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的蜜蜂,蜂王為何會死亡?養蜂人:2個原因判斷,附解決辦法

2020-11-27 網易新聞

2019-09-06 20:27:22 來源: 蜂部落

舉報

  新收的蜜蜂,蜂王為何會死亡?養蜂人:2個原因判斷,附解決辦法

  野外剛收回的蜜蜂,為何蜂王會死亡?老蜂農這樣解釋

  導讀:蜜蜂每天中午出來箱外是為啥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根據蜂種和中午飛出箱外的蜜蜂行為來進行判斷,並不是說蜜蜂在中午飛出箱外就是不正常的,很多時候也屬於正常行為,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蜜蜂為什麼會在中午飛出箱外?

  對於中午來說,我們可以考慮幾個問題,一個是溫度較高,另外就是在中午過後還可能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工蜂試飛,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蜂種的不同和蜜蜂飛出箱外的具體情況來判斷,到底蜜蜂是因為什麼原因飛出箱外。

  第一:巢溫過高

  如果是蜂箱內巢溫過高,在中午的時候蜜蜂飛出箱外是有可能的,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分為中蜂和意蜂來進行判斷,觀察蜜蜂在箱外的活動,確定是不是巢溫過高。

  1.中蜂:如果我們養殖的是中蜂,蜜蜂飛出箱外以後停留在蜂箱上或者巢門口附近,而且頭向著外面,翅膀不斷煽動,這說明蜂群內溫度過高,蜜蜂調節蜂群內溫度的方式就是通過向蜂群內扇風來完成,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注意給蜜蜂提供充足的水源,還要注意遮陰,但是想要完全避免這種情況是很難的,尤其是造高溫季節,就算我們做好遮陰餵水工作,多多少少還是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2.意蜂:如果我們養殖的是意蜂,則蜜蜂飛出巢門後的行為正好與中蜂相反,因為中蜂扇熱的方式是將外面的冷口氣扇入蜂箱裡面,達到降溫的目的,而意蜂恰好相反,意蜂是把蜂群中的熱空氣抽出蜂箱,達到降低巢溫的目的,但是兩種現象的目的都是降低蜂群內的溫度,只是中蜂的扇風方式蜂群內溼度較高,而意蜂的扇風方式巢內溼度較低。

  第二:集團試飛

  一般來說,工蜂在3到5日齡就會開始進行短暫的認巢試飛,這種認巢試飛並不集中,只是零星的認巢試飛,而在蜂群中有大量新的蜜蜂出房的時候,蜜蜂則會進行大規模的集團試飛,這種試飛蜜蜂較多,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大量的蜜蜂繞著蜂箱飛行,頭向著蜂箱,飛行的距離由近及遠,整個過程十來分鐘後停止,這說明是蜜蜂認巢試飛。

  

