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星巴克關店、瑞幸涼涼,重慶獨立咖啡店如何應對行業「寒冬」?

2020-12-04 上遊新聞

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咖啡已成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僅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各種連鎖咖啡、獨立咖啡店也更加頻繁的出現在我們身邊。

然而受到疫情影響,連鎖咖啡品牌開始紛紛收縮戰略,星巴克宣布在北美關店400家、瑞幸咖啡對國內門店「關停並轉」······在這一背景下,由個人經營的獨立咖啡店受到了怎樣的影響?又是如何應對挑戰的呢?對此,記者採訪了三個獨立咖啡店的經營者,揭示不同經營模式下咖啡店的生存狀態。

泊咖啡:疫情期間堅持外賣迎來轉機

經營時間:1年左右

對於曾琳而言,在繁忙工作之餘喝一杯咖啡,是一件再愜意不過的事情。所以當她萌生出辭職創業的想法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開一家獨立咖啡店。

作為跨界小白,她和合伙人先是報名參加了咖啡培訓班,然後開始設計菜單、調試產品,前前後後準備了一個月左右。2019年4月,他們在觀音橋商圈臨近核心區域的地方,開出了一家小型咖啡店,面積只有20多個平方,提供十餘種咖啡、茶飲、甜品。

「整個店只有我們兩個人,我們既當老闆,又當員工,一點都不比之前上班時輕鬆。」曾琳說,由於經營獨立咖啡店要自負盈虧,周邊還面臨不少同行競爭,也讓他們更清醒的認識到,開咖啡店不止是實現「理想生活」那麼簡單。

首先是選址,門店地處在繁華商圈,客流量大,但周邊連鎖咖啡、獨立咖啡店也非常多,導致開店初期杯量不高,再加上租金較高,一度讓他們倍感壓力。其次是品牌知名度,獨立咖啡店的名氣比不過連鎖咖啡,顧客培育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要在短期內引流,需要請網紅、自媒體等來做營銷,小店很難負擔這樣的成本。

「在沒有網紅光環的前提下,大家願意為一家小眾咖啡店支付的價格不會太高。出於這一現實的考慮,我們決定走性價比路線,靠口碑逐漸吸引顧客。」她表示,經過一年多的深耕,現在到店的顧客裡差不多三分之一是回頭客。

談到疫情對獨立咖啡店的影響,曾琳認為,衝擊是毫無疑問的,但既有挑戰也有機遇。

挑戰在於疫情期間人們閉門不出,消費下降帶來商家收入下降。而機遇是,在其他咖啡店大量關閉的情況下,他們一直堅持提供外賣服務,讓更多人趁此機會認識到了這家小小的咖啡店,現在生意不僅有回暖,並且比疫情前更好了。

「有了雀巢、星巴克,甚至瑞幸咖啡對市場的培育,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願意喝咖啡了。對於獨立咖啡店來說,現在正是發展的好時機,一方面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另一方面,消費者接受度在增加,只要做出特色,就有發展的機會。」

FIKA by JEAN·仰:「咖啡+酒+鮮花」實現業態互補

經營時間:6年左右

同樣是因為喜歡咖啡,2014年5月,李波兒辭掉了穩定工作,從成都回到重慶創業。她的合伙人從國外留學回來,既會做咖啡、甜品,也會調酒,於是便決定在一起合作開一家咖啡店。

第一次開店,她和合伙人看中一處還未開發完全的社區商業街。沒想到兩年過去了,原本計劃開業的購物中心遲遲沒有消息,咖啡店的生意也越來越淡。

到了2017年,她開始物色新的店址,決心換個地方重新開始。很快,一個上班族聚集的企業園區的小獨棟被順利盤下。這一次,咖啡店融入了「微酒吧」,白天賣咖啡,晚上重點賣雞尾酒。發現複合業態效果不錯後,她將二樓改造為酒吧,支撐起了整個咖啡店的大部分收營收。不久後,又在一樓引入了鮮花店。

在咖啡、酒、鮮花三種業態的融合之下,咖啡店吸引到了一波顧客,並且慢慢聚集了一些忠實粉絲。

到了今年,咖啡店已逐漸步入正軌,她計劃對門店進行裝修升級和配餐升級。誰知疫情一來,節奏被打亂了,還用自己的積蓄去填補了疫情期間的工資支出。

好不容易熬到疫情「退燒」,咖啡店在重新營業一個月後恢復了以往的銷售額。但變化也隨之而來,到店裡喝酒的客人比以往少了。為了補上這個業態的營收下滑,從5月份開始,店裡加入了小吃糕點等甜品,增添一些收入。

