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隻烏龜,為齊桓公借來五個月糧食,這事也唯有管仲能做得到啊

2021-01-08 一起讀經典

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春秋時齊國的相國。本名叫做管夷吾,「仲」是他的字號,後世尊稱他為「管子」。他最大的功績就是幫助齊桓公呂小白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

二人之間曾經也是恩怨紛紛,多虧有鮑叔舉薦,加上桓公小白大度、為國考慮、不計前嫌,才成就了這一段君主佳話。

桓公也是位雄心勃勃、熱愛賢才的人,接受了管仲的到來之後,與管仲暢談了三天三夜,深深地被管仲的才華所折服,不僅官拜管仲為相國,還尊稱他為「仲父」。

管仲像

管仲的智謀不得不令人不服氣。簡單說一個例子就看出來了管仲的智謀和膽略。

有一次,齊桓公問管仲:「什麼叫御神用寶?」

管仲回答:「城北有個人從地裡挖出來一隻烏龜,您用這隻烏龜可以換取一百裡的土地。」

桓公不解:「為什麼這樣說?」

管仲:「您立即派出使臣,配備十乘馬車,攜帶黃金百斤,前往挖到烏龜的那戶人家,讓得龜者把龜放在大盤裡。對那家下令說:『這是國君賞賜給您中大夫的官服。』還說:『這其實是東海海神的後代,樣子象龜,寄居在你的家裡,現在賜給您中大夫的官服,可終身享用,另外,再賜給你百斤黃金的報酬。」

聽罷,桓公依照管仲所說安排下屬去做。

於是,就把這龜迎回宮中,收藏在大臺之上,當作無價的貴物供奉著,每天要用四頭牛來祭祀它,讓大家一起稱它為無價之寶。

轉眼四年過去了,桓公要徵伐孤竹國。但是糧草不充足,犯了愁。管仲派人打聽之後,了解到國中有一丁氏富戶,他家儲藏的糧食多,加在一起能夠三軍吃五個月。

於是,管仲就建議齊桓公把丁家主人召來並對他說:「我這裡有一件無價之寶,現在我有出徵的大事,想把這個寶物抵押給你,來借用你的糧食。

丁氏向齊桓公拜了兩拜,表示願意接受國君命令領命。於是,就把家中的糧食送到軍中。但是,並不敢接受這個作為抵押的神寶。

桓公便對丁氏說:「如今我老了,兒子又不了解這裡的前前後後。你一定要收下這個抵押品啊。」

丁氏推辭不得,只好接受了這隻神寶。

回到家後,丁氏立即改建房屋,輔設墊席,把「神龜」收藏起來了。

這就是管仲金龜換糧的故事。也就是齊桓公向管仲發問什麼叫做「御神用寶」,管仲用金龜換糧就是在御神用寶,借用神明之力來駕馭寶物。其實,這隻龜原本只是被人從土地中偶然挖到的而已,只是遇到了向管仲這樣的智謀才人,賦予它諸多財寶和神明的旨意,才變得如此寶貴。

齊桓公在兵伐孤竹國的時候,管仲就這樣用自己的智謀為齊桓公徵得了丁家的糧食,解決了後顧之憂。

喜歡管仲的可以購買這本《管仲:他為霸業而生》傳記,了解更多。

大家喜歡桓公小白的大度嗎,喜歡管仲的智謀才能嗎?或者有什麼見解,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

