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已現!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對10個有代表性的毒株有效

2021-01-09 前瞻網
曙光已現!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對10個有代表性的毒株有效
 Winnie Lee • 2020-04-21 09:28:26 來源:前瞻網 E16246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日前,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秦川團隊領銜的團隊發布了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的報告。這是目前為止公開報導的第一個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動物實驗結果。

這篇論文名為「Rapid development of an inactivated vaccine for sars-cov-2」,發布在預印本論文平臺bioRxiv上。

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純化的滅活SARS-CoV-2病毒候選疫苗(PiCoVacc)的中試規模生產,該疫苗可誘導小鼠、大鼠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產生SARS-CoV-2特異性中和抗體。

這些抗體有效地中和了10個有代表性的SARS-CoV-2毒株,表明可能有更廣泛的中和能力來對抗全球流行的SARS-CoV-2毒株。

兩種不同劑量(每劑3μg或6μg)的免疫接種能夠為受SARS-CoV-2感染的獼猴提供部分或完全保護,沒有任何抗體依賴性感染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鼠和大鼠試驗中,與恢復期COVID-19患者血清相比,PiCoVacc誘導出了更高滴度的S蛋白特異性抗體。

而在恆河猴實驗中,滴度與恢復期的COVID-19患者的血清相似。與對照組相比,接種過疫苗的恆河猴病毒肺部組織病理變化顯著減小。病毒載量也顯著下降,在6ug組感染後第七天,咽喉、肛門和肺部都檢測不到病毒。

