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幾任司令員都是誰?他被稱為旋風司令

2020-12-05 一壺濁酒論青史

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是一支英雄部隊,也是東野的主力縱隊,衛立煌任「東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的時對三縱印象深刻,在日記中稱該縱隊「動作之快,如同旋風般」,而國軍西進兵團司令廖耀湘也曾稱三縱隊為「旋風縱隊」。

第三縱隊先後有三任司令員,分別是程世才、曾克林、韓先楚。

首任縱隊司令——程世才

程世才是三縱隊的首任司令員,1912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人,他1930年加入紅軍,此後歷任紅四方面軍第11團連指導員、第33團政治委員、紅30軍第88師師長兼政治委員,紅30軍副軍長、軍長等職務。土地革命期間,程世才率部屢破強敵,33團善於夜戰是著名的「夜老虎團」。

在全面抗戰期間,程世才歷任冀熱察挺進軍參謀長兼第12支隊司令員、抗大分校校長等職務。抗戰勝利後,程世才率第12支隊主力從山海關進入東北,成為最早出關的部隊之一,之後歷任遼南軍區副司令員、遼東軍區副司令員、第3縱隊司令員、南滿軍區司令員、遼東軍區司令員、遼西軍區司令員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後,程世才歷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瀋陽衛戍區司令員、裝甲兵副司令員等職務。

1955年,程世才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90年11月15日因病逝世,享年78歲。

全能將軍——曾克林

曾克林是三縱隊的第二任司令員,1913年出生,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人,他1929年參加紅軍,先後擔任紅軍連指導員、紅二十八軍第三團參謀長等職務。

抗日戰爭期間,曾克林歷任冀東軍分區參謀長,冀熱遼軍區第十六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務。抗戰勝利後,曾克林率部進入東北,是最早入關的部隊之一,曾克林率部接受了錦州、瀋陽,成立了曾克林任司令員的瀋陽衛戍區,此後曾克林歷任遼東軍區副司令員、第3縱隊司令員、第7縱隊副司令員、空軍混成旅旅長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後,曾克林歷任海軍航空部副司令員、海軍後勤部副部長、海軍航空兵部司令員等職務。1949年秋,曾克林以一個普通學員的身份進入空軍第一航空學校,他是400多名受訓者中年齡最大的學員。

1955年,曾克林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當時授銜時,曾克林是唯一參加過海、陸、空三大軍種的將軍,也被稱為「全能將軍」,2007年3月12日因病逝世,享年94歲。

旋風司令——韓先楚

1948年初,東北行轅主任陳誠離職時,在日記中寫道:「韓先楚是很難對付的旋風司令,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他的部隊。」陳誠口中的這支部隊就是三縱,縱隊司令員是韓先楚。

韓先楚,1913年出生,湖北省黃安縣(現紅安縣)人,1927年他就參加了黃麻起義,之後參加了孝感地區的遊擊隊,1933年,韓先楚所在的遊擊隊接受整編,補充到紅25軍,他歷任224團副連長、連長、營長、紅15軍團75師團長、紅78師師長等職務。

在抗日戰爭期間,韓先楚歷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副團長、344旅副旅長、代旅長、新3旅旅長、冀魯豫軍區第3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務。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韓先楚率領抗日軍政大學學員一大隊到達東北,此後歷任第4縱隊副司令員、第3縱隊司令員、第四十軍軍長、12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後,韓先楚歷任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員、志願軍副司令員、州軍區司令員等職務。

1955年,韓先楚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6年10月3日韓先楚因病逝世,享年73歲。

結語

東北野戰軍有12個縱隊,1948年11月13日,東北野戰軍所屬的12個縱隊,依次改編為第38、第39、第40、第41、第42、第43、第44、第45、第46、第47、第48、第49軍。每個軍有4個師,每個軍的兵力最少的也有五萬,最多的超過6萬。