  總結:對於蜜蜂的扇風降溫和認巢試飛來說,都是蜂群中的正常現象,在實際養殖中除了工蜂在扇風降溫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注意給蜂群輔助降溫之外,認巢試飛屬於蜜蜂生物學上的正常行為,我們是可以不用理會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最快找到野生蜜蜂窩的方法.野生蜜蜂怎麼抓到蜂王?
    蜜蜂因能採花釀蜜而被人們所熟知,很多想養蜂的人往往都苦於沒有蜂種,實際上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野生蜜蜂資源,找到這些野生蜜蜂便可解決蜂種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如何快速找到野生蜜蜂窩吧
  • 現代化的養蜂,沒有看到養蜂人剪蜂王翅膀,為什麼蜜蜂沒有逃跑?
    關於中蜂蜂王剪翅好不好,不剪翅有什麼好辦法的問題,從蜜蜂的習性和目前蜜蜂養殖的情況來看,如果是專業的養蜂人,其實並沒有剪翅這種操作,一般來說,蜂王剪翅存在於過去和現在一些少量養殖的業餘愛好者,所以說從長遠的養蜂角度來看,蜂部落小編認為給蜂王剪掉翅膀,並不是一個好的辦法,其實只要我們了解蜜蜂,跟隨蜜蜂的習性
  • 養蜂過程中,為何蜂農會將蜂王囚禁?
    導讀:養蜂人經常都會說囚王,為何要將蜂王囚禁,它們犯了什麼錯,這麼做又有什麼好處呢。不囚王就養不了蜂嗎?下面來一一解釋其中的原因。為什麼要囚禁蜂王,不囚禁不行嗎?一些沒養過蜂的人會覺得,將蜂王囚禁住有點殘忍了,畢竟它們也是一個蜂群裡面的老大,直接就其囚禁住,相當於讓蜂王坐牢了。
  • 分蜂群容易出逃,把蜂王翅膀剪了可以嗎?解決蜜蜂出逃源頭是關鍵
    導讀:剛剛分離的蜜蜂,把蜂王翅膀剪了有影響嗎?山娃養蜂來為您解答。養蜂分群,幾乎每個養蜂人都實施過,初次分蜂,多數人也經歷過分蜂群出逃的狀況,這算是養蜂成長的一個過程吧,了解分蜂群出逃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把蜂王翅膀剪了,真的能防止分蜂群出逃嗎?一,分蜂群為什麼容易出逃?
  • 蜜蜂為什麼會飛逃?有什麼解決辦法?
    蜜蜂為什麼會飛逃?有什麼解決辦法?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會出現蜜蜂飛逃的現象,其實蜜蜂飛逃的原因有這三方面的因素,第一個原因就是外界缺花粉蜜源,第二個就是病蟲害,胡蜂危害,第三個就是環境危害,一般情況下就是這三種原因。
  • 發現一箱蜜蜂停產了,過了幾天發現蜂王死在巢門口,是什麼原因
    導讀:一箱蜜蜂停產,幾天後在巢門口發現蜂王的屍體,確實有點殘忍,根據山娃養蜂的經驗來判斷,有兩種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發生,需要及時處理,避免造成嚴重的損失。蜂王可以說是整個蜂群的靈魂,不僅產卵繁殖蜂群,還通過分泌自身的蜂王信息素,在工蜂之間傳遞來支配分工勞作,由此可見蜂王對蜂群的重要性。
  • 木桶養蜂,蜂王該如何培育?或許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隨著活框養殖技術的推廣,目前我國的很多曾經使用傳統養蜂的朋友都開始使用新法進行蜜蜂的飼養,但是由於傳統的木桶養殖方法在我國根深蒂固,雖然活框養殖已經在我國大量出現,但是仍舊有很多朋友在使用木桶養蜂。說到木桶養蜂,取蜜分蜂和育王都是木桶養蜂的朋友遇到的巨大問題。那麼木桶養蜂該如何培育蜂王呢?
  • 養蜂怎樣防止蜂王逃跑呢
    在蜜蜂養殖過程中,養蜂人最怕的就是這個蜂群裡面的主角(蜂王)有什麼不測,尤其是擔心蜂王帶著蜂群逃跑。其實如果真是蜂王逃跑了,我也怕,為什麼呢?蜂王逃跑的同時也帶著蜂群一起,這樣一來就不是損失一個蜂王那麼簡單。所以我們經常看見有養蜂人用隔王柵或者隔王片把蜂王攔在蜂箱裡面,免得造成更大的損失。
