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獨立咖啡店集市「練攤」 愛·咖啡成員首次「直面」市民

2021-01-08 東方網

圖片說明:愛·咖啡現場為市民衝泡咖啡

  東方網記者解敏8月18日報導:今天,上海市群眾藝術館迎來了一場集聚滬上各大獨立咖啡館的「2018summer咖樂集市」。咖啡愛好者可在一日之內到各個攤位上尋覓並品嘗鍾情的咖啡。

  二十世紀初,咖啡傳入國內,到如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也逐漸成為了深受大眾喜愛的一種飲品。在上海街邊,具有一定規模的連鎖咖啡店隨處可見,但其實小規模的獨立咖啡館的數量要遠超連鎖咖啡店。獨立咖啡館通常都帶著創業者強烈的個人風格,自己拼配烘焙咖啡豆,傾向於用各種手衝器具來製作每一杯咖啡,以咖啡為主要經營業務,一般不會配有需要複雜加工的餐食和酒水。但製作咖啡的過程蘊藏著匠心、設計感和品牌理念。

  愛·咖啡:我們需要為大家服務

  「愛·咖啡」是專為自閉症兒童打開的一個接觸社會的窗口。幾個月前,因為場地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重新開張後,因為熱心人士太多,如今需要預約才能成為「客戶」(經過培訓的「志願者」),與自閉症孩子們交談,據悉等待成為「客戶」的人有四千多。

  這一次不少市民也是專程為他們而來。作為集市特邀咖啡店,他們是第一次走出來,在一個開放的場地直面廣大市民。現場咖啡師們還亮出了拿手絕活,演奏了管樂重奏《快閃號手志願者》和《茉莉花》,引來臺下一片讚嘆。今年已經93歲高齡的指揮家曹鵬也來為他們助陣。

圖片說明:著名指揮家曹鵬

  當年這群「星星的孩子」剛剛進入指揮家曹鵬和女兒曹小夏創辦的天使知音沙龍時,是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他們可以上臺表演合奏的。曹鵬說,自己也是個愛咖啡的人,現在也會在家裡親自衝泡咖啡。希望通過咖啡市集,讓這些孩子有機會接觸社會接觸人群,有助於他們的康復。

  愛咖啡負責人曹小夏表示,「我們不需要照顧,我們需要和所有咖啡店一樣,為大家服務」,磨咖啡豆、撒咖啡粉、衝泡過濾,這些小咖啡師們動作熟練地為熱心人們捧出一杯杯愛心咖啡。曹小夏希望他們通過訓練有一天能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跨國咖啡師 匠心顯情懷

圖片說明:獨立咖啡店現場展示

  來自日本奈良的中島英男原是日本建築監理師,因為愛情,放棄工作移居上海,人生第二次規劃職業的時候,想和太太一起重新開創一份自己喜愛的,「能做到頭髮花白」的事業。中島一直都有喝咖啡的習慣,當決定以此為終生事業之後,他找到一家咖啡店從學徒工做起,一直做到咖啡烘焙師,經年累月的練習和鑽研,少言的他看上去像一位修行者。「想要衝泡出一杯有家的感覺的咖啡。」這家隱匿在上海石庫門裡的研習社,用傳統手衝製作出一杯杯充滿儀式感的咖啡。

  集市現場,他們還展示了不同的國家的咖啡豆,讓觀眾通過直觀的色澤、大小辨識我們耳熟能詳的「幕後」咖啡豆。

  上海的咖啡文化普及越來越廣,越來越成為不少年輕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它也是第一次走進上海市群眾藝術館,讓眾多咖啡愛好者交流、學習、探討咖啡文化。「如今群眾文化也越來越洋氣了。」有網友留言道。活動的策劃者周蓓麗認為,群文應當努力將服務擴展到更廣泛的人群,為不同的群體提供不同的服務,讓文化館成為各個年齡段、不同人群都願意駐足的文化場所。

