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入股平價版星巴克,擬開店1500家

2020-12-03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時代周報」(ID:timeweekly),作者:陳婷,36氪經授權發布。

連鎖咖啡賽道又有新消息。

近年來瘋狂擴張的瑞幸開始收縮戰線。5月15日,據相關媒體報導,瑞幸將在北京關掉80家門店。與此同時,美國數據分析公司Thinknum表示,截至5月12日,瑞幸咖啡第二季度在中國每天開10家門店,總數達6912家,擴張速度高於去年同期,但低於上一季度的20家。

另一邊是新人入場。5月12日,來自加拿大的咖啡品牌Tim Hortons(以下簡稱「Tims」)在其官方微博宣布最新獲得騰訊投資,並表示,將加速市場拓展,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咖啡產品及服務體驗。

據媒體報導,本次投資金額超過億元人民幣。關於本輪投資的相關信息,5月15日,時代周報記者向騰訊求證,截至發稿尚未得到相關回復。

公司資料顯示,騰訊看中的這位咖啡賽道合作夥伴並不是一個小角色。Tims品牌隸屬於餐飲品牌國際有限公司,該公司旗下還有另一知名快餐品牌漢堡王。

Tims中國是RBI和笛卡爾資本集團(Cartesian Capital Group)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成立後於2019年2月在中國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店。

從公開信中可以發現,Tims中國團隊對騰訊加持後自身在數位化上的快速發展充滿期待。

「騰訊建立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平臺,打通了消費者線上線下的生活,我們將加快數位化創新,包括使用微信小程序等,為顧客帶去更好的消費體驗。」Tims在公開信中表示。

在瑞幸等在線上一度熱火朝天的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開始接連關店的當下,價格定位相差無幾的Tims是否能在線上線下經受得住中國市場的考驗,尚且是一個未知數。

1 強勢入場

作為國內咖啡市場的新人,Tims的入場略顯生猛。

2019年2月26日,Tims進入中國市場,在上海落地第1家門店。20天後,第2家店開業;50天後,第3家緊隨而來。

「還會加速,今年要在上海開出30家店。」 2019年4月,Tims中國市場CEO盧永臣明確對外表示。

目前這個目標已經超額完成。根據上述公開信,目前Tims在中國已經開出近50家門店,其中大部分在上海。

不僅如此,盧永臣在去年4月便公開表態,要在1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在中國開出1500家門店。根據規劃和定位,Tims將先從上海等咖啡市場成熟的一線城市開始,瞄準寫字樓、商圈等咖啡消費人群密集的位置,快速滲透。

對於Tims初入中國就積極開店,5月16日,餐飲業分析師、凌雁管理諮詢首席諮詢師林嶽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開店最大的目的是規模化取勝,達到快速覆蓋目標消費者的目的,「而且連鎖咖啡開店門檻並不高,主要是選址做好即可。」

「餐飲連鎖都需要規模,有一定規模,完善的供應鏈,才能攤薄整個成本,逐步實現盈利。」 盧永臣在去年4月也做出過解釋。

不過,即便是Tims在10年內能夠快速鋪店成功,在整個國內連鎖咖啡館咖啡市場,也無法顯得強勢。

東興證券今年4月發布的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咖啡館咖啡市場集中度較高,星巴克收入穩居第一。從營業收入來看,2018年,我國的咖啡店市場規模約為271億元,其中星巴克市佔率近60%,位居第一。截至2019年年末,星巴克和瑞幸的門店數量已經分別達到4292家和4507家。

2 賽道狹窄

伴隨著Tims不停開店的,是同賽道的瑞幸接連關店。據媒體報導,爆出財務造假風波的瑞幸,將在北京關閉80家門店。

2019年初,因為盈利能力不足等問題,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連咖啡也爆出接連關店的消息。

作為行業熱點,瑞幸咖啡的高額補貼、嚴重虧損、快速擴張的商業模式一直備受關注。

價格定位上,Tims與瑞幸相差不大,比星巴克價格稍低。目前Tims咖啡有兩個系列,鮮萃咖啡系列15元起,意式咖啡系列在20―30元之間。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雖說瑞幸目前因財務造假前途未卜,但在這個賽道內,價格定位相差不大的Tims入局中國,僅靠快速鋪店或許難談優勢。