  • 怎麼才能培育出健壯的優質蜂王?養蜂人告訴你這些重點要牢記
    獲取蜂王的方式同樣也分為人工育王和自然王臺兩種,雖然都可以培育蜂王,但是培育的蜂王不是參差不齊就是受到季節的限制,這樣一來就明顯制約了養蜂人繁殖蜂群的積極性。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人工育王和自然王臺出現的缺點呢?答案是肯定有的,而且還可以隨時培育出優質的蜂王,關鍵是操作比人工育王更簡單。接下來就分別從人工育王和自然王臺開始詳細的分析介紹。
  • 中蜂王產卵不成蛹是什麼原因?有經驗的養蜂人:這4大問題之一
    導讀:中蜂產子但是不成蛹的問題,這是中蜂養殖中常見的現象,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中蜂王產子不成蛹都是非正常現象,蜂部落認為可以結合氣候和病敵害來檢查這個問題,然後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第一:巢蟲危害由於巢蟲危害蜂群往往是在巢脾中間蛀食花粉了陳舊的老脾,同時會在巢脾中間吐絲作繭,對於蜜蜂幼蟲的底部是有巨大傷害的,往往導致幼蟲死亡,出現我們常見的白頭翁現象,幼蟲無法孵化或者孵化後也出現殘翅、蜜蜂個體幼小,體質差,爬蜂,很快死亡或者不久死亡的現象。
  • 蜜蜂連續兩天下午掛「鬍子」,為啥沒有分蜂?養蜂人告訴你原因
    ,但是也有出現了「鬍子」蜂但是蜂群沒有發生分蜂的現象產生,我們可以通過具體的情況來進行判斷,然後做出正確的處理辦法。為什麼蜜蜂要在蜂箱門口懸掛「鬍子」蜂?其實蜜蜂在蜂箱門口結團為鬍子狀的這種現象,可能有過土法養蜂經驗的朋友對於這種現象比較熟悉,其實活框養殖的蜜蜂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只是說土法養殖的蜜蜂出現這種現象的時間要多一點,蜂部落小編認為主要是管理方式的不同。
  • 野外收回來的蜜蜂,怎麼樣做才能留住蜜蜂
    很多朋友會在野外發現蜜蜂,就想把蜜蜂收回家裡自己養。但是如果不懂留住蜜蜂,野外收回來的蜜蜂很快就會逃走。有什麼辦法防止野外收回來的蜜蜂逃跑呢?圖片來源於蜂友1.在野外發現了蜜蜂,當我們把蜜蜂收回來後,先準備一個空蜂箱,把收回來的蜜蜂放入蜂箱後。在蜂箱的巢門口安裝一塊防逃片。安裝了防逃片的蜂箱是蜂王出不來了,但是工蜂能出來正常工作。
  • 養殖蜜蜂,工蜂翅膀邊緣腐爛是什麼原因?根據這4個特徵判斷
    導讀:工蜂的翅膀邊遠都爛了是什麼原因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可以根據翅膀爛掉的工蜂數量,蜜蜂的種類,爛掉的翅膀的特點和氣候條件來綜合判斷,然後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但是從蜜蜂的特點來說,蜂部落認為胡蜂攻擊或者盜蜂引發這種現象的可能並不大,如果盜蜂或者胡蜂的發生已經導致了蜜蜂的翅膀爛掉,必然造成部分蜜蜂死亡,而且是撕裂式死亡,一般胡蜂攻擊的蜜蜂會被攔腰咬死或者頭被咬掉,盜蜂引發的蜜蜂死亡往往會有兩隻蜜蜂抱在一起死亡的現象。工蜂翅膀爛掉的特點工蜂翅膀爛掉我們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規則的爛掉,另一種是不規則的爛掉。
  • 老農養一箱蜂,蜂王停產卻被蜜蜂拖出蜂箱,這是怎麼回事呢
    鄉下的老農民們,可沒有閒情遛狗遛貓,他們更喜歡種莊稼,養家禽,甚至養蜜蜂。提到養蜂,您知道蜂王是蜂群中最重要的一員嗎?蜂王后並不是一家之主,僅僅是因為停止產卵,才有可能被蜜蜂拖出蜂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人類有生之年將會死亡,何況蜂王。事實上,在蜂群中,產卵是蜂王的主要任務,一個無法產卵的蜂王,不僅會造成大量的蜂群退蜂,甚至會面臨滅群危機。
