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鱗病也叫炸鱗病、松鱗病、豎鱗病。得此種疾病的錦鯉,其鱗片一般會翹起,鱗片的基部且有紅腫充血或發黑的現象。那麼引起錦鯉立鱗的情況總體分為以下三種。
1、溫差過大換水看似是個輕鬆活,可稍不注意溫度等細節,就會讓錦鯉出現毛病。比如換水時水流速度過快,當水流衝擊到免疫力弱的錦鯉身上時,很可能就會造成錦鯉炸鱗。注意,剛剛過完寒冬的錦鯉體質一般都是偏虛弱的,所以開春以後一定好好呵護,切勿粗心大意。春天的晝夜溫差變大,若是讓錦鯉受到了溫差刺激,也會引起立鱗病。以上情況一般只會讓錦鯉的鱗片會翹起。
解決方法:基本上沒有大礙。只需堅持升溫,並保持溫度恆定,一到兩天就可以恢復正常,但最好隔離病鯉,升溫後需要持續一周以上,錦鯉恢復健康後不能立即降溫,防止病情反覆。
2、水質波動細菌感染是錦鯉感染立鱗病的又一原因。新鯉檢疫不過關而貿然合池、水質管理疏忽帶來的水質惡化等都會引起下列症狀的發生,即錦鯉的體表黏膜出現損傷,鱗片發黑或紅腫翹起、充血等。
解決方法:如果是鱗片邊緣發黑,可以採取「老三樣」方法處理。新鯉入池在確定水質沒有問題的情況下不必大量換水,直接升溫下鹽,一般溫度保持在30℃—32℃,並且保持恆定,下鹽濃度為千分之三就可以了。下鹽後要仔細觀察,如果立鱗面積沒有繼續擴大的跡象,保持一周左右即可痊癒。針對水質惡化問題,則需要先調整水質,但不宜大量換水,一般換水量四分之一左右。病情發展初期可以選擇「老三樣」或呋喃西林等藥粉進行藥浴。特別嚴重的話,治好的機會也特別渺小,即便治好也會讓錦鯉失去觀賞性。
3、餵食不當投餵活餌時不做檢疫,蝦、昆蟲等活餌不去除尖銳外殼,造成錦鯉腸胃損傷、感染,錦鯉體表可能出現身體紅腫,炸鱗等症狀。同時餵食過多或糧食不適合錦鯉也會讓錦鯉出現炸鱗的現象。尤其在春天,大家特別注意溫度的起伏,寧可不餵也最好不要過手癮。
解決方法:如果是錦鯉的內部臟器感染的話,就必須進行藥物治療。如情況嚴重,則必須運用慶大黴素等。如果是餵食手法引起,則可採取停食觀察、少食多餐、補充益生菌等方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