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多年的「衣冠禽獸」,以前可不是用來罵人的!

2020-11-29 亭殿閣

眾所周知,衣冠禽獸這個成語是用來罵人的,這個成語大多用來針對一些禽獸不如的人,他們雖是人類,卻做著禽獸不如的事情。大家對他們厭惡,對他們憎恨,所以才用這樣的成語去形容他們。大家雖然會使用這個成語,卻從來沒有考究過這個成語的來歷。其實在古代的時候這個成語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在那個時候這個成語並不是貶義的,而是褒義的。如果有人被稱為衣冠禽獸,那麼他一定是受萬人尊敬與羨慕的,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還得從明朝說起。

在明朝的時候,每一個官員的服裝都是有講究的,而且官員服裝上所刻畫的都是飛禽走獸,這主要是跟皇帝的龍袍相呼應,大家都知道皇帝身穿的是龍袍,衣服上畫滿龍。龍象徵的是動物之首,在中國人看來,世界上沒有哪一種動物比龍更尊貴,這也是為什麼皇帝要穿龍袍的主要原因,而其他大臣之所以穿畫有飛禽走獸的衣服,無非就是跟龍相呼應,龍是動物的一種,而其他飛禽走獸也都屬動物。這樣一來,龍袍跟官員們所穿的官服才相符。

當然,官員們所穿的衣服跟他們的職責也有關係,比如說朱元璋規定,文官所穿的是飛禽官服,而武將所穿的則是走獸官服。文官擁有非常發達的頭腦以及高超的智慧,而武將則擁有英勇無比的力量,以及敏銳的行動力。而穿著衣冠禽獸服裝的官員行走在外都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他們的官服就能夠彰顯他們的身份,而且很多百姓都非常羨慕他們。既然衣冠禽獸在那個時候是褒義的,那麼在後來為何會演化成如今的貶義呢?這主要還得從明末時期的腐敗說起。

明末時期,朝廷動蕩,大家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有些朝廷官員為了能夠讓自己過上好日子便中飽私囊,甚至魚肉百姓,那個時候的百姓每天都生活在擔驚受怕之中,他們一直被剝削,被壓榨,所以在他們的心目當中,朝廷官員就如吸血鬼一般永遠不知足。所以,朝廷官員所穿的服裝也成了大家所憎惡的對象。因為他們雖穿著一身官服,卻並沒有做他們該做的事情。從那個時候開始,衣冠禽獸這四個字在人民心中便已經有了貶義。

不過衣冠禽獸這個成語含義的真正演變還要歸結於明末清初的文化發酵,清朝小說家李汝珍曾經寫過一本書,名字叫做《鏡花緣》,他在這本書中寫道:「如果不孝順,當了官爺還是衣冠禽獸。」從那個時候開始,衣冠禽獸便正式演變成了貶義詞,就跟現在大家所共知的流行詞一樣,在民間迅速傳開並有了新的含義。不得不承認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同樣的字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人眼中都可以演化成不同的含義。

