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澳洲牛排也許是「拼接肉」

2021-01-15 中安在線網站

  近日,在一些視頻網站上流傳著網絡博主介紹市場上銷售「合成牛排」的內容,視頻中展示碎肉通過卡拉膠的黏合可以變成拼接牛排,當作原切牛排來出售。我市是否有「拼接牛排」呢?記者走訪市場發現,超市中出售的牛排大都為速凍包裝牛排,部分牛排的確有卡拉膠出現在配料表上。

  超市內銷售的冷凍牛排

  走訪 包裝牛排中確有卡拉膠

  在網絡「拼接牛肉」實驗視頻中記者看到,測試員首先買來一些碎牛肉,再將攪拌好的卡拉膠均勻地抹在碎牛肉上,然後用保鮮膜裹起來塑形,用力壓實、擠掉裡面的空氣。常溫下靜置幾小時,讓添加劑和牛肉充分反應後,再放到冰櫃裡冷凍。冰凍過後的牛排,用肉眼觀察,和市場上的速凍牛排幾乎一樣。

  1月10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個商場、超市,發現超市中在售的牛排大多為速凍包裝牛排。在市區芍花路一家超市裡,記者看到在冷凍區的冰櫃裡,整齊地擺放著七八種不同商家的牛排,其中兒童牛排的種類就有三個。

  在兒童牛排的配料表中,記者並未看到卡拉膠的成分,但在其餘牛排中,有兩個商家的牛排外包裝配料表上,明確標註食品添加劑成分包括卡拉膠、碳酸鈉、檸檬酸等。還有一些牛排雖然沒有卡拉膠成分,卻含有黃原膠等添加劑。這些牛排的價格不等,基本上規格在200克左右,價格在20元至50元不等。

  求證 卡拉膠對人體有害嗎?

  當記者詢問銷售人員所售的牛排是否是「拼接牛排」時,銷售人員表示未聽過「拼接牛排」的說法,牛排配料在外包裝上能直接看到,消費者可自行選擇購買。

  那麼,這些牛排裡的卡拉膠是什麼?對人體是否有危害?

  我市國家一級營養師董曉燕介紹,卡拉膠是從藻類海草等物質中提煉出來的膠體物質,對人體是無害的。根據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卡拉膠是允許按要求添加的。由於其膠性特質,在食品加工業中通常被當作增稠劑、膠凝劑使用。

  「卡拉膠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在國家規定的標準範圍內是可以使用的。但如果商家打著純牛排的旗號,肯定是不能添加的。」董曉燕表示,把肉末加工成牛排,那就是人造的、合成的,如果打著純牛排的名號銷售則涉嫌欺騙消費者。在購買時,消費者也要看清楚配料等說明。

  提醒 觀色聞味辨真假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合成牛排」只要合乎食品安全要求,是可以食用的,消費者選擇的時候可注意看標籤。那麼,如何區分拼接牛排和原切牛排呢?

  我市一家西餐廳的總廚劉師傅表示,辨別是否為拼接牛排要看以下特點:從顏色上看,原切牛肉顏色鮮紅有光澤,拼接牛肉顏色較暗無光澤;從纖維組織紋理上看,原切牛肉有彈性且連接緊密,拼接牛肉沒有這樣的彈性組織;從氣味上聞,原切牛肉沒有異味,拼接牛肉異味明顯。

  劉師傅提醒,無論是在超市購買還是網購牛排,可以先看看牛排包裝袋上的配料表,如果出現穀氨醯胺酶、大豆分離蛋白、食用膠、卡拉膠等配料,很明顯就是拼接牛排。如果市民對商超的速凍牛排不放心,可以到市場上購買新鮮牛肉,醃製加工後自己製作,這樣就可以吃到放心的牛排。(李錦文)

