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馬路的沒有環衛工身份,一些有身份的卻不掃馬路"

2021-01-11 央視網
"掃馬路的沒有環衛工身份,一些有身份的卻不掃馬路"

原標題:

  沒有社會保障,替人頂崗幹了5年的環衛工,清掃馬路時遭遇車禍昏迷數月——連日來,河南濮陽市62歲環衛工毛喜梅的遭遇引發關注,也將環衛行業「替崗」這一存在已久的「潛規則」暴露在公眾視野。

  毛喜梅所在的環衛隊負責人直言,他們隊380多名環衛工裡,有很多人都在替崗。「真正掃馬路的人,沒有環衛工的身份。一些有環衛工身份的人,卻不掃馬路」,這一怪象從何而來,該如何解決,引人深思。

  車禍肇事方提行政複議:她不是環衛工

  4月4日上午,62歲的毛喜梅從濮陽市中醫院的ICU病房出來,住進了外科普通病房,手指輕微能動,眼睛也會轉動了。此前,她已經昏迷了3個多月。

  2018年12月27日早晨7時,毛喜梅在濮陽市一交叉路口西500米處清掃馬路,被一輛銀色日產騏達轎車撞飛,全身包括顱腦、肋骨多發骨折,大腦嚴重出血,生命垂危。

  毛喜梅的女兒劉瑞娟說,雖然母親已經60多歲了,但因為家庭困難,依然要靠清潔馬路為生。母親住院到現在,已經花去了20多萬元,除了肇事者支付一部分外,其餘的花銷都靠自己和丈夫在外面借。為了照顧母親,她把工作也辭掉了。

  2019年2月15日,濮陽市交警支隊出具了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肇事司機負事故全責。

  劉瑞娟本以為有了這個認定書,母親毛喜梅後續的治療費用就有了著落。但一個月後,肇事司機提起了行政複議,理由是:毛喜梅不是環衛工人,她就不應該上路,要求交警部門對事故責任重新劃分。

  這讓劉瑞娟一家人傻了眼。

  原來,毛喜梅已經掃了5年馬路,但在環衛隊的名單上,負責她清掃路段的人,卻叫「李群山」,毛喜梅其實是在替崗。

  針對交通事故肇事方提起行政複議指出毛喜梅不是環衛工人,濮陽市交警支隊對行政複議做出了再次判定,重新做出了事故責任認定,結果仍然認定肇事車司機負事故全責。

  替崗5年,每年一籤自擔責任保證書

  經過調查,毛喜梅替一名正式工李群山頂崗5年的事實被查證。

  濮陽市示範區環衛隊負責人黃亞峰告訴記者,示範區的環衛工作,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委託給濮陽市富邦勞務公司負責,由勞務公司負責聘用環衛工。在毛喜梅的事故發生後,富邦勞務公司曾給環衛隊做過書面解釋:該路段的環衛工是李群山,毛喜梅是李群山個人僱用,替李群山掃馬路。

  負有具體管理責任的勞務公司負責人也向當地媒體訴起了苦:「有些是家屬替崗,同村村民替崗,這都沒法仔細追究。而且環衛工人不打卡不籤到,每天凌晨掃路,不好監督和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勞務公司,一份留存備案的請假條顯示,毛喜梅替崗的當事人李群山因「家中有事」,從2018年11月4日到2019年11月3日,請假360天,其間由毛喜梅替崗,「發生一切問題與示範區環衛隊無關」。

  請假條下方,還有一份內容相似,毛喜梅籤署的保證書。這份附帶保證書的請假條不是手寫,而是機打的統一格式,當事人只需填上名字和日期即可。

  這樣的請假條和保證書,毛喜梅一年一籤,已經籤了5年。

  「她其實是在替李群山掃馬路,而不是我們安排她去掃馬路,是李群山給她發的工資。」黃亞峰說。

  表面上「相安無事」,實則容易引發勞動糾紛

  真正掃馬路的人,沒有環衛工的身份,一些有環衛工身份的人,卻不掃馬路——在毛喜梅所在的濮陽市示範區環衛隊,其負責人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直言,全區380多名環衛工人中,大部分都存在替崗現象,而且已經存在多年。

  依照國家市容環衛行業管理規定,環衛作業實行定人定崗,不允許找人替崗作業,正式工更不允許花錢僱臨時工替自己幹活。濮陽市示範區環衛隊委託的第三方勞務公司負責人也表示,公司很早就發現了替崗現象,也有明確規定不許替崗。

  那麼實際中,像毛喜梅這樣的頂崗替崗為何仍有不少?

