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龜是長壽的象徵,歷來受到中國人的喜愛。中國文化裡和龜有關的著名之物有很多,比如常見的駝碑贔屓就是龜形,又如甲骨文大量刻在龜甲上,還有壁畫、雕刻中常見的龜的形象。
著名畫家汪亞塵的《睡蓮金魚圖》局部。
據說香港娛樂明星謝霆鋒喜歡養龜,曾經有豢養的龜丟了,他懸賞十萬元尋找,成為一條街談新聞。確實,這種過去一度被視為另類的寵物,現在其實已經很常見了。
龜是長壽的象徵,歷來受到中國人的喜愛。中國文化裡和龜有關的著名之物有很多,比如常見的駝碑贔屓就是龜形,又如甲骨文大量刻在龜甲上,還有壁畫、雕刻中常見的龜的形象。王風揚說,漢代曾鑄龜鼎以象徵皇權,高官印章上鑄龜鈕,唐代甚至將傳統的調兵虎符改為龜符。到了全民愛玩會玩的宋代,養龜更是變成了平民娛樂。南宋詩人陸遊晚年自號龜堂,取「龜章」、龜閒」、「龜壽」三義,還用龜殼做了兩寸高的帽子,稱為龜屋。當時龜的交易也很發達,除了普通龜外,來自海中的玳瑁龜,以及背甲著生基枝藻或剛毛藻等綠藻的金龜或水龜——綠毛龜等特別受人珍視。南宋尚書郎孫諱在秦檜過生日時,他曾獻詩祝壽:「面臉丹如朱頂鶴,髭髯長似綠毛龜。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間祭杜時。」用綠毛龜比宰相,可見當時人們對之是很尊重的。這和後代人們罵人烏龜意義恰好相反。
顏色豔麗的錦鯉越來越為國人所愛。
由於綠毛龜之珍貴,當時人們已經發展出種植綠毛的方法。陸遊在今天蕪湖附近就發現當地有大規模的綠毛龜售賣產業。王風揚認為如此規模應當是有人工養殖的支撐,「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宋代綠毛龜市場的龐大」。
由於水族的生活特性使然,中國傳統的水中寵物多為本地土產,或如鯉魚等生命力特頑強者。到了現代,隨著物流養殖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海外物種進入中國,成為觀賞水族的新寵。根據一些水產專家的調查,我國目前常見的外來觀賞魚多達百種以上,其中來自美洲和非洲的種類相加將近70%。這些外來水族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情趣之餘,也帶來了潛在的生態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