門,還有火箭炮團。鐵原阻擊戰,24門喀秋莎火箭炮起了關鍵作用。

1952年底的上甘嶺戰役,美軍320門火炮43天打出了200萬發炮彈,還是沒有拿下上甘嶺。志願軍133門火炮24門火箭炮也打了40萬發炮彈,殺傷敵軍14000人。

195111月馬良山之戰,志願軍一個步兵團,火力支援3個炮兵團1個坦克營。12月,主席指出:秋季作戰取得勝利,炮火猛烈和射擊準確實為制勝的要素。

1953年3月丁字山之戰,志願軍一個團攻堅有12個炮兵團支援。等到了1953年7月金城反擊戰,志願軍1100門火炮已經對美韓形成1.7:1的優勢。接著,志願軍第一個合成軍16軍小試牛刀,猛烈的炮火就讓聯軍感到了威懾。

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停戰談判,聯軍已經沒有了別的選擇。

喀秋莎火箭炮

六、從金門島到珍寶島

抗美援朝勝利結束,陳錫聯的大炮還不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1958823105日,我軍炮兵36個營、海岸炮兵6個連460門火炮,對金門胡璉380門火炮進行了多次突然炮擊。

1959年,陳錫聯調任瀋陽軍區司令員。1969年3月,和肖全夫一起指揮了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用大炮捍衛了領土。1973年,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其中有7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生與瀋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對調,主席特地讓陳錫聯帶李德生到瀋陽軍區熟悉情況。

之後,陳錫聯深得器重,多次主持軍中工作。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7.8級大地震,陳錫聯牽頭組建抗震救災指揮部,調動部隊組織抗震救災。

