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約1660字
閱讀時長:約5.5分鐘
文 | 小璐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有的時候孩子的學習能力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好很多。比如我們有意教孩子學習數字和漢語拼音,他或許會沒有興趣,或者不能學以致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對於父母行為,眼神的學習,特別到位,機靈得不得了。
孩子無意識模仿行為出現,給家長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別忽略了。了解變色龍效應,讓孩子陽光成長。
明明今年5歲,已經在幼兒園學習了一段時間了。剛開始的時候。明明去幼兒園非常哭鬧,他不喜歡上學,每次被媽媽送走的時候都會大哭,像許多剛剛入園的小朋友一樣,會害怕,擔心,不喜歡陌生的環境,老師,和人。
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孩子明顯有了很大的改變,一來是變得更加聽話,二來是不那麼排斥在幼兒園裡上學了。可是問題就是這樣出現的,孩子在幼兒園情緒很穩定,表現也比較正常,但是到了家裡,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開始情緒多變,全然沒有了幼兒園裡的乖樣子。
有一次寶媽偷偷地去學校看孩子,看看他是不是受欺負了才會這樣,回到家只會情緒發洩,不懂得告訴爸爸媽媽。可是寶媽觀察了一段時間後,並沒有很大的發現,孩子和小朋友相處得很愉悅,過程中並沒有不開心的事情發生。偶爾孩子會自己一個人相處,但也不是因為被人排斥。
實際上,孩子家裡家外的表現差異大,是因為變色龍效應的影響,此時,孩子需要爸爸媽媽的糾正,否則影響很大。
什麼是「變色龍效應」?
1、看情況行事
比如明明就是看情況行事,改變自己心情和行為的一個孩子,所謂「變色龍」,指的是孩子在不同情況下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心情就是其中很明顯的表現方式,在外面的時候安靜,乖巧,可是回到了家,什麼問題都出來了。
2、脾氣陰雨不定
一些孩子在爸爸媽媽面前容易發火,可是面對自己的小夥伴,老師,朋友,外人的時候,就會乖巧許多,言語會柔和許多,脾氣不會那麼暴躁。這也是,變色龍效應之下,孩子行為特別矛盾的一個方面。
3、愛模仿
不難發現,有的孩子面對不同的人時,態度是不一樣的,除了面向爸爸媽媽及其以外的人,會有兩種標準。在「外人」之中,也會出現多種特徵,比如喜歡的人友好些,討厭的人刻薄些,害怕的人迎合些……
孩子變得喜歡模仿大人,看臉色行事,這樣並不好,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模仿類型,針對不同的問題,加以解決、引導。
孩子出現模仿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行為的耳濡目染
在一些酒局和飯桌上,孩子不僅會學習到爸爸媽媽的行為,對於其他人的一言一行也都看在眼裡。這些都是孩子學習的方式和途徑,父母的行為,在長期的影響下,會被孩子很自然地學習了去,此時變色龍效應想不生效都難。
2、有意地迎合和討好
之所以會選擇用模仿的方式對待別人,是因為孩子曾經在一些行為上受到過批評,比如說爸爸媽媽希望她開心地與人打招呼,那麼久而久之,孩子不知道怎麼做,就容易模仿,再把這樣的習慣用在其他方面,例如待客方式等。這是孩子在有意地討好和迎合。
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模仿行為,大多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家長。另一個是環境。父母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看清楚利弊和因果,讓孩子健康成長。
家長該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
1、家長樹立榜樣作用
其實孩子大多數的行為都是從父母身上學過去的。比如生氣時候的表情,不開心的表現,暴躁的舉動等,都是因為父母的影響,孩子才慢慢地形成習慣。因此,爸爸媽媽想要孩子改變壞習慣,自己要糾正行為,給孩子樹立榜樣作用。
2、營造良好的環境
氛圍對人的影響之重要程度,比爸爸媽媽想得更嚴重。大家都會覺得正常的學習中,孩子需要薰陶,需要有積極的影響,但是在生活上卻容易忽視。這告訴家長們,別忘記了日常生活上的引導,製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讓孩子在積極的環境中成長。
在這裡提醒大家,孩子會無意識模仿,說明他正受變色龍效應的影響。此時,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好的行為習慣,父母需謹記。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璐媽媽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