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核果核,真的是水果的核仁那麼大。哈哈,其實最小的龜還得果核泥龜當屬。果核是蛋龜類的一種,受歡迎程度也是不低,不少龜友也是痴迷於果核不能自拔啊。加上果核的成體著實不大,還不如有些龜的碌仔大呢。也就說,在不失美麗外表的同時,還很省空間。
果核不僅也可以養出精彩絕倫的頭紋,嬌小的身形也正適合多數愛好者,很有自己的獨特優勢。但是蛋龜類的雖然體質都還蠻不錯的,只是飼養過果核的朋友,多數都有反應,果核飼養難度有些稍高。
首先心理上就嚇到你了,果核如果還是苗子的話,真的太小了。有時候出殼的小個體就只有大拇指指甲蓋那麼大,你現在就可以看看大拇指指甲蓋多大。這麼小,心理上就怕了,能不能被自己養活成為最大的疑惑。
其實別怕,怕就輸了,而且怕乾脆就別碰對吧。雖然小,但是飼養上的環境還是可以參考其他類型的蛋龜。還有就是眾所周知的,果核易腐皮!果核的腐皮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看待:1、腐皮不僅僅只是水質問題這麼簡單,相信各位也是深有體會了,還與應激反應和體質都有關係。先說說應激反應,果核到家先得靜養三天左右,這是必備的,水深至少過背或者2倍龜體高度。期間偶有觀察,但是切記隨意的擺弄,這是常規禁忌了,大多數龜都一樣。三天之後再嘗試開食,可以是龜糧或者小碎肉,魚肉蝦肉的。可以在餵食兩小時以後再換水,儘量是等溫換水,這樣可以維持水質。慢慢的讓果核適應環境是很重要的。
2、自然是水質上的問題了,水質對於水龜來說還是蠻重要的,這是生存環境的基礎。果核比較怕軟水,一定要讓自己 水質稍微硬起來。我們可以在水裡放置一些欖仁葉或者沉木什麼的,有條件最好再加上一個過濾。如果實在是沒有一定條件,放欖仁葉總行吧,當然是能夠曬到太陽最好了。太陽光的作用,應該不用再多講了吧。
靜養和水質的調節,可以安全地幫我們度過果核的腐皮期。等果核到了3釐米以後,除了先天的基因之外,就得靠環境來發色了。
飼養果核儘量使用白色的,淺色的環境飼養,或者使用玻璃缸,也是很好的選擇,增加了不少觀賞性。這樣是有利於果核的發色,頭紋或者膚色殼色好看,自然是自己最欣慰的了。
不過,飼養還需要自己多細心哦,如果沒有健康的保證,那麼一切都只是泡影而已。溫差的把控,科學的餵食,以及環境的打理都是要有的。
大家如果喜歡的話,可以參考來飼養果核,首先你得先別拍,如果怕,說明一是不夠喜歡二是你還沒有把握,需要多做一些知識準備和環境準備了。哈哈,也是一些個人建議,飼養沒有標準,都得以實際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