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黑犀牛,肯亞動物保護部門為獅子植入避孕藥

2021-01-08 大貓來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近日,一項關於「保護黑犀牛」的舉措引起了科學界的爭議: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為生活在裡瓦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母獅植入了避孕藥,目的是「降低獅子出生的數量,從而讓更多的黑犀牛有機會存活下來」。

圖:肯亞裡瓦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獅子

據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公布的消息,體內被植入避孕藥的母獅一共6隻,年齡均在五六歲,避孕藥在未來一年的時間裡都會起作用。也就是說,至少在未來一年裡,這6隻母獅都將不能受孕產崽。

圖:生活在肯亞的幾隻母獅

眾所周知,作為一種頂級捕食者,獅子的捕食對象十分廣泛,非洲大陸所有體重超過一噸的哺乳動物,無論是長頸鹿、犀牛,還是河馬、大象,都在獅子的食譜之中。不過,捕食體型較大的獵物時,通常需要一個獅群的通力協作。黑犀牛並不是獅子的「主食」,但每年都會有多隻黑犀牛被獅子捕殺。那麼,為母獅植入避孕藥,未來能否減少被獅子捕殺的黑犀牛數量呢?

圖:一個獅群試圖獵殺一隻黑犀牛

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生物多樣性研究室主任派屈克·奧蒙迪認為,理論上這種措施是有效的,這次算是一個嘗試,如果方式行得通,那麼為獅子植入避孕藥將成為以後管理獅子種群時考慮的一個選擇。

然而,這種方式也引來了很多動物保護工作者的反對。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的專家菲利普·穆魯蒂認為,為獅子植入避孕藥的方式必須謹慎地進行,它並不能成為保護黑犀牛的首選措施。由於必須要先把獅子麻醉,所以這個過程中存在不少風險。因此,可以考慮把獅子或黑犀牛轉移到其他棲息地,當兩種動物很難相遇時,就可以保護好黑犀牛。

圖:肯亞動物保護工作者和黑犀牛

然而,派屈克·奧蒙迪認為,轉移動物並不總是一個好辦法。被轉移的動物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去適應一個新環境,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被人獵殺、被其他動物殺死等。

2018年,為了讓黑犀牛免受偷獵威脅,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把14頭黑犀牛轉移到東察沃國家公園中,結果有8頭黑犀牛因為飲用了鹽度過高的水而死亡。當時這件事令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受到了很大的指責。

圖:2018年,轉移到東察沃國家公園的一隻黑犀牛因飲用了鹽度過高的水而死亡

筆者推測,這次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想出讓母獅避孕的措施,或許就受到了2018年8頭黑犀牛意外死亡事件的影響。

黑犀牛是犀科的一個物種,原產於非洲東部和南部,體型相對較小,成年個體通常體重800到1400千克。在1900年左右,非洲大約有10萬頭黑犀牛,然而,由於偷獵、棲息地喪失、物種競爭、戰爭等因素的影響,黑犀牛數量不斷減少,1981年減少到1萬多頭,1995年減少到不足2500頭。後來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強,黑犀牛數量有所回升,目前已超過5000頭,但仍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為屬於極度瀕危物種。

圖:黑犀牛(左,嘴唇呈鉤形)和白犀牛(右,嘴唇呈方形),它們的膚色其實相差並不大。白犀牛體型更大,體重1300到3600千克。

肯亞是黑犀牛的主要分布國之一,1970年有2萬頭黑犀牛,但目前已不足1000頭。肯亞也是非洲獅的主要分布國,目前有2000多頭非洲獅(目前非洲獅總數只有2萬餘只)。因此,筆者認為通過犧牲獅子的數量來保護黑犀牛的方式並不是很妥當,因為獅子也是一個需要保護的物種,儘管其數量比黑犀牛多。希望肯亞動物保護部門能探索出更好的方式來。