相關焦點

  • 去咖啡店「尋寶」,定製「狗爪」咖啡,首屆城市咖啡周來了
    知道那些堅守咖啡店的故事嗎?又知不知道,這一周,會有特別限定飲品上線嗎?10月24日,首屆上海逛馬路節店特色板塊——「咖啡漫步」城市咖啡周在上海的街角巷尾上線。澎湃新聞記者獲悉,咖啡店「尋寶」上圖隱藏書籍,定製狗爪咖啡,「穿越」雲南咖啡林,全城近三十家咖啡館拿出看家本領,推出圍繞主題的限定飲品,或在店內進行各項活動,向每一個城市居民,發出秋天的咖啡之約。
  • 日本咖啡品牌NO COFFEE首家海外門店落戶上海
    「no coffee no life」的咖啡文化也早已殺入中國,各式各樣的連鎖咖啡品牌、獨立小眾咖啡店、優秀國外咖啡品牌不斷湧現。這既是一家咖啡店,也是一家甜品店,還是一家酒吧。   不同於福岡店的質樸的水泥灰設計,NO COFFEE上海店延續了品牌調性,保留了品牌固有的生活態度,整體設計以黑白為主色調的簡約工業風,更加現代和摩登。
  • 麥噹噹賣咖啡!不是「麥咖啡」,是名正言順的咖啡店
    說起「麥咖啡」,大夥早就耳熟能詳,但是此次正式登陸上海的店鋪是「麥咖啡」旗艦店,作為正兒八經的咖啡店,這可是全國首家哦!明亮鮮黃的店鋪就坐落在徐家匯商圈百腦匯一層,快跟著看看新聞Knews記者的步伐去探店吧!
  • 咖啡主題遊 給上海文旅業加溫
    原標題:咖啡主題遊 給魔都文旅業加溫清末民初,上海人就開始了端著咖啡、悠閒聊天的品質生活。海派文人與咖啡館更是猶如日月合璧,不少新思想、新文學都在這裡迸發出火花。在上海,喝咖啡講的是腔調和情調,消磨的是自由、文藝的時光。
  • 放假就在上海來一次咖啡之旅吧[圖]-上海人,上海,咖啡館,咖啡,克勒...
    那時,不少趕時髦的上海人去嘗鮮,一喝往往叫苦不迭,大呼「沒想到像咳嗽藥水一樣難喝」。隨著西餐在上海灘的普及,咖啡才開始逐漸為大多數人所接受。  咖啡館如雨後春筍般在上海灘大量湧現,大概是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事。咖啡館最初主要為適應外僑休閒和聚會而設立,後來逐漸成為上海部分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
  • 咖啡文化,品的是上海街景風情的豐富味道
    如今,作為「舶來品」的咖啡早已融入東方城市的肌理,與時尚文化、藝術設計結合,擁抱著各種可能性。在徐家匯美羅城,此前已營業18年的星巴克在去年4月煥發新姿。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用「白科技」給連鎖咖啡店增添了一抹亮色。「好的空間,好的文化地標,正是上海開放的標誌。」同濟大學教授周洪濤認為,當商業遇到創意文化,最普通的場地都能被激活。
  • 【市民雲資訊】全網刷屏的「熊爪」咖啡,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已經去捧場的網友覺得接過咖啡的一瞬間特別暖心價格很良心事實上這種公益咖啡店在上海不止熊爪咖啡一個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愛殘疾人,讓世界充滿愛。小雲真的很開心,我們「隨申辦市民雲」APP有功能,可以幫助這一群被命運吻過的天使們。助殘雲「助殘雲」功能為上海市殘聯與隨申辦聯合開發,為殘疾人生活提供幫助補貼查詢、輔具配發設施查詢等功能。
  • 今日寧波|上海「熊掌咖啡店」火了 寧波「唐寶」也想擁有這樣咖啡店
    受訪者供圖前陣子,上海一家用「熊爪」賣咖啡的店火了。據悉,這家店由幾名殘障人士經營,熊爪和出杯的設計,源於他們身體條件受限無法正常和顧客交流,希望用這種方式帶去暖心的服務。熊掌咖啡店的走紅,不僅是一個能勾起人消費意願的創意,在它背後還有殘障人士如何創業、如何接軌社會的話題。而在寧波,也有一群渴望擁有一個「熊掌咖啡店」來實現自我價值的群體。
  • 咖啡火了,咖啡店卻要涼了
    曾有一項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咖啡店關店數達到了14561家,佔比近15%,包括太平洋咖啡、雕刻時光等。2017年也不斷有咖啡店開店的消息傳出。與這些傳統咖啡館的落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眾多企業正在爭先恐後地進入咖啡市場。一批定位在大眾咖啡之上的精品咖啡開始規模化,比如近年來獲得資本青睞的Seesaw計劃在深圳等其他城市鋪開;一二線城市也有大量的獨立咖啡館出現。
  • 微遊上海 | 咖啡「黃金地帶」的店主們,有哪些開店妙招?
    擁有大量歷史保護建築和漫步小道的徐匯區,不僅是上海都市旅遊的核心地塊,也是滬上咖啡館最密集,最活躍的黃金區域之一,孕育了豐富且多元的咖啡文化,還衍生出了一系列咖啡特色活動。創設於2015年,每年冬季特色「漫品生活 啡嘗上海」咖啡生活周活動就是其中之一。
