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和尚》不止是童年的記憶,那是中國的動畫片藝術水平的巔峰

2021-01-09 半夏娛雜論

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民間故事家喻戶曉,本動畫片在故事上有一定的新編,形式也異常鮮活好玩。   紅衣小和尚不遠千裡來到一座高高聳立在山頂上的寺廟,立刻做起快樂勤勞的小主持,雖然挑水只能到山下很是辛苦,他仍做得樂此不疲。不久,來了一個藍衣瘦高和尚,下山挑水的重任於是落在他的身上,很快,瘦高和尚因為該問題同小和尚發生衝突,兩人開始抬水喝。後來,他們又迎來一個黃衣胖和尚,胖和尚剛入寺廟,就把水缸裡的水喝了個光,小和尚和瘦高和尚一下不樂意了,三個和尚為如何抬水吃水問題大打出手。老鼠咬斷香燭引發的一場大火,讓三個和尚明白了一個道理。《三個和尚》不但短小而且簡潔,除了不用對白,畫面三個人物的衣服三種色,單線平塗;背景除了幾樣小道具外全部空白,用的是中國傳統毛邊紙的本色,但並不覺得東西少。阿達說,「這個想法我由來 以久,簡潔並不是簡單化,而是精練,是放一點點,提示一下。」

「這片子使繪製的同志專注於人物動作的刻畫。有人擔心這樣搞是否會太空;為此,我們相應改革了片門,使影片在銀幕上成了正方形。」這一則因為請漫畫家韓羽搞造型,他畫的畫一向是正方構圖;二則正方形,構圖小一點,感到飽滿,不會太空;三則也因此有了與眾不同的新特點。阿達認為,我國古代傳統藝術如一些雕塑,氣勢大,造型卻相當簡單,顯得巧妙。到明清以後,特別是慈禧太后時期,皇宮裡一些東西搞得功夫大,人工味大,可造型上全沒意思。我想,阿達同志講的情況,可以歸結為「返樸歸真」這四個字的道理。而影片《三個和尚》的短小、簡潔,不管是採用正方形銀幕抑或是默片手法,應該說都是由編導付諸影片本身的特定內容與寓意所決定的。獲得首屆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稱號的國產動畫片《三個和尚》是我這一代人對中國國產動畫片幾乎最早的記憶。

只記得「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順口溜,也從歷屆語文老師那裡知道了這部動畫片所詮釋的團結力量大的道理,卻沒有看過一次完整的影片。在網絡媒體極度發達,身體心智逐漸成熟的二十歲的元宵初觀此片,仍然被一筆一划勾勒出的樸拙線條感動。 管理學的劉小林老師非常可愛,在所有老師每節課都耳提面命的告訴我要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的時候,他告訴我前途命運,身不由己。只有獲得工作經驗的兩到三年裡,才能對自己的優勢弱勢以及今後的人生道路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他的話暗合了我內心深處的想法,就是很多事情急不得,個人成長需要一點時間,否則是揠苗助長,職業發展,戀愛和婚姻都是生活中註定發生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將其妖魔化,特別是不要總是幻想。這部美術片《三個和尚》憑藉著「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這一句諺語,將這個古老的民間諷刺性故事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部精彩的作品雖沒有配音,但人物設計造型卻是別具一格,具有強烈的個性,寥寥幾筆就完全表現出了三個人物的不同性格,既具有幽默感,又給人以樸拙、善良的美感。在場景造型上,參考了一些中國傳統的繪畫技法,如繪有山、水、廟的大全景具有水墨山水畫造型的味道。還有輕鬆明快的音樂,詼諧幽默的情節,兩隻蝴蝶;小烏龜的出現與小和尚的跌倒;起初日落;敲木魚時,小老鼠的出現。觀音的面部表情的變化。小和尚剛進寺廟時的平靜到有水後的微笑到後來的生氣等。小和尚與胖和尚生氣時,兩人都坐在畫面的外側。三個和尚沒水吃時,水桶和扁擔的特寫。三個和尚吃餅噎著時的競相有節奏的打嗝,批評與譏諷的情景等等。影片還把西方動畫片的現代漫畫表現手法,巧妙地結合併融化在民族風格之中,生動活潑的畫面形象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這部影片,堪稱中國動畫行業的經典,也被許多行業,尤其是管理這個行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現了社會惰化性,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實,我感覺有時候需要規則和法律約束一下,只有這個最管事。為什麼古代的「仁政」實行不了,包括現在也不可實行,要想做到這點,那麼這個社會的環境得多麼的良好。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法律來制約一下。還有一個就是後天的影響,試想,一個人從小父母管的特別嚴,那麼你如何讓他成為一個膽子大的人?其實,家庭教育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這個以後我會談。一開始,這三個和尚看起來都很善良,對花草樹木那個喜愛,到最後,三個和尚鬧翻,導致了一個多麼尷尬的局面,你看,每個人的面目是多麼猙獰。這裡,想說的就是環境的問題。還有,就是交往的朋友。試想,出淤泥而不染,是得有多麼好的境界。

