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戴耳機聽音樂,會聾嗎?

2020-11-30 北青網

陌生的城市,擁擠的人潮,戴上耳機,盡情享受「一個人的孤獨」。刷著微博,玩著遊戲,聽著音樂,煲著劇這似乎已經是現代年輕人的日常。耳機,已成為居家旅行必備良品。但是你媽媽肯定經常說:整天戴耳機,耳朵遲早要聾!經常戴耳機真的會聾嗎?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

A、聽力為什麼會損失?

想要知道聽力為什麼會損失,就要知道耳朵聽到聲音的原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宋江順介紹,簡單來說就三步:

1、聲波帶動空氣振動傳入耳道,撞擊鼓膜,帶動中耳內的聽小骨一起振動;

2、振動經過耳蝸後帶動聽毛細胞振動,並將該振動轉化為電化學信號;

3、聽神經將電化學信號傳遞到大腦,大腦進行理解後,讓你「聽到」聲音。

在整個「聽」聲音的過程中,耳蝸內的毛細胞(不是耳朵毛!)成為了我們聽到聲音的重要助手,而我們所說的聽力損失,也就是這群「小助手」出了問題。

如果經常聽過於強烈的聲音,耳蝸上的毛細胞就會受損,慢慢的你就會聽不清別人在說什麼。而且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因為,毛細胞是不可再生的。目前也沒有一種藥物能夠讓它起死回生。所以,不要把耳機音量開到過大。

B、多大的聲音會讓耳朵受傷?

說到耳機音量過大的問題,那小夥伴們又有疑惑了。什麼算是高音量什麼算是低音量?宋江順介紹,1分貝是人類耳朵剛剛能聽到的聲音,15分貝以下的我們就可以認為它屬於「死寂」的了,20-40分貝大約是人類耳邊的喃喃細語,40-60分貝屬於我們正常的交談聲音,60分貝以上就屬於吵鬧範圍了,而地鐵及公交等嘈雜環境聲音通常在80分貝以上。

歐盟曾出具調查報告稱,戴著耳機聽音樂,耳機聲音超過85分貝,時長超過30分鐘,可能引起暫時性聽力下降。如果每天超過89分貝音量聽音樂,時長達一小時,持續5年就可能永久喪失聽力。

宋江順解釋,在環境嘈雜的時候,要聽清耳機裡的聲音,需要在環境音的基礎上增加6分貝。所以,如果在地鐵或者公交上聽歌,很多人會不由自主調高音量蓋過噪音,此時耳機裡的分貝等級起碼在86分貝以上。這時候你覺得剛剛好,但其實已經不行了!

C、應該怎樣正確戴耳機?

1 、減少耳機使用時間,嚴格遵循「60-60」原則。

所謂「60-60」原則是指一種國際公認的保護聽力的方法,即:使用耳機時,音量一般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能調至更低最好;連續使用耳機的時間則不宜超過60分鐘。成人每天戴耳機不要超過3~4小時,未成年人不超過2小時,並且每次佩戴耳機30~40分鐘後,就要讓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2、千萬別戴著耳機睡覺。

睡覺過程中姿勢難以掌控,在造成噪聲傷害的同時也容易壓迫耳機,給脆弱的耳朵帶來物理傷害。

3、不要在嘈雜的環境中聽音樂。

當你發現在嘈雜環境中音量調大到60%的時候還聽不清那就該摘下耳機了,再接著聽只會損傷耳朵。

4、使用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機。

儘量用耳罩式耳機;儘量在安靜的環境下使用耳機;儘量用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機,因為主動降噪耳機可以減少聽音樂時的噪音影響,從另一方面幫助我們降低耳機音量。(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袁友芬)

責任編輯:張琳(EN049)