通過監測獼猴的臨床體徵、血液生化指標和組織病理學分析,對PiCoVacc進行系統評價,提示PiCoVacc是安全的。

所有接種疫苗的恆河猴均未發現發燒和體重減輕現象,且食慾和精神狀態都保持正常。

這些數據支持了人類SARS-CoV-2疫苗的快速臨床開發。

原文來源: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4.17.046375v1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中國科研團隊在《科學》雜誌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
    (健康時報記者 王永文編譯)5月9日,健康時報記者從科興生物獲悉,中國科研團隊已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證實在動物實驗中安全有效。此信息也已發布在權威雜誌《科學》(Science)雜誌上。
  • 中國團隊發布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秦川、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所研究員張嚴峻、科興控股尹衛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喜、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李長貴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盧金星為通訊作者。
  • 我國科研團隊在《科學》上發布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記者董瑞豐)新冠病毒疫苗的首個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近日公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合作完成的相關研究文章已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發表。此次公布動物實驗研究結果的疫苗由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有關科研機構開發,4月13日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二期合併的臨床試驗許可,是首批獲得臨床研究批件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之一。公布的實驗結果顯示,該疫苗在小鼠、大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中均可誘導新冠病毒特異性中和抗體產生,這些抗體能有效中和多株來自不同國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冠病毒毒株。
  • 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動物實驗對治療疾病有多重要?
    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時,中國醫學院的科學家發表了首個新冠疫苗的動物實驗數據,結果樂觀。如今,動物實驗已成為醫學實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關係著人類健康甚至是動物的安全。那麼,動物實驗是如何進行的?管理體系又是怎樣的?
  • 中國團隊《Science》發文,首次公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5月6日,Science發布了一篇名為《Rapid development of aninactivated vaccine for SARS-CoV-2》(《SARS-CoV-2病毒滅活疫苗的快速開發》)的論文,首次公開了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 變異毒株頻繁入境,現有新冠疫苗是否有效?中國行動來了
    變異毒株頻繁入境,現有新冠疫苗是否有效,中國該如何應對?1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對此作出回應。
  • 中國再添新冠滅活疫苗:由高福等學者領銜,已在動物實驗顯示巨大潛力
    新冠大流行威脅著全球公共衛生。為防控新冠疫情,人類迫切需要疫苗。來自中國科研團隊研發了名為BBIBP-CorV的新冠滅活疫苗,已在動物實驗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該疫苗高效、安全,在小鼠、大鼠、豚鼠、兔子和非人靈長類動物(食蟹猴猴子和恆河猴)體內均能誘導高水平的中和抗體滴度,2μg/劑便能提供針對新冠病毒的高效保護。
  • 中國再添新冠滅活疫苗 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巨大潛力
    新冠大流行威脅著全球公共衛生。為防控新冠疫情,人類迫切需要疫苗。來自中國的科研團隊研發了名為BBIBP-CorV的新冠滅活疫苗,已在動物實驗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該疫苗高效、安全,在小鼠、大鼠、豚鼠、兔子和非人靈長類動物(食蟹猴猴子和恆河猴)體內均能誘導高水平的中和抗體滴度,2μg/劑便能提供針對新冠病毒的高效保護。
  • 我國率先發布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疫苗臨床前都要經歷啥?
    5月6日,我國科學家率先在世界頂尖刊物《科學》雜誌(《Science》)上發表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研究表明,我國研製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並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的直接攻擊。自從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以來,各國都在積極地研製新冠疫苗,據不完全統計,僅我國正在進行疫苗研製的單位就不下100家。
  • 新冠變異|劍橋微生物學教授:未來需更複雜、定期調整的疫苗
    在B.1.1.7新冠病毒變異毒株中,病毒蛋白共有17個位點發生了變化,其中8個發生在重要的刺突蛋白中,而上述位點變化就是最關鍵的三個之一。另一種N501Y突變也存在於南非發現的新冠病毒變體501Y.V2中。目前,古普塔及其團隊正在對攜帶和缺失N501Y突變的病毒進行類似的實驗。
  • ...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發現距地球最近的黑洞,2019中國高被引學者出爐
    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去年年底可能已全球傳播倫敦大學學者領銜的團隊分析了來自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超過7500個病毒基因組數據。中國團隊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6日,《科學》官方網站發布了中國科學團隊完成的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研究者從11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分離出了新冠病毒毒株。研究人員選擇了其中一個毒株,開發出了純化滅活的SARS-CoV-2病毒疫苗PiCoVacc。
  • 中國科學家公布實驗室首個mRNA新冠候選疫苗的動物數據
    新冠疫情如今已經在全球大範圍蔓延。截止到發稿日,世界衛生組織的公開數據表明新冠確診病例已經達到452萬多例,而死亡人數也超過了30萬例。其中美國是最嚴重的國家,累計確診病例148萬多例,死亡人數接近9萬人。
  • 認真地聊聊新冠疫苗
    誰先有了疫苗,誰就能讓全世界心裡踏實。新冠疫苗的研發,不僅是科學與病毒的戰鬥,更是大國之間的暗中較量。朋友看到這你是否有很多問號?以前疫苗研發不是以10年為單位的嗎?這咋才倆月,中美第一針都打下去了?這麼快它安全嗎?我幾月能打上呢?我國和美國硬剛科技誰能搶在前頭?疫情都快結束了,還有必要花錢研發疫苗嗎?
  • 科技部:我國三個新冠病毒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4月14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藥物研發、疫苗研製等科研攻關進展情況。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目前我國已有3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其中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首個獲批進入臨床研究,已於3月底完成了一期的臨床試驗,並於4月9日開始招募二期臨床試驗志願者,是全球首個啟動二期臨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種。
  • 國產新冠疫苗進度全球領先 已具備大規模量產能力
    試驗、量產同步進行,力爭滿足全球接種需求根據世衛組織公布的數據,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00個新冠病毒疫苗項目同時在研。其中,中美英三個國家的疫苗項目均已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在2020年上半年,中國就有包括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楊曉明掛帥的科研攻關領導小組、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在內的至少6個團隊的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成為全球研發新冠病毒疫苗成效最為顯著的國家;美國則有三家,分別是莫德納公司的mRNA疫苗、輝瑞公司的mRNA疫苗、INOVIO公司的DNA載體疫苗;此外,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也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 ...周報第59期:國際首個!鍾南山團隊成功構建非轉基因新冠肺炎動物...
    鍾南山團隊成功構建非轉基因新冠肺炎動物模型2月26日,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研究團隊聯合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P3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成功建立國際首個非轉基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小鼠動物模型。
  • 關於新冠病毒到新冠疫苗,50個問題幫你一次性解決!
    由於近期針對防疫有相關要求(涉密,我沒看過所以也不多說),因此在全國培訓之後很多單位在提前進行籌備工作,因此近期很多人都私信我諸如「最近在統計新冠疫苗的接種人數,可以打嗎」此類的問題,我也明白大家最關注的就是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那麼我鬥膽針對新冠疫苗進行一次集中答疑,希望可以解決大家的部分問題
  • 牛津大學新冠疫苗動物實驗失敗!但川普已經批了12億美元研發資金...
    資料顯示,這款疫苗名為AZD1222,由牛津大學研發、阿斯利康獲得生產授權。來自美國衛生部的資金將使疫苗的第三階段臨床實驗在美國進行,屆時將有3萬人參與臨床實驗。據報導,阿斯利康表示,其已與牛津大學達成至少4億劑疫苗的合同,並有能力生產10億劑疫苗,第一批疫苗將於9月開始交付。未來公司還將進一步擴大產能,以確保交付全球可獲得的疫苗。
  • 牛津大學新冠疫苗動物試驗失敗後,連日發論文稱疫苗研發迎來突破
    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披露了相關重組黑猩猩病毒(ChAdOx1)新冠疫苗猴子試驗數據,稱他們用低劑量的疫苗就能對受到新冠感染風險的猴子起到保護作用,並希望推進大規模人體安全試驗。「試驗的鼻分泌物樣本數據表明,在遭受新冠病毒攻擊時,所有接種疫苗的恆河猴都受到了感染,實驗數據無法支持論文標題。」諾丁漢大學分子病毒學教授Jonathan Ball則進一步表示,牛津疫苗數據表明,該疫苗可能無法阻止病毒在感染者之間傳播。「實驗組和對照組鼻分泌物病毒載量相同,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人類身上,那麼接種牛津疫苗也無法阻止病毒傳播。」
  • 鍾南山團隊成功構建首個非轉基因新冠肺炎小鼠動物模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3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記者今天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鍾南山院士團隊成功構建國際首個非轉基因新冠病毒肺炎小鼠動物模型。該模型將有效緩解我國新冠病毒研究中動物模型缺乏的問題,有利於我國抗病毒藥物和保護性中和抗體、疫苗的應急體內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