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南京校區60多名分流教員——
轉隸不轉志向 分流不分心神
教師節前夕,收到學員們從全國各地送來的節日祝福,教員楊鶴勇既激動又欣慰。半個多月前,他告別家中老人和妻兒,從千裡之外的瀋陽來到新調整組建的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南京校區。從教以來,這是他第一次在離家千裡的地方過教師節。
根據軍隊院校調整部署,該校區在原有教學規模基礎上,新增反坦克飛彈、遠程火箭炮等專業教學任務,來自不同學院相關專業的60多名教員陸續調入該校區。調整方案公布後,儘管教員們個人及家庭面臨不少實際困難,但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愉快服從組織分配,想方設法做通家人的工作,全部在規定時間報到上崗。
「我們是教員,但首先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剛剛分流到該校區的教授董鴻志報到後,第一時間研究教學計劃,投入教學準備,針對不同教學對象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來自原南京炮兵學院廊坊校區的教員姜增良,家中孩子和老人患有重疾,常年需要人照料。被確定為調配對象後,他默默地做著準備,從沒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經過再三考慮,他帶著家人一起登上了開往南京的列車。
「轉隸不轉志向,分流不分心神。這些教員用實際行動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改革教育課。」該校區領導介紹說,雖然開學時間不長,但由他們擔任的新增專業課程已全部按時開班開訓,各個專業教學改革方案正在緊鑼密鼓修訂完善當中。(周燕虎)
航天工程大學一批即將達到退休年齡的老教授——
年長本色不改 臨退幹勁不減
9月7日,59歲的航天工程大學教授樊建功上完課又回到辦公室,直到批改完學員們的作業,才披著夜色往家走。從課堂、辦公室再到家,這條「三點一線」的路,樊教授已走了30多年。
正值院校改革,院校教員分流壓力較大,像樊教授這樣即將達到退休年齡的老教授,有可能提前退休。樊教授擔任教研室主任多年,教學碩果纍纍,還獲得過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在一般人看來,老教授也該松鬆勁、歇口氣了,樊教授卻說:「在崗一分鐘,幹好六十秒。只有心無旁騖盡好本分,才對得起『教授』這個稱呼。」
在航天工程大學,像樊建功這樣臨近退休卻鉚在教學一線的老教授還有不少。年近60歲的數學教研室教授李元左,不僅與年輕教員一樣早出晚歸授課,還主動請纓承擔學校研究生學員數學建模指導任務。在他的指導下,該校連續三年都有學員在全國性競賽中獲得大獎。
院校調整改革展開以來,該校發揮老專家、老教授作用,針對教職員工的思想實際,開展「親歷改革者講改革」教育活動,一批經歷過多次院校改革的老教授走上講臺為大家講傳統、講擔當,引導廣大教職員工正確對待改革、堅決擁護改革、積極投身改革。
「改革當前,部分教員思想難免有些波動。學校不少老專家、老教授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為廣大中青年教員樹立了榜樣,傳遞了正能量。」該校領導說。(何一 劉明盛)
武警特警學院中青年教員群體——
置身改革大潮 育人奮勇當先
「通過你們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武警院校建設必將在新的起點上續寫新的華章。」9月8日,在武警特警學院慶祝教師節大會上,武警部隊首長致全體教師的慰問信,令青年教員何慶振奮不已:「我又一次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員的責任感、榮譽感。」
在新一輪院校調整改革中,武警特警學院是合併3所院校的教學資源組建的,教員隊伍也經歷了較大調整,百餘名中青年教員從原單位調整配備到該院,目前大部分人員正在等待定編。像何慶一樣,教員們有的面臨走留,有的面臨轉崗。面對改革,他們沒有一人提要求、講條件,人人以昂揚精神狀態奮戰在教學崗位上。
狙擊實驗室裡,36歲的教員孟慶峰一邊調整狙擊槍參數,一邊修改著教案。孟慶峰從2008年起,連續8年參加世界軍警狙擊手大賽。當了4年教練,帶出了10多個世界冠軍。這段時間,他正為即將承擔的射擊教學課程抓緊準備。
在該院教學一線,隨處可見中青年教員誨人不倦的身影。訓練場上,「80後」軍體教研室主任劉瀏正在為新學員們上課。炎炎烈日下,他一遍又一遍為學員示範,汗水溼透了迷彩服。說起下一步個人的打算,劉瀏說:「作為身穿軍裝的教員,課堂就是戰位。沒有命令,一步也不能退縮!」
「中青年教員正處於人生的爬坡期,面臨改革,他們用堅定步履踏出了院校改革的最強音!」該院領導對記者說。(梁帥 張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