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排2歲孩子的一天,做到玩和兼顧學習,有孩子父母必留著收藏

2021-01-10 育兒小知識M

2歲的寶寶已經有了自主意識,很多事情她喜歡自己做主,並且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這時父母不妨放手讓她去做,只要是在安全範圍內,都可以讓她自己做。2歲後是屬於寶寶第一個叛逆期,同時也是寶寶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父母千萬別錯過這個時期,不然孩子越大越不好管理。

每個寶寶發育情況不同,就拿我家孩子來說吧,以下分享寶媽可以作為參考。寶寶一天的安排大概情況如下:

上午:

早上7:30左右起床,起床後先泡120ml的奶粉給她喝,喝奶粉的同時可以讓她看15分鐘左右的動畫片,看手機的時間父母要把控好,不然容易傷害寶寶眼睛,另外,寶寶通過看手機裡的人物也是可以增長知識的。

早餐時間:

8:30左右吃,早上給孩子做一份易消化營養早餐,可以煮粥喝,每天換著不同的粥喝,並詢問寶寶今天喝的什麼粥或者寶寶看看今天媽媽給你炒的什麼菜,這種方式可以增加寶寶對這個食物名稱的印象,這就做到了,邊吃飯別學習,寶寶也不會反感。

戶外活動:

可根據天氣情況來定,天氣不冷不熱的情況下,我一般帶孩子9:30左右出去玩,玩1-2個小時不等,我喜歡帶她去健身廣場玩,因為裡面有很多健身器材,而寶寶在玩中可以鍛鍊她的手眼腳協調能力。

還可以讓寶寶和同齡或比她大1-2歲的寶寶,一起跑著玩,一起撿樹葉樹枝,一起撿小石頭放瓶子裡,一起鏟土放小推車上,一起踢球玩、一起做遊戲等等,一些比較含蓄的小寶寶,父母可以幫助孩子交朋友。其實,戶外有很多好玩的,父母可以引導著寶寶玩。父母多帶寶寶出去玩,可以鍛鍊寶寶社交能力,還有語言發育能力,還可以發展孩子的各種大運動能力,當寶寶撿小石頭時,可以鍛鍊寶寶手部精細動作。

另外,帶孩子在戶外玩,要注意寶寶安全。多讓孩子運動,可以增強寶寶抵抗力,不易生病,強身健體,多運動寶寶吃的香睡的香,還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大腦的發育。還能增加寶寶對外界的認知,還能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和想像力。所以寶媽一定要多帶孩子出去玩。

中午:

寶寶從戶外玩回來後,我會先給寶寶吃些水果,然後開始做飯,做飯的時候可以讓寶寶一起宰菜葉洗菜,寶寶會很開心,讓寶寶加入做飯她會很有成就感,同時還能鍛鍊寶寶動手能力。

午餐建議:

給寶寶做一些葷素搭配食物,例如:可以吃些含鈣、高蛋白、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食物,來補充寶寶身體所需的營養,不過孩子的飲食要多樣化,營養均衡。

午餐時間:

我們吃午餐的時間一般是12:30-1點左右,基本上1:30就吃完了,吃完後我會陪寶寶在家門外玩滑板車,一起散步,一起挖土等,玩到2點鐘就讓她回屋了。

然後開始在室內玩,放些音樂聽,一起搭積木,一起玩拼圖。像搭積木和玩拼圖,可以鍛鍊寶寶想像力、動手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創造力、還有寶寶精細動作能力。所以寶媽在空閒時間內一起陪寶寶玩吧。這樣做還能增加親子關係。寶寶差不多玩到3點鐘我就會讓她睡午覺了,午覺一般睡1個半小時-2小時左右。

下午和晚上:

等寶寶睡醒後時間到5點左右,等她起床後先讓她吃些水果和小零食,然後帶她在家門口散散步。晚上我們6:30左右吃飯,等吃完晚飯後,先在室內玩搭積木30分鐘,然後給她洗漱好,七點多坐到床上,在7:30左右給她泡120ml的奶粉和,在喝奶期間給寶寶看15分鐘左右的動畫片,到時間後開始給她讀繪本。

我家寶寶從1歲半左右開始每天晚上都要讀30分鐘-1個小時左右的繪本,這期間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每次上床後她會主動讓我給她講繪本,並且她的語言發育很好,到2歲基本什麼都會說,我覺得這跟讀繪本有很大的關係。

