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援助工作的體系建設

2020-12-05 大眾日報

□李甜甜

全國上下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國家有關部門先後印發關於重視心理危機幹預,開展心理援助工作的通知。全國各地陸續開展心理援助,對緩解大眾的焦慮情緒,維護社會心態的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因疫情來勢突然,沒有以往經驗可借鑑,心理援助工作開展的工作機制並不清晰。現將開展心理援助工作的必要性,指導原則及工作機制進行梳理,以期為各地心理援助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

一、開展心理援助工作的必要性

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影響。居家隔離、復工復學延期、大量負面信息的接收,以及物資的緊缺,導致很多人出現焦慮、慌亂、抑鬱、暴躁等情緒困擾,過度消毒、反覆測量體溫等行為問題以及失眠、食慾下降等身心反應。以上情況,如果不加以幹預,輕則個體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風險增加,重則誘發原有的心理創傷,出現自殺自傷等嚴重危機事件。

因疫情期較長,加上諸多不良信息的傳播,導致負向社會心態滋生,出現部分病人通過摘下口罩、吐口水等方式蓄意傳染醫護人員,普通民眾不配合工作人員的核查等現象,影響了社會穩定。

因此,有必要開展系統、持續的心理援助工作。心理援助指危機事件發生後,對處於心理危機狀態下的人給予援助,幫助其重新適應生活。心理援助的方法有心理健康維護和自助方法宣傳(如小視頻等)、24小時心理熱線服務、網絡輔導、危機心理評估、個別輔導、團體輔導等。鑑於新冠肺炎的傳染性,心理援助熱線和網絡輔導在本次危機事件中,是最可行、最便捷的方法。

二、心理援助工作的指導原則

心理援助工作必須嚴格遵守心理諮詢的倫理要求,避免給求助者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心理援助工作者在工作時必須以國家法律法規為依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國務院印發的《關於設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的通知》和國家衛健委印發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的通知》,遵守中國心理學會2018年頒布的《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第二版》中的倫理守則,遵守中國心理學會心理諮詢師註冊系統印發的《抗疫心理援助熱線工作指南》中的工作原則。

三、心理援助的工作體系

(一)工作定位

心理援助的性質是為不同層面急需心理支持的來訪者提供即時幫助,幫助來訪者調節情緒,改善行為,提供資源。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註冊工作委員會指出,抗疫心理援助的目標包括幫助來訪者發現問題、提供情緒疏導、情感支持及危機幹預,促進受助者情緒穩定,維護心理健康。

心理援助的服務對象是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中指出的四級目標人群。第一級人群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住院治療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疾控人員和管理人員等。第二級人群為居家隔離的輕症患者(密切接觸者、疑似患者),到醫院就診的發熱患者。第三級人群為與第一級、第二級人群有關的人,如家屬、同事、朋友,參加疫情應對的後方救援者,如現場指揮、組織管理人員、志願者等。第四級人群為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的疫區相關人群、易感人群、普通民眾。

(二)組織結構分工

心理援助工作是一個系統、持續的工作,為保證服務質量往往依託機構來進行,依託機構主要包括高校、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等。

心理援助工作團隊由總負責人、總督導、督導組、心理熱線組、網絡輔導組、管理組、宣傳與外聯組和危機幹預組構成。各部分的主要工作分別為,總負責人需要進行整體工作設計,成立領導小組,決定主體工作、目標定位、服務人群及形式,建立各工作小組以及工作制度;總督導需要指導和規劃督導體系的建立,召集督導師會議,緩解督導師壓力,處理督導過程中的困難案例和典型問題;督導組需要為志願者提供專業的支持和指導,為助人者提供心理疏導以避免替代性創傷;心理熱線組和網絡輔導組需要提供情緒疏導、心理支持、必要的危機幹預及其他社會心理健康服務資源的轉介;管理組需要制定督導師及心理諮詢師的資質標準,援助工作流程,提供必要的設備、經費支持;宣傳與外聯組需要提高受眾的知曉度和媒體的活躍度;危機幹預組需要對處於危機的求助者進行幹預並報警。

(三)隊伍的組建

首先,根據管理組制定的標準通過網絡招募心理援助團隊成員;其次,做好人員的管理工作,心理援助工作可採用小組排班、輪班制,如3天一輪,3小時一班;再次,做好個案信息及記錄保存,個案信息以團隊唯一帳號密碼進行管理,記錄以加密文檔進行統一收集;另外,要對工作者進行崗前及持續性培訓,以及每周至少一次的督導,培訓內容應包括:心理援助工作中的倫理問題、心理援助的工作流程、心理援助工作中常用的諮詢技術、常見來話問題的類型及有效應對、心理危機反應及幹預方法、心理援助工作者的自我照顧等。