  對此,負有監管責任的濮陽市示範區環衛隊負責人表示了無奈。「他們(被替崗者)之所以要佔著這個名額又不幹活,是因為環衛工是有社保的,特別是養老金,這樣他們老了以後,可以有一份退休工資。」該負責人說,這些佔著崗位的環衛工,都是示範區建設範圍內的動遷戶,幾乎都得到了豐厚的補償款,很多人都不需要也不願意幹環衛工,「工資少,活又累」。

  據介紹,濮陽市示範區在建設之初,因為拆遷徵用了一些村莊的土地。環衛隊成立後,當地就要求勞務公司在聘用環衛工時,要選用附近的村民,由村委會推薦村民上崗,為他們繳納保險,支付工資。當地人也稱之為「佔地工」,本意是為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

  河南陸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漢賓認為,像毛喜梅這樣未與用人單位籤訂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也由他人發放的替崗情況,她與實際用人單位之間是不構成事實勞動關係的,「當然,毛喜梅和僱主李群山之間嚴格來講存在一定的勞務關係。」

  陳漢賓告訴記者,如果替崗者在崗期間受傷,沒有肇事者這種第三方責任主體存在,其保障就只有自己購買的人身意外保險。但人身意外險在實際理賠時也容易產生糾紛。

  「需要強調的是,現在很多環衛工人年齡偏大,如果年滿60歲,不符合勞動者就業的法定年齡,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不存在法律意義上的勞動關係,這就非常容易引起勞動糾紛。」陳漢賓說。

  有輿論認為,一方面一部分「在冊」環衛工不能不履行職責還佔用社會資源,另一方面,政府有責任加強對接受服務外包公司的監管力度,規範接受服務外包企業的行為,使其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

  「這種替崗表面上相安無事,事實上是違規的,也被證明是脆弱的。一旦替崗者遭遇不測,潛在的隱患就會暴露出來。」有專家指出,行政手段和措施的意義不在於簡單地讓這些被替崗的人返崗,而在於規範管理,加大保障力度,將替崗者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之內,使其享有應有的勞動安全保障和社會福利待遇。(工人日報記者 餘嘉熙 本報實習生 王瑞)