1999年6月10日,開國上將陳錫聯病逝,享年85歲。

相關焦點

  • 八大軍區司令對調,福州軍區陣容有點豪華,司令政委4人都是上將
    在會議上,毛主席說到了關於軍區司令對調的事情。他講道:「一個人只在一個地方待著,待久了就有了,就會出問題。」20日,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會議召開,最終的對調情況是這樣的:北京和瀋陽互調。濟南和武漢互調。南京和廣州互調。福州和蘭州互調。全國當時有11個軍區,只有成都、昆明、新疆沒調動。在這調動的八大軍區中,福州軍區成立最晚,但是領導班子很豪華。
  • 旋風司令韓先楚,麾下兩位虎將,在建國後授予什麼軍銜
    說;您不知道韓先楚的部隊,什麼時候就會出現,什麼時候又會離開,它就像旋風一般,來無影去無蹤,時間一長,第三縱隊被譽為是旋風縱隊,而司令員韓先楚也被稱之為是旋風司令。其實這也證明了韓先楚領導的第三縱隊,行動迅速,就相當於是一支機械化部隊。
  • 上甘嶺戰役的頭號功臣,曾當過三個大軍區司令,他是誰?
    在開國將帥中有一個非常傳奇的將軍,他的一生創造了很多絕無僅有的戰績,而他勤奮好學的品質,也使得他被後人熟知,他是我國的開國中將,更是當過三個大軍區的司令,並且在上甘嶺的戰役中,他還取得了頭號功臣的稱號,他就是秦基偉。
  • 抗美援朝犧牲的十位名將,如不犧牲將會獲得什麼軍銜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廣大戰士們奮勇殺敵,力挫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將戰線從鴨綠江推到三八線,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當然,也有不少烈士們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不乏優秀的各級指戰員。 本文試著列舉其中十位。 首先說說比較出名的,六十七軍軍長李湘。 要問志願軍單日殲敵最多是哪支部隊?
  • 上將陳錫聯:毛主席臨終前為何將軍權交給他?鄧小平:他沒有野心
    父親陳永厚如願以償,陳錫聯上面是兩個姐姐,對於那個年代的人,兒子就是希望。原本家庭還算過得去,可是在陳錫聯3歲那年,陳永厚去世,母親一人要帶3個孩子,想想都是極苦的。為了讓大家吃飽,母親起早貪黑,可陳錫聯讀書的願望還是沒能實現。他八歲那年便被送去地主家放牛,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陳錫聯每次放牛都把牛餵得飽飽的,不敢有絲毫怠慢。
  • 他被稱為旋風司令
    全能將軍——曾克林曾克林是三縱隊的第二任司令員,1913年出生,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人,他1929年參加紅軍,先後擔任紅軍連指導員、紅二十八軍第三團參謀長等職務。抗日戰爭期間,曾克林歷任冀東軍分區參謀長,冀熱遼軍區第十六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務。
  • 紅軍改編八路軍,陳錫聯由師長降為團長,三個營長都是誰?一人後為...
    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危急存亡之際,1937年7月15日,我黨發出共赴國難宣言,宣布:「取消紅軍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統轄,並待命出發,擔任抗日前線職責」。
  • 三代人尋了60年 抗美援朝志願軍後代盼尋得外公遺骸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一名抗美援朝志願軍後代的尋親路三代人尋了60年 孫輩希望能在他墳前捧把土回家抗美援朝70周年 4 2020年7月8日,趙明山收到了「神筆警探」林宇輝為他外公——抗美援朝烈士王錫岐畫的畫像。趙明山興奮地將這幅畫像發給了小姨和舅舅看,「像!太像了!」
  • 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抗美援朝中率部全殲美軍 「北極熊團」
    公開資料顯示,詹大南出生於1915年,安徽金寨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十五軍團保衛局科員、第二十八軍直屬隊特派員。他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長徵和直羅鎮戰役,後任八路軍一二○師團組織幹事,第四縱隊獨立營教導員,冀熱察挺進軍大隊政委、營長、團長,晉察冀軍區分區參謀長、司令員和第二縱隊旅長,冀熱遼軍區師長,冀熱察軍區代司令員。詹大南曾參加了百團大戰、張家口保衛戰和平津等戰役,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軍長。
  • 蔣介石的八大金剛最終都是什麼結局?三個人活到了90歲
    大家都知道,八大金剛指的是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時期共有8位幹將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他們分別是: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劉峙、張治中、陳繼承。「八大金剛」自黃埔軍校始,就追隨蔣介石,在國民黨的黨政軍等方面握有重權。第一位是何應欽。何應欽早年留學日本,就讀於東京振武學校。
  • 八路軍129師的5位團長,1955年都是什麼軍銜
    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冀魯豫野戰軍第3縱隊司令員,先後參加上黨、邯鄲、魯西南諸戰役。1945年2月,任中共豫西第四地委書記、豫西軍區第4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原軍區第1縱隊第2旅旅長等職。率部參加保衛陝甘寧邊區和堅持豫西敵後抗日遊擊戰爭。
  • 他做過八路軍115師旅長、軍區司令,被萬人公審後槍決,活到了40歲
    接下來,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一位八路軍的猛將,最高職務曾擔任過軍區司令,卻因為一件事在建國後被執行槍決,只活了40歲! 這位八路軍就是邢仁甫,1910年7月出生在鹽山縣舊縣鎮,他的家庭是一個封建地主,他的父輩之前是一個青紅幫的土匪頭子,所以小時候邢仁甫對自己的家庭感到十分不滿,在他讀完中學後就選擇到北平去當兵
  • 志願軍的6位兵團司令員,回國後都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是啥?
    韓戰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場對外戰爭,面對的對手還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派出了優秀的將令來指揮軍隊,當時志願軍一共有六位兵團司令員,他們回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軍銜如何?第一位鄧華,鄧華是志願軍的副司令員,身兼志願軍軍團司令員,早期參加革命隊伍,一直跟著彭德懷作戰。
  • 抗美援朝:彭老總帶走林帥麾下三隻虎,這三隻虎分別指的是誰?
    當時毛希望林帥掛帥,因為當時東北邊防軍,大多數都是四野部隊,由林帥統領他們最為合適,但是林帥由於身體原因,拒絕了,但這是,毛又想到了粟,就讓羅瑞卿到青島請粟出徵,但是,粟司令的身體也不是很好,據說當時吃飯他都要把飯菜擺成一條直線,身體不能來回擺動,因此他也沒有掛帥出徵。 兩位有名帥才都由於身體情況,未能掛帥出徵,因此毛想到了彭老總,就這樣,彭總擔任志願軍總司令。
  • 四野名將韓先楚,為何到了三野的地盤上,當大軍區司令員?
    韓先楚是著名的旋風司令,他一生成名是在東北戰場,是在林彪麾下。應該說,林彪非常器重韓先楚。新中國成立之後,韓先楚被授開國上將,當了20多年的大軍區司令員,和許世友成就差不多。四野名將韓先楚,到了三野的地盤上當大軍區司令員可是,韓先楚又和許世友不一樣,許世友革命戰爭年代長期戰鬥在華東,新中國成立後,他是在華東地盤上,當大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嘛。
  • 老人到軍區門口見司令員,卻被秘書打發走了,司令連忙派車追回
    朱德之後,孫毅再無剃過鬍鬚,一直伴隨了他的一生,此後他憑藉自己的勇敢堅毅,先後擔任了紅五軍參謀長、軍區司令部諜報科科長等職,帶領部隊參加了我軍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在戰場上的他,更是力挽狂瀾,披荊斬棘,一路衝鋒向前,但無奈由於寡不敵眾,最終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