相關焦點

  • 長時間佩戴耳機會聾嗎?看到這個答案我不淡定了
    耳機(這裡指的是耳機和耳塞)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會經常使用,坐地鐵會戴耳機,在辦公室會戴耳機,甚至在家刷劇也會戴耳機。耳機貼著我們的耳朵,如果長時間的佩戴耳機,會不會聾呢?    此前歐盟公布了一份調研報告,裡面表明了每天以超過89分貝音量來聽音樂60分鐘,如果持續5年時間,就會永久的喪失聽力。    世界衛生組織也曾經發出警告,長時間的使用耳機聽音樂、看電影、追劇會面臨聽力受損的危險。
  • 17歲高中生睡前戴耳機聽英語 一覺醒來竟聾了
    (原標題:戴耳機聽英語,一覺醒來聾了17歲高中生患突發性耳聾)瀟湘晨報長沙訊 開學了,睡前戴著耳機聽會英語或音樂的學生為數不少,殊不知,這樣隱藏著危險。9月19日,記者從株洲市中心醫院獲悉,醫院近日收治了一個17歲的患者小傑,戴著耳機睡覺的他,一覺起來後,一隻耳朵突發性耳聾,幸虧就醫及時,病情才好轉。醫生提醒,一旦出現聽力問題,最好在7天內就診。小傑在株洲讀高中,經常睡前戴著耳機聽英語。事發前一晚,他聽著英語睡著了,直到第二天早晨媽媽叫醒他,才把耳機摘下來。
  • 戴耳機聽音樂睡覺,對我們會產生多大的影響?網友:以後不敢了
    如今手機已經是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管是走到哪裡,我們都需要相互之間通過手機來進行聯繫,而一旦沒有手機,很多人就感覺自己缺少了什麼,會變得十分的不習慣。手機的功能十分強大,可以上網聊天、看電影,也可以導航聽音樂,可謂是相當的方便。
  • 戴耳機聽音樂1小時,聽力下降20分貝?·都市快報
    據外媒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發出警告,由於年輕人喜歡戴耳機聽音樂,或者去酒吧夜總會,全球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的危險。其中,將近一半青少年用耳機聽音樂時,音量過高;還有四成青少年在夜總會、酒吧和體育場所聽到的音樂,也音量過高。夜總會的音樂通常是100分貝,這種高音只能聽15分鐘;超過15分鐘,就對聽力造成傷害。聽力受損對人們的身心都有嚴重影響,一旦喪失聽力,將無法恢復。
  • 經常戴耳機怎麼了?為何這麼多人「未老先聾」?
    很多人像小編一樣,工作時習慣長時間戴耳機,隨時隨地開會或是聽音樂都很方便。然而,耳機戴久了,你的耳朵還好嗎?長時間戴耳機會造成聽力受損嗎?很多人都有戴耳機的習慣,特別是聽歌時開大聲,就能忽略外物的噪音幹擾。但長時間使用,加上耳機音量過大,很可能對內耳產生傷害。造成聽力損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噪音,噪音性聽力下降可分為慢性與急性。
  • 戴耳機聽音樂會對聽力造成傷害,讓生活快樂就沒別的辦法嗎?
    經常聽著音樂進入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也成為了我們的日常。但殊不知隨著我們用耳習慣的不健康。我們的聽力功能,是會日漸衰退的。長期接觸噪聲刺激引起的緩慢進行的感音神經性聾,早期表現為聽力疲勞,離開噪聲環境後可逐漸恢復,久之則難以恢復,年輕人長期用耳機聽音樂也會導致噪聲性聽損。而有一種黑科技技術,早在18世紀就開始了它的「裂變」。
  • 為什麼一些遊泳運動員喜歡戴耳機入場,是有什麼講究嗎?
    戴耳機入場,肯定對成績有著積極的影響,運動員才會這樣幹的。我記得最清楚的例子就是菲爾普斯和孫楊經常戴著耳機入場,準備比賽。那麼,這是有什麼講究嗎? 隔絕賽場嘈雜的聲音,讓自己處於相對安靜的環境中 其實不止遊泳賽場,很多比賽的運動員都會戴耳機入場準備比賽的,在NBA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看到詹姆斯和杜蘭特戴著耳機入場進行投籃練習。
  • 耳機重度依賴患者:長期戴耳機,你的耳朵聽力還好嗎?
    戴上耳機跟著節奏感覺打字都更帶勁兒~尤其是大城市通勤時間這麼長不戴耳機簡直不能忍但你可能不知道耳機不僅短暫地隔絕了我們與外界的交流還在悄悄蠶食我們的聽力那些每天戴耳機的時間越來越久的人不止體驗到耳朵的痛還感受到了自己聽力的下降這......是真的嗎?
  • 每天戴耳機殺時間 這屆年輕人面臨「未老先聾」?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李明子本文首發於總第889期《中國新聞周刊》張曉夢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和「耳聾」扯上關係,一年前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時她才25歲。生病前,每天戴耳機三個小時的習慣已經陪伴她快八年,從大學時期學英語、聽歌,到工作後通勤時戴耳機聽音樂來逃避公交車上的噪音,她從未察覺耳朵有任何異常。轉變是突然發生的。
  • 耳機正在奪走聽力 戴耳機音量過大是重要原因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說,聽力損失往往是不可逆轉的,在人類擁有足夠保護聽力的技術和知識的情況下,不應讓眾多年輕人僅因為聽音樂而遭受聽力損失。  「這種說法是有理有據的,長期戴耳機聽歌屬於一種不良習慣。」記者採訪了成都市第二、第三人民醫院的耳科專家,在他們看來,高強度的聲音不斷地撞擊耳膜,會造成耳蝸內毛細胞等組織的損傷,尤其影響人對高頻聲音的感知能力。
