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糖尿病被滅了,快告知你身邊的糖尿病朋友吧:木瓜子 100 顆,荔子骨 50 顆,元肉骨 50 顆。服用方法,以上藥共煎服兩大碗,中午 12 點服一碗,晚上 11 點服一碗,連服 20 服,就可以去醫院檢查,大多數病人糖尿值恢復正常,但還是要連續服用 30-50 服,可以達到痊癒,永不復發。
看到這樣的帖子,有人可能只是輕蔑一笑、嗤之以鼻。但帖子的高閱讀量和轉發率,足以證明其傳播之廣、受眾之多,這讓我一點也笑不出來。
「無法根治」不敵「永不復發」
在「Nowhere man」中,披頭四這樣唱道:「He is as blind as he can be, just sees what he wants to see」,盲目遮蔽了雙眼,他只看到他想看到的一切。
事實就是這樣,比起嚴肅的科學知識,大眾更鍾愛美好的神話故事、更傾向於相信自己所希望的那個「真相」。 醫生無論怎樣用心科普,寫出來的文字永遠不會比造謠者的花言巧語動聽。「無法根治、終生治療」怎敵它「達到痊癒,永不復發」?
在「果核煮水治癒糖尿病」的原帖中,作者既沒說清降糖機理、又不道明參考來源,貌似屬於拍腦袋編瞎話型,但我經過檢索才發現,這居然是還有「出處」的。
「果核煮水」遠遜「二甲雙胍」
《本草綱目》裡有荔枝核「止渴、益人顏色、食之止煩渴」的記載,因之,傳統中醫曾有用「一味荔枝核散」改善糖尿病患者 「消渴」症狀的個案體會。而應用現代化學方法,可從荔枝核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離得到多種甾醇及其苷類成分,有觀點認為其「可能」存在降糖作用。
查遍醫學文獻,除了幾個動物實驗研究,未見有用果核治癒糖尿病的臨床報導。在其中一個動物實驗裡,研究者用「荔枝核提取物」來治療患有糖尿病的大鼠,「成功」地將原本高達 20.2 mmol/L 的血糖降至 18.1~19.4 mmol/L,但效果遠遜於同時使用、用於對照的「二甲雙胍」。很遺憾,這已經是果核最接近「治癒糖尿病」的一次嘗試了。
我們可以得出總結:無論是中國傳統醫學(中醫)、還是現代醫學(西醫),都沒有支持「果核煮水治癒糖尿病」的證據。一些動物實驗提示果核提取物似乎存在降血糖的作用,但療效比起使用了五十多年的老藥「二甲雙胍」還差了許多。更何況,提取過程包括「壓碎、蒸餾、揮發、煎煮、濾液、濃縮、乾燥」等一系列複雜程序,可不是居家煮水那麼簡單。
說「果核煮水治癒糖尿病」,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