讀繪本的好處:可以刺激寶寶語言發育,還能培養寶寶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同時,我感覺這也是很重要的早教教育方式之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關注育兒小知識M,來了解到更多關於孕產和育兒知識,如果你閱讀這篇文章後,覺得很好,別忘記點讚和分享給你的朋友們,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2歲孩子出現「小黑牙」,和糖果沒有關係,是父母的壞習慣所導致
    看到一些網友的留言,他們和我也有一樣的苦惱。有的2歲半,牙齒黑了兩顆。有的1歲八個月,兩顆門牙齲齒很嚴重。有的1歲半,牙根都發黑。國家衛生組織第4次口腔健康調查顯示:我國5歲以下出現齲齒的孩子有70.9%。孩子齲齒率出現增加的趨勢,不能再用過去的經驗套在現在的孩子身上。
  • 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合格的父母,硬套「白貓黑貓論」
    但是,很多父母會提到,「你這段學習狀態怎麼樣?有什麼難處嗎?」孩子的學習成績往往成了父母面部表情的調節器。父母鮮為考慮到的是,孩子最需要父母能和他們說說怎樣才能考出好成績。可馨育兒說馨媽強調,若父母通常以自身太忙搪塞並忽略孩子的學習狀況,這種只求結果,不問過程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不合格父母的表現。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 聰明父母給孩子收藏最好的學習英語方法,孩子在不知不覺記牢單詞
    聰明父母給孩子收藏最好的學習英語方法,孩子在不知不覺記牢單詞 2020-11-18
  • 《與內心的父母和解》:學習療愈自己,也學習做理解孩子的父母
    《與內心的父母和解》:學習療愈自己,也學習做理解孩子的父母《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的作者王雪巖老師是一名知名的心理諮詢師,也是一位專欄作家,她從事心理學研究十幾年,她的文筆優美流暢,解秘日常瑣事中隱藏的心理學,讓讀者很有親切感,她也成為了知乎的心理學大V,擁有了幾十
  • 小學語文一二年級看圖寫話圖片和範文,趕緊收藏給孩子學習
    小學語文一二年級看圖寫話圖片和範文,家長趕緊收藏給孩子學習  小學一二年級語文當中的看圖寫話是每個小學生的必修課,考試必考的題型,想要提高小學語文成績,看圖寫話必須分數高。很多家長看著看圖寫話覺得很簡單,但是真正在輔導孩子寫看圖寫話作業的時候發現自己又不這麼會了。
  • 早教不是學習知識,而是開發潛能,0—6歲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聰明
    《小七老師育兒說》一書中寫道:很多人對早教有一種偏見,覺得是讓孩子過早地進行知識學習,但真正意義上的早教主要包括3件事情:開發孩子潛能、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這3件事對於0——6歲孩子的成長是極為重要的。今天推薦一套《DK中英雙語幼兒玩具書》,能開發孩子潛能,滿足多方面敏感期需求和發展情感技能。
  • 4歲孩子學會2000英語單詞上熱搜,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習慣?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天生就有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3-6歲的孩子正處於大量吸收語言和知識的黃金時期。 只要稍微做一些引導,孩子就能開啟天賦,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學習方式,在快樂中主動學習!
  • ...樣的孩子不容易沉迷手機遊戲?父母能做到這兩點很重要 | 兩會伴讀
    如果小編問您,管教孩子哪方面最讓人頭疼,相信10個家長裡得有8個說是「手機」,手機簡直成了很多家長的一塊「心病」。居家學習那段時間,深圳梁女士12歲的兒子在家以上網課的名義,拿著手機玩遊戲、看直播。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孩子偷拿父親手機進行充值,在遊戲平臺花費1萬多元,並給某網絡平臺的遊戲主播打賞了12萬元左右。
  • 認真陪孩子玩的父母,會讓孩子「越玩越優秀」
    因此,當我們長大、為人父母之後,或許是潛意識裡那份童年的缺失,讓大多數父母都會有這樣的共識:陪著孩子一起玩很重要。但是,究竟應該陪孩子玩些什麼遊戲呢?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玩對了」遊戲,還可以讓你的孩子「越玩越優秀」?
  • 一到學習時間,孩子就磨磨蹭蹭,父母這樣做讓孩子主動學習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會陷入這樣的一個瓶頸期:當父母決定放手孩子的學習後,失去父母催促提醒的孩子開始整天在家念叨著要努力學習,要寫作業,但是,手卻一直拿著手機玩遊戲,有時候一玩就是一整天,自己作業沒完成之後心情又十分煩躁,氣急敗壞,父母管教反而導致問題更加嚴重,但如果不管的話孩子自己又沒有能力管理好自己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嘗試4個方法,孩子才會有好未來