相關焦點

  • 裡瓦自然保護區——是位於肯亞的一座野生動物保護區
    萊瓦野生動物保護區也被成為萊瓦高地,是位於肯亞的一座野生動物保護區。該野生動物保護區佔地面積包含了整個納戈爾納達爾森林,是多種野生動植物的家園。萊瓦擁有肯亞黑犀牛總數的12%,並且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細紋斑馬單種群。
  • 肯亞為獅子佩戴定位項圈防獵殺
    原標題:肯亞為獅子佩戴定位項圈防獵殺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27日報導,肯亞奈洛比國家公園的管理員給園內的獅子戴上載有當獅子們離開園區管轄範圍內時,項圈會向管理員的手機發送警告消息並告知獅子的具體地理位置,以便於管理員及時找到獅子並將它們帶回到安全地帶。   由於獅子常常捕食當地的馬賽族牧民的牲畜,所以它們常遭牧民們獵殺。園內僅存的35到40頭的獅子也因此受到了嚴重威脅。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發言人保羅·木雅(Paul Muya)表示,25日,園內兩頭獅子已經成功戴上項圈。
  • 肯亞給犀牛裝晶片防盜獵
    世界自然基金會肯亞辦事處24日宣布,世界自然基金會與肯亞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合作,正在給肯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內的野生犀牛植入微型晶片,以進一步打擊盜獵行為。世界自然基金會肯亞犀牛保護項目協調人馬丁·穆拉馬說,在犀牛角裡植入微型晶片,將更好地幫助野生動物保護人員監視和追蹤這些動物,進而有效打擊盜獵行為。他說,由於不斷增加的盜獵行為,犀牛在非洲已成為瀕危動物。
  • 從殺死獅子的「戰士」,到保護獅子的衛士,馬賽人做了些什麼?
    現在,馬賽人也已經配合動物保護工作者,在保護獅子這件事兒上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甚至還有很多人成為了獅子衛士。馬賽人的努力1. 獵殺獅子的替代活動:馬賽奧運會在肯亞,改變馬賽人對獅子態度的一個主要因素是馬賽奧運會的成功。
  • 來肯亞草原,看非洲五霸如何爭鬥,獅子的戰鬥力竟然這麼弱
    有條件的國人已經不滿足在動物園裡看獅子、大象,而是更渴望到非洲草原看看縱情奔馳的它們。在東非肯亞有一個安波塞利國家公園,是非洲度假勝地之一,處於肯亞與坦尚尼亞交界地區,肯亞的邊境。在這裡,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做背景,看獅子、大象等動物自由的生活,這是怎麼樣一幅野性的畫面。
  • 肯亞 圓一個動物世界的夢
    納庫魯國家公園納庫魯國家公園(NAKURU) 坐落在裂谷省的納庫魯鎮,佔地面積188平方公裡,海拔1753-2073,是為保護禽鳥專門建立的公園。 納庫魯湖以火烈鳥聞名於世, 湖處於火山帶,湖水鹽鹼度較高,適宜作為火烈鳥主食的浮遊生物生長。
  • 星巴:在非洲大草原上保護野生動物 守護「辛巴」
    星巴,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巡守員,在非洲大草原上以帳篷為家,與獅子、獵豹、大象、犀牛等野獸為伍,與馬賽部落人為友,與盜獵者為敵。  他在央視直播節目《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中擔任轉播顧問,他創辦了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他是第一個遠赴非洲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中國人。  感言: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沒有國界。
  • 部落需求與保護自然,肯亞:旅遊開發與動物保護,路漫漫兮!
    安博塞利與馬賽人 重建野生動物天堂非洲的野生動物都是自由遷徙的狀態,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當地的部落。肯亞安博塞利國家公園的野生大象從數百頭增加到現在的1400頭,沒有馬賽人的積極參與保護是不可能實現的。馬賽人的牛一旦被野生動物吃掉,得到的賠償也遠遠不夠。但是現在的馬賽人已經具有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當地政府和NGO組織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馬賽人是生活在肯亞和坦尚尼亞之間的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他們與野生動物為鄰,但崇尚自然,不隨意狩獵。他們裝束顯眼,但動物卻少有攻擊他們。馬賽人的舞蹈其實很簡單,就是不停地向上雙腳跳,跳得越高越受女孩子喜歡。
  • 東非十字架,野生動物天堂,肯亞十大熱門旅遊景點
    肯亞因為原始的非洲草原風光,和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每年都吸引著數以萬計的遊客到這裡生態觀光。下面就盤點一下肯亞十大熱門旅遊景點。一、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馬賽馬拉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肯亞西南部與坦尚尼亞交界地區,建於1961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每年動物大遷徙就上演在這個地方。