不過,從市場定位上,從Tims在上海的第1家店選在人民廣場商圈的寫字樓中區廣場,和其裝修布置可供消費者辦公休閒上來看,Tims更加傾向於星巴克一般的重資產運營。

5月17日,新零售專家張健向時代周邊記者表示,相較於瑞幸咖啡,Tims在國內的擴張速度相對適中,「連鎖加盟的擴張關鍵是看重資產運營還是輕資產運營,重資產運營指的是品類多,營業面積大,場景多的咖啡連鎖店鋪,比如星巴克。對於這樣的品牌而言,10年1500家恰到好處,既保持一定的擴張速度,又能保證運營的安全。如果對於瑞幸這樣消費場景單一的輕資產品牌而言,10年1500家就過於保守了。」

時代周報記者翻閱Tims宣傳資料後也發現,從定位上,Tims在國內更像是精品網紅咖啡店,咖啡和食品包裝精美,宣傳中多次提到開店首日絡繹不絕的人流。在上海,Tims還推出了全球僅「魔都」才有的限定「鹹蛋黃&髒髒系列甜點」。

此外,Tims在中國定位「現點現做的暖食咖啡館」,會為消費者提供新鮮西式熱食。

因此,林嶽認為,如果Tims在本土化的基礎上,定位比星巴克便宜、更為親民且大眾化,是有一定的市場前景的。

不過,國內的咖啡市場或許並沒有資本想像的那麼持續向好。

此前,做空機構渾水在其做空瑞幸的報告中提及,中國的咖啡液人均攝入量為86mg/天,與其他亞洲國家相當,但其中95%的攝入量來自茶葉。中國的核心功能性咖啡需求市場規模較小,並處於溫和增長趨勢。

3 前景不明

Tims和騰訊合作的重點方向,可能更傾向於數位化。

「我們其實是不缺資金的,更多的是看中投資者能帶給我們什麼資源。Tims中國從第一天開始的很多數位化動作都建立在微信小程序上,包括會員體系,以及手機點單功能等。」 5月12日,盧永臣向媒體表示,Tims更看重騰訊在數位化方面的優勢。

盧永臣對外透露,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發展,Tims中國已經擁有接近100萬的會員人數,目前高達80%以上的銷售額是來自於會員。

此外,Tims計劃在外賣業務上加大投入。

據悉,今年Tims還將推出更側重外帶和外送和小型快捷門店Tims GO,以及測試創新產品Tims Lab。以上為Tims只在中國開出的門店類型。

不過,咖啡外賣業務在國內的競爭同樣激烈。

2018年9月,星巴克與阿里巴巴集團達成合作,打通會員體系,上線了外賣業務。COSTA和太平洋咖啡此前也已加入外賣業務的競爭之中。與此同時,咖啡的外賣業務在「燒錢 + 補貼」的網際網路擴張模式推動下,競爭日趨白熱化。

5月18日,有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雖說Tims在線上業務方面具有騰訊加持,但是依然可能面對線上獲客成本越發高的壓力。「咖啡外賣的競爭者不僅是同業咖啡品牌的外賣業務,還要應對頗具競爭力的奶茶等外賣的競爭。」

該人士表示,在市場定位上更傾向於星巴克「第三空間」類的Tims,雖說價格比星巴克有所下降,但知名度遠遠不及,而線上咖啡業務缺乏線下可以提供的社交價值,在線上短時間內很難和星巴克及價格更為便宜、大打補貼戰的網際網路咖啡品牌競爭。可見,Tims此番入華,仍有諸多攔路虎。