相關焦點

  • 上饒市信州區陳冬花:自製鐵掃帚掃馬路十年
    14日,陳冬花的鄰居廖先生,指著櫧溪北路段路旁十幾家商鋪告訴記者,陳冬花並不是環衛工人,但是義務掃馬路的工作,陳冬花一幹就是十年。清掃馬路的範圍,也從原來的600米擴展到近1公裡長。  據了解,陳冬花清掃的這條馬路位於上饒縣和信州區交界處,該地段雖劃入上饒縣範圍,但卻在信州區轄區內,成了「無人問津」的地段。由於沒有配備養路工人,這條路很快便成了一條「黃沙」路。
  • 吹風掃落葉,汕頭環衛工人保潔有「神器」
    平時我們總說「秋風掃落葉」。隨著「白露」節氣到來,鮀城大街小巷及綠化帶內的落葉開始增多,而一些「藏身」於樹窩夾縫落葉,也增加了環衛工人的清掃難度。近期,我市一些環衛工人就出動「神器」,用「噴槍」設備「掃」地。
  • 遼寧撫順市委書記掃大街 被眼尖「的哥」認出
    王桂芬和環衛工人一起掃馬路  本報訊(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主任記者 劉果園)穿上環衛服裝,與環衛工人一起清掃街道、一起吃盒飯,撫順市委書記義務做了一天環衛工人。  昨日,一組撫順市委書記王桂芬與環衛工人一起掃大街的圖片,贏得網友喝彩:這不是「芬姐」嗎?「芬姐」辛苦了!讚一個……  書記掃馬路 提前10分鐘到場  3月22日,撫順市委書記王桂芬以一名普通機關幹部身份,參加了環衛工人體驗日活動。  「書記提前10分鐘就到場了。」
  • 南京高淳區用上環衛綠化「大管家」,一把掃帚掃到底
    中國江蘇網11月17日訊(通訊員 陳文 記者 徐潔)道路整潔、樹木蔥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但長期以來,掃馬路的屬於環衛,修剪花草的屬於綠化,各家自掃門前雪。南京高淳區在2019年前,環衛作業、綠化養護歸屬11家單位負責,推諉扯皮的事常發生。
  • 平凡的環衛工,彌足珍貴的美
    每次路過環衛工人身邊,我都留意一下他們的工作,在心裡感受一次他們的辛苦。從事環衛崗位的一般都是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極少會有一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在大多數人的意識裡,環衛工人可能都是找不到其他的工作崗位,才來幹這種又髒又累的活。
  • 馬路吹風機地縫都清淨
    馬路吹風機作業 馬路吹風機上場步道板縫都清淨 13日9時許,記者來到果戈裡大街與河溝街附近看到,環衛工穿戴背負式馬路吹風機(也可叫肩背式吹風機),利用吹出的風,將藏匿於人行步道板、信號燈下、護欄下等縫隙中的積雪清理出來。
  • 合肥1.3萬名環衛工人披星戴月 用大掃把掃出美麗合肥
    發廣告的經常將紙片扔得滿地都是,夜裡賣小吃的留下不少塑膠袋,沿街門店隨意往外傾倒垃圾,就連地面上還有不少殘留油漬……面對這樣的工作環境,朱秀芳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把馬路掃得乾乾淨淨,讓大家走得舒心放心。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朱秀芳等環衛工人們的臉上時,汗珠已沁滿了他們的額頭,他們腳下的道路也已經打掃得乾乾淨淨。但對於朱秀芳來說,一天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 「今天我當環衛工」!看小志願者們勞動節有啥感想
    組織的老師請了兩位環衛工人阿姨來幫我們解答一些對於環衛工人工作方面的困惑,以及讓我們體驗一下他們的日常生活。在問問題的環節中,我們可以對他們問任何關於環衛工人們的問題。於是同學們就躍躍欲試,爭先恐後地問問題。有的問「是不是你們掃完一遍馬路就可以休息了?」有的問「你們最討厭的天氣是什麼?」有的問「你們是不是有機器人幫你們掃?」還有的問「你們休息時間多長?
  • 曝張一山是韓紅侄子 深夜出街掃大街為環衛工募捐
    在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包括韓紅、李易峰、張一山等在內的一眾明星現身北京市東城區街道,陪環衛工人掃大街,韓紅等人將大量禦寒物資以及捐款送到東城區環衛服務中心,這裡聚集的上百位環衛工每人收到了一個來自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的暖心包,裡面包含保溫杯、棉手套、棉帽、羽絨馬甲等。
  • 現代詩:環衛工人|巷道|掃著|環衛所|掃把_網易訂閱