-END-

相關焦點

  • 管仲、鮑叔牙、齊桓公三人是什麼關係?為何會成為高考作文?
    對於歷史愛好者來說,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廣東地區的高考作文題目,如下: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
  • 三個男人之間的「遊戲」,齊桓公、管仲、鮑叔牙到底什麼關係
    太子即位後為齊襄公,他竟然與自己的親妹妹文姜私通,而當時他的妹妹已經嫁給魯桓公為妻,他倆怕東窗事發,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魯桓公灌醉殺害了。這也為齊國內亂留下了禍根!管仲感覺「山雨欲來風滿樓」,立即決定讓自己的好基友老鮑(鮑叔牙),護送小白去他姥姥家——衛國(今河南省北部),自己則護送公子糾到他姥姥家——魯國(今山東省西南部)。
  • 春秋戰國史四:齊國內亂結束,齊桓公即位,管仲治齊,長勺之戰
    隨著鄭國、楚國的崛起,同時代齊國,也開始迎來自己的國運——公元前685年,齊桓公繼位了。在此之前,齊國一直是鄭國的小跟班。在此之前,也就是公元前722年開始這幾十年時間裡,隨著鄭國的崛起,齊國一直都是鄭國的小跟班。
  • 「名人歷史百科」五霸之首——齊桓公
    管仲說:「豎刁把自己閹割了來伺候大王,這樣的人也是不近人情的不可用之為相。」管仲死後,齊桓公很快便把管仲的囑託忘到腦後了,開始重用這三個人,三個人恃寵成驕,漸漸開始獨斷專行。齊桓公的三個夫人都沒有子嗣。除三位夫人之外桓公還有六位如夫人。因為這六人都得到桓公寵愛禮數與夫人沒有區別所以稱為如夫人。
  • 齊桓公與佞臣
    齊桓公稱霸以後,又過了六年,賢相管仲生了重病,眼看不治。齊桓公很著急,親自去看望他。桓公問他:「大臣中誰可以繼承您的位置呢?」管仲說:「君主應該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臣子,您應該知道得很清楚。」齊桓公有三個近臣,分別是易牙、開方、豎刁,這三個人,深得桓公的寵信。齊桓公就問:「易牙怎麼樣?」
  • 一代霸主齊桓公:餓死67天無人過問,十幾個兒子忙啥呢
    齊桓公,出生於東周時期,周王室衰微,中原大地群雄並起。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愛憎分明的鮑叔牙齊桓公在位42年,大半生勵精圖治,終於功成名就,雄霸一方。在齊桓公41年,管仲因病去世。齊桓公聽管仲之言任用隰朋為相,可是僅1個月後,隰朋也死了。
  • 齊桓公的臨終悽涼:軟禁在寢殿,忍飢挨餓,袖袍掩面,僅晏蛾兒在
    隨著齊國的強大,齊桓公和管仲漸漸將目光放在了齊國之外,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這樣的旗號一打出,再加上齊國作為諸侯大國的威嚴,立馬就得到了不少諸侯國的擁護,到了齊桓公七年,鄄地會盟的舉行讓齊桓公在諸侯國間的威信力大大加強,這是他稱霸的開始。此後,他又舉辦了數次會盟,帶領諸侯國向周天進貢、攻打周邊的夷狄,成為諸侯老大。
  • 霸主悲歌:齊桓公屍蟲滿屋,五子爭位相殺,居然全都做了國君!
    齊桓公雄心壯志,任用賢相管仲,徵討不服,會盟諸侯,成為了春秋時期第一位真正的霸主。後來,齊桓公日益昏庸,不聽管仲遺言而親信奸佞。等到齊桓公病死,奸人作亂,五子爭位,霸業斷絕。可嘆齊桓公一代霸主,屍蟲盈室,辭世十個月後才得以安葬。當初,齊桓公有3個夫人,都沒有生下兒子,於是他納了很多妾,最寵愛其中6個妾。
  • 【名人百科】品性貪婪卻譽滿天下的「春秋第一相」——管仲
    他還為齊桓公訂立了「內修政治,外結夷國,待機而動」的大政方針,為齊國贏得了外交主動權。 【歷史典故】 管鮑之交 管仲之所以能相齊成霸,是與鮑叔牙的知才善薦分不開的。
  • 一代雄主齊桓公,死後屍體竟爬滿了屍蟲……