(四)確定基本設置

確定熱線的名稱、服務時間、單次時長、服務內容、服務對象、服務媒介等內容,並將以上內容利用社會媒體進行公布。需注意原則上每人最多接受3次心理援助,通常只能接受1次。單次時長為30分鐘左右。注意保護心理諮詢師的隱私,避免手機號、微信QQ號直接公布於眾。

(作者為山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師)

相關焦點

  • 「我們將與新冠肺炎至少相伴十年」 隱秘的角落:後疫情時代的心理...
    ,世界衛生組織評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可能在一兩年之內減輕、緩解,甚至很好地控制。今年5月上旬,陸林院士就曾帶隊奔赴武漢,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復和心理疏導情況,開展了為期一個多月的調研和救治工作,至今他團隊中仍有人駐紮在武漢,幫助當地社區和定點醫院開展患者康復和心理疏導工作。 疫情之下,社會精神心理服務需求激增。
  • 後疫情時代,加強應急心理管理能力建設至關重要
    點擊查看 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勝利在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為最緊要的任務,心理幹預和疏導工作的重心也要轉移到穩人心、促發展、保安全,為復工復產保駕護航上來。
  • 音樂治療,掃除疫情下的心理陰霾
    來源:中國藝術報疫情期間,中央及各省市政府對新冠肺炎感染者、密切接觸者、一線工作人員、困難群眾等群體心理援助高度重視,發布了多項心理援助的政策與措施,要求持續做好心理疏導、情緒支持和心理危機幹預等工作。
  • 面對疫情,心理救助不缺席
    廈門支援湖北醫療隊心理專家丁麗君,正在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在這次疫情中,無論是患者及其家屬,還是一線醫務人員和隔離群眾,乃至全體人民,都在不同程度上承受著心理衝擊。如不及時疏導和調適,有可能演變成心理健康問題。  3月18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
  • 疫情「心理應激」是自我保護!心理專家教你如何化解家人心理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不小的心理應激性事件。無論你在工作還是居家,無論是退休老人還是在家上網課的孩子,都避不開疫情給心理狀態帶來的影響。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北京回龍觀醫院心身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顏峰介紹,從臨床情況分析,目前這些心理問題主要分為四類情況,包括周邊出現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而感到恐慌,居家隔離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產生矛盾,疫情期間兒童的心理建設和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等。對照自身,如果家庭中出現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給予關注與調適,下面來仔細說說。
  • 疫情「心理應激」是一種自我保護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不小的心理應激性事件。無論你在工作還是居家,無論是退休老人還是在家上網課的孩子,都避不開疫情給心理帶來的影響。  從臨床情況分析,目前這些心理問題主要分為四類情況,包括周邊出現新冠肺炎病例或密切接觸者而感到恐慌,居家隔離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產生矛盾,疫情期間兒童的心理建設和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等。對照自身,如果家庭中出現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給予關注與調適,下面來仔細說說。
  • 面對新冠肺炎:心理問題的幹預策略
    在疫情期間常見的心理問題大致包括:&nbsp&nbsp&nbsp&nbsp●恐懼焦慮情緒。恐懼和焦慮是在面臨疫情影響下最常見的情緒問題。由於對病毒感染、罹患肺炎的後果如隔離、死亡等的擔憂,以及防控形勢要求下的工作強度大、責任要求高、心理壓力陡增,而出現恐懼、緊張害怕,腦子裡不斷縈繞著有關患者被病毒感染後的各種重症救治或者是有關防疫工作的場景,不能擺脫,使自己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者過多關注與疫情進展和防控有關的信息,不停地在手機上查詢消息,看朋友圈,讓各種不一致、不肯定的信息充斥於大腦,導致自身認知能力有所下降,非理性的想法就會佔主導地位
  • 忻州九中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項工作會議
    2021年1月6日下午我校召開中層以上領導及全體班主任參加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項工作會議,傳達省、市、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會議精神及要求並安排部署學校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會上,首先傳達了《山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緊急電視電話會議》,忻州市疾控中心特別提醒,區教科系統疫情防控緊急會議三個文件內容。趙文權校長指出疫情防控是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在疫情防控上要兩手抓:一手抓當前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學校管理及教學工作。具體安排:一、抓組織保證:再次強調疫情防控領導組織機構及職責。
  • 寬城區教育局紮實開展「愛立方」 心理「防疫」援助活動
    為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在長春市教育局的引領下,寬城區教育局面向全區中小學、幼兒園的廣大師生、家長開展了「愛立方」心理援助活動。寬城「愛立方」心理志願者聯盟群由寬城區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和廣大心理學愛好者組成,其宗旨是搭建領域共進的發展平臺,為防疫心理援助熱線運行儲備戰備力量;寬城「愛立方」網絡家校群由心理援助團隊服務成員和自願加入的寬城家長組成,依託網絡的便捷優勢,向家長開通空中課堂,提供疫情防控的專家講座、相關知識連結。「一線」即寬城區「愛立方」空中防疫線。
