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林路然)近期,秦皇島市部分醫療機構先後接診9例疑似因食用海虹造成的中毒病例,秦皇島市政府緊急下令全市範圍內禁止捕撈、銷售和加工海虹。海虹就是廈門市民口中的淡菜或青口貝。那麼,廈門是否有從秦皇島來的青口貝呢?
「中埔水產批發市場沒有從秦皇島來的青口貝。」夏商水產集團營銷部負責人表示,中埔水產批發市場管理著全市80%左右的水產品銷售,只要是從外地進入廈門批發銷售的大宗水產品,都經過這裡統一登記,再分銷至全市各處。根據中埔水產批發市場統計,在廈門批發銷售的青口貝都產自廣東,每天約進貨3800斤-4000斤。
「青口貝的批發量比較少。」中埔水產批發市場的工作人員說,廈門沒有專門的青口貝經銷商,主要由6家經銷商將其和其他水產品一起搭配分銷到市場、餐館。市民只要認準正規經營的店鋪,就能確保不會購買到從北方來的青口貝。
據了解,青口貝多出現在廣東、北方沿海地區的餐桌上,廈門市民吃得少,一般採用連殼帶內臟一起烹煮。在烹煮貝類前先除去其內臟,並且儘量避免食用烹調汁液,每次進食不宜過多。
海虹,學名貽貝,廈門市民多稱其為淡菜或青口貝。秦皇島的青口貝是攝食有毒單胞藻,才在體內富集形成毒素,也許與當地水質汙染有關。(廈門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