東野第三縱隊改編為40軍,首任軍長是韓先楚,抗美援朝期間40軍是首批入朝參戰的部隊,所屬118師打響了入朝第一槍。

相關焦點

  • 旋風司令韓先楚,麾下兩位虎將,在建國後授予什麼軍銜
    說到開國上將韓先楚將軍,相信了解,解放戰爭歷史朋友都知道韓先楚,他是解放戰爭中,第四野戰軍一員猛將。由於戰功卓越,在1955年授銜時,特意被毛爺爺提拔為上將軍銜。本來當時,評銜小組給韓先楚定的是中將軍銜,但是經過毛爺爺審批後,說;韓有功,中晉上。
  • 在四野,韓先楚是「旋風司令」,還有一個人被稱為「旋風勇將」
    三縱是第四野戰軍一支聲名顯赫的縱隊,四保臨江,攻四平,攻錦州,縱橫東北大地,陳誠、杜聿明稱之為「旋風軍」。提起這個「旋風軍」,大家都知道「旋風軍」司令韓先楚,其實,三縱的政委羅舜初也是個猛將,人稱「旋風軍」。
  • 此縱隊的兩任司令員是開國中將,他們手下一個文書,後來晉升上將
    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是個很特殊的縱隊,雖然番號靠前,但成立比較晚,而且其他野戰軍都沒有第五縱隊這個番號。這個縱隊的前兩任司令員都是開國中將,他們手下的一個文書,後來晉升上將,您知道嗎?1948年3月,東北野戰軍的獨立第一、第二、第三師,合編組建成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萬毅任司令員,劉興元任政治委員,全縱隊3.6萬餘人。萬毅後來被授開國中將,首任政委劉興元也是開國中將。1948年11月,我軍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第五縱隊改稱解放軍第42軍,萬毅仍任軍長。不久,由原第五縱隊副司令員吳瑞林接任軍長。吳瑞林綽號「吳瘸子」,打紅了朝鮮半島,後來也是開國中將。
  • 旋風司令韓先楚:機動奔襲連克40餘城鎮,杜聿明徹底病倒黯然去職
    所以在著名的四平戰役中,蔣軍一直以鄭洞國和梁華盛指揮作戰,而「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卻不見蹤影,就是這個原因,在北平白塔寺的中和醫院躺著呢。 東北我軍主力撤過松花江以後,杜聿明何嘗不想率大部隊過江與林彪決戰?他深知一旦讓我軍在北滿完成整補和整訓,恢復元氣之後就絕難對付了。
  • 四野名將韓先楚,為何到了三野的地盤上,當大軍區司令員?
    韓先楚是著名的旋風司令,他一生成名是在東北戰場,是在林彪麾下。應該說,林彪非常器重韓先楚。新中國成立之後,韓先楚被授開國上將,當了20多年的大軍區司令員,和許世友成就差不多。四野名將韓先楚,到了三野的地盤上當大軍區司令員可是,韓先楚又和許世友不一樣,許世友革命戰爭年代長期戰鬥在華東,新中國成立後,他是在華東地盤上,當大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嘛。
  • 這個旋風司令很特別,一政委與他搭檔,初次搭檔就鬧得不愉快
    東北野戰軍中,胡奇才、曾克林、羅舜初三位縱隊司令政委都與一位司令同時搭檔中,但有一位政委初次與他搭檔就鬧得不愉快,這位司令是誰,究竟是為何呢?這位司令叫韓先楚,人稱「旋風司令」,他太能打了,作戰風格硬朗,誰與他搭檔都會被奪去光環,羅舜初曾在與他搭檔兩年多裡,感覺自己非常 「委屈」。羅舜初是福建上杭縣人,從小就胸懷大志,15歲時報名參軍。因年齡太小,個子也不高,紅軍沒有接收他,一直等到兩年後,羅舜初才真正加入了紅軍。
  • 他被稱為打不死的「飛毛腿」,部下到上將給他敬禮,對他直呼首長
    一些早期投入革命的人,在新中國將軍的授銜中,卻低於自己以前的部下,比如詹才芳中將和被稱為「飛毛腿」的陳錫聯上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董必武是詹才芳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那裡學到了許多進步思想,並在第二年就投入到革命中去,參加了農民運動,也是一位著名的農民革命家,也是一位農民革命家。
  • 蕭勁光大將——毛主席欽點的新中國第一任海軍司令
    在這30年中,他的軍銜雖然沒有上升,但他的實戰經驗卻一直在累積。他參加了北伐,參加了南昌會戰,參加了漳州戰役、北上開闢了建寧等根據地、參加第四次反圍剿戰爭、參加滸灣戰鬥等,先後擔任過軍事政治學校校長、紅五軍團政委、任建黎泰警備區司令員、任閩贛省軍區司令員,任紅七軍團政委等職務。
  • 「旋風司令」韓先楚上將,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一生從未打敗仗!
    這次變動並沒有引起議論,甚至是獲得了叫好聲一片,原因就是我們這位「旋風司令」戰績皆勝,每次都把敵人打的落荒而逃。1913年1月30日,韓將軍出生在湖北省紅安縣的一個貧苦家庭之中。因為家裡條件不是很好,因此上學沒多久就被迫回家幫忙了。
  • 開國上將「旋風司令」:長途奔襲120公裡,28小時殲滅敵軍8000人
    有這樣一位開國上將,他曾經擔任過解放軍的「旋風司令」。在戰鬥中,他長途奔襲120公裡,他帶領部隊奮勇出擊,28小時內殲滅敵軍8000人,他就是解放軍四野的著名戰將韓先楚。解放戰爭時期,韓先楚擔任四野第3縱隊司令。
  • 1955年授銜時,年齡最小的開國中將有四位,他們都是誰?
