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學校的教師,才真正稱得上「起得比雞早 睡得比狗晚」。每天所著的工作,多半與教學無關:三頓飯看餐廳,晚上入學生宿舍,一天24小時待命。
筆者曾長期在寄宿制中學工作,因故回到離家較近的非寄宿制小學任教後,有鄰居街坊詢問是不是從此工資待遇降低了,我告訴他們是一樣的。我私下對人表示,每個月給我另加500元,我也不願意重回寄宿制學校了。
在中學的時候雙休日是不完整的:學生周日晚上有自習課,教師有例會。我們這些農村教師多數是業餘農民,農忙時節雙休日得下地幹農活。有一年秋天的周日下午我開著手扶拖拉機往家裡運送玉米棒子,在鄉間小路上轉彎時熄火了。此刻眼看就要到了學校開會時間,後面還跟著其他車輛等著通行,匆忙間沒有把柴油機搖把安放停當就奮力搖臂,只聽「啪」的一聲輕響,嘴唇一麻,一顆門牙給打掉了。
寄宿制學校的教師起得早睡得晚:晚上回家必須等到學生下了晚自習,安頓好睡了;這個時候已經是九點多十點鐘了。第二天早上學生是5:30起床,老師必須提前趕到。我家距離學校20裡,騎電動車最少需要20分鐘,我的鬧鐘定在4:30。
其他季節還好,三九天就不好過了。穿得再厚也容易凍透,半路上手腳疼痛得忍不住,只好推著車子跑一段再騎一段。如果遇到大霧,全程看不清路,再或者雪後結冰更是一路上戰戰兢兢。
自從回到小學之後,徹底遠離了這樣的痛苦。現在我早上6:40左右到校,下午5:00之後離校。縱然一到學校就常常不離教室,其餘時間則「熙熙而樂」。
我們鄉之前推行「雙向選擇」,校長和教師像談戀愛,一方不同意就成不了。現在大家都不願意去中學和那兩所寄宿制小學,於是鄉中心校只好「拉郎配」:指定教師去這三所學校,剩下的教師,你們隨便。那些被分配在寄宿制學校的老師心裡怎麼想,我不知道;反正像我這樣的,一旦被允許到非寄宿制小學任教,就感覺如遇到特赦。
今後,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寄宿制學校將越來越多。如果不儘快釐清教師職業邊界,他們以「無限責任主體」身份承擔了不能承受之重卻得不到合理的報酬,將嚴重挫傷其工作積極性。
教師這一職業是神聖的,但具體到每一位教師,他們也是普通的勞動者。一則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他們不是「全職保姆」,擔當不起來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全部責任;二來是要真正落實多勞多得、按勞取酬原則,不能讓多幹活的人吃虧。
我們期待更加合理科學的教師行業標準和績效評定辦法儘快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