    有自信心的人就相信自己的力量,通過努力確保他有所作為。自信來自哪裡?是在後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中培養起來的。教育專家認為:孩子有沒有自信與老師和家長的教育密切相關。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教師需要鼓勵更多的孩子,多鼓勵,讓孩子樹立積極的態度和有控制的潛在概念,困難面前說:"你行,你一定能行"。
  • 3 6歲的孩子常玩這5種遊戲,能提高專注力,記憶力也一天比一天好
    專注力高對娃有什麼益處有研究發現,98%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但只有1%的孩子是天才智商,剩下1%的孩子智商偏低,絕大部分孩子的智力水平相差沒有多少。1、提高未來學習能力孩子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的大腦便會主動探尋未知的東西,以此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 學習成績靠前的孩子背後站著怎樣的父母
    其實每個父母應該接觸或學習一些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1.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很多人聽來覺得很虛,其實不虛。孩子就是你這個原件的複印件,你樹立給她一個什麼榜樣,她就會在這個方向上靠近。在孩子小的時候接觸最多的成年人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把父母當做榜樣甚至偶像是很多孩子的習慣。
  • 如何讓孩子遠離危險?有遠見的父母都這樣做……
    通過這件事,我們應該受到一些啟發:有時候孩子不知道危險,才是最大的危險。01冒險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家長深有體會,我們覺得危險的事情,不讓孩子去做,可他們卻偏想去試試。想起周末帶孩子到小區廣場玩,遇見一個背著媽媽偷偷玩單槓的8歲男孩。
  • 孩子頻繁做噩夢,父母應該如何引導?
    前兩天,有位家長反映:「我家寶貝上一年級,平時是個膽大心細、活潑好動的姑娘,最近就像變了一個人,因為經常性做惡夢,孩子白天的精氣神都特別差,飯量驟減,每天緊張兮兮的!」通過和對方進一步溝通,我才了解到這個6歲多的小姑娘,最近經常通過手機看恐怖動畫,所以晚上頻繁地做惡夢、大半夜驚醒,一邊哭喊一邊說夢話。
  • 孩子一說就哭,面對易哭的孩子不要吼,父母做到四點更有效
    導語:孩子一說就哭或者容易哭,就會使父母心煩氣躁,不知怎麼辦才好。與同學打電話,正巧她家的5歲的寶寶在哭,聽孩子哭的撕心裂肺,我告訴同學先哄孩子,趕緊掛了電話。兩個小時後再聯繫,我問同學:「怎麼了,怎麼哭這麼厲害?」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各年齡段孩子電子產品使用建議來啦~
    不少家長都在為孩子沉迷手機等電子產品頭疼。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今天這篇文章,推薦老師轉給家長。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有關幼兒接觸電子屏幕時間的建議報告。報告建議,2歲以下幼兒不要接觸任何電子屏幕,2-5歲兒童每天接觸電子屏幕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
  • 父母把孩子的手辦送人,孩子把父親的茅臺倒掉,來呀,互相傷害呀
    從孩子進入學校開始,再到孩子的不斷升學,「學習」這件事就成為孩子最首要的任務。 許多父母都會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想要將所有精力集中在學習上,就需要幫助孩子摒棄一些雜念,包括平時的興趣愛好。
  • 如何讓孩子認識公共道德?父母該如何應對:孩子缺乏公德的行為
    事發當天,9歲的小男孩劉某某和黃某某騎自行車到靜寧寺玩耍並趁工作人員不注意時拿起了滅火器互相噴,玩得不亦樂乎。等到工作人員發現時,這倆孩子已玩壞了寺內23個滅火器,最終熊孩子家長賠償寺內4000元人民幣。
  • 一流的父母,在孩子4歲前,都在培養這些能力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最重要的成長敏感期有各自不同的成長側重點,時光不會倒流,成長亦不可逆,把握每一個成長階段,做該做的事,對父母來說,也並不只是說說那麼簡單,我的孩子,今年也4歲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聊,4歲之前,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哪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