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徒步,騎駱駝,徵服沙漠最高峰,已經成為了沙漠旅途者的挑戰。然而面對這樣一片漫天的黃沙,乾旱的氣候,不適的環境,瑟瑟的劣風,只會讓人感到恐懼與絕望。它不是新疆的塔克拉瑪幹木沙漠,甘肅的庫木塔格沙漠,而是是位於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的巴丹吉林沙漠,它會讓感到希望與生命,並且發現它的美,超乎你的想像。
這是中國的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它的面積相當於40個香港的大小,它有著世界上最高的沙山——必魯圖峰,被稱為「沙漠珠峰」。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是沙漠中的湖泊竟然多達100多個。高聳入雲的沙山,神秘莫測的鳴沙,靜謐的湖泊、溼地,構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獨特的迷人景觀。
奇峰、鳴沙、湖泊、神泉、寺廟堪稱巴丹吉林「五絕」。受風力作用,沙丘呈現滄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觀。巴丹吉林沙漠佔阿拉善右旗總面積的39%,相對高度200~500米,是中國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寶日陶勒蓋的鳴沙山,高達200多米,峰巒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錯落,沙子下滑的轟鳴聲響徹數公裡,有「世界鳴沙王國」之美稱。
登上頂峰,俯瞰所有的沙漠景觀,此刻你就是最高峰。相對於「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來說,那便是大巫見小巫,足以體現出頂峰的氣勢有雄偉。你知道鳴沙嗎?來到世界上最大最震撼的鳴沙山,身體放鬆,仔細靜靜的聆聽,你就會聽到整片沙漠的低聲震顫,如同一位老者訴說著他心中的故事。
巴丹吉林更令人震驚的美感,那便是湖泊。然而它不叫湖泊,而是擁有一個非常的名字——海子。大大小小,顏色不一的海子,在巴丹吉林,一共有140個,有甜的,也有鹹的,每一汪都清澈至極,顏色也是如此的神聖,它就是上帝賜予這片土地的寶藏。這不經讓我想起一位詩人——海子,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從腦海裡浮現出。而此刻在沙漠中只想說道:「面朝沙海,開出希望之花。」
在海子的北部,離岸邊有5米遠的湖水中,有一眼突泉,水柱如臉盆一般大小,水面上浪花翻滾,宛若蓮花。泉眼之多、之奇集中在叫音德日圖的海子,這個海子號稱有一百單八泉,「磨盤泉」 就在海子中一塊破水而出的大石頭上,狀如磨盤,其上泉眼密布,泉水披掛而下,被當地人譽為神泉,相信那泉水的味道一定是一絕的。
海子邊有座藏傳佛教寺廟,來到這,只見這座白牆金頂漢藏混合的建築背靠沙山,面朝湖水,莊嚴肅穆,幽靜典雅,被稱為「沙漠故宮」。寺外還有一座白塔,在黃沙藍水間顯得格外搶眼。傳說寺廟是匯集了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採用了雅布賴山和天山的石頭做基石和棟梁而建成,是沙漠中唯一從始建保存至今的寺廟。夕陽映紅了沙山,連同湖岸婆娑的柳樹與古廟一起靜靜地倒映在水中,如夢似幻。
一個湖泊、一個沙窩就是一個生物圈,就是一個創造生命奇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