相關焦點

  • 衣冠禽獸本指做官的人,後來為何成為罵人的詞語?
    「衣冠禽獸」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想必許多人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是這還用問嗎,它就是拿來罵人的呀!沒錯,不論是在辭海還是在各種詞典當中,衣冠禽獸都是一個貶義詞,它常用來指那些品德敗壞、道貌岸然,看上去衣冠楚楚,行為卻禽獸不如的人。
  • 這個成語都被我們用來罵人,誰想在古代意思完全不同
    沒錯,這個詞就是——衣冠禽獸。這個詞通常只有我們很憎惡的人才會用來形容。在辭海和成語詞典等知名工具書中「衣冠禽獸」都無一例外是個貶義詞。如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國成語大辭典》中,對這個成語的解讀就態度鮮明。衣冠禽獸:穿戴衣帽的禽獸,比喻品德敗壞、行為如同禽獸的人。雖然大家都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可能大家卻沒有細細考究過這個成語的來歷。
  • 古今意思差距最大的一個成語, 以前讓人追捧, 如今是最惡毒的罵人詞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如今經常被用在罵人的場合,它就是「衣冠禽獸」。如今誰都知道「衣冠禽獸」是一個罵人不帶髒字的成語,而且憤恨、侮辱的語氣非常深重,很惡毒。除非萬不得已,這個成語很少強加於人。唯獨那些道德淪喪、行為下流、處事卑劣的無恥之徒,才可能被罵成「衣冠禽獸」。可是鮮為人知的是,「衣冠禽獸」這個成員原來根本不是如今這個意思,它來源於明朝官員穿的衣服。
  • 古人對妻子最奇葩的三個稱呼,最後一個聽著像罵人,被誤解幾百年
    就拿男人對妻子的稱呼來說,現在的人叫妻子為「老婆」、「親愛的」、「媳婦」、「小甜甜」等等,用來表達丈夫對妻子的親暱之情。古人對妻子最奇葩的三個稱呼,最後一個聽著像罵人,被誤解幾百年。第二、拙荊,「荊」為一種灌木,在古代常被用來作婦女的髮釵,稱為「荊釵」。古代平民女子一般都是荊釵布裙,後便用「拙荊」來代指妻子,再後來還又演變成對妻子的謙稱。第三、賤內,聽起來很像是罵人的,有很多現代人認為,這也是男女不平等的一種表現。其中」賤「並不是說妻子,而是用來表達自己的謙虛,說自己低下。」
  • 「衣冠禽獸」原是贊語且褒義,後來為何就變成貶義詞呢
    「衣冠禽獸」一詞最早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明朝規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繡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有所不同。所以,當時的「衣冠禽獸」有令人美慕的味道,一般用作贊語。如今,衣冠禽獸,比喻品德敗壞的人嗎,謂這種人虛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禽獸。
  • 衣冠禽獸是貶義詞?不,它其實是一種讚揚之語,99%的人都不知道
    文/璽哥說歷史衣冠禽獸是貶義詞?不,它其實是一種讚揚之語,99%的人都不知道作為一個古老的國家,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財富,他們遺留下來的痕跡也在有意無意地向我們展示他們驚人的智慧。今天咱們就來講一個跟服飾有關的詞語,這個詞語叫做「衣冠禽獸」。說到「衣冠禽獸」你們想到了什麼?我想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認為這是個貶義詞,並且專指那些道貌岸然、衣冠楚楚,行為卻比禽獸都可惡的人。不僅如此,就是那些權威性很高的詞典,比如說《辭海》、《成語大全》等對這個詞也是這個定性。其實以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直到我去了一個地方,才發現其中隱藏了多年的秘密。
  • 「衣冠禽獸」是貶義詞?早期是地位的象徵,明朝人削尖腦袋搶著當
    現如今,一說到「衣冠禽獸」這個詞,人們都會想到那些表裡不一的壞人,外表人模人樣,背地裡卻做著傷天害理的事情,是絕對的貶義詞。但其實,這個詞語在誕生之初,卻是一個褒義詞。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在明朝早期,廣大萬千學子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一朝能當個「衣冠禽獸」。在現代詞典裡,衣冠禽獸是用來比喻品德敗壞的人,意思是他們徒有人的外表,卻做出禽獸一般的事情。為何古代卻變成褒義詞?還爭當衣冠禽獸?這就要從它誕生之初的故事講起。
  • 有一個成語,古今釋義截然相反,它古代是捧人的,現如今卻是罵人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成語,別看這個成語只有四個字,但是這個成語蘊含的知識卻是非常多的,它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古今釋義截然不同,古代這個人見人愛,但是演變到現在,這個成語竟然成為了一個罵人的成語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成語呢?