  • 養殖蜜蜂,蜜蜂沒有蜂王了,如何安全的介入蜂王?
    養殖蜜蜂常常會遇到各種情況,養殖蜜蜂,蜜蜂蜂王莫名其妙就不見了,這是很常見的。蜜蜂如果失去蜂王,蜂群就會慢慢衰敗,最後滅亡。造成蜜蜂的蜂王不見,原因很多,有的是人為造成的,大多數是蜜蜂造成的。例如胡蜂危害,衝群,合併蜂群割蜂蜜等,都有可能會引起蜜蜂圍王,蜜蜂為了保護蜂王而圍死蜂王。蜂王不見,就要介入蜂王,介入蜂王不是直接放進去那麼簡單,做的不對,蜜蜂還是會圍王。現在小編分享一個介蜂王的辦法。如果是蜂王不見沒有多久,工蜂還沒有產卵的,我會將蜂王用囚王籠關住,囚王籠需要調到工蜂不能進去的形狀。然後再把囚王籠連同蜂王摁到蜜蜂的巢脾,儲存蜂蜜的地方。
  • 如果蜂王死了,剩下的幾百隻蜜蜂會怎麼做?大難臨頭各自飛?
    我們都知道蜜蜂是非常有組織結構的一種昆蟲,很久之前就有人工養蜂的行為了,所以人們對蜜蜂的社會結構和運轉情況也算是有所了解,一個蜂群最重要的就是蜂王,也就是所有工蜂的媽媽,一隻專門負責產卵的雌蜂,一般情況下蜂王的壽命只有3-5年,如果蜂王死了,剩下的幾百隻蜜蜂會怎麼做呢?
  • 1群蜜蜂2隻蜂王!老蜂農的母女同巢養殖技術,操作簡單又快捷
    前面說的兩項雙蜂王養殖技術,都是人為控制蜂王,不讓兩隻蜂王見面,來解決蜂王打架問題,從而成功組織雙蜂王養殖群,母女雙蜂王同巢養殖,卻完全不一樣,兩隻蜂王可以見面,可以生活在一起。根據專家多年的研究,發現產卵力較弱的老蜂王與剛剛出臺的新蜂王,她們之間的這種競爭性表現很弱,發生單挑打架的事件很少,所以我們利用母女蜂王的這一特性,可以組織成雙蜂王同巢養殖群。
  • 蜜蜂飛逃是蜂王的原因嗎?逃跑的4個主要原因,應該怎麼預防?
    養蜂怎麼才能不讓蜂王逃跑?養殖蜜蜂,蜜蜂逃跑是很正常的現象,特別是我國本土的中華蜜蜂。蜜蜂逃跑很多人都認為是蜂王帶著蜂群逃跑,其實這是我們在冤枉蜂王,蜜蜂會不會逃跑,要不要逃跑蜂王根本做不了主,始作俑者其實是工蜂,哪為什麼蜜蜂會逃跑,原因其實有很多,主要包括正常分群逃跑、病蟲害引起逃跑、天敵入侵引起逃跑、環境原因引起逃跑等等,哪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才能減少蜜蜂逃跑呢?
  • 養蜂人告訴你原因,附解決辦法
    關於有關中蜂幼蟲巢房裡面有很多蛆的問題,蜂部落小編認為這是我們養殖中蜂的朋友在養殖過程中比較容易遇到的問題,尤其是我們沒有養殖經驗的新手,最容易出現這樣的現象,可以說這是在中蜂養殖中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如果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說我們養殖中蜂就成功了一半,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為什麼我們的蜂脾中會存在這樣的情況
  • 蜜蜂養殖技術|從蜂群分蜂時的3個方面看蜂王基因優劣
    蜜蜂是營群體生活昆蟲,在蜂群中蜂王的基因優劣不僅關係到養殖的難易程度,更重要的影響著蜂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因此,在蜜蜂養殖過程中,尤其是重要的活動行為中,判斷蜂王的優劣,為日後優選培育蜂王提供參考依據。一、分蜂時的群勢1、中蜂群的理論群勢強群具有蜜蜂數量多、哺育力強、採集效率高、蜂產品產量高、抗病能力強、管理省事,飼養強群是每個養蜂人的目標。中蜂群的理論強群為蜜蜂的平均壽命(約30天)×蜂王的日產卵量(1000粒)=3萬隻,約2.78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