    年齡最大的是傅連暲,授銜時61歲;年齡最小的是張池明,授銜時38歲,除此之位還有3人,也是在38歲時榮獲中將軍銜,他們都是誰呢?張池明湖北人,1932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這一年他剛滿15歲,先後在軍部擔任秘書,到達陝北後,被任命紅十五軍團作戰科科長。抗日戰爭打響後,張池明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作戰科科長,參加了平型關戰役。
  • 新四軍第四師成立後,首任三個旅長都是誰?一人為開國上將
    其中第四師的前身是八路軍第四縱隊,師長兼政治委員是彭雪楓,之後政治委員為鄧子恢,全師組建之初轄三個旅,即第十旅、第十一旅、第十二旅,那麼三個首任旅長都是誰呢?第十旅旅長——劉震劉震,1915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人,他1930年加入了孝感當地的赤衛隊,1931年參加紅軍,歷任紅軍連指導員、團政治委員、紅73師政治委員、紅75師政治委員等職務。
  • 解放軍軍銜最高的軍長是誰,只有他一人是大將
    一般會授中將,比如說第12軍的王近山軍長就是中將,也有上將,比如旋風司令韓先楚帶出了王牌的第40軍,他就是上將。當然了,還有更低的,比如第12軍軍長李德生和第30軍軍長謝振華就是少將。 那麼,哪位軍長的軍銜最高呢?他就是許光達,在解放軍的軍長中,只有他一人是大將。有人說了,不對吧,十大將其他人就沒有當過軍長嗎?
  • 開國大將不識水性,主席點名要他當司令:我看上你這個旱鴨子了
    大革命失敗後,蕭勁光再次前往蘇聯,進一步系統學習軍事知識,1930年,他回國後被派到閩粵贛特區,任參謀長,1931年,蕭勁光任紅五軍團政委。1934年1月,蕭勁光率部守衛黎川時,被敵軍攻破,當時博古等人撤了他的職務,並且準備將他殺頭,關鍵時刻,毛主席說「打擊蕭勁光是為了打擊我,是殺雞給猴看。」在毛主席的力保下,蕭勁光被免去死刑,但是他被開除了黨籍,並且判刑五年。
  • 不怕一萬,就怕萬毅:滿族軍銜最高開國將軍,我軍唯一5縱司令
    在解放戰爭中,我人民解放軍的四大野戰軍,曾用過縱隊(相當於軍)這一編制。有意思的是,一野(西北野戰軍)、二野(中原野戰軍)、三野(華東野戰軍)都繞開了「第五縱隊」這個番號。這主要是是因為「第五縱隊」這個詞,太臭名昭著了。「第五縱隊」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西班牙內戰期間。
  • 東北野戰軍的11萬兵力,3年內,如何發展到了100多萬?
    說起東北野戰軍,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在赫赫有名的四大野戰軍中,東北野戰軍的兵力最多。東北野戰軍戰功赫赫,從東北的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了海南島。在1945年,東北野戰軍剛剛成型的時候,總計只有11萬兵力。東北地區各方面的資源非常豐富,例如鋼鐵、煤炭、糧食等等。日本把東北地區是為了自己的資源供應地,對於自己至關重要。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之後,東北地區成了半真空地帶,誰能搶先控制東北地區,成為了重中之重。早在1945年9月,在《目前任務和戰略部署》中,提出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隨後,從各地抽調官兵進入東北地區。
  • 八大軍區司令對調,福州軍區陣容有點豪華,司令政委4人都是上將
    02首先司令和政委都是開國上將,兩位副司令也都是上將。司令員:韓先楚韓先楚,1913年出生,祖籍湖北。紅軍時期晉升較慢,直到到達陝北都是營長。日本侵華戰爭期間,他擔任副團長、旅長等職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他擔任過縱隊副司令。抗美援朝運動期間,他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兵團司令等職位。1955年授銜儀式舉辦,他被授予上將軍銜。在這裡尤其要說說他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表現。在第2、3次戰役中,他分別消滅敵人2個師和攻佔了敵人所佔據的重要城市。在作戰期間,他同朝鮮軍民結下了很深的情誼。
  • 應驗古話:無湘不成軍,志願軍的五任司令員,竟都是湖南的人
    中國戰爭史和軍伍歷史悠久,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五任司令員大家耳熟能詳,不過這裡我們先賣個關子,接著往下看你就知道他們是誰了。鮮為人知的是,他們都出自這個地方——湖南。第三任司令這湖南人身上出了名的狠勁。抗美援朝時的諸將領無不對他欽佩有加,因為他是唯一一位全程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志願軍高級首長。韓戰打了兩年零九個月,他從頭打到尾。他就是鄧華。1950年,鄧華被任命為東北邊防軍第十三兵團司令員,準備根據形勢隨時入朝作戰。他用三個月深入分析朝鮮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