  • 穿上朝服,哪個不是衣冠禽獸
    「衣冠禽獸」這個詞放在誰身上都得和人吵起來,這個詞形容品德敗壞衣冠楚楚徒有其表的人,當代是個十足的貶義詞,就是一翻遍辭海也找不到關於這個詞一點點褒義。其實衣冠禽獸一詞,原是褒義詞。衣冠禽獸形容一個人有官職,是一個非常體面的差事,人人羨慕。明初期,海清河晏,戶戶太平。天子守國門,社會穩定,官員均有作為,百姓安居樂業。明後期隨著閹黨當道,黨爭激烈。部分官員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為非作歹。衣冠禽獸也慢慢變成了貶義詞。明代之前,有人被說衣冠禽獸也是在誇你,現在一些穿越文,女主總是說衣冠禽獸可就是誤用了。
  • 用來幹嘛?可不是用來塗口紅的
    鳥嘴,準確地說是鳥喙,可不像我們人類的嘴巴是用來塗口紅的。說起鳥類,我們對它們的印象大致能概括它們的特點:羽毛、翅膀、卵生和堅硬的鳥嘴。鳥嘴,其實就是鳥喙,指的是鳥的上下顎以及覆蓋其上的角質層。鳥嘴什麼樣?尖尖的、扁扁的、彎彎的?
  • 罵人喜歡用「王八」這詞,可這詞是咋來的,就知道為啥罵人王八了
    現在我們有句用得很多的罵人話,王八,王八蛋,可你們不知道的是在宋朝以前王八是長壽的象徵,在唐朝你如果說人家是王八的話別人還會謝謝你,說你誇他長壽。以前聽過很多關於兔子的故事以及俗語等等,但是大多數都是不好的評價,很多人都認為兔子這種動物太過於狡猾,並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麼單純,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來講一句關於兔子和烏龜的俗語,就是「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百年的兔子沒人追」。王八,最初是鱉的俗稱,後來是龜和鱉的統稱。有一種解釋是這樣的:王八就是甲魚和烏龜的總稱。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
    在我國歷史上,像這樣罵人不帶髒字的話語還有很多,且聽我講一講下面這六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這句話出自花蕊夫人的《述國王詩》。想要理解這句話必須結合史實。五代十國時期,趙匡胤攻擊後蜀,讓人沒想到的是,10萬後蜀將士打都沒打就投降了。
  • 榮耀無比的衣冠禽獸 為何成了貶義詞 看看因為什麼
    衣冠禽獸算是我們較為熟悉的詞語,在最近一段時間,更是被人頻頻提起。不過衣冠禽獸含義的演變過程,其實與這些被罵的人毫無二致。 衣冠禽獸本來是用以形容明朝官員的衣服,說起了頗帶榮耀的意味,可以被用衣冠禽獸形容的人,都是有編制的朝堂官員
  • 這梗可用來罵人難看傻笨or誇人呆萌可愛
    這梗可用來罵人難看傻笨or誇人呆萌可愛時間:2020-05-04 15:4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土豆精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可用來罵人難看傻笨or誇人呆萌可愛 看似精明傲嬌(精),實則很土 很憨/呆萌、矮胖醜、皮膚黃或黑 長得像土豆(土豆),讓人覺得很逗(豆)的人。
  • 文學冷知識:尷尬左邊不是「九」,衣冠禽獸是褒義詞,葷最初不是肉
    文學冷知識:尷尬左邊不是「九",衣冠禽獸是褒義詞,葷最初不是肉文學知識,首先我們講最基礎的文字的發展與由來。很多人都知道「尷尬」一詞的意思,但是卻有很多人寫錯這兩個字。很多人把「尷尬」兩字左邊的寫成「九」,其實這是錯誤的寫法,正確的寫法是「尢」。
  • 汾酒竹葉青:以前真是一瓶難求,現在為什麼卻被誤解為飲料酒?
    汾酒竹葉青:以前真是一瓶難求,現在為什麼卻被誤解為飲料酒?汾酒作為中國最歷史悠久的白酒之一,它的歷史背景已有數千年,在如此長遠的歷史過程中,他也一直被大家所喜愛著。汾酒中有一款讓人喝後,有著保健功效的好酒,那就是竹葉青酒,喝起來時,會讓你能感覺到一絲絲竹葉的清香。
  • 可不是罵人!
    ❤️在漢語裡,和「狗」相關的很多詞都是在罵人:狗仗人勢、狗腿子...但如果老外對你說「You are an old dog」,可不要著急生氣,以為他在罵人!
  • 108個容易誤解的成語
    很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3.美輪美奐: 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媒體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錯。 4.炙手可熱: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媒體擴大其使用範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 進來教你花式罵人
    大家想知道廣東人平時是怎麼爆粗罵人的嗎?哈哈,現在就讓GUAI咖君給大家介紹一下吧!話不多說,come on!發車!哈哈,眾所周知粵語是一種非常溫柔的語種,廣東話說出來還真是非常好聽的呢。可是,再溫柔的人也是會罵人的呀,更何況這一整個語種的使用者呢。現在,我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可以懟人的廣東話吧。