相關焦點

  • 曉說:那些承包90後童年記憶的動畫片
    曉說:那些承包90後童年記憶的動畫片說到關於90後童年記憶中的動畫片,筆者作為一名90後還是享有一定發言權的,然而在腦海中努力搜尋之後才發現,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動畫片只有那麼幾部,剩下的都是片段記憶,筆者還得去問問度娘,才能想起名字。
  • 童年記憶中的外國動畫片
    童年記憶中的外國動畫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3日 22:40 來源: 來源:生活報 家裡買電視機是在1984年,那一年記者剛上小學。
  • 國家大劇院將推出《猴王·花果山》、《三個和尚》兒童劇
    而將於2月9日至17日亮相國家大劇院戲劇場的新編兒童劇《三個和尚》,也將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故事以生動幽默的形式加以呈現。 由孫悟空形象生發出來的藝術作品更是數不勝數。即將於農曆猴年新年前後在國家大劇院北京喜劇院上演的、由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全新演繹的大型奇幻劇《猴王·花果山》,就是將孫悟空這一被神化了的英雄人物,還原為令孩子們倍感親近的少年石猴形象。
  • 動畫片《貓和老鼠》導演去世!說一說那些豐富我們童年的動畫片
    我自始至終都沒有搞清楚過這部動畫片到底有多少集?無論從哪一集開始看,都不影響我開心地笑。也常常忘記它其實沒有對白,只有恰到好處、符合情境的古典配樂,但藉助貓和老鼠的表情、動作就能活靈活現,讓人理解。其實童年讓人印象深刻的動畫片,除了《貓和老鼠》之外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一一來回憶一下。
  • 這40部童年動畫片,你都看過嗎?
    1928年的今天,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動畫片上映。動畫裡那些經典又可愛的形象,在生命之初曾教給我們勇氣、智慧、善良、友愛……童年雖已模糊,但最純真的記憶與感動,還沒丟!歲月如梭,今年已是改革開放40周年。曾經的小小孩童,如今已是步入中年,但在記憶中,童年的嬉笑、歡樂,卻依然清晰如昨,那些曾陪伴我們成長的國產動畫片,存儲了我們共同的回憶。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回憶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動畫片。
  • 「盤點」80後記憶中的動畫片——國產30部
    一、《神筆馬良》1955年這是一部木偶人動畫片,小時候很喜歡看這種木偶動畫片,現在想來,可能是因為有三維的效果......曾經也幻想自己能有一支畫什麼來什麼的筆。二、《漁童》1959年這個應該也是70後的記憶,這部動畫片拿到現在來看還是很經典。這是一個愛國的故事。
  • 60年356部動畫片,我們等「上美廠」歸來已經很多年!
    △《大鬧天宮》 曾幾何時, 動畫片已經成為童年的一個固有符號, 那些形象像一個個朋友, 陪伴我們走過那段, 最純真美好的年代。 時光老去, 我們已經變成「大人」, 他們卻還是記憶中的模樣, 我們時常假裝自己還是少年, 卻明白那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曾經。
  • 小和尚搶佔童劇舞臺 《三個和尚》《一休》登場
    《三個和尚  《三個和尚》的諺語故事、日本漫畫《聰明的一休》都曾是伴隨著眾多70後、80後成長的經典動畫片。本月,這兩部關於「和尚」的故事被改編成兒童劇,不約而同地來到廣州,將先後登陸黃花崗劇院。其中,《聰明的一休》更是多年來首次推出舞臺版,並由中日聯合製作,即將在廣州展開全球首演。
  •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肢體劇《三個和尚》在智利受到熱烈歡迎
    新華社聖地牙哥1月7日電(記者尹南 張笑然)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創作的肢體劇《三個和尚》近日在智利聖地牙哥國際藝術節活動期間上演,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記者7日在聖地牙哥塞裡約斯區文化中心看到,能容納380多名觀眾的劇場座無虛席。
  • 80後記憶中的那些動畫片
    1986年改編為動畫後曾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並在中國掀起了聖鬥士熱潮,成為80後童年記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作《聖鬥士星矢Ω》講述的則是天馬座聖鬥士光牙和同伴們一起對抗企圖挾持女神統治世界的戰神瑪爾斯的故事。主人公光牙由雅典娜城戶紗織撫養長大,同星矢一樣在13歲時取得天馬座聖衣,必殺技也同為天馬流星拳。