    01-11 05:54:21 來源: 夢飛搞笑 舉報   那年花開  進了環衛所
  • 「小燈泡」守護「馬路天使」大安全
    漆黑的夜晚、寂靜的街路、昏黃的路燈、疾馳的車輛……這樣帶著瑟瑟寒意的冬日清晨裡,如果有人穿著一件「一閃一閃亮晶晶」的「燈泡衣」出現在馬路上,定然格外醒目。近日,大武口區320名環衛工人統一配發了這樣一件閃閃發亮的新版環衛服。
  • 秋風掃落葉
    幾場秋風後,樹葉紛紛落下,馬路邊、公園裡增加了許多清掃樹葉的工人。草叢中的落葉越積越厚,有紅的,黃的,深棕色的。不知別人對落葉怎樣?我一看到它,就會想起小時候跟隨母親一起掃落葉的情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裡,自從我記事起就挨餓受窮,缺衣少穿。
  • 日本為什麼沒有環衛工,甚至大街上連垃圾桶都沒有?
    來過日本的或許聽說過,日本的大街小巷一般都是非常乾淨的,大家很多就想那肯定有很多的環衛工吧,得天天的掃,實際上我來告訴你們,日本沒有一個環衛工,不僅如此,而且日本的大街上還是沒有垃圾桶的,就算你走上七八十條也街不會找到一個垃圾桶。
  • 天氣轉涼落葉滿地 濰坊環衛工一天工作時間超9小時
    環衛工人在街頭忙碌秋意濃、落葉飄 環衛工一天工作超過9小時如今濰坊氣溫持續走低,給廣大環衛工人的工作帶來了嚴峻考驗。10月27日,在濰城區和平路路口的西側,環衛工人胡師傅正在俯身打掃馬路上的落葉。到了上午9點,胡師傅已經在戶外整整忙碌了近3個小時。「這兩天氣溫降得很快,樹上的葉子都泛黃了,一陣風吹過,大片葉子飄落,即使是不停地掃,短時間內也很難清掃乾淨。」胡師傅告訴記者,「從早上5點多開始,我就在這裡清掃馬路,除了抽一點時間吃點早餐外,難得有時間休息。」記者看到,由於持續忙碌,胡師傅的額頭上已經滲出了汗珠。
  • 【清潔工作文】最美環衛工
    最近,我總在湖南都市頻道看到有最美交警。最美女大學生。最美環衛工,這樣的評論,在這裡我很想說說這位最美環衛工。  最美交警說的是一位交警在他所管轄的街道旁有一所幼兒園,每天早上送小孩的車停在路邊很容易堵車,於是他就想到了;車一來他就上前開門抱著孩子送到幼兒園門口的老師手中,這樣就解決了家長下車抱小孩送的幼兒園門口的這段時間,同時也解決了交通堵塞問題,這一幹就是三年之久。這樣的事或許很多人覺得我也能做到,但是下面這位環衛工所做的事,很很多人做不到了。
  • 環衛工人賦 掃星澄月光輝照,杜絕蠅蟲腐敗淫
    環衛工人照片環衛工(古風)作者/金華君近聞山東臨沂境,暴風雪中一僵心。橫街直躺何人曉,臨涕長流江水吟。庚子年初新冠戴,庚子年尾冷酷侵。掃星澄月光輝照,杜絕蠅蟲腐敗淫。東方啟明星未醒,環衛出門黑森森。地面天公鋪冰板,枝頭冷劍懸長林。暗祈城市容貌麗,自願單衣寒不禁。青年網紅薪酬漲,年高薪澀重擔任。欲揭小鍋愁稀粥,常聽破屋風歌音。多年皺紋硬如鐵,一宿無涯擁薄衾。夢裡謀劃明日事,遴選廢物當黃金。
  • 環衛工雪天路邊死亡,更多細節曝光……
    當地環衛工一般是在早上6點開始工作,但落葉較多或清雪除冰的天氣和季節裡,環衛工人們需要在清晨4點就上班。因此,寒潮來臨前,公司一般會提前為一線環衛工人發放棉衣、保溫杯等禦寒裝備。這些環衛工人每個月的工資在1000到2000之間。搜丨各界聲音環衛部門負有責任!此事讓人感嘆,也令人悲傷!一個年紀這麼大的環衛工人,這麼冷的天氣出去掃雪,竟然把自己凍死在馬路邊上!
  • 大風過後落葉成堆 連雲港環衛日均清掃落葉5噸
    雖然落葉很美,卻給環衛工人保潔增加了困難。為了確保城市路面的潔淨,連雲港市環衛部門積極行動起來,採用「人工+機掃」結合的模式,近日每天都清理落葉重約5噸,讓城市更加整潔。每天環衛工清掃落葉量比日常增加2噸近日,寒風使落葉大面積地掉落,給原本潔淨的路面鋪上了厚厚的一層「黃金甲」,環衛工人們不得不加班加點,突擊加大落葉路段的清掃力度。
  • 3歲雙胞胎姐妹幫清潔工奶奶掃馬路引關注 圖
    記者昨天尋訪到事件發生地的南京清涼門大街湛江路路口一公廁附近,了解到原來這裡是這對3歲的雙胞胎姐妹和媽媽以及奶奶居住的地方,她們的奶奶李靜今年50歲,六合人,是鼓樓環衛所的一位清潔工,負責該公廁以及附近小公園的清掃。
  • 男子停車擋住垃圾桶,被環衛工倒滿垃圾,處理結果大快人心
    有些車主也不敢把車停在垃圾桶旁邊,就害怕影響環衛工人倒垃圾,又怕被人丟上垃圾。車主張先生在馬路邊發現了一排停車位,上下班高峰期所有的車位都停滿了,唯獨剩下了垃圾桶旁邊的一個車位。張先生出於無奈只能把車停在垃圾桶旁邊,張先生認為自己雖然停在垃圾桶旁邊,但是也沒擋著環衛工人幹活,應該不會被倒上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