  • 因為疫情,非洲每年200萬美元的犀牛保護費沒了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上的流行,非洲的野生動物也面臨著巨大挑戰,疫情帶來了新的警覺和新的恐懼。疫情讓保護犀牛的費用捉襟見肘遊客的減少意味著收入的減少,保護像黑犀牛這樣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變得更具挑戰性。偷獵者和其他許多拼命謀生的人一樣,可能會變得更加大膽。
  • 朱一龍先生影迷「保護黑犀牛漫畫接龍」節選
    為表達對保護黑犀牛公益活動的支持,小籠包們迅速展開了專題漫畫接龍,心靈手巧的包包們真是太棒啦!「這些畫包包們早就畫得了,這麼晚發文我也沒辦法啊,你當包場電影容易麼,影迷包場、學校包場、公益包場……還得準備橫幅手幅紀念品,忙得昏天黑地不亦樂乎。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人的傾情巨製,帶我們重溫了共和國的每一步厚重步履!
  • 世界動物保護組織:植入電子晶片是管控犬只問題的有效方式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俊)近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發布《犬只人道管理手冊》,首次全面介紹犬只科學管理系統,提出對犬只收容和領養註冊以及皮下註冊電子晶片等建議。該手冊從犬只的識別註冊、飼養者的責任教育、收容領養、獸醫護理、立法以及垃圾處理六個方面給予了建議,目前世界動物保護組織正在與一些政府部門進行溝通,下一步將會採取試點方式進行犬只的科學管理系統建設。
  • 攝影師抓拍到,母長頸鹿為保護小鹿,用大長腿與獅子搏鬥照片
    近日,攝影師在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抓拍到了一隻母長頸鹿為了保護小鹿,與獅子搏鬥的驚險畫面。 母長頸鹿試圖用大長腿來抵禦威脅踢掉獅子,但是這樣貌似根本起不了作用,最終,小長頸鹿的脖子被獅子的突襲咬斷了。
  • 動物遷徙 肯亞之外新選擇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磊 圖/@視覺中國坦尚尼亞:東非野生動物最集中目的地:坦尚尼亞遊玩攻略:東非大草原非常遼闊,被坦尚尼亞與肯亞的國界線分成了兩塊:小的在肯亞境內,名為馬賽馬拉草原;大的在坦尚尼亞,名為塞倫蓋蒂草原。雖然東非大草原為兩個國家共有,但坦尚尼亞這邊的面積比馬賽馬拉大得多。
  • 澳大利亞袋鼠超人口兩倍 被餵服避孕藥計劃生育
    據路透社報導,澳大利亞政府近日決定,對繁衍在首都坎培拉附近的袋鼠餵服避孕藥,實行計劃生育。    澳大利亞全境約有5700萬隻袋鼠,是其人口數的近三倍。這些袋鼠每年都糟蹋大量的莊稼,並且和家畜爭奪草場和水源。往來跳躍在公路上的袋鼠還造成很多交通事故,機動車主深以為害。在2004年發生的與動物有關的交通事故中,70%是由袋鼠造成的。
  • 愛狗人士殺雞餵狗是為了保護動物?網友:為何不殺狗餵獅子老虎?
    近日,有一個「動物保護志願者親自割下雞頭拿來餵狗」的微博視頻引起了熱議。那個視頻由微博帳號「亞洲動物保護之聲」發布,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冬天將至,志願者怕流浪狗餓壞了,就買來幾百隻雞親自宰了雞頭拿來給流浪狗補充營養。」
  • 從世代捕殺獅子到守護獅群,她靠一己之力,拯救了肯亞獅群
    這個故事讓她對獅子產生興趣,長大後進入丹尼森大學學習生物學和動物保護學。讀到關於卡穆努的新聞後,她查閱肯亞獅群的資料,發現馬賽人的獵殺是肯亞獅子不斷減少的最大原因。獵獅本身是馬賽人的古老傳統,是展現男人勇氣的儀式,加上過去幾十年野生動物減少,獅群常偷襲馬賽人的家畜,讓馬賽人對獅子的敵意非常大。
  • 英一頭黑犀牛為降溫,在淤泥中四腳朝天打滾,像個小狗享受的樣子
    在犀牛中,黑犀牛是犀科黑犀屬的一種動物,黑犀牛中的「黑」並不是指這種犀牛體色為黑色,這個名字主要用來區別於白犀,實際上黑犀牛體表顏色更接近灰白色,而黑犀牛也是分布最廣、數量第二多的一種犀牛,原產地是非洲地區,現在很多動物園都有引進。
  • 肯亞8頭珍稀長頸鹿被洪水圍困孤島 動物保護組織展開救援
    據外媒報導,由於連續大雨肯亞隆吉哈羅島被洪水圍困成為孤島,8頭珍稀的努比亞長頸鹿被困在島上,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營救了其中一頭長頸鹿,他們計劃在未來的幾周內營救其他的7隻。據悉,這頭的被營救的長頸鹿名叫阿西瓦。救援人員將阿西瓦裝到定製的駁船中,最後將其運送到河下遊四英裡處(約6.4公裡)的自然保護區。
  • 一起去肯亞拍非洲五霸~
    肯亞是一個能滿足你對非洲所有幻想的國度。看過《動物世界》的人都知道,這裡是動物的王國,數以百萬計的野生動物生活在這片近乎原始的土地上。它的神秘而狂野、自然而和諧,都像是非洲大陸的縮影。每年有不少的野生動物和攝影愛好者來到這,用相機記錄下一幕幕精彩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