  • 為《三個和尚》《舒克和貝塔》配樂,一點兒也不「小兒科」
    原標題:為《三個和尚》《舒克和貝塔》配樂,一點兒也不「小兒科」「經典中國影視音樂集萃」音樂會日前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上海愛樂樂團在藝術總監張藝的執棒下,奏響了著名音樂家金復載的多部美術片和影視劇配樂作品,包括《最後的貴族》《紅河谷》《三個和尚》《雪孩子》《舒克和貝塔》。今年76歲的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金復載,曾為百餘部美術片、科教片、故事片及電視劇作曲。
  • 盤點童年那些經典的動畫片,你看過幾部?三部以上說明你老了
    但這些經典又繼續給小孩子的童年增添了無窮的樂趣,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盤點童年那些經典的動畫片,你看過幾部?三部以上說明你老了一、海爾兄弟這部動畫片主要講述的是海爾兄弟經過探險經歷向人們傳遞科學與人文知識,而海爾兄弟出生在大海深處,他們聰明智慧。
  • 記憶中90後童年的動畫片
    小時候,一放學回家就開電視追動畫片。大部分都是日本的動畫,因為所在地在廣東的原因,我經常看的動畫片的頻道是星空臺和華語臺,還有翡翠臺。90後回憶的動畫片太多了,說一些我自己印象深刻而且有故事的動畫片。記得七龍珠裡面的龜波氣功,小學的時候到小學門口吃炒米粉,《七龍珠》就是最好的下飯的動畫片了。
  • 中國難以忘懷6部經典動畫片,你看過幾部呢?
    一說到動畫,很多00後首先想到的是以日本和美國為代表的動畫系列,日本動畫還是居多,現在很多00後看的大多數動畫,動漫都是日本的,具有代表性有《海賊王》《火影忍者》《死神》等等,當然我們中國現在的動畫片的水平也在提高,現在也越來越多優秀的動畫出現在我們面前,比如說《墓王之王》《秦時明月
  • 從捷克春天走出來的鼴鼠 要和中國熊貓一起拍動畫片了
    17日新華網報導,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貝爾格勒綱要》(以下稱《綱要》)全文。切,這長長的「公文」我看來幹嘛? 慢著,在一堆合作、基礎設施建設、物流、投資這個那個的字眼裡,怎麼好像看到了鼴鼠?定睛一看,噢,果真有!是中國與捷克要共同拍攝動畫片《熊貓與鼴鼠》。
  • 盤點童年那些恐怖動畫片,網友:給我的童年留下了陰影
    按理說,童年記憶中的動畫片都是很美好的。比如動畫片《十二生肖》的原本想要講述的是一件英雄般的事情,但最後卻硬生生的給弄成了恐怖片。在這些動畫片中,估計讓大家的童年留下了不小的陰影,這些動畫片的無意之處卻變成了我們童年之中恐怖的開端,以致有時候看動畫片的時候會開始變的猶豫不決。
  • 兒童劇《三個和尚》在瑞典演繹中國經典故事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9月20日電(記者和苗)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表演的兒童劇《三個和尚》2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上演,將這一中國經典故事演繹得活靈活現。《三個和尚》是由中國古老傳說改編的兒童劇,中國兒藝演職人員的出色表演生動講述了老和尚和三個徒弟住在一座山上小廟裡發生的故事。每個角色都將故事中沒水吃、寺廟失火、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救火、三人合作吊水等經典情節演繹得栩栩如生,全劇展現了中國特色的舞臺設計和故事講述,深深感染了在場的中外觀眾。
  • 什麼動畫片能夠代表童年的記憶?
    一轉眼,90後的我們都長大了 還記得之前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嗎 趁著這個六一,找回那些童年的回憶吧! 鐵臂阿童木:中國最早引進的動畫片,大家對他的印象應該是腳底能變為噴氣噴射引擎,眼睛是探照燈吧
  • 這40部童年經典動畫,不止是回憶,更是孩子美育啟蒙絕佳資源
    三、立體而真實的世界觀  對於部分經典動畫,有人會覺得太「暗黑」了(《黑貓警長》裡螳螂新娘在新婚之夜把新郎吃掉的片段,真的是童年陰影)。    動畫片裡有壞人,有恩將仇報,有不公平——那是一個有著立體世界觀的動畫時代。  孩子們看的東西,並不是只能有「傻白甜」。只要家長引導得當,立體豐富的世界觀,更值得我們一起欣賞。  好處這麼多,下面就直接上片單啦!
  • 陪伴90後童年的動畫片大全!喚醒你的童年記憶!
    那時網絡還不是普及,科技沒有那麼發達,以至於那時的童年很單純,在外面和幾個小夥伴嬉戲,回到家當然還有動畫片可以看了!小編很慶幸自己也是一名90後,能有充實又美好的童年,記得每天放學回到家,立馬把家庭作業做完,就守在電視面前等著動畫片的播放,當主題曲響起的那一刻,整個人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