    齊桓公,姜小白是也。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霸主。無論從那一個角度上說,齊桓公都可算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人物,對中國歷史影響至深。但他的人生經歷也是奇幻無比。首先,看他的名字。齊桓公的名字叫姜小白,或者叫呂小白。這個名字放在今天很有喜感。其次,他的兄長,甚至是整個的家族,都是奇葩。呂小白的兄長是齊襄公。齊襄公在歷史上的名字,主要靠他的淫亂的得來的。他曾與自己的親妹妹——嫁去了魯國當了魯桓公的夫人——私通。齊襄公不但與自己親妹妹私通,更是把自己的妹夫魯桓公也殺掉了。原因就是東窗事發,魯桓公罵了老婆,結果這個女人告訴自己親哥哥。
  • 一代霸主齊桓公,晚年卻悽慘無比,餓死之後無人收屍,屍蟲遍地
    春秋時期一代霸主齊桓公,其實與戰國中後期的趙武靈王遭遇有些類似,兩人均為一代雄主,但結局均悽慘無比,而且兩人結局悲慘的原因,皆為儲君選擇出了問題。齊桓公病重之際,五個兒子爭權奪利,齊桓公死後竟無人收屍,以至於屍體放置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
  • 齊桓公的繼承人計劃一地雞毛,是年老昏聵,還是子孫不肖
    早已去世的管仲對這一幕是早有預料的,他在葵丘之盟上,就曾勸諫齊桓公早早下定主意,堅決扶持更賢的公子昭。然而齊桓公始終有所猶疑,這年是齊桓公三十五年,他已是75歲高齡。
  • 春秋戰國時,別人都覺得管仲很差勁,為何鮑叔牙卻說他有治國之才
    3.管仲的背主後來管仲與鮑叔牙,分別輔佐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在爭奪君位的過程中,因為管仲的疏忽大意,公子小白,也就是齊桓公,登上了君位。齊桓公即位後,逼迫魯國殺掉公子糾,交還管仲。主人罹難,僕眾盡忠,這是古人基本的思想。與管仲一起追隨公子糾的另一位臣子召忽,就選擇了為公子糾盡忠,他自殺於魯國。
  • 晏嬰的無奈——雖和管仲同被稱為齊國賢相,卻不能霸齊!
    春秋齊國有兩個為後世稱讚的賢相,一個是管仲,一個是晏嬰。可能因為如此,《史記》將二人共同編寫為一列傳。管仲讓齊桓公首霸,晏嬰讓齊景公中興。兩人都很有智慧。管仲以金龜換糧(出自《管子》)。晏嬰用二桃殺三士(出自《晏子春秋》)。不同的是:管仲奢侈、高調,晏嬰節儉、低調。如果從生活習慣、個人品德上看,晏嬰更值得稱頌。
  • 管仲的經驗
    管仲的經驗文/無計讀史平時啊,如果看到某個人做事熟門熟路,不拖泥帶水,我們就會稱讚他有「老馬識途」的風範。事實上,經過人們的訓練,馬兒不僅能幫助人運輸貨物,而且它們也能經常找到回家的路。除了說馬兒能聰明地辨別方向,老馬識途也有幫助主人走出困境的事跡呢。今天咱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一代名相管仲,卻是個貪婪、怕死之徒?
    作者:東滔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和鮑叔牙是知交的典範,管仲年輕時家裡非常窮,而鮑叔牙的家境比較好,他們合夥做生意,本錢都是鮑叔牙拿的,可是獲利以後兩個人分配利益的時候,管仲卻毫不客氣的一點都不少拿,甚至比鮑叔牙拿的還多。
  • 齊桓公好心收留陳國公子,誰知兩百年後,江山被其後裔篡奪
    齊桓公在位期間,陳國發生了內亂,一位陳國的公子跑到齊國避難,齊桓公好心收留了他。誰也沒有想到,二百多年後,姜姓齊國的江山會被陳國公子的後裔篡奪,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事情的源頭還得從陳國說起。公元前699年,陳厲公被殺,他的侄子陳莊公即位,而陳厲公的兒子公子完只能做大夫,沒有機會即位了。幾年後,陳莊公病死,他的弟弟陳宣公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