  • 新冠肺炎疫情對航空製造業影響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政治、經濟、社會影響空前。截至2020年4月10日,全球已有210多個國家、地區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病例,累計死亡超過9萬例,累計確診超過156萬例,而且局勢還在繼續發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絕無僅有」的危機,全球經濟陷入停滯狀態,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影響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加嚴重,全球將出現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受貿易緊張局勢和經濟增長放緩影響今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至32%。航空製造業作為全球性產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更為直接、更為深遠。
  • 鄧正權調研督導愛滋病防治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鄧正權調研督導愛滋病防治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  抓好冬季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築牢人民群眾健康防護屏障  遂寧新聞網訊(全媒體記者 何光華)12月1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鄧正權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
  • 疫情之下承受多重壓力 海內外心理服務讓僑胞「心安」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承受多重壓力 海內外心理服務讓僑胞「心安」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 冉文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持續肆虐,抗疫「持久戰」不僅為海外僑胞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不便,也讓他們承受了多重心理壓力
  • 貴州舉行山地緊急醫學救援體系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1月18日貴州舉行貴州山地緊急醫學救援體系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  11月18日,貴州舉行貴州山地緊急醫學救援體系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請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巍,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陳中國,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副隊長鄧進出席發布會,介紹山地緊急醫學救援體系建設有關情況
  • 「心理援助專欄」武漢方艙醫院心理諮詢案例
    【心理援助專欄】歡迎撥打中國計生協免費疫情心理諮詢服務熱線:0571-85109955面對疫情「自我心理調適技術」(二十六)根據她的語言,語速及基本信息來評估目前生理、心理狀況,如果是出現了生理、情緒、認知和行為方面的問題,需要從這幾方面進行著手解決。 4、 共情。告知她目前在大環境的影響下,產生焦慮,緊張、恐懼的情緒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大可不必為了焦慮而焦慮,因為緊張而緊張。客觀地介紹此次新冠病毒的情況,強調隔離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親人和社會安全。
  • 美年大健康聯合大象醫生、綠葉醫療、健康時報開通「抗疫心理援助...
    1月28日,美年大健康聯合大象醫生、優健康、綠葉醫療、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及健康時報,在線上義診專區首次開通「抗疫心理援助熱線」服務,為受疫情困擾的民眾,特別是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免費心理諮詢疏導服務,讓情緒管理成為狙擊「新冠肺炎」的第一免疫力。
  • 運行103天,龍崗區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治醫院「清零」|新冠肺炎疫情...
    5月16日上午,隨著最後一例隔離病例出院,龍崗中心醫院集團龍崗區第六人民醫院(以下簡稱「龍崗區六院」)迎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清零」時刻。▲龍崗區委張勇書記到龍崗區六院調研疫情防控工作據了解,龍崗區六院作為新冠肺炎疫情疑似病例隔離醫院於2月4日正式啟用,共設隔離病床96張,負責收治全區各級醫院發現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運用VR技術幫助戒毒人員心理疏導的案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運用VR技術幫助戒毒人員心理疏導的案例 2020-06-11 04: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汕頭開通海外留學生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全天在線,潮汕話拉近距離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許多留學生被滯留海外,有人出現緊張、焦慮等心理應激反應。來自廣東汕頭的一條熱線把遊子與家鄉連接了起來,電話這頭的潮汕話和專業的心理諮詢建議緩解了異鄉學生們的緊張情緒。3月下旬,廣東省汕頭市為海外潮汕籍留學生開通了24小時免費的心理援助熱線。
  • 安徽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三十三場
    原標題:2月20日安徽舉行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三十三場)  2月20日,安徽舉行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三十三場,請省國資委副主任陳方,合肥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桑林兵,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公司總經理蒲江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新冠肺炎疫情帶給醫學的十點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帶給醫學的十點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醫科新思考】 當前,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持續向好,但全球疫情正處於大流行階段,世界各國積極加強交流合作,希望通過共同努力,取得抗疫的最後勝利。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治理體系、公共應急體系、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等都是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