「做獨立咖啡店並不容易,尤其是在競爭比較激烈的情況下,僅靠咖啡盈利很困難。所以我們希望通過不斷探索和融合新的業態,碰撞出火花,讓咖啡店走得更長遠。」李波兒說。

暖光咖啡:線上開通外賣,線下活動引流

經營時間:7年左右

在開咖啡店之前,吳非是一個咖啡師。2013年,他們夫妻在觀音橋紅鼎國際寫字樓裡開了一間咖啡烘焙培訓工作室,有了口碑和人氣後,他們一直希望能夠有一棟獨棟小樓,既做咖啡又做甜點。

於是,2017年,他們將店搬到了喵兒石文創園,租下了一整棟樓,一樓經營咖啡,二樓經營咖啡西點的培訓課程以及代理銷售咖啡器具。不久發現文創園的客流量非常不穩定後,經營重心轉移到了二樓的培訓課程與器具銷售。

「前期經營的還不錯,算是填補了當時重慶細分市場的空白,儘管成本較高,但整體是盈利的。直到2019年,開始感受到了經營壓力,緊接著便是疫情,對於實體的衝擊比較大,我們也不得不做出經營上的調整。」吳非說,為了降低運營成本,他們今年7月搬離了原來的文創園,並嘗試開設不同的門店,探索最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

截至目前,暖光咖啡在重慶有3家咖啡店,1家咖啡西點學院。其中,3家咖啡店分別位於購物中心、社區、文創園,針對不同的區位和客群,業態有所區別。

「疫情期間,經營是比較困難的,直到5月起,才逐步恢復。在應對舉措上,我們主要依靠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嘗試線上業務,以及線下門店舉行引流活動。例如,在線下關店的情況下,開通了線上渠道,銷售咖啡豆、咖啡粉等產品。在門店恢復運營後,舉行了咖啡沙龍分享會等活動,促進客流回暖。」

他認為,疫情加速了行業洗牌,對於獨立咖啡店而言,更是如此。如果不想被淘汰,就需要咖啡店經營者挖掘出自身的優勢,找準定位,及時採取轉型舉措,適應新形勢、新需求。

記者觀察》》

疫情的不期而至,不僅讓咖啡巨頭們感受到了「壓力」,也加速了獨立咖啡店的洗牌。2020年,無論對連鎖品牌,還是獨立咖啡店,生存都是頭等要事。

從市場整體發展趨勢來看,咖啡市場的競爭越來越與茶飲行業相類似。同樣是品類前景廣闊,入局者越來越多。不同之處在於,茶飲在國內有著更深厚的基礎,咖啡消費習慣仍處於培育之中,因此咖啡仍處於增量市場,尚未達到存量競爭的階段。

受到消費習慣改變和疫情影響,數位化轉型幾乎成為了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一方面是由於線下體驗場景的關閉,加速了消費向線上轉移,一方面是線上渠道的足夠成熟。對獨立咖啡店而言,是否開通線上渠道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生存狀態,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

創新則是另一個影響獨立咖啡店生存的因素。相比連鎖咖啡店,獨立咖啡店往往在門店規模、資金實力、品牌影響力上不佔優勢,但卻能更好的跳出標準化程式,靈活應對市場挑戰。如何讓顧客選擇自己,而不是其他品牌?正如以上案例所呈現的,獨立咖啡店更應創新上做文章,對業態、產品、服務等進行及時創新,走出差異化發展之路。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唐小堞 吳嘉雯 實習生 程瀾欣