相關焦點

  • 左手騰訊,右手阿里,這個咖啡連鎖品牌叫板星巴克
    一手牽騰訊、一手牽餓了麼,這家在全球擁有5000家門店,發展歷史比星巴克更長的咖啡連鎖品牌,正在中國進行一場全新的本土化實驗——在門店規模尚未跑起來的情況下,「借道」國內發達的流量渠道,迅速收割一批高黏性用戶。「在團隊初生時先注入數位化基因,這比給我們能帶來多少流量生意更重要。」
  • 開店開在星巴克旁邊,如今撤出一座大城市,COSTA咖啡怎麼了?
    而COSTA在華開店一共也就400多家,這一次北京加青島一共關了大概10%的門店!自從2006年進入中國,COSTA就把星巴克視作最大的競爭對手,並且試圖用星巴克的那樣方式進攻中國市場。COSTA在門店擴張上採取激進的策略,COSTA在3年內開設的門店數量就達到了星巴克12年開店數量的25%,是星巴克同期發展速度的2.5倍。在選址上,COSTA使用了與星巴克「貼身」的戰術,即不惜花高價把門店開在星巴克旁邊。
  • 500米之內開三家星巴克,背後有什麼開店邏輯?
    1、500米之內連開三家星巴克?   我們在選址開店時都會先觀察目標周圍的品類、消費能力等因素,如果一條街上同品類店的數量很多,那麼我們則會選擇避開眾多的競爭對手。 然而,星巴克卻並沒有這麼做,而且還玩起了「自相殘殺」的戲碼,這是怎麼回事呢?
  • 入股4年「平價轉讓」?又一私募遭國資股東清倉式減持!曾經實力捧場...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國有控股企業——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擬掛牌轉讓其所持有的核建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核建產業基金」)全部15%股權,轉讓底價3552.628393萬元。註冊於2016年11月的核建產業基金,由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牽頭成立,除發起方和航天投資控股外,另外三家發起股東分別為:國開金融、農銀國際和中國人壽資管。
  • 星巴克加速押寶中國市場,投資11億在華建廠,還計劃開店600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崑山產業園動工之前,星巴克在全球一共有6家咖啡烘焙工廠,其中5家在美國,1家位於荷蘭,這家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將承擔星巴克中國的咖啡烘焙生產、生豆存儲、物流運輸等功能。受此影響,星巴克宣布將在美國和加拿大地區再度關閉200家門店,以削減運營成本,而早在今年6月,星巴克就表示,未來18個月將關閉美洲地區近400家門店。而星巴克中國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此次關店不涉及中國市場,第四財季中國市場營收恢復增長,同時創下了季度開店總數新紀錄。
  • 「千年老二」COSTA落敗星巴克?大幅關店何去何從?
    星巴克咖啡的鐵打「CP」,英國老牌連鎖咖啡COSTA,如今也撐不住了,加入了關店的大潮。據媒體報導,COSTA北京和青島兩地已關近40家門店,其中,COSTA從8月開始陸續撤離了在青島的全部門店。對此,COSTA回應稱,並沒有放緩在中國開拓零售店的步伐,公司也會持續關注新的開店機會,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 美國關店400家,中國計劃開店500家,星巴克瞄準中國
    美國關店400家,中國計劃開店500家,星巴克瞄準中國萬億級咖啡市場6月10日,星巴克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了一封致股東信,表示接下來會關閉部分星巴克門店。根據星巴克提交的文件,星巴克計劃從戰略上優化美國門店數量,在未來18個月內關閉多達400家門店,並計劃今年開設約300個新門店,低於預期的600個。也就是說,星巴克至少少開700個門店。
  • 不選美國,星巴克投資11億在中國建廠!還計劃在華開店600家
    剛剛,美國咖啡巨頭星巴克在中國的投資項目正式落地。不選美國,星巴克首次投資11億在中國建亞洲最大工廠據界面新聞報導, 11月16日,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在蘇州崑山正式破土動工。在開工儀式上,星巴克宣布將總投資從1.3億美元,追加至1.56億美元(約合11億元人民幣)。
  • 背靠可口可樂和星巴克肉搏卻陷關店潮,COSTA退路只剩超市?
    在北京,已有近20家Costa門店關閉,南京近30%的門店關閉。按照Costa在中國共開店300餘家計算,Costa在中國近300多家門店目前已經關閉了逾10%。COSTA和星巴克,曾經被視為咖啡界的「肯德基和麥當勞」。2006年底,COSTA咖啡在上海南京東路開設了在中國的第一家分店,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彼時,星巴克已進入中國市場7年,店鋪數量達300多家。在中國市場中,COSTA將星巴克作為自己的競爭對手,並通過「肉搏戰」、激進的擴張戰略等瘋狂經營。
  • 再獲騰訊巨額融資,誼品生鮮開店數量幹不過興盛優選
    過去兩年,誼品生鮮分別獲得了兩輪融資:2018年8月23日,獲得今日資本的A輪融資;2019年3月29日,獲得由騰訊領投,今日資本、龍珠資本、鐘鼎創投跟投的20億元B輪融資。在近日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上,誼品生鮮和另一家社區電商平臺興盛優選榜上有名,估值均為70億元。但在開店的數量上,興盛優選遙遙領先於誼品生鮮。