  • 微遊上海|咖啡「黃金地帶」的店主們,有哪些開店妙招?
    擁有大量歷史保護建築和漫步小道的徐匯區,不僅是上海都市旅遊的核心地塊,也是滬上咖啡館最密集,最活躍的黃金區域之一,孕育了豐富且多元的咖啡文化,還衍生出了一系列咖啡特色活動。創設於2015年,每年冬季特色「漫品生活 啡嘗上海」咖啡生活周活動就是其中之一。
  • 蜻蜓FM和Tims咖啡音浪主題咖啡店開業:喝杯「有聲音」的咖啡
    2020年12月18日,由蜻蜓FM和Tims咖啡聯合的音浪主題咖啡店在上海長寧龍之夢隆重開業
  • 調查|星巴克關店、瑞幸涼涼,重慶獨立咖啡店如何應對行業「寒冬」?
    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咖啡已成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僅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各種連鎖咖啡、獨立咖啡店也更加頻繁的出現在我們身邊。然而受到疫情影響,連鎖咖啡品牌開始紛紛收縮戰略,星巴克宣布在北美關店400家、瑞幸咖啡對國內門店「關停並轉」······在這一背景下,由個人經營的獨立咖啡店受到了怎樣的影響?又是如何應對挑戰的呢?
  • 全球網紅咖啡開業了!成都4000+咖啡店各有滋味
    ▲%Arabica成都太古裡店 圖片來源:%Arabica 這家誕生於日本京都的咖啡飲品品牌,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網紅。 此前在上海開業時創下了排隊超2小時以上的紀錄。 不過,除了姍姍來遲的這位網紅,作為全中國最有生活味的城市,成都的咖啡,無論人氣還是內涵,都超出大多數人的想像。
  • 這家刷屏的「熊爪咖啡店」,我們找到了牆洞內的秘密!
    這家咖啡店的創意,來源於4個不同職業的小夥伴,聯合合伙人之一的王海青告訴記者,四個人都喜歡喝咖啡,所以想要合夥開一家咖啡店,平時他們又都很熱衷公益,所以建店之初就同步聯繫了上海市殘聯,詢問咖啡店是否有適合的崗位能提供給殘障人士就業。
  • 香港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公廁取水煮咖啡引公憤
    香港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公廁取水煮咖啡引公憤 原標題 [香港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公廁取水煮咖啡引公憤]
  • 上海市民文化節首次「雲上」啟幕,近800萬人次線上參與
    3大板塊、8大頻道、上千影像資源,3月28日,一年一度的上海市民文化節應約啟幕。雖然是首次在文化上海雲採用「雲啟幕」的形式,但開幕日12小時大聯播、各區紛紛參與、線上線下聯動,這次特殊的「開幕」,熱鬧精彩絲毫不亞於往年。「雲上市民文化節」已舉辦兩年,但此次是第一次「雲上」啟動。
  • 咖啡店賣咖啡也賣課程 五天培訓費上萬元
    瀋陽人均年消費咖啡4杯  剛回到瀋陽創業的小布選擇在和平區開了一家咖啡館,「目前投入了15萬元左右吧,主要是房租、設備、原材料,已經試營業了。」小布說,選擇開咖啡館,既是出於個人愛好,同時也覺得目前正是開咖啡館的好時機,「愛好咖啡、想感受咖啡店環境的人正在增加。」  據了解,目前瀋陽大約有近500家咖啡店,其中連鎖咖啡店數量佔據兩成左右。
  • 美食、博物館、藝術中心,都上雲了,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雲上開幕
    隨著上海市民生產生活逐步恢復,上海各文化場館、部分旅遊景點已於3月中旬相繼恢復開放,市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也將逐步復甦。 長寧文化藝術中心精心策劃了一場「文化節長桌派」的創意美食&精品咖啡的直播活動,邀請咖啡文化和美食文化的主播與來自不同領域嘉賓邊做美食,邊輕鬆地聊各種文化話題。
  • 海派城市品格,淬鍊於你手邊的這一杯咖啡
    這正是上海,她的美好和獨特,深藏於其品格:開放、創新、包容。每一個「非標」的個體,每一種「迥異」的生活方式,都能在此得到包容與安慰,實現融合與延展。有人說,上海城市品格最直觀、形象、傳神的體現,就在於遍布街頭巷尾的小小咖啡館,經由一杯杯香氣滿溢的咖啡傳遞而出。最新數據,上海有超過一萬家咖啡店,數量居全球各大城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