相關焦點

  • 瑞幸、Costa和星巴克狹路相逢?
    近期更是大新聞不斷: 2017年11月,瑞幸成立,通過10個月左右的時間,目前已在21個城市快速落地1500多家咖啡店,從開業至今,飲品開展買二送一,買五送五的活動; 2018年5月,雀巢收購星巴克零售咖啡業務; 2018
  • 叫板星巴克還割韭菜?瑞幸咖啡正能量的其實是它的6家主題店設計
    無論入行初期曾叫板星巴克,還是現在被部分人看作是「割韭菜」,功過參評大家各有各的角度,但是瑞幸咖啡毫無爭議、真正正能量的評價,應該是來自於它的北京故宮、西安唐詩、深圳騰訊QQ、馮唐「撩」以及與網易雲音樂的5家主題咖啡店空間設計了。
  • 態℃|一杯咖啡引發的「新戰役」|星巴克|速溶咖啡|果汁_網易科技
    不同於瑞幸由線上轉向線下、三頓半純電商的思路,華創資本與清流資本投資了魚眼咖啡,魚眼咖啡是線下店轉向線上的例子。魚眼咖啡創立於2010年,是中國較為早期的精品咖啡店之一,多年以來魚眼咖啡積累了口碑,樹立了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2017年以來重整了自己的戰略,由傳統咖啡店轉向網際網路模式,先後在上海和北京開了十多家直營門店,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零售業態。
  • 咖啡火了,咖啡店卻要涼了
    除了因為內耗而沉寂下去的上島咖啡,其他咖啡店品牌也面臨壓力。曾有一項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咖啡店關店數達到了14561家,佔比近15%,包括太平洋咖啡、雕刻時光等。2017年也不斷有咖啡店開店的消息傳出。與這些傳統咖啡館的落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眾多企業正在爭先恐後地進入咖啡市場。
  • 騰訊入股平價版星巴克,擬開店1500家
    在瑞幸等在線上一度熱火朝天的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開始接連關店的當下,價格定位相差無幾的Tims是否能在線上線下經受得住中國市場的考驗,尚且是一個未知數。 1 強勢入場 作為國內咖啡市場的新人,Tims的入場略顯生猛。 2019年2月26日,Tims進入中國市場,在上海落地第1家門店。
  • 實探20家咖啡店,發現星巴克、瑞幸、7-11咖啡的秘密
    據媒體報導,錢治亞曾經表示瑞幸的咖啡豆在國際大宗市場上的價格比星巴克的要高20%-30%。在我看來,這一點並不成立,因為從財務數據看,瑞幸的原材料成本並不比星巴克高。瑞幸招股書披露其2019年一季度賣了3923萬杯現磨飲品,收入3.61億元,平均每杯單價9.2元;原材料成本1.64億元,每杯原材料成本4.2元。
  • 瑞幸咖啡「初體驗」讓我想起來當年星巴克的「大中小杯」
    今天我在家附近發現一家新開的瑞幸咖啡,正好這幾天看到關於瑞幸咖啡的新聞挺多的,於是我決定進店體驗一下。本來我以為會是新用戶優惠,沒想到竟然是首杯免費!而且店內裝修不錯,環境整潔。隨便點了一杯帶回家嘗嘗,味道不錯。
  • 進軍新茶飲市場「找茶兒」,瑞幸咖啡單挑「喜奈雙茶」勝算有多大?
    在這樣的狀況下,瑞幸咖啡的資金運轉面臨不小的壓力,能否有充足的資金髮展新茶飲業務還是受到質疑。二、瑞幸咖啡的主業務面臨星巴克這個強敵,網際網路模式運營咖啡業務並不吃香瑞幸咖啡能夠迅速在咖啡行業成為獨角獸,關鍵的還是它抓住了網際網路模式來發展,畢竟此前並沒有其他企業真正做起來,而且星巴克重視線下門店,線上配送這一環節當時也並未引起它的重視。
  • 進軍新茶飲市場"找茶兒",瑞幸咖啡單挑「喜奈雙茶」勝算有多大?
    在這樣的狀況下,瑞幸咖啡的資金運轉面臨不小的壓力,能否有充足的資金髮展新茶飲業務還是受到質疑。二、瑞幸咖啡的主業務面臨星巴克這個強敵,網際網路模式運營咖啡業務並不吃香瑞幸咖啡能夠迅速在咖啡行業成為獨角獸,關鍵的還是它抓住了網際網路模式來發展,畢竟此前並沒有其他企業真正做起來,而且星巴克重視線下門店,線上配送這一環節當時也並未引起它的重視。
  • 7個問題,揭秘瑞幸咖啡的發展之道
    關於瑞幸咖啡,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問題想問:瑞幸咖啡怎麼火起來的?已經實現盈利了嗎?跟星巴克相比怎麼樣?未來如何發展……本文作者提出了關於瑞幸咖啡的7大問題並進行了分析總結,與大家分享 。這兩年來,網際網路領域沒有第二家像瑞幸咖啡這樣,發展得那麼快,一邊補貼虧錢一邊不僅不倒閉還能上市的公司了。一、瑞幸咖啡還在虧嗎?
  • 捲起新零售風暴的「瑞幸咖啡」與「連咖啡」,為何結局完全不同?