  • 騰訊先後入股唯品會和永輝,馬雲可能墊高枕頭也睡不好了
    12月18日,騰訊聯手京東宣布與特賣電商唯品會達成戰略合作,將斥資8.63億美元收購唯品會12.5%股份,預示著中國線上零售逐步形成阿里與京東二強對壘的生態。而就是在幾天前,馬雲搖旗吶喊的新零售領域,騰訊也在「圍追堵截」,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永輝超市5%股份,此舉被看成騰訊布局新零售的重要信號。
  • 新零售的天空飄著兩片雲「T」和「A」 實體零售是投靠騰訊?還是...
    從2014年4月戰略投資銀泰開始,2015年以283億元戰略投資蘇寧,2016年21.5億元入主三江購物,直至2017年入股聯華超市和高鑫零售,據不完全統計,近4年來,阿里巴巴集團至少投入了750億元進行線下零售資產的布局。  騰訊自然不會袖手旁觀。2017年12月,永輝超市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張軒松、張軒寧向騰訊方面轉讓5%股份,交易金額約42億元。
  • 加拿大國民咖啡Tim Hortons要如何才能達成10年中國開1500家店的...
    7個月後,Tims已在上海、鄭州、大連等地開出多家門店,今年在上海開30家店的目標也幾近完成。與開業時的網紅路線不同,當下Tims的開店模式更大眾化和親民化了。「其實我們想做的是融入大眾生活的連鎖咖啡店」,Tims中國區品牌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說,「會希望更接地氣、知道中國消費者需要什麼。」早前Tims曾提出的10年在中國開1500家店的目標,據她表示目前已經在加速開拓。
  • 星巴克中國涉足投資,年增500家新店,能阻止在華營收下滑嗎?
    儘管銷售額縮水,星巴克在中國市場仍採取擴張戰略。據星巴克在財報中披露,2020財年內,其計劃在中國淨增設500家新店鋪。財報顯示,截至2019財年末,星巴克中國區有公司運營店有4123家;截至今年6月28日,這一數字增為4447家,較上一財年末增加了324家。
  • 麥咖啡欲「叫板」星巴克 在定價招聘上"比闊"
    儘管都是美國連鎖餐飲巨頭,但是中國巨大的咖啡消費市場,依然讓麥當勞、星巴克較起勁來。記者昨日獲悉,「麥咖啡」年底開店數目將超過750家,逼近星巴克目前在華門店數;記者也留意到在價格上,「麥咖啡」整體比對手有約兩成的優勢。此外,雙方還將在會員、人員招聘等多個環節「暗戰」。  「在廣佛市場,50%的麥當勞有『麥咖啡』。」
  • 實地探訪:僅有50家門店的Tims咖啡,憑什麼拿下騰訊超億元投資?
    與此同時,騰訊卻以億元戰略投資,攜新玩家Tim Hortons咖啡入場,瞄準瑞幸養成的咖啡消費市場進行補位。據悉,Tim Hortons(簡稱Tims)源自加拿大,於2018年以合資形式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品牌簡稱「Tims中國」),目前在華擁有50家門店。這是騰訊在繼2019年7月高位下注喜茶後,第二次登陸現制飲品賽道。
  • 騰訊創投等入股永輝彩食鮮,持股4%
    12月24日,永輝彩食鮮發展有限公司於12月22日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簡稱「騰訊創投」)、珠海高瓴錚恆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其中騰訊創投持股4%,同時該公司註冊資本增加15.38%,公司大股東為永輝超市
  • 騰訊入股永輝旗下永輝彩食鮮公司,持股4%
    騰訊入股永輝旗下永輝彩食鮮公司,持股4%原標題:騰訊入股永輝旗下永輝彩食鮮公司,持股4%永輝彩食鮮發展有限公司日前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珠海高瓴錚恆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市招銀新動能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中金祺智(上海)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啟鷺(廈門)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 曾與星巴克齊名,如今大量關店,COSTA的咖啡王國撐不住了
    根據官方數據,目前COSTA在中國市場約有400家門店,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已超過4000多家,兩者幾乎相差10倍。根據公開信息,COSTA於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在前3年內開設的門店數量就達到了星巴克門店數量的25%,是星巴克同期發展速度的2.5倍。彼時,COSTA計劃在中國開設2500家門店,佔據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但如今,COSTA卻被競爭對手遠遠甩開。以廣州珠江新城為例,在這一商圈,COSTA開設了3家門店,星巴克的門店至少有12家。
  • ...德國默克任命新CEO;勃林格殷格翰、騰訊等入股寵物醫療集團新瑞鵬
    今日焦點:1、7家藥企上榜中國500強2、勃林格殷格翰、騰訊等入股新瑞鵬3、華潤醫藥控股博雅生物,進軍血液製品領域4、加拿大與阿斯利康籤署採購新冠疫苗協議5、德國默克任命新CEO醫藥企業動態7家藥企上榜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