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的高速發展,汽車行業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各種好車層出疊現,神車之多屢見不鮮。「移動高鐵」傳祺GM8,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氣車型。「浪漫男人」標緻508,在同類競品中鶴立雞群。造車水準不斷進步的今天,一款汽車品牌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須有所取捨。正如英菲尼迪Q50L和奔馳C級。
今天我們請到修車師傅韋先生,家裡有一輛英菲尼迪Q50L,幾個月前剛換上奔馳C級,現在為止他提車已有1個月,跑了2200公裡,究竟奔馳C級的其它方面是否也有優勢?與英菲尼迪Q50L對比到底誰更值得買?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小謝是怎麼跟我們說的。
先開英菲尼迪Q50L
外表我覺得是特別優雅大氣的。車子的造型感很強,上路的辨識度頗高,鷹眼大燈,誰用誰知道,日行燈引領潮流,只有逸享版以上才有,外觀吸引眼球,是車漆太薄。
這樣的內飾看上去是舒服,個人認為比寶馬強。內飾做工沒得說,很細緻,多媒體控制臺有上下兩塊液晶屏,看著相當地開朗,科技感也很足,新車異味還是比較大的,放了一箱活性炭,兩周基本味道很小了。
通常都是我自己坐,偶爾一家四口出去自駕遊空間還是很舒服的。儲物空間僅僅夠用,手機只能放杯架,扶手箱小,手套箱小,僅僅夠用,有時間都是一家人出行,請看第二排,屬於偏小的,而且後尾箱開口也小,拿取大件物品不便捷。
舒適感不如老爸的A6,本來就不是一個類型的車。車體偏低的緣故,跑起來挺穩,隔音這個等級全是比較差的,跟其它車型都沒法比,經常帶朋友一起出去,他們說後排體驗更好更舒服。
這個動力對我來看只多不少。2.0T211馬力,可以滿足小小推背感,平順性滿意,基本感覺不到升降檔,起步超車那會,動力都挺強的。
比較輕,駕駛感受簡單。轉向準確,在回家有一段修路的路段,反正這兩天我城裡面開起沒啥子過不去的,本來路口又不撇底盤及,高速拐彎很穩,有了寬度平衡杆還是不一樣的。
再開奔馳C級
外表:這個都是賣點了,就是一眼看上去覺得外觀擔當才買的了。一條led燈帶的是C級,兩條是E級,三條是S級,外觀我個人認為是同等級設計最為優雅的,像一個內斂的帥小夥,雙排氣,改改就是c63。
內飾設計得不錯,很喜歡。座位非真皮,中間部位翻毛設計,冬天不會冰屁股,有得有失,經典炮筒設計,雖然不是電子儀錶盤,但不用在意這些東西,內飾簡潔莊重不失奢華,奔馳家族的韻味體現的很足。
空間一般,反正夠用。中央扶手箱比較深,還是挺能裝得,儲物空間中間的扶手箱比較滿意,我的長款錢包總算可以放進去了,置物空間真心不夠用,放兩個收納箱就緊巴巴的。
嗯,還不錯,開寶馬坐奔馳嘛,還是舒服。雖然是運動版,但舒適性還是很好的,加速爽快,彎道真的有韌性,噪音在轉速2000一下的時候還是挺大的,轉速上去之後感覺好很多,包裹性很不錯,全是皮,還有可以調的腿託,很有層次。
但動力還是保證了隨叫隨到,是S模式,給點油就往前躥。加減檔相當平順,提速推背感就來了,不過對於我這個開了三年1.6L自然吸氣的人來看,足夠了,前面起步動力不行,光叫沒有力。
標軸是為了駕駛感受,現在感覺很不錯。c是我第一臺後輪驅動車,雨水泥濘路況還沒敢開得特別猛,怕失控,方向盤不重,一般吧,對照了寶馬5系還是感覺寶馬方向盤比較順手,高速變道超車,沒有多餘地晃動,已然感覺十分穩健了。
結語:
英菲尼迪Q50L:對這個車就是始於顏值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杆結構操控。奔馳C級:奔馳的舒適就無需多言了,動力夠用了又不飆車完全可以本人不要求動力。我給英菲尼迪Q50L 89分,奔馳C級 96分,我認為奔馳C級非常合適我,最讓我欣賞的是它「爆表」的顏值。縱使英菲尼迪Q50L有很多強勢的優點,但是奔馳C級才能真正觸動我的心弦。現在有很多成功人士在開奔馳C級,我相信這款車能夠越做越好,買它也不太難,月薪為車價的十分之一就開得起!不過各有利弊,天下沒有完美的一款車,關鍵是能滿足自己的需求。開到現在,我想說六個字:果然難分高下!那麼,存款30萬,英菲尼迪Q50L和奔馳C級怎麼選?車主一語道破。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