相關焦點

  • 那些你在中國餐廳吃到的澳洲牛排,竟是膠水粘的?
    如果算上稅率和進口稅、餐廳人工等等,這家餐廳的定價,居然比澳洲本地賣的還便宜,這就太蹊蹺了。發覺貓膩後,這個記者就留了心眼打包了一份進口澳洲牛肉,然後拿給資深的牛肉師傅查看。師傅鑑定後,也是驚了:「這哪是純牛肉!」懷疑是豬肉、鴨肉等至少三種肉組裝的「組合牛排」。像是手指指到的地方,就有明顯的拼接痕跡。
  • 添加卡拉膠的牛排能吃嗎?「拼接牛排」仍涉嫌欺騙
    &nbsp&nbsp&nbsp&nbsp近日,網上流傳著一篇澳洲肉類市場存在「合成牛排」的文章,文中表示碎肉通過卡拉膠的黏合可以變成拼接牛排來出售。記者走訪北京市場發現,超市中出售的多是鮮肉牛排,卡拉膠確實在部分包裝牛排中出現。專家提醒,購買牛排應看好配料表,若是拼接牛排則涉嫌欺騙消費者,但卡拉膠本身是合法的添加劑。
  • 膠水牛排怎麼做實驗三步做出拼接牛排
    膠水牛排怎麼做?在近日,澳洲電視臺曝光了牛排是拼接而成,用次品牛肉加上肉膠重新合成牛排。下面就一起來看下實驗,是如何做出「拼接牛排」。(資料圖)近日,澳洲電視臺曝光,說當地肉類市場裡面流入大量用肉膠做的「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牛肉+肉膠」拼接的,並揭秘了製作拼接牛排的全過程。不單單是澳洲,還披露說「拼接肉」早已是全球行業內的潛規則。碎肉竟然可以用膠一黏拼接起來做成牛排?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神奇工藝呢?都市快報旗下的求證、調查類視頻欄目《好奇實驗室》帶你一探究竟。
  • 好肉原味吃!澳洲M3和牛+美國乾式熟成牛排+澳洲牛舌,小眾牛排店...
    ,肉櫃裡分類放著各種牛排。  PART 02  好肉原味吃  廚房是開放式的,可以看到廚師精心煎牛排的過程。    店內主打好肉原味吃,吃出牛肉最原始的味道。鐵板控制溫度,牛排在鐵板上滋滋作響。    常吉精肉店這道牛排採用的是美國IMP谷飼眼肉,熟成後的牛肉會有濃鬱的香氣,製作出的牛排口感更加濃鬱。
  • 牛排市場魚龍混雜,牛排真假難辨
    牛排市場魚龍混雜,拼接牛排真假難辨如今食品安全是百姓們非常重視的話題,然而牛排造假的新聞卻屢見不鮮,「假牛排」的新聞和報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畢竟牛排的營養價值高、口感好,許多大人和孩子也都愛吃牛排,卻有些黑心商家從中牟利。如今市面上的牛排魚龍混雜,你吃的牛排是真牛排嗎?我們平日裡提到的「假牛排」指的便是拼接牛肉,其實拼接牛排指用食用膠將牛排的邊角餘料拼接組合而成的。
  • 包裝牛排添加卡拉膠能吃嗎? 大廚支招區分真假牛排
    2016年12月12日訊,近日,網上流傳著一篇澳洲肉類市場存在「合成牛排」的文章,文中表示碎肉通過卡拉膠的粘合可以變成拼接牛排來出售。記者走訪北京市場發現,超市中出售的多是鮮肉牛排,卡拉膠確實在部分包裝牛排中出現。專家提醒,購買牛排應看好配料表,若是拼接牛排則涉嫌欺騙消費者,但卡拉膠本身是合法的添加劑。
  • 添加卡拉膠的牛排能吃嗎?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篇澳洲肉類市場存在「合成牛排」的文章,文中表示碎肉通過卡拉膠的黏合可以變成拼接牛排來出售。記者走訪北京市場發現,超市中出售的多是鮮肉牛排,卡拉膠確實在部分包裝牛排中出現。專家提醒,購買牛排應看好配料表,若是拼接牛排則涉嫌欺騙消費者,但卡拉膠本身是合法的添加劑。
  • 卡拉膠「重組牛排」能吃嗎?
    卡拉膠「重組牛排」能吃嗎?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網上有消息稱,澳洲肉類市場流入大量的「重組牛排」 「膠水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塊+肉膠」拼接的。該消息經大量媒體轉載報導。那麼,何為卡拉膠?「重組牛排」究竟能吃嗎?
  • 網購澳洲牛排煎制後輕輕一戳就散開 疑為壓縮肉
    原標題:網購澳洲牛排煎制後輕輕一戳就散開 疑為壓縮肉東南網9月2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趙楊)福州市民林女士昨日致電海都報熱線95060反映,網購的澳洲牛排煎制後,輕輕一戳就散開,與以往的牛排不大一樣。業內人士猜測,林女士可能購買到用「邊角」肉塊製成的壓縮牛排。福州一些西餐廳,為了降低成本,也會使用壓縮牛排。
  • 澳洲安格斯西冷牛排,新鮮原切
    原切牛排分很多種,知名度較高的澳洲原切牛排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主要是當地宜人的氣候宜,牛群可以在天然大草原上盡情沐浴陽光,靠谷飼飼養,使其肉質變得鮮嫩緊實。而所謂的原切,有別於一般的合成肉,保證原肉品質,拒絕二次復凍。