  • 耳鼻咽喉科名醫李勇保護聽力秘訣 不戴入耳式耳機·都市快報
    孩子英語聽力分數高不高,和聽力好不好很有關係 記者 張姝 通訊員 張穎穎 本報訊 今天是全國第18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防聾治聾,精準服務」。昨天,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李勇說起最近收治的12歲男孩打籃球外傷引起的失聰病例,提醒大家要好好保護聽力。
  • 你沒聾!網上爆紅的聽力測試視頻不可信!
    你沒聾!紅星新聞發現,該視頻在視頻軟體中,部分頻率聲音音軌幾乎沒有波形,也就是說原本就幾乎無聲。「隨著年齡增加,高頻聽力是會相應下降,但並非線性下降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手機音頻輸出一般就是在8000~15000Hz左右。所以這個視頻與其說是在比聽力,不如說是在比手機。」
  • 男子天天戴耳機聽歌入睡 結果悲劇了
    原標題:天天戴耳機聽歌入睡,年輕樂迷患上突發性耳聾 武漢晚報7月12日訊(記者劉晨瑋 通訊員丁鋒 實習生尹佳 侯雅欣)最近,音樂發燒友王先生感覺聽力明顯下降,即便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有耳鳴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去醫院進行聽力檢查後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 戴耳機聽著音樂跑步 或會傷害跑步者的身體
    連日來,記者在我市街頭採訪時發現,很多年輕人喜歡戴耳機聽著音樂跑步。在他們看來,跑步時聽著音樂會讓枯燥的跑步變得有趣起來,也能跑得更久。但是,這種習慣會傷害跑步者的身體。 首先,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正常情況下聲音會經過一段時間才傳入耳朵,聲音中的一些高頻部分會被空氣吸收,這樣的話傳入我們耳朵的聲音刺激就會變小。
  • 聽音樂何必用耳朵,南卡骨傳導耳機實戰體驗
    在深圳灣公園,經常會見到騎山地車的潮男、潮叔呼嘯而過,和單車一起呼嘯而過的還有低音炮中傳來的音樂。鳳凰傳奇的《月亮之上》很是洗腦,單車已過去好遠,音樂還在腦海中單曲循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外放音樂,這可不是件COOL的事。
  • 實驗:戴耳機聽50分鐘搖滾樂 聽力下降15分貝 
    戴耳機聽音樂,聽力會下降,這是真的嗎?聽力檢測在密閉靜音的聽力室進行,記者戴上耳機,耳機裡會發出由低頻至高頻(125赫茲至8000赫茲)不同音頻的不同分貝聲音,記者一旦聽到聲音就需要按下電腦按鈕記錄下來,由此形成聽力檢查記錄表。醫生介紹,聽力檢查記錄表上會顯示出被檢查者聽到的各音頻的最小分貝數。如果被檢查者能聽到25分貝以內的所有音頻的聲音,則說明聽力正常。
  • 為什麼你用耳機聽音樂的聲音越來越大?
    你有沒有發現你聽耳機或是聽喇叭的時候,有把音量越推越高的趨勢?如果有,請務必把音量調到你當初聽音樂的音量,慢慢去習慣,或是休息個幾天再回頭聽吧!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耳道式(入耳式, IEM)耳機越來越風行的原因,因為耳道式基本上有一定水平的隔音(isolation)效果。再加上近十年來的東西方流行樂對於低頻的要求越來越重,連帶著聽眾的耳朵尋求聽覺上刺激的需求越來越高,這也很可能是將音量拉高的主因之一,原理我們等下會做簡單的解釋。比較80~90年代的搖滾樂、流行樂跟2000年後的,就會發現音樂製作的不同!
  • 不塞進耳朵怎麼聽音樂?來了解一下南卡 Runner 骨傳導耳機吧
    南卡 Runner 骨傳導耳機的外形猛地看上去好像和普通耳機沒有什麼區別,但仔細看會發現,兩個本來應該是耳塞的地方卻變成扁平狀,這就是骨傳導耳機發聲的地方。耳機機身輕便,重約31g,矽膠外層,具有記憶彈性設計,可以根據用戶不同的頭型改變形狀,拿下之後又會恢復原狀,正常使用很難出現彎曲變形的情況。
  • 現如今,耳機成為很多人離不開的東西,經常戴耳機居然有這些壞處
    現如今,耳機成為很多人離不開的東西,經常戴耳機居然有這些壞處現如今,耳機已經成為大多數人離不開的東西,聽力損傷是慢慢形成的,除非已經損傷的十分嚴重或許損傷得很突然。要確認自己有沒有自己聽力的受損,可以去找專業人士幫忙測一下。
  • 經常戴耳機聽歌入睡,到底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醫生告訴你答案
    經常戴耳機聽歌入睡,到底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醫生告訴你答案1很多都喜歡熱鬧的環境,喜歡聚在一起,但是總會有一段時間需要適當的安靜。靜下心來去做事,或者思考一下今後的計劃。有的人習慣在人群吵鬧之中待上耳機,給自己營造一個舒適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