    幾年前如果提起喝咖啡,大部分人首先會想到的就是線下咖啡店星巴克和COSTA,或者是速溶咖啡品牌雀巢。然後新零售咖啡的出現徹底顛覆了這個局面,相信誰也無法想到短短1-2年時間,咖啡市場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連傳統巨頭星巴克也不得不在國內與阿里巴巴合作,抵抗新零售的衝擊。而罪魁禍首是誰呢?相信大家都猜到了,就是瑞幸咖啡和連咖啡。
  • 瑞幸一年關147家外賣廚房 為推小鹿茶不惜零加盟費
    9月3日,瑞幸咖啡(Nasdaq:LK)召開了媒體溝通會,在溝通會中宣布了兩件事:一是旗下子品牌「小鹿茶」獨立運營,並聘請肖戰擔任小鹿茶品牌形象代言人;二是推出行業首創的新零售運營合伙人模式,面向全國招募運營合伙人。瑞幸咖啡營運長劉劍官宣:為加速小鹿茶的全國布局,我們決定推出新零售合伙人模式。
  • COSTA咖啡全面撤出青島市場,幹不過星巴克,甚至不如瑞幸
    而國內咖啡品牌也有很多,如星巴克、COSTA、瑞幸,還有一些奶茶店也推出了咖啡系列產品。  今年,在疫情下, 零售飲品品牌均受到衝擊,在咖啡品牌內,COSTA受到的影響比較大。     COSTA咖啡關閉中國近10%門店:開在星巴克旁,如今青島、北京、杭州都在關店  近日有消息稱,COSTA
  • 「千年老二」COSTA落敗星巴克?大幅關店何去何從?
    星巴克咖啡的鐵打「CP」,英國老牌連鎖咖啡COSTA,如今也撐不住了,加入了關店的大潮。據媒體報導,COSTA北京和青島兩地已關近40家門店,其中,COSTA從8月開始陸續撤離了在青島的全部門店。對此,COSTA回應稱,並沒有放緩在中國開拓零售店的步伐,公司也會持續關注新的開店機會,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 不管是瑞幸還是星巴克,都不如霍華德·舒爾茨來得迷人!
    最近一段時間,當你穿梭在一線城市的寫字樓群,可能會越來越多地發現一個叫做「瑞幸」(luckin)的咖啡店。也許你只是路過,但當你步入電梯間,又常會被湯唯和張震代言的藍色廣告吸引。於是乎,某一天好奇心會驅使你走進那家咖啡店,就像我。
  • 深度測評瑞幸小鹿茶、711、全家、CoCo、Manner……咖啡茶飲行業想...
    這些巨頭,都是專營外帶精品咖啡店的競爭對手。外帶精品咖啡和便利店咖啡、奶茶店咖啡、星巴克、瑞幸,甚至烘焙店,都是強競爭關係,因為他們都是基於「點位+白領上班時間的餐飲需求」所發展起來的業態。目前,除了便利店、星巴克、烘焙店本來就是複合型業態,平時會賣麵包、三明治、點心以外,外帶精品咖啡、CoCo都可和瑞幸也都在嘗試推出麵包、點心、堅果等產品。總之,隨著巨頭品牌的進入,我們都聞到了錢的味道,但這也意味著更慘烈的競爭。瑞幸小鹿茶會讓戰場上屍橫遍野嗎?
  • 要開4500家連鎖店,超過星巴克!這家中國咖啡店你知道嗎?
    為何瑞幸咖啡能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成為中國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並挑戰星巴克的霸主地位?與星巴克不同的是,瑞幸主打的模式是消費者手機下單+配送/自提,當然它也有提供堂食的旗艦店。為了能夠在各大寫字樓裡打出名頭,瑞幸還請了湯唯、張震做代言人,有了明星代言再加上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銷,瑞幸很快就獲得了知名度。
  • 各行專家如何看待瑞幸咖啡自曝造假 等待它的是這些關鍵詞
    來源:Wind咖啡創業者:瑞幸有可能面臨供應商危機在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之後,瑞幸咖啡似乎出現了「咖啡擠兌」的現象,不少用戶均在網上反映,自己購買咖啡時,外賣小哥說瑞幸咖啡已經「爆單」。4月3日上午,瑞幸咖啡北京鴻坤廣場店店員對中新經緯客戶端指出,目前確實有「爆單」的情況。有消費者擔憂,如果現在不趕緊買兩杯瑞幸咖啡,以後可能就買不到了。
  • 不一樣的咖啡品牌,與星巴克正面交鋒,一個月虧損近一億
    大家都知道在咖啡行業,洋品牌星巴克是很賺錢的,環境有著很大的優勢。雖然星巴克遇到了經營壓力,但是它的根基穩固,不會那麼輕易倒下的。在中國,有一家連鎖咖啡品牌,追著星巴克不放,不僅是「碰瓷」了,而是要正面交鋒。這家品牌就是瑞幸咖啡,揚言要超越星巴克,還要在2019年新開2500家店鋪。瑞幸咖啡的膽量讓人不得不佩服,可是能不能實現就無從知曉了。
  • 瑞幸咖啡頻頻上熱搜?最值得看的還是這6家主題店設計!
    無論入行初期曾叫板星巴克,還是現在被部分人看作是「割韭菜」,功過參評大家各有各的角度,但是瑞幸咖啡毫無爭議、真正正能量的評價,應該是來自於它的北京故宮、西安唐詩、深圳騰訊QQ、馮唐「撩」以及與網易雲音樂的5家主題咖啡店空間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