  • 買牛排時,如果包裝上有「這行字」,儘量別買,多半是「合成肉」
    比如,在紀念日和周末時,我們就會選擇到一些高檔的西餐廳吃份牛排,犒勞自己和家人孩子。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西餐廳的牛排比較貴,還很容易遇到又貴又不好吃的餐廳,本來好好的心情也會變得一團糟。選擇去超市買速凍牛排吧,卻有的高達50元左右一份,而有的牛排打完折才僅僅9.9元甚至6.9元,價格差距之大,讓人難以置信。
  • 兩種澳洲牛排的大PK,M5眼肉對抗澳洲和牛誰更強?
    這次拿回來兩塊牛排,分別是在扒房裡售價破千一份的M5澳洲眼肉和售價近兩千的澳洲和牛一塊。我一直覺得對於美食有一個亙古不變的理論:越好的食材越不需要複雜的加工。今天咱們就通過一個簡單的、直接的對比,來看看在高級扒房裡上千塊錢一份的牛排到底有多厲害?國家對牛肉進口有嚴格的管制,而某些國家(日本)對牛肉的出口也有非常嚴格的管控,因此在國內能吃到的高檔牛排,常規的渠道就只有澳牛。
  • 牛肉40元1斤,那網上10元的牛排都是什麼肉?網友:再也不想買了
    牛肉1斤40元,那網上10元的牛排都是什麼肉?網友:再也不想買了說到牛肉相信很多人都愛吃,而且牛肉的價格也是很貴,經常去菜市場買菜的朋友可能知道,牛肉已經40塊1斤,還不斷在漲價,可是現在網友賣的一些速食牛排居然只有差不多10塊錢一片,這是真的牛肉嗎?那到底是什麼肉做的呢?
  • 記者調查:碎肉加入卡拉膠可合成牛排
    近日,網上流傳一則消息,說在澳洲的肉類市場裡有大量"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塊 加
  • 牛肉40一斤,那10元的牛排是用什麼肉做的?網友:以後再也不吃了
    本文由小櫻愛美食獨家發布,歡迎大家翻閱往期文章~牛肉40一斤,那10元的牛排是用什麼肉做的?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歡,但是現在隨著生活的發展,在西餐廳裡吃的牛排,自己在家裡也能做了,我們都知道牛肉的價格,可是不便宜的,一斤能賣到差不多40元左右,但是我們現在在網上買的牛排卻只賣十塊錢一片,價格真是低到讓人驚訝,我們都知道在外面吃一份牛排就要好幾十塊錢,所以很多人就會在網上購買之後自己在家裡做,感覺非常便宜又實惠,但是你們知道這十元的牛排是用什麼肉做的嗎?
  • 米其林廚師告誡:自己在家煎牛排,牛排肉不到20℃,千萬別下鍋
    一頓燭光晚餐,紅酒搭配上牛排的芳香,再搞一個小沙拉,弄點小甜品。讓生活充滿儀式感。真的是"幸福感爆棚"的事情。但是這種幸福感不是每天都有的,比起價格昂貴的西餐廳,還是自己煎得來得划算。做正宗西式牛排,選料、煎制有講究。吃牛排就像吃魚一樣,只要鮮度佳,就絕對好吃。在家自己做牛排選什麼樣的牛排才最高級?看看米其林大廚怎麼說!
  • 不到100元,吃到餐廳賣300+的M3牛排
    這麼說吧,我們平時做測評默認的規矩是要儘量同時吃,這樣肯定要公平很多,還能比出很多細節,但這塊牛排好吃到,你就算是一個月前吃到了它的競品,都可以拍著胸脯說,一定是眼前這塊好吃多了。菲力(TENDERLION/Filet),牛排裡閉著眼睛點也不會出錯的就是它了。這是牛運動量最小的部位,也是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口感柔軟彈潤,肉香濃鬱,沒有什麼筋膜,老人小孩都能隨心吃。
  • 西冷、眼肉還是菲力牛排?牛排買什麼部位肉?什麼牌子好?
    一、牛排買什麼部位的肉(西冷牛排、菲力牛排、眼肉牛排、上腦牛排、板腱牛排、黑椒牛排、秘制牛排、雪花牛排、兒童牛排是什麼意思?)首先我們排除黑椒牛排、調理牛排、醃製牛排、秘制牛排、整切牛排,為什麼呢?這些都不是正經牛排,屬於添加劑的集大成者。另外我們小心叫做兒童牛排的產品,牛排並沒有按照人群年齡劃分的說法。
  • 網紅主播賣的小牛凱西牛排,是整切牛排嗎?測評來了!
    若問哪位是我國「直播間帶貨一哥」,也許這一稱號非李佳琦莫屬。殊不知就在最近,李佳琦卻在直播房間發布一款牛排。粉絲們本來只為蹲個口紅,殊不知在不經意間中,卻買了幾份牛排。就在這麼短短的十分鐘時間裡,李佳琦居然賣出了12000份牛排。那麼他究竟賣的是什麼牛排?
  • 碎肉+卡拉膠=牛排,知道真相後,還敢吃嗎?
    記者走訪福田農批多家商鋪得知,合成牛排實際上是一種化學堆砌而成的重組牛排或拼接牛排,主要靠卡拉膠、大豆分離蛋白兩種添加劑起作用。碎肉合成牛排?卡拉膠、大豆分離蛋白是關鍵記者發現價格較高的兒童牛排,外包裝都註明「原切、不拼接」等字樣,而價格較低的兒童牛排,配料表裡都有一種叫「卡拉膠」的物資。這個卡拉膠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